不要以為只有對你來說,35歲像是一條人生分水嶺,事實上,企業對人才的思考,也確實會因為對方跨越這條年齡線與否,有所不同。
   「35歲後,除了要有不怕死的精神,更重要的是,還要有不會死的條件,」聚陽實業人力資源部協理周文津說得坦白:「企業的速度很快,不想被市場淘汰,或者『35歲領25歲薪水』,能力就要跟著年齡『增值』。」
     究竟什麼條件,是「職場35」該有的Sense與裝備?綜合橫跨科技、金融、製造和服務業10位人資主管的建議,我們發現在職場中「『就』備戰之『位』(升上管理職)」不可或缺的4大Sense和1大準備。
Sense1:具備百萬年薪級的實力
     35歲時,你的目標收入是多少?人資主管普遍認為,一個35歲的「人才」,不是應該「已經」領到百萬年薪,就是至少也要有百萬年薪級的實力,或以此為企圖期許自己,如果落差太大,就反映出之前的累積不夠。
     聽來有些殘酷與現實,但想要當職場領頭羊,加入領先群,勢必得以高標而非低標經營自己。事實上,根據主計處調查發現,2001∼2004年,想要躋身「年薪百萬俱樂部」,平均是在40∼44歲。但自2005年開始,已有約34萬名的年輕人在40歲前達到年薪百萬水準,這樣的數字還在不斷攀升中。
        畢竟,薪水反映出的是個人工作價值與不可取代性。若偏低太多,不啻也是生涯規劃的另一種警訊。其實,「只要夠努力,應該都能做到,」周文津和統一證券人力資源處資深經理于鴻潔不約而同指出,他們自己晉升「年薪百萬俱樂部」的年齡,同樣是在30∼35歲。
     以于鴻潔來說,五年級中段班的他原本想留在學校做一名學者,但計劃趕不上變化,後來法令更改,規定博士才能擔任大學講師,讓他的人生在30歲被迫轉彎。已婚的他為了扛起家庭經濟,30歲才進入職場,開始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儘管證券業是業務掛帥,但于鴻潔很清楚自己樂於建立制度的個性遠勝當業務,於是一開始就選擇往幕僚體制走。進入統一證券後,他從擔任企劃專員開始,再以優異表現轉任總經理特助,之後轉調到人力訓練處,開始精耕人力資源領域。不到5年時間,他也拿到百萬年薪入場券,並沒有因為起步晚或走的不是業務這條路而落後。
     「25∼30歲是摸索期,30∼35歲是定位期,35歲是生手到熟手的分野線,也是轉捩點;35∼40歲,一定要就位,浮出檯面,才有可能在人生精華期有所發揮。」這是于鴻潔的專業建議,也是他過來人的體會。
     怎麼看一個人有沒有百萬年薪的實力?人資主管們眼中有個代表性指標:他的職涯地圖中,有沒有多元能力的組合配置。
Sense2:最好具備多元能力配置
     不管是創業、部門輪調或跑業務,最好都在35歲前盡量爭取、嘗試,開發自己不同面向的潛力。如果一個人到35歲還是只有單一職能,不僅讓企業在他的可塑性上打問號,未來發展也會受到局限。
     因為要晉身管理階層,需要全面觀照與整合型的能力,這些過程很難等到35歲後再從頭建立。一定要在職涯初期就有意識、有步驟地規劃。
     柏克萊大學建築系、早稻田大學MBA畢業的陳裕訊(化名),就是一個好例子。美國工作6年後,2006年他成為外商銀行儲備幹部的一員。2008年結訓,便被派任負責「50∼300萬財富管理」專案,去年中旬到新成立的內湖分行,出任財富管理理財業務協理一職。
     能搭上「直達車」,背後是段快速壓縮的學習歷程。儲備幹部以「萬中選一」的錄取率進入銀行,淘汰率高達50%。等正式分發到單位後,能夠堅持下來的,更是不到一半。
     陳裕訊回憶,當時他白天忙著跟其他同事談案子、熟悉業務,晚上就得寫報告或會議紀錄。一開始,儲備幹部必須到事業處每個部門進行兩週到一個月不等的實習,從了解部門運作到專案研究,以至於向全體同仁報告,都要在2∼4週完成。接下來,則是到不同部門實際參與、歷練後,才能掌握銀行運作核心。
        「經過不同單位歷練,格局才會大。如果像直升機般升上去,是很危險的,地基不穩,視野不夠廣,管理上會有瓶頸,」台新金控人力資源處副總經理張文琪表示,企業透過多元輪調來磨練未來戰將,反過來說,個人履歷表上若是少了這一塊,自然就難以被企業列入將才候選人的名單。
     從另一個角度思考,這些需要高度開創性、挑戰自己的經驗,不在35歲前面對,之後的難度也相對更高。
Sense3:至少有300張「活的」名片
     第3個人資主管認為必備的Sense是:人脈。
     「人脈要在35歲前累積起來,」于鴻潔以他自己35歲的狀態為例,手上至少有100筆企業管理顧問、100筆同業訊息、100筆人資協會,作為工作「戰情室」來源。
     人脈是取得訊息及解決問題的資源,也是金脈的延伸。張文琪認為,35歲的工作人擬定職場策略有兩大成功前提,第1是厚植自己的實力,第2就是在跑道上找到良師益友。「很多時候是旁觀者清,」她繼續說,「當事人認為的『問題』,透過良師益友或人脈的『疏通』,轉個彎,不但可以克服,能力晉升,反過來,還能讓舞台來找你(受到別人延攬)。」
     人脈同時也是影響力、口碑跟個人活躍度的總體呈現。換句話說,如果到了這個階段,仍然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覺得「寂寞」,或同業都沒聽過,當然會令企業在雇用你時先保守3分。
Sense4:對前途要有方向感
     「一個人是否具有成就大事業的能力,在35歲之前就應該已經顯現,」日本趨勢專家大前研一在《知性力》一書中提及,松下電器產業的松下幸之助、SONY的井深大與盛田昭夫、微軟的比爾•蓋茲(Bill Gates)、戴爾電腦的邁克爾•戴爾(Michael Dell)等,都是在30歲前已「人生開花」,35歲時締造職涯高峰。「一個人是作為通才走上創業家道路,還是要成為企業內部專家,必須在這個時候做出決斷。而在35歲時,還沒有展現出通才能力的人,應該不要有任何猶豫,選擇一個專業領域,並拿出不輸給任何人的決心走上成為專家的道路,」大前研一說。
     台北遠東國際大飯店人力資源部副協理劉富美也有相同看法。「現在人的成熟度似乎更慢,很多人在35歲才認真思考前途,但我認為對自己方向清楚的程度,應該和心理憂慮的程度恰成反比。」她建議,35歲正是全速衝刺的時候,當然要確定好跑道,而不是還在出發點猶疑。而有沒有「方向感」,覺得自己現在是在「對」的車上「衝」,還是在「錯」的車上「混」,正是企業判斷一個人成熟與否,能不能擔當重任、帶領團隊的決定線索。
     有沒有方向感,不是「裝」出來的,而是真實反映目前的狀態。所以人資主管們反而建議,萬一覺得目前還沒有「上對車」,一定要有「勇於換車的智慧,」帆宣系統資深經理黃廷彧及沛鑫能源科技主任管理師李亞倫不約而同提醒。
     35歲還可不可以跳槽或異動?「任何時刻都可以是一個進入點,」台灣東芝國際採購執行副總經理陳彥佐提出他的說法,與其恐慌職場中領25歲的薪水,不如好好思考自己是否待錯領域,因而沒有得到一般人認可的成就。如果因此得出「轉到自己真正有興趣的行業」的結論,那就勇往直前,「總好過40歲時才驚覺不是自己熱情所在,那時的抉擇困難更高。」
      畢竟,對企業用才與個人職涯發展來說,重點還是在於面對改變的態度。「重新在一個領域開始學習並增長能力,成為在這裡面不可替代的人才,一樣可以掌握下一個開花的時間點,」振華電子人資課長江慶芬、旺能光電人資經理王郁惠都異口同聲表示,「當然,早一步意識,才能縮短摸索期。太多轉換工作的紀錄,在人資眼中,終究不會是一份好的履歷表。」
     至於非做不可的一項準備,就是開始盤點「個人公司」損益表,並且找到弱項,開始補強計劃。 
1個準備:開始盤點「個人公司」損益表
     「把自己當成一個小公司,公司付我的薪水是成本,自己的產出是利潤,每個定點關卡就是盤點個人損益表的時刻,」張文琪觀察,35歲要考量的因素其實複雜很多,不再是自己一個人,有另一半、小孩的比例變高了,工作與家庭要兼顧.....不斷有 新的課題加入,「所以更應該有精確的認知與準備。」
     管理學上的「水桶定律」,是講由長短不一木板組合起的水桶能裝多少水,完全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這就是說,任何一個工作人都會面臨的問題是:能力發展往往是優劣不齊的,而劣勢卻決定個人升遷發展的極限。「你能容忍這種弱點到什麼程度?如果嚴重到成為阻礙工作的瓶頸,就必須有所動作,」張文琪指出。
     玉山金控人力資源處人資長王志成建議,設定人生目標時,不妨以「10年」作為單位,不斷地累加上去,想像自己30歲、40歲、50歲應該是什麼樣子?除了主流價值觀,更應該思考自己要過什麼樣的生活,會有哪些值得一提的成果和貢獻,再落實於10年計劃中,按照藍圖循序漸進。這樣一來,每一分鐘都會距離自己的目標和夢想愈來愈近。
     不管現在的你,還不到35關卡,或者正徘徊於十字路口,如果不想自己的35歲變成「3無族(無時間、無自由、無資歷)」,那麼該是開始盤點手上籌碼的時刻了!才能讓自己從被選擇,轉為主動抓住人生的主導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