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卡通常常有的橋段是,主角踩到香蕉皮,整個人「咻──」飛出去把整面牆撞破,然後腳在空中晃啊晃地好好玩的樣子。

記得我小一小二時還是常常摔倒,不知道為什麼總是走著走著不是撞向電線桿,就是掉進水溝。「有沒有在看路啊!」週遭總是一堆人這樣唸我。不過情況還是那樣:跌跌撞撞,再爬起來,跌跌撞撞,再爬起來。彷彿那時不知道痛,整個氛圍就往日常笑料茶餘飯後說嘴嗑牙的方向走去。

那時,「跌跌撞撞」在心目中是什麼樣子呢?

哎。不過就摔倒了嘛。接下來就是一頓唸經外加扔過來的「小護士」或是「萬金油」一罐。我喜歡小護士的氣味:不太刺鼻,但是有點涼涼的,可以輕輕塗開。 不管是蚊蟲叮咬、割傷、頭暈眼花,感冒時我還會塗抹一些在胸口,彷彿鼻塞狀況也好多了。

至於萬金油則頗有本土江湖味,絕對典型的霸道不跟你客氣。抹一些在眼皮或鼻腔內,一秒內一股嗆辣氣流直竄腦門,什麼瞌睡蟲全部都跑光了!

比較「有計劃性」的跌倒經驗如下:某年的新年新希望是「學會騎腳踏車」,那時可沒有現在小摺、登山之類這麼親切的自行車,可調整高矮、質輕、漂亮還有變速功能,而是載貨用、沒變速、巨大而笨重的那種,彼時課文正教到國父孫中山先生十一次革命,腦海總是鍥而不捨,不達目的絕不放棄之類,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地好熱烈。

 對於連走路都會撞到牆或電線桿的我,可想而知那時練騎腳踏車的慘狀。而我也總是鼻青臉腫地回家,還得一哭二鬧三上吊、保證月考一定考前三名的堅持,一定要讓我練習騎腳踏車,否則就得面臨不准再騎的「判決」。這可能是我最早的叛逆期吧。

那時怎麼會有這樣的毅力?如今已經不復記得。只知道會騎的那天,風在腦後呼嘯,一路上芍藥和金銀花開得鮮白鮮黃,夕陽把我的影子拉得長長的,那是我記憶中很珍藏的瑰麗畫面。那時方知,只要站起來,就有機會。

只要站起來。

後來也總是跌跌撞撞。只不過可能不是指實體摔倒,而是指愛情習題、人際關係或工作方面。衝撞久了,總會找到一個安全的對待之策。安全久了,也許就會麻木。還敢再去傻傻地愛嗎?還敢和陌生人攀談嗎?還敢玩高空彈跳,或是執行一些瘋狂的蠢事嗎?還敢不敢去冒險,讓自己暫時失去一些安全?只為了讓真實的自己可以以最原本的模樣和世界見面?

前陣子騎機車,為了在窄巷閃避迎面逆行超速的貨車而「跳車」,結果機車全毀,貨車前半變形扭曲,自己也足足養了兩個星期的傷,始意識到自己也到了摔倒會受傷的年齡。但慶幸自己還站得起來,也慶幸當時自己當機立斷,站在機車墊上,膝蓋彎曲,跳車。

是這樣的吧:在跌撞時刻,或許,真正的關鍵是站起來的那個部分。站起來當然不容易,但一個課題的後面,總是帶來等值的禮物。雖然可能無法事先得知禮物的內容:只要站起來,就有機會找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