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一度的台北車展於元月初才閉幕,因應全球「節能減碳」及「綠能」科技的環保訴求,本次車展所展出的電動車(概念車),風靡整個會場,為汽車工業的未來發展,做出前衛的詮釋。
台北市長郝龍斌於會場參觀時表示,希望本次車展具有環保理念的電動車,未來能在台北普及化,讓台北成為一個最環保的城市。其實,在全球各大城市之中,若論及發展電動車及環保城市,香港早已跨出成功的第一步,其力爭全球領先地位的發展經驗,早已成為各大城市的取經對象。
單以2009年而言,香港的電動車產業發展,就有兩件大事值得一提,其一,就是10月底的MyCar發表會,這是一輛由香港理工大學與香港企業合作研發的電動車,從研發、生產,到市場銷售,全由香港企業一手包辦,並獲得歐洲認證,也是第一款在國際市場銷售的港產電動車。其二,就是12月中旬的哥本哈根—全球「氣候峰會」挑選全球十多部電動車接載與會人士,其中香港的MyCar榜上有名。
繼此次全球「氣候峰會」之後,香港政府將於2010年舉辦「C40城市氣候峰會」,要探討兩項重大的「節能減碳」問題,一為能源效益問題,另一則是電動車問題。
C40是由全球40個主要城市參與的國際組織,包括倫敦、紐約、東京、首爾、香港、北京、上海等,共同致力於「節能減碳」目標。據悉,港府提出的「節能減碳」方案集中於四個層面:能源、運輸、廢棄物、綠化都市,其中,推動電動車產業就涵蓋前兩個層面。
雖然港府具有旺盛企圖心,但以香港目前的科技實力,外界不免存疑:香港真有實力推動電動車產業嗎?其實,港府的既定政策就是結合兩岸分工優勢,開發出高品質及具市場競爭力的自主品牌電動車,並以電池控制系統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為主,以確立自主「知識產權」(IP)。據悉,港府已規劃創設專屬的電動車產業園區,發揮引進產業鏈核心技術的「平台」作用,要在電動車產業普及化之時,能夠位居全球市場的前列。
茲舉一例說明,港府於去年9月決定購買的第一批電動車,並非港產的MyCar,而是日本三菱車廠的i-MiEV(電動車),關鍵就在其技術能力。應該承認,港府的發展格局很大,關注的焦點,就是電動車產業最重要的兩項問題:
一、電池問題。今後銷售的電動車,估計將是使用鋰離子或鎳鋅等高性能電池,以加強其充電量及充電次數。就以日本三菱的i-MiEV為例,其充電一次能行駛160公里,但市售單價超出4.5萬美元,其中,電池費就占了2.5萬美元,仍非屬於「價廉」商品。
二、電力供給問題。一般而言,同一里程的電動車充電費約為一般燃油車加油費的15%,且在夜間充電更為便宜,主因是電廠發電恒定運轉的緣故,以香港的火力發電廠(以燃煤、LNG為主)而言,其發電時間及發電量仍可彈性變更,一旦電動車逐漸替代燃油車,成為市場主流,就會有更多車主願意在夜間充電,充電站(或加油站)銷售的能源,勢必改由電力公司供應。
因此,電動車具有天窗(太陽能薄膜)及充電站配置太陽能(模組)輔助電力設施,必然成為新的發展趨勢。
據悉,港府已正式參與《C40電動車》宣言,承諾加快電動車的普及應用,除率先引入電動車至政府及企業之外,也將規劃成立一電動車產業推動委員會,並陸續推出多項優惠措施,此包括讓電動車「上路」後能有幾年免除貨物稅的優惠,及選定幾個示範區(配備充電設施)提供免費充電及停車服務。
港府決策要推動電動車產業,以香港具有的諸多優勢,此包括人才、資金、地緣(鄰近大陸)關係、出口貿易等,再加上其規劃創設產業園區,及有意結合兩岸分工優勢,其實,如此的戰略發展格局,早已立於不敗之地。
總言之,香港有志於推動電動車產業,除能增進產業經濟的發展實力之外,更能為香港帶來國際「綠能」(節能減碳)城市的全球典範,此一發展格局,深值我國借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