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汽車市場一直有很濃厚的興趣,這次也參加了「兩岸車輛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老實說,這種兩岸產業交流大拜拜的象徵意義遠大於實質意義,看著兩岸汽車廠商代表排排坐、握握手再簽個意向書,然後讓記者拍幾張照片,實在很枯燥乏味。不過,這次的會議,炒熱了汽車產業的相關議題,尤其是電動車的題材,再度成為股市中的焦點。

不可否認的,在環保減碳的需求下,電動車是未來必然的趨勢。但是看著所謂的電動車概念股,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下,股價一陣狂飆,我不得不問一個問題:請問有人在台北街頭看到電動車嗎?

 

追隨股神腳步會是夢一場嗎?

關於這個問題,可能很快就有人反駁我:沒錯!現在電動車還不普及,但是不久而且是很快就會來到的將來,滿街都是電動車。某家號稱台灣最具指標性的財經週刊都大幅報導,今年將是「電動車元年」。要搶占投資機會,就趁現在!你沒看到連股神巴菲特都大買比亞迪,既然股神都看好,怎麼能不買?

既然談到比亞迪,我們就來看看比亞迪現實的狀況,在市場資金紛紛追隨股神上車下,在香港掛牌的比亞迪股價一度飆到近90元港幣,漲幅達10倍,市值膨脹到近2000億元港幣,本益比破百倍,富時指數等紛納入成分股,投機資金追逐比亞迪都是為了電動車這個夢,一切看起來都是這麼美好。

但最近中國一項數據,敲醒了這個美夢,先前比亞迪汽車一再宣稱全球第1款可量產銷售的F3DM雙模電動車,原預估年銷1萬輛,但目前賣出去不到百輛,銷售對象幾乎都是政府機關,而且還是測試車、根本都還未上式上路。比亞迪近來股價大幅回跌,外資法人開始調整投資評等,從買進、持有,轉為賣出,大幅調降目標價。

我必須要說,比亞迪可能是這波追逐電動車投機的第1個、也可能是最大的泡沫,假如比亞迪是個大泡沫,那台灣這些所謂電動車概念股呢?3檔指標股長園、能元、尚志全部都在興櫃,不要說獲利了,連營收都還沒有,但是長園的股價居然突破200元,能元和尚志股價也都在百元以上,讓我幾乎看到2000年網路泡沫前的影子,一堆不賺錢的公司靠著本夢比股價大漲特漲,泡沫化只是遲早的問題。

然而,電動車概念也不全都是夢一場,巴菲特的股神稱號也非浪得虛名。但是重點應該是「電」而不是「車」,巴菲特投資比亞迪看到的是它長期在電池製造的能力,在實際需求的考量下,電動車要成功的關鍵在鋰電池,條件包括續航力要夠、壽命要長達10年,且需多家大廠投入量產,壓低市場價格。日本電池大廠主要有Panasonic、Sony、SANYO等;台灣的電池廠在錯失3C電池市場先機後,動力鋰電池有機會與國際大廠處在同一個起跑點,這才是值得布局的地方。

我研究了台灣電池產業,發現一個熟悉的名字新永裕(1323),納悶一個傳統塑化股怎麼會跟最新的電池材料有關,特地打了電話詢問,才了解原來在7年前透過中研院與成功大學的技術轉移,率先研發出氣相成長碳纖維材料。這個產品正是電池負級材料最棒的添加劑,不但可以增快電池充放電的速度,更可以延長電池壽命,雖然目前公司只有小量交給學術單位應用,但十分具有想像空間,可能是繼切入隱形電池包裝後,公司另外一個脫胎換骨的利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