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線上網路書店亞馬遜靠著電子書Kindle熱銷,重返網路泡沫前榮景,上週五股價大漲26.8%,收在118.49美元,突破10年高點。國內分析師看好,亞馬遜效應可望感染台股,帶動電子書相關族群走揚,尤其是供應電子紙的元太(8069),以及Kindle代工製造廠鴻海(2317),受惠Kindle熱銷「純度」最高,將成投資圈鎖定焦點。

     耶誕購物旺季即將來臨,去年Kindle榮登美國耶誕三大熱銷產品之一,一度賣到缺貨;今年消費者對電子書認知度大幅打開,外界預期,第四季消費性電子旺季來臨,Kindle有機會搭上耶誕送禮商機,比第三季熱銷狀況再上層樓,台廠供應鏈將是首波受惠對象。

     瑞士信貸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鄭勝榮預估,Kindle出貨量將由2009年180萬台成長至2013年的640萬台,呈現3倍速大爆發。此外,亞馬遜成功敲開電子書市場,將吸引更多品牌廠投入或加碼投資,包括邦諾、華碩,都將在今年底至明年推出電子書閱讀器,而很早就投入電子書領域的SONY,其e-Reader也可望在電子書大餅拱大下,壯大銷售氣勢。

     各路人馬齊進電子書,根據資策會MIC預估,明年全球電子書出貨量可達769萬台,年增率達152.3%,產值達到18.17億美元、年增142%。

     法人指出,亞馬遜上週五股價大漲,重返網路泡沫前榮耀,對國內電子書概念股來說極具指標意義,尤其是與Kindle相關係數高的個股元太、鴻海,均可望沾光。

     法人指出,電子紙(E-paper)是閱讀器最重要關鍵零組件,占成本比重超過50%,而元太在全球電子紙市占率逾90%,受惠程度最深。

     拜電子紙出貨暢旺之賜,元太9月的營收創下新高,隨著Kindle出貨成長,元太營運展望仍不弱。此外,元太與奇美電攜手,奇美五代廠產能將支援元太電子紙需求,問鼎全球電子紙龍頭寶座企圖心濃厚,是法人看好的電子書首選標的,建議逢回布局。

     鴻海方面,美商高盛證券亞洲科技產業研究部主管金文衡表示,Kindle由鴻海獨家代工,新力的e-Reader亦花落鴻海,隨第四季消費性電子產品旺季來臨,將推升鴻海想像空間。法人指出,電子書對鴻海的營收貢獻目前還有如滄海一粟,不過,電子書是趨勢型商品,後續潛力不小,增添鴻海在股市的題材性。

     其他個股包括台達電、金像電、振曜、友達、類比科、佳世達等,都已進軍電子書,預料股價將跟著水漲船高。

全世界的電子書發展真是進入一個史無前例的奇特境界。一方面硬體廠商勇往直前,如飛蛾撲火一般衝鋒陷陣,全心投入。且不說市場最熱的美國,光是台灣本地,不只電子大廠個個有電子閱讀機的開發計畫,連小資本的系統業者,也得力於台灣優良的代工傳統,推出ODM的閱讀機。甚至傳統上跟出版產業素無淵源的電信、手機業者,也趕上風潮,從系統到商城,全力搶攻這個「即將出現」的市場大餅。

     但狂熱的另一方面則是不同的聲音。美國的出版產業調查已經指出,即使亞馬遜的「點火」閱讀機(Kindle)連續兩年賣到斷貨,美國電子書的市場,仍然不足總體圖書市場的五%。而亞馬遜上半年企圖把新版閱讀機推進大學校園的實驗計畫,也在上個月宣告結束。想要透過校園推廣教科書採用閱讀機,終因使用者體驗太差,與傳統紙張書的友善無法比擬而告失敗。

     此外病癒復出的蘋果創辦人賈伯斯,在接受《紐約時報》專欄作家訪問時,直接嘲笑亞馬遜說,通常一家公司的產品如果賣得好的話,他們一定會大力宣揚自己賣了多少,不過他卻從未看過亞馬遜公布點火電書機的銷售數字。

     硬體的狂熱對照起美國業界大老的冷靜,讓我們對台灣推動數位內容產業幾乎一面倒向硬體,感到憂心。以全世界電子書閱讀機長達二十年以上的推展經驗來看(如果有人記得溫世仁先生的話,就會知道電子書不是這兩年才出現的產物),可供閱讀的書目多寡,絕對是產業成型的核心條件。台灣目前在推展電子書產業上對內容的推進可謂完全失焦。

     第一個問題是,這個產業到底是硬體產業還是內容產業。

     近年來台灣出版產業年產值一路衰退,各種官方委託的產業調查,年產值估計都不到三百億。出版業如何從紙張時代的不足三百億產值,能夠轉變為電子書時代官方宣稱的一千億產值呢?這個產業到底是硬體產業還是內容產業呢?

     如果電子化將使得產值萎縮,出版業者會自絕生路,把所有內容自動奉上數位化的祭壇嗎?當紙張是主要媒體的時代,印刷產值對紙張書而言是毫無地位的,而到了電子書時代,我們則反向地忽略內容供應者的角色與價值。如果美麗的機器上沒有書單可以下載,這個機器又如何有機會成為產業呢?

     台灣某些耗資巨大的漢籍文獻掃描計畫,至今無法普及成為全民的公共財,相對於Google以一個商業公司所推動的世界圖書掃描計畫,我們對紙本內容數位化的視野和胸襟,實在是讓人汗顏。

     第二個麻煩是,我們把自己陷於數位版權管理(DRM)的陷阱。

     許多此刻正在研議,或即將上線的電子書銷售體系,為了照應出版廠商對盜版問題的憂慮,毫無例外都設定了最嚴密的數位版權管理系統。可惜這些系統卻未考慮數位環境上應該容許的選擇彈性。事實上對許多作者或出版社,他們並不介意售出的電子書在不同機器間轉移、複製、出借。新人作者會更願意他的作品被更多的人複製流通傳遞擴散。

     台灣軟硬體廠商唯一達成共識的電子書EPUB開放規格,本身就容許內容供應者指定自己作品的DRM保護條件。如果有作者決定自己某本電子書的DRM策略是不鎖碼、不保護、自由在不同機器間複製,系統業者理當承諾要提供這樣的電子書版本供讀者採購。

     最後一個問題是使用者體驗問題。亞馬遜在美國推廣用點火閱讀機取代教科書計畫,最後以失敗收場,原因就出在使用者體驗太差,過去學生可以在低科技的紙本上做的事情,在高科技的點火閱讀機上卻做不到。台灣電子書計畫也包括要從教科書和圖書館市場先建立基本市場。要小心的是,電子書如果不考慮使用者體驗的話,無論政策指定的強度多大,最後都會變成一場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