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成為市場近期熱門的交易族群,占大盤的交易比重從過去平均的6~7%,提高到9月份的10%左右,而10月份有富邦金的併購題材,再為金融股交易量加溫。國內金融股未來是否能受期待?摩根大通董事長林照寰認為,台灣金融業在這波全球的金融災害中,雖然受創相對小,不過獲利能力不如亞洲其他同業,短線上,基本面題材不突出,但跌深績優股有機會反彈。

◆全球金融業進入休養階段

金融危機造成全球實體經濟的傷害程度,是外資觀察國內金融股的重點。林照寰表示,風暴以來,全球央行持續降息,搭配各政府的紓困方案,同步把豐沛資金注入市場,主要銀行被政府收購後,勢必面臨內部經營調整與帳務呆帳的處理,需要一段時間休養生息。

但金融市況最壞的時機已經過去,再傳出重量級銀行倒閉的消息不易,只是市場信貸緊縮在短期內難鬆綁,企業或投資人的資產被迫重整,世界經濟確定進入衰退。

◆零星題材難抵外資賣意

根據美國投資研究公司統計,9月份美國投資人贖回股票型和股債混合型基金的金額高達435億美元,債券型基金則是288億美元。若就10月份上旬來看,美國共同基金的贖回金額仍然有558億美元,可知外資急於在海外賣股求現的壓力有多麼沉重,因此對國內金融股的賣盤沒見收手跡象。

10月中旬,富邦金正式購得信義區國有地,20日又宣布以6億美元、折合新台幣195億元買下ING安泰人壽,讓富邦金高喊未來獲利將增1倍。美林、花旗、瑞士信貸與摩根大通對這次的合併案給予肯定,至於高盛、瑞銀與巴黎證券則持中立態度。

然而,除了少數個股題材讓股價有抗跌表現外,整體在外資圈對於市場的風吹草動還是相當有警覺。例如元大金、中信金與開發金不久前遭檢調單位搜查,林照寰坦言,在3家公司的涉案程度尚未釐清前,外資對這些股票還是有疑慮。

此外,全球金融災情對台灣金融業造成的影響尚未完全顯現,他建議,須注意債務擔保債券(CDO)、抵押基礎證券(MBS)等資訊的揭露狀況,再來判斷後續走勢。

◆台灣金融業競爭力不足

國內金融業飽受投資與信用放款損失所苦,加上法人對現金需求急迫,類股成為被調節一族。統計這波台股修正以來,營建股跌幅最深,達8成,其次屬金融股最超跌。現在金融股的股價市值比(P/B)跌破5年來的最低點,平均不到0.8,其中台新金甚至掉到0.5。

林照寰分析,台灣金融業的經營不夠國際化,在這波金融風災中,受到的衝擊算小。然而,台灣金融股的股東權益報酬率是亞洲最低,獲利能力也沒特別突出。

再以存放比來看,澳洲銀行平均140%、南韓銀行130%,台灣銀行則平均僅70%左右,資金運用效率不如國外銀行高,因此沒有買盤願意護航。林照寰說,外資對台灣金融股的態度,還是保持「中立」。

◆個股流通量成出脫因素?

部分跌深的績優金融股,他認為還有機會反彈。只是政府為穩定股市,把台股跌幅縮小為3.5%的政策再延一週,但每每賣壓完全反應,指數的底部才會出現,縮小跌幅反而造成實際賣盤受到壓抑,個股價值遭到扭曲,無法顯現,反而會導致股市反彈的時機延後。

除此之外,近期鴻海、台積電等大型股遭到出貨,林照寰表示,原因之一,就是外資認為「3.5%的跌幅限制讓壞股票脫不了手,而流通量大,能夠買賣的,就只剩權值重的個股了。」所以現在外資出清的股票,並不完全是看壞該股基本面。

◆台股若超跌回溫

◆績優金融概念股有低接

林照寰預估,台股到明年第1、2季的表現可能不會太好。等待股市成交量放大,證券股可望有表現,其中元大證券以12%的市占率,以及基本面穩定的優勢下,是被看好的個股。銀行方面,體質良好的超跌股,也將有低接買盤青睞,而壽險股,必須消耗海外認列的損失,配合國內地價回溫與投資部位反彈,才可能被列入回補名單。

台股要築底回溫,市場回到正常機制刻不容緩。林照寰建議,政府首先要解決「流通性」問題,例如解除縮小跌幅的限制,讓市場價值忠實呈現;還有增加「透明度」,鼓勵市場資訊揭露;最後,就是有效率地執行好的政策,包括放寬鉅額交易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