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2007年6月的台北國際電腦展上,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在英特爾論壇中拿出第一台7吋Eee PC原型機時,沒有人會預料到,接下來的一年多時間裡,迷你筆電風潮會席捲全球,成為不景氣下,PC市場成長最快的商品,也讓華碩全球知名度大增。

     而第一時間宏碁董事長王振堂表示,他並不看好這樣的產品。但事實上宏碁的行銷、產品開發團隊正緊鑼密鼓研究這樣的產品,最後在2008年6月推出Aspire One,不但成為去年全球銷售最佳的單一機種NB,也讓宏碁取得與惠普正面對決,爭奪全球NB龍頭的屠龍刀。

     台灣PC品牌快速崛起,不只是在銷售上的數字,從產業政治來看,王振堂說,過去英特爾、微軟這些主導PC產業的大廠只聽美、日大品牌的意見,但是現在他們也要多聽聽台灣廠商意見了。台灣廠商在迷你筆電熱賣之後,取得了規格上更多的主導權。

     迷你筆電,台廠一手催生

     仔細考察迷你低價筆電的概念,其實在90年代初期宏碁就有提出過,但是由於這些大廠在零組件上並不支持,因此當時並沒有引起太大的迴響,只流於概念。

     2006年起,先是麻省理工學院(MIT)多媒體實驗室教授尼洛龐蒂為了縮短開發中國家學童的數位落差,發起了以打造成本100美元為目標的OLPC計畫,並找來NB代工龍頭廣達合作,當時林百里就以「看衰是普通智慧,看好是超級智慧」來表達他對低價電電腦的支持。

     不過OLPC屬於慈善事業,要等到華碩的Eee PC推出之後,迷你低價筆電才正式在商業市場取得成功,Eee PC重要推手之一的華碩執行長沈振來透露,其實原先華碩規劃Eee PC時,最早的合作伙伴選擇是超微,而不是英特爾。不過由於OLPC已經採用了超微處理器,英特爾擔憂低價電腦可能成為對手突破的重點,因此趕緊提供華碩Dothan處理器,讓華碩開發出第一台Eee Pc 700,2008年第二季則是大舉推出Atom處理器,成為迷你筆電主流平台。

     宏碁雖然錯失迷你筆電上的先機,可是卻大舉在Atom上卡位,為了搶得貨源有限的Atom,宏碁2008上半年一次就先大手筆簽下超過100萬顆Atom處理器,王振堂也親自到韓國等地鞏固面板貨源,宏碁種種佈局就是為了6月自家Aspire One推出時,可以無後顧之憂,與華碩在迷你筆電市場上一爭高下。

     王振堂看好迷你筆電市場潛力,他說,其實現在很多廠商還是看不清這塊市場的潛力,只用傳統的NB市場思維去看,這被他稱之為傳統的「美國思維」,也解釋了美系廠商如惠普、戴爾對這塊市場始終有疑慮的作法。

     而原本就是市場的霸主的華碩自然也不會只是坐看宏碁搶奪市場,去年大打機海戰術還推出輕薄度比美蘋果電腦MacBook Air的Eee PC S101,雙A大戰這次不只是在台灣市場上演,迷你筆電市場上雙A一路由台灣打到歐洲、日本甚至美國,如現在被視為重要銷售指標的亞瑪遜書店NB銷售榜單上,雙A的迷你筆電就是長時間盤據霸佔前10名的寶座。

     宏碁七年抗戰,挑戰惠普

     在迷你筆電助攻之下,台灣雙A同時取得了一線NB品牌入場券,宏碁2008年9月起更是傳出NB出貨首度超越惠普的新聞,讓宏碁氣勢大振,也讓苦心孤詣經營宏碁品牌超過7年了王振堂、總經理蘭奇團隊得到肯定。

     回首7年前分家時,王振堂說,那時除了一堆轉投資股票外,宏碁就真的只剩下了acer這四個象徵品牌英文字母。不過既然要分家,宏碁也開始尋找緯創以外的代工伙伴,第一個加入宏碁供應鏈的就是仁寶,不過王振堂說,那時規模太小,其他代工廠又對宏碁分家有疑慮,代工的意願都不高。

     到了隔年宏碁模式奏效,在歐洲銷售優於預期,當時訂單接了滿手,緯創卻無法交貨,王振堂說,這時宏碁才是真的鐵了心,要把訂單轉移到其他代工廠去。很快的廣達也在仁寶之後,成為宏碁代工伙伴,林百里甚至公開表示,要支持台灣品牌,讓宏碁可以沒有後顧之憂地衝刺銷售。

     與當年市場上直銷的顯學不同,分家之後宏碁的高階主管會議為宏碁營運模式定調,宏碁要走的是與經銷商分享利潤的經銷模式,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一大冒險,但是王振堂說,當時直銷模式讓這些經銷商吃盡苦頭,因此當宏碁大力進軍經銷市場時,立刻受到經銷商的支持,在這些遍佈各地的通路努力下,宏碁成長速度連續7年領先一線品牌。

     王振堂進一步解釋宏碁的品牌策略是打造品牌事業,除了宏碁之外,從代工廠到通路大家都在宏碁的整合下,讓資訊流、物流和金流順暢流動。從這角度來看,雖然王振堂不像是施崇棠一樣常常把豐田汽車的價值溪流概念對員工耳提面命,但宏碁的品牌事業概念卻也把價值溪流或是「後拉式」生產的作法,作了一個很有效率的示範。

     宏碁過去最被市場質疑,就是把NB當作大宗物資在銷售,這樣的作法創造的「品牌溢價」並不高,不過這幾年宏碁低階商品銷售上軌道後,頻頻推出創新產品也讓不少業界人士印象深刻,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去年宏碁推出的藍光NB,除了是率先大量推出藍光光碟機機種外,更是業界首家採用新世代16:9寬螢幕的廠商。

     王振堂說,現在零組件廠商也都認識到一件事,就是宏碁已經成了新技術、新產品正式市場化的一個捷徑,所以各廠商有新產品都會來找宏碁採用。

     這次宏碁併購了捷威、佰德與eMachine等品牌,在擘畫新宏碁多品牌策略時,就把宏碁旗艦品牌acer定義為最新科技的掌握,顯示宏碁將品牌精神與創新產品的連結。

     華碩十年努力 打入全球五大

     華碩則是另外一個台灣之光,投入NB發展僅約10年,這幾年搭上NB快速成長列車,目前NB佔華碩的營收、獲利比重已經超越起家的主機板產品,華碩去年也在Eee PC熱賣助陣下,正式打入全球第5大NB品牌。

     作為NB市場的新品牌,華碩董事長施崇棠一開始就為華碩NB發展策略訂出了「銀豹計畫」,期許華碩NB產品衝刺要像是銀豹一樣充滿爆發力,在短期間內成為一線品牌。

     2007年,華碩已經在NB上大有斬獲,超越新力成為排名第8的NB品牌,接著又在第四季推出Eee PC,2008年Eee PC全年熱賣超越450萬台,讓華碩全年NB銷售正式突破1,000萬台關卡,超越聯想坐穩全球NB老五寶座,首度躋身一線NB大廠之林。

     不過日前華碩出現了戲劇性的變化,就像是雙城記開頭的那句老話一樣,「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帶隊擴大參展CES,這是華碩歷年來首度在這個美國最大消費性電子殿堂上公開展出自家公司產品,由於Eee PC的成功,全美如CNN、商業週刊、財星等主流媒體1月6日都齊聚在華碩CES展前記者會爭相報導,華碩品牌氣勢達到了分家的最高峰。然後卻在24小時後,華碩宣布了第四季單季出現30億元的虧損,是公司上市以來首見。

     施崇棠對於公司選擇在這個時機宣布虧損,只是淡淡地對大家說,既然已經發生了,就要勇敢面對,公司只是覺得讓市場越早知道越好。雖然華碩第去年四季出現亂流,受到匯率、庫存等影響,出現成立以來首度虧損,但是去年受惠Eee PC全球市場熱賣,卻也是華碩品牌知名度大有斬獲的一年,算是分家第一年百事待舉之際的最大收穫,因此施崇棠談到去年華碩成績時,也不忍責怪努力工作的同仁。

     施崇棠說,分家之後他自己是華碩背後的品牌長、技術長,現在更是華碩的最佳安慰長。不過施崇棠另一面也要求同仁面對失敗,然後重新振作繼續朝將華碩打造成數位世代最受推崇的科技公司的目標前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