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的資本市場也如同紅色海洋
所謂短線個股操作、財務槓桿、購買衍生性金融商品、套利等就是隸屬於紅色海洋範疇,大多伴隨著價格廝殺戰,以交易為目的,買進股票,是為了反手賣出,賺取價差,殊不知這樣的運作模式,就是一場零和遊戲。紅海如同賭博一般,最後的贏家往往是莊家,因為他比你懂得算計,甚至挖井讓你跳下去。
隨著全球經濟成長趨緩甚至衰退,投資銀行陸續發生問題後,大家提出了疑慮:「市值的蒸發,何處去了?」這塊大餅怎麼短短幾個月時間縮水一半,美國史坦普500指數至昨日,更跌破五年前新低,台灣加權指數2008年的最高點至今,跌幅也超過五成以上,這一場價格戰什麼時候才會結束?我想,當大家認清自己原來陷在紅海競爭之中,開始思考朝向藍海時,它才會逐漸安靜下來。
■ 突破重圍,迎向藍海
而資本市場的藍海在何處?它的邏輯在於追求尚未開發的市場,找出還沒被創造的需求,與紅海的差別在於,它不僅兼顧可不斷創造價值的投資策略,更能從了解中,跳脫出競爭賽局。
面對眼前低迷的市場,你怎麼做?是淪陷紅海中的價格廝殺還是突破重圍,你該怎麼突顯與別人不一樣的差異化,若你是長期持有的投資人,股價大打折扣時,反而是難得一見的良機,你能否超越自己只看帳面數字變化,而轉而看見機會點,去掌握眼前被市場低估價值的企業。
台灣上市某企業,其股價自百多元至今,已跌破六十元,該企業今年前三季之每股純益仍有六元以上,卻因資本市場人們過度不理性賣壓,導致今天的結果,可謂不甚公平。因其企業內在價值仍存在,成長動能仍然堅固,但外界給予之評價卻未能合理趨近其價值。
話雖如此,這時擁有藍海策略思維的投資者,他可以怎麼做?他不應以「現金為王」守成、不受市場買賣氣氛影響,而能著重於開源,掌握投資機會,他能利用市場不被看好的時刻,開創未來的競爭優勢。
■ 以積極心態參與財富再分配
現在時局很差,也的確令人深感憂心,依稀記得,過去台灣退出聯合國或香港九七大限時,許多人在當時選擇逃離,但後來證明反而損失更大,華人首富李嘉誠,在九七時大舉逢低置產,才擁有了今天的局面。這顯示出,現在是世界財富重新分配的過程,金融危機讓世界經濟秩序大洗牌,敏銳的藍海投資者,會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財富再分配的過程中。
藍海投資者,也並非是盲目地死守不具價值成長的企業股權,他會在市場發生危難時,從了解企業應對策略中看出其價值仍否存在,以獨立判斷的態度,不受限外在股價起伏而影響,他以原則為中心,將風險轉化為機會、轉為財富,從了解中開創自己的投資事業。
■ 事業投資,是成為富人的關鍵
投資既是一門涉及政治、經濟等領域的科學,但也是一門有關人的思維和心理活動的藝術,如何克服自己心理上的恐懼,坦然面對市場是最首要的問題,唯有正確的投資理念,才能導致正確的投資行為,進行產生預期的投資結果,像華倫.巴菲特,它堅持以事業合夥心態看待每一筆投資,長期價值導向的理念,讓他走向了財富自由的頂端。此時有能力看到機會的人不多,有勇氣抓住機會的更少,這也就是為什麼富人永遠是少數的原因了。
如果你像許多大眾一樣,選擇逃離股市,那暴跌股價無疑讓你面對真實的痛苦,但僅管我們控制不了市場,仍可從自身改變做起,以調節自己的心態,有時甚至要有「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豁達,認清投資本身只是手段,絕非目的,重要的是,擁有正確的投資觀念,才讓它長久又不可或缺於生活中。
藍海既然是開創一個無人競爭之地,我們應掌握住與一般人思維背道而馳的理念,它不是偷騙拐盜,而是一個該堅持的長期事業投資原則,以投入資本,與企業形成真正的合作關係,不是以買進賣出的營利行為為最終目標,要以與企業永續成長為目的,透過企業『人』的組合,運用靈活的創新,與之共同創造生生不息的價值。
『危』與『機』是如影隨形的。現正面對的全球金融危機,它雖危險,但也不就是你的『機會』嗎?突破紅海,迎向藍海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