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填上開戶資料讓我為你服務!

 

 

                                          大亞的越南老虎學



                                       首家越南掛牌台資企業

 

去年,越南股市勁揚1倍之多,成為新興市場新鑽11國當中,熠熠發光最亮的1顆寶石,而大亞早在15年前,就看上了這塊潛力無窮的處女地。

越南,被喻為亞洲崛起的「新老虎」(New Tiger),在高盛新鑽11國報告中,越南是新興市場總分排名第4的國家,過去10年,越南平均經濟成長率為7.2%,未來10年,仍可望維持在7%以上成長,它已被視為另一個中國,尤其,越南正式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經濟成長動力相當驚人,世人不敢忽視越南的崛起,每星期平均有一團台灣法人赴越參訪,反映出越南的投資熱。

赴越南設廠邁入第15個年頭,成為第1家在越南掛牌台資企業-大亞越南(TYA VN),伴隨著越南經濟成長,帶動出基礎建設的商機備受矚目,人數高達80名法人,離開寒流來襲、低溫籠罩的台灣,遠赴千里之外,擠爆只能容納50人的小小同奈台商會館會議室,長達6小時的問答訪談,無不希望從大亞(1609)副董事長沈尚邦口中,多得到一些關於越南的資訊。

※越南有台灣的影子

大亞越南設廠起源於大亞集團第1代創辦人沈大枝(現任大亞集團總裁、沈尚邦父親)、沈金承(前任大亞總經理、沈尚邦叔叔),1992年到越南考察,直覺認定,當時越南的整體經濟環境條件,與1960~1970年代的台灣相當類似,隔年,選定胡志明市附近的同奈,作為越南第1個的生產據點,並由大亞集團第2代接班人當中,年紀最年長的沈尚邦,偕同管理、業務、越南廠長、財務等台籍幹部,合計共5人,赴越展開了建廠事宜。

沈尚邦回憶起,1993年赴越南設廠時,飛機航班不若現在密集,中午的飛機,長達3個多小時的飛行時間,轉車到同奈已經天黑,他一個人,站在占地2萬多坪,一望無際、空曠的土地,沒有半盞霓虹燈,陪伴著他,只有無止盡的黑暗,他下定決心:「要以他為中心,讓大亞在越南落地生根」。

當時越南正準備發展經濟,毫無交通基礎建設可言,物資相當缺乏的環境,連一台挖土機都沒有,大亞要建廠談何容易,越南政府計畫性派駐紮的軍隊,協助大亞建廠,靠著人工徒手挖掘,一磚一瓦,耗時2年多的時間,1995年7月,才完成同奈的建廠作業。

越南生活條件相當克難,連民生飲用水都沒有,沈尚邦在越南,督軍建廠渡過2個年頭,他戲稱:「台灣服兵役的時間是2年,而他在越南打拚的經驗,算是第2次服兵役」,到越南短短半年的時間,沈尚邦瘦了5~6公斤,回台灣時,變得又黑又瘦的他,連到機場接機的公司員工都認不出他來。

越南開疆闢土,建廠工程固然繁瑣,對於沈尚邦而言,最大的挑戰是如何順利地把產品賣出去。在越南語言不通,人生路不熟,連客戶在哪裡都不知道的情況下,沈尚邦在翻譯的陪同下,帶著自家的電線電纜,挨家挨戶地拜訪越南當地的電器經銷商,慢慢地打下業務的基礎。

如今,大亞在越南擁有300家代理商、700個直接經常往來的客戶,綿密的業務網貫穿南北越,成為大亞在越南發展最大的資源,越南當地人聽到大亞的名聲都會豎起大姆指,其電線電纜在越南市占率達20~25%,居第2名,僅次於越南國營企業Cadiv,不過單純以電線電纜業務來看,大亞已是越南市占率最高的業者。

大亞最引以自豪就是品質,曾經擔任大亞越南廠第1任總經理、現任大亞總經理主任郭老福引述,越南當地最大電線電纜公司Cadiv總經理安海拜訪大亞時,曾經說過:「Cadiv的設備、品質、生產技術,都比不上大亞,唯獨在越南政商關係這一點,是外資企業大亞所沒有的。」其言下之意,大亞深耕越南,讓Cadiv不得不甘拜下風。

沈尚邦見證10幾年來越南經濟發展的歷程,越南經濟之所以能夠快速地發展,與越僑大舉回流投資有很大的關係,越戰期間,越南人逃離到海外約有200萬人,經濟開放,海外經濟實力雄厚的越僑,陸續回國帶動內需投資。

※越南稅賦減免多

越戰戰後,越南政府為發展經濟,並鼓勵人民生育,如今,30~40歲壯年勞工人口眾多,適合發展勞力密集的工業,人口結構使然,令人感受越南社會充滿了活力,民間自發性學習氣氛相當濃厚,連他聘用的越南司機都在學習講英語、中文等外國語言。

越南政府開放外資的持股上限,由30%提升到49%,除銀行、資源、電訊業少數限制行業之外,其餘行業外資持股上限可達100%,至於稅賦上,亦有不同程度的減免措施,沈尚邦說,大亞越南廠於2006年初掛牌之後,在2006~2008年3年期間內,營業所得稅由原先15%,減半為7.5%,這些措施對於外資在越南的投資,都有相當大助益。

不能做不好,這是沈尚邦經營大亞越南廠唯一、也是最終的信念。大亞在越南的發展拿下不少個第1,第1個通過ISO認證的公司、第1家掛牌的台資企業,連海陽廠的繳稅金額,都是該工業區第2名,僅次於福特車廠。

※大亞越南廠營運屢創新高

大亞越南廠在越南順利掛牌,是沈尚邦在越南打拚15年,感到最欣慰的結果,大亞越南廠在2006年2月間,提撥365萬3480股、約20%股份,以34000越南盾掛牌,成為第1家掛牌的台資企業,股價最高一度達61500越南盾,近期則是回檔到50000越南盾(折合每股為100元台幣),目前大亞持股、旗下子公司大展分別持股60%、20%。

大亞越南廠獲利表現相當亮麗,2004年每股盈餘達3061越南盾(折合台幣為6.1元),2005年因認列海陽廠初期投產虧損,每股盈餘降為2146元越南盾(折合台幣為4.3元),海陽營運步上軌道,截至2006年7月為止,同奈、海陽廠獲利分別達9934萬元台幣、3077萬元台幣,已達成年度預估目標,每股盈餘為5.4元台幣。

越南基礎建設如火如荼地展開,大亞越南廠可望持續成長,沈尚邦預估,今年大亞越南廠營收可望達2兆元越南盾(折合台幣約40億元),而獲利可望成長到496萬美元,占集團獲利比重可望拉升到2成。

※跨足營建、電器等基礎建設領域

伴隨著越南經濟成長,基礎建設、台商建廠潛在的需求大,大亞除了電線電纜本業外,亦爭取到以外資的身分投入營建業,設立資本額200萬美元責任有限土地開發公司,沈尚邦評估每年約可承接3~4個左右大型的營建案。

目前大亞在越南分別有同奈、海陽2個生產基地,主要生產低壓電纜、漆包線為主,越南政府計畫在5年內興建30座的發電廠,其中河內發電廠的家數為6座,為了滿足發電廠營運,對於中高壓電纜的需求,大亞同奈廠35KV中高壓電纜的生產線已裝機完成,預計今年第1季投產,至於海陽廠準備在2007年下半年,到2008上半年增設通訊電纜產品線。

除了電線電纜、營建業務之外,大亞亦尋求與其他廠商(表1)合資的機會,東元向來大亞漆包線主要客戶之一,雙方看好越南基礎建設發展,對於馬達產品的需求,合資250萬美元成立Teco(Vietnam)從事馬達、轉換器製造,預計今年第1季可望投產,2006年與中電(1611)成立東亞照明責任公司,資本額為2億元台幣雙方持股5成,生產製造由中電負責,管理、通路銷售交給大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