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熱門科技快報 (368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受惠於Wii電玩遊戲機人氣不減,銷售繼續凌駕新力公司的PS3與微軟公司的XBox 360等對手產品,任天堂交出亮麗的第一季財報並將全年獲利預測數字調高四○%。相較之下,分析師並不看好新力旗下電玩遊戲部門第一季的表現,預測部門仍無法擺脫赤字。

    總部位於日本京都的任天堂周三公布,因銷售額成長超過一倍,本會計年度第一季(四到六月)淨利從去年同期的一百五十六億日圓躍增五倍,至八百零三億日圓。

    該公司並預測,於明年三月結束的本會計年度淨利,可望從去年的一千七百四十三億日圓銳增四○%至二千四百五十億日圓。

    在市場狂賣的Wii自去年十一月上市以來,截至今年六月底在全球的銷售量已逼近九百三十萬台。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NPD集團的統計數字,六月在美國這個全球最大的電玩市場,Wii以四比一的銷售比例超越PS3,並以將近二比一的銷售比例超越Xbox 360。

    在其本土市場日本,任天堂產品的銷售聲勢更是驚人。該公司的攜帶型掌上電玩遊戲機DS,自二○○四年十二月上市迄今,在日本已賣出四千七百萬台。

    相較之下,新力電玩遊戲部門的聲勢,目前遠不如任天堂。新力將在周四公布本會計年度第一季財報,分析師雖認為該公司整體獲利可望達成目標,但預測其電玩遊戲部門仍無法擺脫赤字。

    高盛集團分析師藤森最近在一份分析報告中指出,在電子部門獲利成長應足以彌補即使PS3出現最糟的狀況下,新力第一季獲利目標應可達成。他預測新力第一季營業利益為九百億日圓,高於一年前的二百七十億日圓。

    不過,PS3的銷售數字並非全無起色。NPD集團的數據顯示,儘管人氣指數遠不如Wii與Xbox 360,PS3六月在美國的銷售量成長二一%。此外,於八個月前上市的PS3,在日本的銷售量才在不久前突破一百萬台。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B代工龍頭廣達不受近來總經理王震華去留風波影響,在驚濤駭浪中,廣達還是自華碩手下搶下惠普(HP)明年一款一五.四吋NB代工訂單,由於一五.四吋為惠普主流機種之一,業界預估數量可能高達四百萬台,而廣達接獲了這款大單之後,也擺脫之前市場擔憂明年廣達出貨可能衰退的疑慮,明年廣達可望持續坐穩NB代工一哥位置,出貨量將有機會挑戰三千萬台關卡。

    訂單數量達四百萬台

    惠普一款明年主流的一五.四吋機種NB於日前開標,由於預估數量可能高達四百萬台,多家NB代工大廠也都使盡全力希望可以搶下這款訂單,其中又以廣達和即將分家的華碩最為積極。

    廣達去年成功拿下戴爾、惠普多款大單,今年上半年出貨量衝高到一三四○萬台,全年出貨量上看二千八百萬台,但是近來大廠明年新機種標案陸續開標,廣達卻屢屢淪為陪榜,反而是仁寶、緯創拿下多款大單,近來廣達又遭遇總座王震華請辭風波,因此有不得不拿下這款NB訂單的壓力。

    華碩則是明年分家在即,但華碩今年因為品牌、代工衝突,痛失蘋果電腦消費性機種MacBook訂單,因此負責PC代工的和碩在NB代工部分,僅餘下戴爾和東芝的零星訂單支撐,之前為惠普代工的區域性機種也已經在今年初終止,為了打響分家第一砲,因此華碩也對惠普這款訂單相當積極。

    華碩玩不過,黯然敗陣

    兩強相爭之下,其他參與投標的廠商表示,這款代工訂單報價幾乎瀕臨殺破表,其他廠商早就決定不玩,但是廣達與華碩在不得不接的情形下,只能奉陪到底,最後華碩在規模不若廣達之下,黯然敗下陣來。

    廣達在拿下這款訂單之後,分析師認為,要維持今年約二千八百萬台的出貨水準應該問題不大,預估明年出貨水準可以落在約三千萬台,不過廣達今年在客戶蘋果的訂單上大有斬獲,除了獨吃MacBook與MacBook Pro等機種NB代工訂單外,近來又傳拿下蘋果熱賣的iPhone訂單,預計明年單是蘋果電腦出貨就會佔到廣達營收的三成以上。

   為了爭搶惠普明年NB代工訂單,廣達和華碩背後都有勢在必得的故事,只是在故事的背後,當業者回顧自己的損益表時,沒搶到手的廠商感嘆營收成長不如預期,而搶到訂單的廠商則又不滿毛利率的壓縮。搶單殺紅眼,在代工報價創新低之下,這些殺價壓力勢必蔓延到其他未來開標的機種,明年NB代工毛利可能又要創新低。

    今年廣達毛利率率先殺破四%大關,僅餘三.九三%,雖然合併毛利率仍有約五%的水準,但是毛利率下滑的速度令市場大為震驚,而其他各NB代工廠的毛利率也都面臨相當程度的下滑,包括廣達在內的各代工廠紛紛尋找其他高毛利產品,希望可以改善失血的獲利結構。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C市場的發展,隨著軟硬體科技突破,在功能上有極快速成長,同時為滿足各階層使用者需要,而有各種不同規格的誕生。從早期桌上型個人電腦,到目前廣泛被使用的筆記型電腦,PC發展方向,是朝向將愈多的功能放入愈小的體積內。
輕薄短小,成為PC時尚發展方向,筆記型電腦雖然較桌上型電腦輕巧許多,並可攜帶,但是其體積仍嫌太大,無法很輕便的隨時攜帶。早期為了解決PC攜帶問題,業界推出PDA (個人數位助理),以因應需求。
PDA體積十分短小,可放在口袋中,就攜帶性而言十分理想,但由於螢幕太小,且許多功能受限制,導致發展潛力受限;而智慧型手機的興起,其部分功能與PDA 相同,使PDA的市場陷入衰退的困境。

 

小小體積該有都有
有鑑於使用者對行動PC方便性的需求,微軟(Microsoft)在Intel的強力支持下,在2006年向產業界提出Origami計劃,而這個計劃主角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超級行動PC(UMPC)。
一般而言,UMPC螢幕尺寸為7吋(或小於7吋),它具備完整Windows PC的功能,有上網的能力,可收發電子郵件,有即時訊息(如MSN)功能,可使用網路電話(VOIP),播放音樂、影片及玩遊戲等功能。
除此之外,UMPC應具有無線網路功能,可藉無線區域網路(WLAN)或行動電話網路來達成隨時、隨地上網,有的UMPC甚至配有GPS功能。
因此,UMPC雖然攜帶性不如PDA,無法直接放在口袋中,但是其功能十分強大與筆記型電腦相似,且具備許多行動通訊的特有功能,而UMPC的易攜帶性遠高於傳統筆記型電腦,這是UMPC能成市場關注焦點的原因。目前已有多家PC公司推出UMPC,如華碩、技嘉等,日本的富士通、新力(Sony)等,及韓國三星等。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崴精密與精英電腦決定合資6億元,設立大崴精工,正崴將跨入個人電腦連接器領域。新公司最快可望在今年底、明年初投產。正崴與精英二大股東大同、寶成集團聯盟,凸顯資訊業界另一股新的勢力在崛起。

昨天精英股價開盤就跳空漲停板24.4元,尾盤上揚1.15元,收24元;正崴開盤小漲,尾盤小跌1元,收108元。

精英昨(24)日表示,正崴持股大崴60%,精英占40%,預計8月1日成立。正崴表示,大崴精工初期資本額6億元,主要生產連接器,應用在個人電腦、筆記型電腦等資訊產品領域,設廠地點應在大陸廣東省黃江一帶,離兩家公司大陸生產基地均不遠,更能發揮整合戰力的綜效。

正崴說,董事會剛通過大崴的合資案,後續細節仍待與精英協商,大陸投資案也須經投審會通過,董事長、總經理人選均未定案;若一切順利,估計年底、明年初就能生產。

正崴是連接器大廠,董事長郭台強是與鴻海精密董事長郭台銘的弟弟,兩集團被外界認為關係密切;精英生產主機板(MB)、個人電腦、筆記型電腦及周邊產品,大同與寶成集團是其二大股東。

過去正崴的連接器產品主要應用在手機、消費性電子產品,公司強調,與精英合資大崴,透過策略聯盟進軍資訊產品,短期除可透過精英站穩腳步,未來也能開拓更多的客戶、商機。

外資麥格理證券正面看待這項策略聯盟合資案,認為此案有助正崴產品多元化,但對明年獲利貢獻有限,短期股價仍將受客戶摩托羅拉銷售走弱影響。

精英今年主機板出貨量近3,000萬片,筆記本型電腦出貨量也達300萬台,需要大量連接器,因此大崴精工初期將以精英為主力客戶,但未來不排除直接向惠普、戴爾及英特爾等國際級客戶爭取訂單,精英連接器供應商為泰科及浩騰,未來也將維持供應商的關係。

泛鴻海集團旗下正崴精密與主機板大廠精英,宣布合資6億元,成立「大崴精工」公司,這門親事在正崴董事長郭台強與精英大股東之一、寶成董事長蔡其瑞的眼中,是「一見鐘情」,加上精英董事長林郭文艷全力支持,以及前精英副董事長蔣東濬「樂觀其成」,順利聯姻。

近年來全球主機板產業加速整合,就出貨量而言,已形成華碩與鴻海雙雄爭霸局面。精英原本稱霸低價主機板通路領域,近年來受制於兩強的競爭,也積極調整體質,包括加速垂直整合,並朝EMS專業電子代工大廠發展,和鴻海的「兄弟公司」正崴竟攜手合作,跌破電子同業的眼鏡,再次驗證商場上「沒有永久的敵人或朋友」。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鴻海併購普立爾之後,EMS廠入侵數位相機代工區塊的競爭壓力遽增,純數位相機代工廠只好找尋奧援,這時正好華碩規劃分家、需要在光學領域佈局,雙方一拍即合,僅花了不到半年時間,就以每股折合約五八.四八元(除權息前)的代價,完成這項策略聯盟合作案,以佳能昨日收盤價六四.五元的價格來看,這項合作案的換股比對佳能來說是折價九%,但卻讓佳能找到一位富爸爸。

    數位相機代工業好不容易盼到日本大廠開始退出低階製造領域,台廠接單訂單大躍進,但是新一波的搶單大戰已經進入集團戰的階段,因此雖然普立爾身為全台灣最大數位相機廠,為了取得更強大的競爭力,也只能投身在鴻海旗下。

    除了鴻海外,偉創力這類的EMS大廠也對數位相機訂單虎視眈眈,雖然今年台灣數位相機廠仍可維持高成長榮景,但是業內人士都擔憂,明年在EMS廠競爭下,如何維持高成長?這也是佳能最後找上華碩的原因。

    只是細看華碩在EMS的佈局上,雖然分家後品牌、代工衝突的問題已經不在,但是如何在競爭激烈的代工戰場上與鴻海或是由ODM跨足EMS的廣達或緯創等大廠競爭,華碩代工的新商業模式備受注意,雖然華碩代工未來掌舵者童子賢指出,華碩會加入過去擅長的工業設計能力來與其他代工廠競爭。

    但是更實際的問題可能是在降低成本的垂直整合佈局上,畢竟這才是傳統EMS的核心競爭所在,華碩在這方面併購的腳步卻顯得保守許多,在與佳能結盟跨入光學領域之後,面對鴻海又越往上游佈局LED甚至鎂礦與能源,華碩可能要作的事情還很多,而且腳步可能要越快越好。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品牌與代工分家在即的大廠華碩,為加強代工競爭力,昨日宣布與數位相機大廠佳能結盟,將取得佳能一三%股權(換股比例一比一.七一)與過半董事席次,並由華碩指派董事長,完全主導佳能營運,大舉跨足過去所欠缺的光學領域。

    華碩董事長施崇棠與佳能總裁董炯熙,昨日分別率領自家高層出席證交所記者會,兩家公司昨日分別召開董事會通過這項策略結盟的合作案,華碩預計將發行二.九八萬張新股,向佳能大股東能率取得約一三%的股權,整體交易金額約在新台幣二十八億元。

    佳能九席董事中,原來董炯熙為主的團隊僅保留三席董事,華碩取得三至四席董事,另外二席則是保留給華碩入主後的新經營團隊,也就是華碩將直接、間接握有佳能過半數董事席次,正式入主佳能,股權交換基準日暫訂為九月十三日。

    華碩在分家後,分為PC類代工的和碩與非PC代工的永碩,為加強競爭力,正積極規劃垂直整合,而光學領域就是華碩目前所欠缺技術,雙方今年起開始接洽合作事宜,在不到半年時間就完成這項合作案,數週前華碩副董事長童子賢還帶隊親赴廣東佳能廠區實地考察。

    施崇棠於記者會上對這項合作案表示「非常滿意」,除了可以佈局光學領域外,施崇棠對佳能經營階層在日本客戶的人脈也相當推崇,將有助於華碩未來發展,而且過去佳能受制於資源不足,在合作之後,佳能也可以從事「更有侵略性」的規劃、研發,他對佳能有相當高的期待。

    童子賢表示,華碩所持有的佳能股權,在華碩分家之後,應該也是歸在非PC代工的永碩比較恰當。而至於誰是理想的佳能新董事長?童子賢則說,一切都還在規劃中。華碩寄望佳能耕耘已久的日本客戶人脈,可以為華碩帶來新商機,對照鴻海去年併購普立爾,未來將負責華碩代工新公司的童子賢說,鴻海是相當值得尊敬的公司,雖然都是跨入光學領域,但華碩會有自己的作法,會走出自己的路。

    佳能近年來每年都有約五成出貨成長,也開始投資在數位相機上游零組件廠如應華,今年出貨上看一千二百萬台。

   一度穩居國內多功能事務機通路霸主的佳能(2374),近年來先後遇上兩個轉折:首先是受到國內整體環境改變,造成主體的影印機業務大幅萎縮,集團的掌門人董炯熙、董炯雄兄弟在幾經考量後,毅然決定合併數位相機廠銓訊,而這一度被視為「賭注」的決策,最終造就出佳能的「第二春」。昨日,董氏兄弟決定讓出持有的佳能大半股權和董事長席位,期待華碩(2353)能帶給佳能新的成長動力,更進一步展現出「無私、能捨」的智慧。

    值得注意的是,當所有的EMS(專業電子代工)廠都希望透過「購併」、「入股」來追求成長時,兼具「總量」和「成長率」兩項優勢的數位相機股,就成為EMS廠心目中的「最佳女主角」。在鴻海(2317)購併普立爾、華碩入股佳能之後,也意味碩果僅存的「純」數位相機股華晶科(3059),以及傳言有外資青睞的亞光,身價一路看漲,EMS廠未來下聘的聘金,恐怕還是持續加碼才行。

    今年以來,佳能的業績成長性有目共睹,甚至連集團成員的應華和上奇,也寫下「浴火重生」的佳話,三檔個股的市值更是連兩日改寫歷史新高,也讓聲勢攀到了最高峰。而華碩選在此時決定入股佳能,完全不怕外界給予「買貴了」的異樣眼光,顯然佳能未來更強的成長性,以及董氏兄弟在日本產業界的人脈實力,是最關鍵的因素。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C設計股今(24)日一開盤幾乎跟昨天收盤滿堂紅沒什麼兩樣,差別是漲停的股價又多了好多塊,仍是強者恆強,盤中超過15檔漲停。聯家軍IC族群還是漲勢逼人,揚智 (3041)、聯陽 (3014)跳空漲停關門,盛群 (6202)也緊鎖漲停。不過,午後大盤獲利回吐賣壓湧現,漲勢受拖累鬆動。

其中,晶豪科 (3006)、類比科 (3438)、創意 (3443)下殺走跌,拖累IC設計股漲勢紛見鬆動,矽統 (2363)、威盛 (2388)、茂達 (6138)翻黑。不過,承接買盤進場,又迅速穩住走勢,並往上拉升。

今天新股后群聯 (8299)繼昨日漲停壓過聯發科(2454) ,早盤起數度漲停,續創掛牌新高。而聯發科多在盤下,主要是明日即將除權息交易,每股配發15元現金股利及 0.5元配股,今天棄權賣壓較重。

惟前幾日外資等法人持續買超聯發科,對其除權息走勢、及下半年營運成長頗具信心。聯發科已訂8月2日召開法說會,其第 2季營收高於預期,也創下歷史新高,下半年真正進入旺季,近期頻獲外資看好及提高目標價,最高超過 700元。

儘管午後出現賣壓亂流,惟揚智、聯陽、九暘電(8040) 、旺玖 (6233)、迅杰 (6243)等仍緊鎖漲停,義隆電 (2458)、鈺創 (5351)、其樂達(3271) 再度敲上漲停。

義隆電將於今日盤後召開法說會,市場關注電容式觸控面板控制IC題材,今天高檔爆量換手,尾盤成交量超過 4.6萬張,比昨天增加 1.5倍以上,但承接買盤追高積極。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光碟片雙雄中環(2323)與錸德(2349)股價淨值比偏低,法人兩年來首度喊進光碟片類股,同步上調中環與錸德目標價至18.08元與13元。外資上周大舉賣超中環與錸德、本土法人則是調升買進目標價,土洋法人看法大不同。

法人表示,第三季塑膠料價格每公斤維持在2.5到2.8美元,與第二季持平,光碟片售價下跌空間有限,旺季來臨有助於改善市場供需,業績可望提升。

此外,觸控式面板產業加溫,中環、錸德轉投資的富晶通與安可光電業績大幅成長,轉投資效益也會在下半年逐漸浮現。永豐證券指出,第三季是光碟片傳統旺季,加上中環與錸德股價淨值比過低,喊進光碟片雙雄。

本土法人看好中環與錸德第三季股價表現,罕見喊出買進動作,外資則是不領情持續賣出股票,上周外資賣超第一、二名分別是中環與錸德。

據了解,外資上周大賣中環14.15萬張,與中環發行私募ECB有關,部分法人賣老股認新股,導致上周外資龐大賣壓,昨(23)日外資賣超張數從單日上萬張,降到5,389張。

法人指出,中環積極降低生產成本,與中鋼旗下的鑫科合資成立中興科技材料,投入靶材生產,第三季投入量產,今年毛利率可望提升到15%。中環昨日股價上漲0.35元,收16.15元。錸德昨日股價下跌0.2元,收11.45元。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面板產業進入下半年出貨旺季,營收與獲利已開始頻創新高,友達將在26日開啟台灣面板廠本季第一場法說會,預期將對下半年面板景氣釋出樂觀的訊息。

不過,德意志證券分析師李宜家卻逆勢操作,在面板出貨旺季,突然大幅調降友達與奇美電的評等及目標價,由買進降至中立,引發市場討論,也引發多空之戰。

法人則表示,過去幾周台股類股的輪動,都沒有輪到TFT-LCD面板產業,意味著TFT類股的漲幅是劣於大盤的,過去幾周包括生技、傳產與LED各類股的股價均不斷創新高,在其它類股漲幅已高,本益比已有過高的風險之下,同時期的TFT類股,卻沒有跟著上攻。

不過,也有持不同看法的法人表示,隨著友達舉辦法說會,並將對下半年面板景氣釋出正面樂觀的訊息,加上台韓面板廠全數自第二季開始轉虧為盈,第三季的獲利可望再創新高,甚至第四季仍有可能維持第三季的獲利水準,可望帶動補漲TFT相關類股。

法人普遍預估友達第二季的獲利在40億至50億元,對照友達第一季大虧51億元,其獲利已經大幅度的改善,尤其受到面板報價持續調升,加上出貨量不斷創新高,面板廠又不斷降低成本之下,法人圈傳出,友達7月單月獲利甚至看到40億元,第三季的獲利就上看100億元以上,可以重回到2005年第四季的高峰。

奇美電將在8月2日舉行法說會,法人預估第二季獲利約30 億元,由於二線面板廠華映與彩晶第二季獲利預估在10億元以下,奇美電第二季獲利恐怕也有被低估之嫌,隨著面板雙虎財報一旦公布,可望帶動TFT一波落後補漲行情。

德意志面板分析師李宜家最近突然調降「面板雙虎」友達和奇美電的評等至「持有」,目標價下調至僅剩48元和32元,雖然面板在第三季進入旺季,但李宜家卻認為第三季面板的獲利將達高峰,電視和監視器面板的平均銷售價格也有下滑的危機,建議投資人等到今年底、明年第一季初時,再回頭檢視面板股。

友達股價昨日下跌收55.5元,奇美電收38.55元。近期外資圈有些人開始認為,友達今年難過60元大關,雖然今年以來外資一片看好面板股的漲勢,而大幅加碼,友達的外資持股水位,已經將近六成,不過由於面板的好消息幾乎已經反應到股價上。

6月外資買盤一路推升下,友達一度站上59元的波段新高,但是未站上60元關卡。不過,若干外資券商看友達的目標價,仍70元以上。

長期觀察面板產業的李宜家表示,基於面板平均銷售價格第四季有下滑的風險,加上股價已經把第二、三季的獲利表現都已經反應在股價上,近期股價就有下跌風險,因此將友達、奇美電的目標價,分別從63元和45元,向下調降到48元和32元。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力新款V系列BRAVIA液晶電視昨(23)日上架,有32吋、40吋及46吋三款,另外U、D、X系列也將陸續上市,新力此次以齊全尺寸、高低價位全線商品出擊的策略,引發市場緊繃,意味著台灣下半年液晶電視擂台戰正式開跑。

台灣新力國際昨日表示,此次V系列的32吋、40 吋及46吋三款出擊,售價分別是3.99萬元、5.99萬元、8.99萬元,至於備受矚目的32吋戰鬥機種,售價2.99萬元的產品,將在近日上市銷售。

新力下半年上市的BRAVIA品牌液晶電視,從過去的三個系列、五個機種,今年增至五個系列、11個機種,尺寸從20吋、26 吋、32吋、37吋、40吋及46吋都有,以符合消費者多元的選擇,競爭力大為提高。

新力表示,去年在台灣液晶電視銷售金額占整體的20%,金額及數量都是第一大。因此,今年在完整的產品線挹注下,金額的占有率將提高至25%至30%,在金額與數量都要維持台灣的冠軍。

在新力的超高企圖心下,引發國產、日系及韓系品牌的高度警戒。今年台灣液晶電視的龍頭爭霸戰,將由大同、明基、奇美的本土品牌,加入日商的新力,形成「四強爭霸」的競爭局面。由於新力素來不公布銷售數量,但此次業界感受到新力來勢洶洶,要搶得銷售第一非並口水戰而已。

瑞軒(2489)第二季平面電視出貨量達62.5萬台,可望站上北美第二大平面電視品牌,擊敗新力,今年瑞軒出貨目標上看260萬台,穩居全台灣第一大平面電視製造商,全年營收目標挑戰600億元。

瑞軒將辦理27億元銀行聯貸,為三年期的長期借款,利息為基本放款利率加上0.5%,瑞軒財務副總邱裕平昨(23)日表示,去年營收290億元,今年上半年營收已達到260億元,隨著規模愈來愈大,需要更多的營運周轉金,才辦理銀行聯貸。

邱裕平指出,瑞軒第二季平面電視出貨量達62.5萬台,較第一季的36.5萬台持續大幅成長,第二季的出貨中,其中55萬台為液晶電視,7萬台為電漿電視,預估北美市場第二季整體平面電視出貨約達500至550萬台,瑞軒可以拿下12%的市占率。

根據DisplaySearch統計,瑞軒自有品牌平面電視Vizio,在北美市場第一季出貨量市占率為第三名,僅次於三星與新力,邱裕平認為,以瑞軒第二季出貨量來看,應該可以擠進第二名,也就是說,可望擠下新力,成為北美第二大品牌。

至於獲利方面,邱裕平說,瑞軒第一季每股稅前盈餘0.9元,第二季挑戰1元以上,獲利方面維持第一季以上的水準,下半年將進入電視出貨旺季,第三季會持續增溫,第四季將是營運高峰。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序邁入下半年Mask ROM旺季時點,加上首要客戶任天堂遊戲機銷售火力暢旺,激勵旺宏(2337)行情步步高升;昨(二十三)日爆出逾三十萬張大量,股價再度強拉漲停,站上二○元整數關卡,直逼今年董監激烈對峙的力晶(5346)二二元。分析師指出,旺宏業績題材火熱催化,帶動買盤力道強勁,籌碼換守再攻趨勢明顯,下半年伴隨業績推升,股價超越力晶機率頗高。

    力晶目前仍持有旺宏股票逾十萬張,持股比重逾三.六%,相對於力晶持有旺宏成本在票面價以下,潛在投資收益水漲船高。

    力晶日前公告二度出售旺宏股票,本次出售股票三萬五○五四張,每股出售價格一五.八四元,處分利益為二.一二億元。力晶表示,兩次處分旺宏股票共達六萬九八六三張,合計獲利約四.一一億元;目前持有旺宏股票十萬六三○四張,持股比重三.六四%。

    繼五月營收逆勢攀揚後,旺宏六月營收持穩推升,單月自結營收二○.一八億元,月增率五.三七%,較去年同期成長一八.五八%,第二季營運表現優於預期。

    隨市場遊戲機存量快速累積,遊戲卡匣需求將成倍數增長,法人認為今年整體遊戲卡匣需求接近二.五億片,年增率五三%,旺宏將為主要受惠者;推估旺宏今年營收增長一八%,毛利率三七%,EPS一.七元,較去年成長一倍之多。

旺宏(2337)董監改選完後,股價走勢氣勢如虹,昨(23)日再度亮燈漲停鎖住,站上20元關卡,創減資重新掛牌後新高,成交量則逾30萬張,同步寫下新紀錄。力晶(5346)輸了面子卻贏了裡子,在旺宏董監改選一役敗陣後,決定出脫旺宏股票,目前共處分10萬4,584張,獲利6.35億元,每股獲利因而增加0.09元。

旺宏、力晶6月29日結束「世紀董監改選大戰」後,旺宏股價一路扶搖直上,近三個交易日都以跳空漲停方式開出,昨天一度打開漲停,但因市場追價意願強勁,尾盤再度亮燈漲停鎖住。

由於力晶戰敗後,誓言「要開始釋股」,市場對旺宏股價走勢並不樂觀,旺宏融券一度暴增,但實際狀況並不然。旺宏董監改選結束當天,股價雖小幅拉回修正,但隨即以噴出方式一路上衝,由15.55元起漲,迄昨天收盤價20元,波段漲幅超過28%,演出軋空行情。

力晶昨天上漲0.2元,收22.05元;旺宏昨天收盤價20元,與力晶之間的價差約在一成左右,是近年來兩家公司股價差距最小的一次。

力晶雖在旺宏董監改選中慘敗,但旺宏股價大漲,卻讓力晶荷包增色不少,力晶已三次公告處分旺宏股票,累計處分10萬4,584張,獲利6.35億元,每股貢獻獲利約0.09元。力晶對旺宏的持股比重已由原本的5.34%降至2.45%。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畏美科技股下挫,台股市場資金持續回流電子股,多頭指標IC設計族群成為昨天盤面最強勢焦點。法人預期,本周重量級電子法說陸續登場,加上市場期待電子七月營收升溫,短線IC設計族群仍將維持主流地位。

    昨天IC設計股包括群聯、揚智、聯揚、智原、迅杰、瑞昱、義隆電等多檔攻頂,持續吸引市場資金流入。其中,群聯亮燈突破600元關卡,與聯發科同列IC設計股六百元俱樂部成員,聯電集團下的智原則挾除權息行情連拉三根停板,在填權息同時,股價也再創波高。

    電子股往年自七月起營收將逐步加溫,股價最先反應的常是上游IC設計族群,而今年電子題材眾多,包括WIMAX、Wii、百元電腦、觸控面板等,昨天皆有相關IC設計公司吸引市場資金點火。

    除了新產品、業績效應,IC設計族群接下來包括義隆電、智原、聯詠、凌陽、類比科、瑞昱、聯發科等將陸續舉行法說,短線也有買盤看好法說行情,搶先進駐個別公司。

    多檔漲停 吸引資金進駐

    台股持續盤堅朝萬點邁進,權值最重的電子族群仍將扮演多頭主力,法人認為,近期資金轉回電子股,族群間比價效應將再起,而IC設計在高價股先行後,後續二線、中低價個股也可望有一波比價行情。

    昨天股價遭群聯超越的IC設計拳王聯發科,將在25日除權息,法人分析,由於IC設計股可扣抵稅率低,對實戶、大股東而言,可能產生棄權壓力,不過若個股營運成長看俏,可擇優參與除權息,等待除權息後的回補買盤。
  反應電子進入旺季及本周的法說行情,電子股二大集團鴻海、聯電中的個股強勢表現。法人認為,短線資金回流電子趨勢形成,可擇集團強勢股區間操作,同時善設停利點、避免追高。

    鴻海概念股近期由廣宇、建漢、首利等領軍,吸引買盤進駐,目前鴻海集團已有群創、建漢、廣宇、正崴、鴻海、鴻準等六檔股價在三位數,其中,鴻準股價近400元、鴻海近300元最高。

    而英群、首利則仍在百元以下價位,在富爸爸效應加持下,此波首利成為資金拉抬指標,七月以來股價自40元上下起漲,昨天已亮燈站上60元大關,短線漲幅已達五成。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去年拿下四百億元聯貸案後,力晶將在近日與銀行團再簽定總金額近六百億元的聯貸案!據參貸銀行透露,此聯貸案將在八月二日正式簽約,在主辦行華南銀行與國泰世華帶動十九家銀行搶貸風潮之下,此次力晶的聯貸案不僅較原先規劃的四五○億元爆增至六○○億元,還使力晶得到了比去年年中四百億元聯貸案約○.一個百分點的優惠利率。

    銀行業者指出,目前聯貸金額至少五六○億元,其實合約已大抵拍定,但現在正等最後一家銀行業者決定,若一切順利,聯貸銀行業者共計十九家,聯貸金額將可增至超過五九○億元。

    半導體龍頭力晶此次聯貸金額之大,將改寫今年初以來聯貸市場的新高紀錄,而在金管會要求銀行針對聯貸在內的業務提出訂價政策,以及央行祭出不斷升息的貨幣政策後,銀行業者間殺價競爭聯貸業務之風已漸歇,不過此次碰到了去年獲利亮眼的力晶,提出大金額的聯貸需求,主辦及參與聯貸,約十九家的銀行業者幾經會商之後,仍願意以優惠利率捧場。

    儘管目前商業本票初級市場利率為二.六八%,但由於銀行此次僅加六十至六十五點,比起去年年中約少十點,因此,力晶此次所能得到的聯貸利率,大約位於三.三%上下;對此銀行業者認為,力晶去年大賺二七三億元,這種獲利亮眼的特質,「應在聯貸利率上予以反應!」

    銀行業者私下指出,由於多家銀行在面板業的貸款已達上限,因此蜂湧轉進半導體市場,從這次近二十家銀行爭相參貸的盛況可見一斑;影響所及,原本規劃四五○億元聯貸金額,不僅「爆增」至六○○億元,原先規劃各分配給力晶一五○億元、力晶旗下瑞晶三百億元的聯貸金額,如今亦已更改為力晶一九○億元,瑞晶至少三七○億元,「倘若最後一家參貸行拍定,瑞晶聯貸金額就可因此增至四百億元!」

    根據力晶向銀行團提出的報告,力晶公司主要將聯貸金額用於投入七○奈米製程研發,至於瑞晶近四百億元聯貸金額,則投入中科十二吋晶圓廠第一及第二廠開發,特別是第一廠的第一、二期工程,尤其仰賴此筆金額。

    繼南亞科(2408)、華亞科(3474)宣告DRAM合約市場熱度活絡訊息後,主攻現貨市場的力晶(5346)也以報價逐季回升、70奈米效益發揮為由,傳遞下半年營運穩健樂觀看法。力晶董事長黃崇仁在法說會中表示,八月底時DDR2 512Mb ETT價格可望回到二.五美元,第四季有機會上看三美元,總體下半年價格約落二.五美元至三美元穩健狀態。

    近來DRAM報價逐漸好轉,而根據力晶總經理謝再居表示,在DRAM部分,因Vista與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的提升,加上自九○轉入七○或是八○奈米製程有其難度,再者八吋廠除役,因此下半年DRAM市場是樂觀的。

    黃崇仁則更進一步推測,八月份五一二Mb之DDR2(Finish Good)報價可回穩到二.五美元,到了第四季進一步上漲到二.五至三美元間,另外第三季一G的報價也會達到五至六美元,甚至更高。

    力晶總經理謝再居指出,在DRAM價格超跌可望刺激需求、部分廠商80奈米以下製程轉換發生困難,以及整體產出受到Nand Flash產能排擠效應和八吋廠漸退出市場因素,下半年DRAM沒有悲觀的理由。為突破獲利空間,力晶下半年將集中火力於70奈米製程轉換上;第三季70奈米製程約達總產出三○%,年底拉高至七○%,以強化成本結構降至二美元之下。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眾所矚目的重量級科技大廠法說會將從本週密集展開,繼昨(二十三)日由DRAM大廠力晶(5346)打頭陣後,包括台積電(2330)、聯電(2303)、日月光(2311)、矽品(2325)也將隨後登場,由於近期外資圈對晶圓代工產業平均銷售價格(ASP)看是否影響獲利,看法出現分歧,大老對於產業景氣看法將有助於釐清疑慮,同時也將牽動台股後續走勢。

    不畏美日股市拉回,台股指數昨天攻下九千六百點灘頭堡,雖創七年多來新高,但半導體等相關權值股股價,卻在美商高盛證券連番調降台積電與聯電投資評等、並剔除在亞太區科技股建議名單外的衝擊下,股價表現均綠油油。

    對於瑞銀與高盛證券紛紛針對台積電ASP下滑議題大做文章、並作為調降投資評等的理由,摩根大通證券亞洲科技產業研究部主管夏鮑文(Bhavin Shah)希望客戶別聽這些「說風涼話的人(Nay Sayers)」所談的論調,他指出,台積電第二季財報或許沒有什麼驚人之處,但「需求依舊不差」的情況並沒有任何改變。

    國內法人表示,除高盛證券對台積電ASP走勢有疑慮外,最新公布六月份北美半導體設備產業訂貨/出貨比(B/B值)為○.九四,較五月修正後的○.九八、微幅下滑○.○四,由於這是B/B值近三個月來首次出現下滑,讓法人圈對於半導體產業下半年展望提高警覺。

    由於外資圈對晶圓代工產業原本樂觀景氣出現不同聲音,導致近期外資法人大幅調節晶圓代工持股,累計近五個營業日以來賣超台積電與聯電分別達三萬三千與一萬八千多張。

    國內法人表示,由於PC訂單回籠,加上通訊與消費性產品訂單的成長力道,直到第三季都相當熱絡,連帶拉抬台積電與聯電第三季產能利用率的回升,其中台積電有機會回到一○○%水準,第二季每股獲利有機會接近一元,第三季營收將會比第二季成長一成五以上,不過,目前訂單強度能不能延續到第四季,則還需要觀察終端產品銷售的狀況,才能進一步確定。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去年擠進台灣前十大IC設計行列的晨星半導體,傳出將赴香港或美國IPO消息,該公司與聯發科的競爭,已由國內的IC設計股王之爭,打到了美國ADR掛牌,連晨星下半年要推出的GPRS/EDGE手機基頻晶片,砲口都是直接對準聯發科而來。市場人士指出,晨星今年第三季GPRS/EDGE手機基頻晶片就要正式出貨,與聯發科爭奪大陸手機晶片龍頭供應商的味道越來越濃烈。

    晨星自從取消在台灣掛牌上市計畫後,外界難再一窺其財務及營運績效,昨日南華早報報導,晨星可能在香港或美國那斯達克掛牌上市,擬籌措資金五億美元,目前共有瑞士信貸、高盛集團、摩根士丹利、瑞士銀行等多家券商正在爭取擔任此次IPO的承銷商。

    對於該項傳聞,晨星昨日拒絕評論,但國內半導體業者則透露,因為聯發科內部已有赴美發行美國存託憑證(ADR)計劃,因此晨星赴美掛牌的機率較香港掛牌為高。

    根據工研院IEK的統計,晨星去年營收約七十二億六千萬元,與聯發科逾五百億元營收相較,仍有龐大落差,但晨星成立才五年餘,業內又盛傳晨星首季每股獲利已達十五元,加上其新跨入的GPRS/EDGE及3G手機晶片、衛星導航GPS晶片、數位電視晶片等產品,都是衝著聯發科而來,所以國內一直以「大M(聯發科)及小M(晨星)間的戰爭」,來形容二家設計廠間的激烈競爭。

    半導體業內人士透露,晨星目前已是全球最大LCD監視器控制晶片龍頭大廠,在LCD監視器縮放控制晶片市佔率六到七成,被動式標籤RFID又被新加坡及香港機場採用,已是全球知名的IC設計公司。

    晨星近年來佈局積極的數位電視晶片,現在主打低階無品牌數位電視市場,雖然尚未與聯發科、Trident直接競爭,但已具有一定經濟規模。

    由於晨星過去在數位電視、LCD監視器控制晶片等市場中已打響名號,預計第三季中旬推出的GPRS/EDGE晶片,會以大陸手機市場為主要目標,由於晨星的GPRS晶片設計團隊是向聯發科挖來的,因此兩強在大陸二.五G晶片市場的競爭,將在第四季浮出檯面。

    晨星半導體成立至今約五年時間,雖然營收及獲利均具有超強爆發力道,但卻也因此官司不斷,包括與捷尼(Genesis)間的侵權官司,後來二家業者已經和解,不過之後卻又與瑞昱對簿公堂。當然會有侵權官司出現,自然是晨星已對現有業者造成威脅所導致,不過若以晨星的市場策略來看,一是價格一定比競爭對手低,一是效能一定比競爭對手好,國內半導體業者就常開玩笑地說,只要被晨星看上的市場,絕對是會被痛咬一口且深可見骨。

    晨星半導體核心的五人幫,分別是董事長梁公偉、總經理楊偉毅、財務長高金門、研發副總史得利(Sterling Smith)、研發協理容天行等,五人都在當年由中芯國際總裁張汝京主導的世大結緣,梁公偉及高金門還先後任過世大的發言人。正因為有了這一層關係,晨星與中芯間自然有很深的緣份,業內人士看晨星的一些營運模式,也或多或少有些張汝京的影子。

    晨星自取消掛牌興櫃後,現在市場上已沒有太多財務及業務上的相關資訊,也因此晨星在暗而聯發科在明,聯發科方面一直認為這場戰爭會打的比較辛苦些。晨星成立之後,光是在LCD監視器控制晶片產品上的推陳出新及低價戰略,將原本老大哥捷尼打得毫無招架之力,也因此一戰成名。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主機板產業第3季景氣能見度大增,一線大廠表示,7月通路需求明顯加溫,預估出貨量有機會比6月明顯成長10~15%;「出貨狀況不錯」華碩(2357)樂觀表示,7月主機板可望回升500萬片關卡,技嘉(2376)內部預估出貨有機會大增10~15%,挑戰200萬片,精英(2331)也預估市佔率回升下,配合代工單加溫,7月有機會挑戰250~260萬片今年新高。

 

挑戰新高
第3季是電腦傳統旺季,不過因第2季淡季主機板需求才下滑僅僅3%,比往年都好得多,也讓廠商不敢掉以輕心,深恐庫存暴增,不過目前7月已過大半,適逢超微及英特爾兩大微處理器(CPU)大廠,分別在7月9日及22日調降CPU 2~4成價格,適時刺激買氣,主機板廠表示,7月通路需求狀況好得多,甚至坦言「旺季真的來了」。

華碩技嘉達成近5成
英特爾在第3季陸續推出新晶片組,8月G35將登場,另外Q33及Q35也將在8~9月推出,據了解,專攻低階市場的P31及G31也將在7月底交貨,配合新晶片及處理器登場,英特爾大刀闊斧砍價促銷,激勵買氣回籠,由於超微幾乎沒有新平台在暑假檔期推出,主機板廠英特爾平台機種積極備貨,法人預估主機板大廠第3季出貨可望比第2季持續彈升17%,廠商本身也預估,至少有15%季增率。
受惠於第2季電腦產業淡季不淡,一線主機板廠上半年出貨進度都頗為理想,全年目標達成率平均在4成以上,其中又以華碩跟技嘉進度逼近5成,有機會超前原定出貨目標。華碩今年PC市場佔有率持續擴張,技嘉更據聞搶走不少華擎(3515)市佔率,上半年出貨總量更已經超過微星。
技嘉今年分割成立技嘉聯合科技專門營運主機板業務後,成績相當突出,技聯表示,7月需求比預期要旺,原本內部預期,6月主機板出貨衝上175萬片今年新高後,因為基期比同業高,7月僅保守預估0~5%成長,沒想到需求實在很好,內部預估7月出貨增幅有機會達10~15%,最高有機會挑戰200萬片大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Phone上市引發觸控式面板熱,光聯(5315)積極搶進相關市場,已完成產品開發,並開始對潛在客戶送樣認證,加上新加入的錸德(2349)、增你強(3280)等業者,可望引爆新一波觸控式面板應用熱潮。

iPhone帶動的觸控式面板應用,台灣業者率先受惠,最早布局的義隆電(2458)身價爆漲,6月營收連續32個月創新高,第二季營收也比首季成長近五成,是概念股最佳代表。義隆電將在明(24)日舉行法說會,被市場認為是解讀未來觸控式面板應用市況的重要風向球,不排除有接單好消息。

在義隆電大紅大紫後,光聯、錸德、增你強等業者,也積極搶進觸控式面板應用,成為相關領域「二代軍」。錸德規劃將旗下導電玻璃生產線切割出去的安可光電,主攻觸控面板應用;增你強也在本季起進軍觸控IC市場,下半年營運可望出現二位數以上的成長。

光聯則在既有STN產線受TFT壓縮下,開始投入觸控式面板應用。光聯透露,在觸控面板這塊產品布局有5、6年之久,隨iPhone受到市場熱烈迴響後,研發團隊已完成部份觸控面板產品開發,並開始對潛在客戶送樣認證,寄望未來能藉此將旗下原有的STN設備產能獲得更有效的運用。

除觸控式面板應用開發傳來佳音,光聯也在日前獲得美系大廠的車用後視鏡2.5吋顯示模組訂單,自6月開始少量出貨後,本月起將大量出貨,相關訂單對業績貢獻度將更加顯著。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AND Flash市場走強,在全球最大NAND晶片製造商韓國三星喊出「NAND下半年將缺貨」後,威剛(3260)、創見(2451 )等台系記憶體模組大廠也陸續跟進看多,新帝拿出第二季轉虧為盈的亮麗成績,且預期出貨持續成長,引爆「新帝概念股」風潮之際,也更加確定NAND Flash一路向上的市況。

NAND Flash早在6月下旬起便開始出現供貨吃緊,其一來自於蘋果iPhone及新款iPod需要高容量NAND支援,需求量龐大,加上數位相框、固態硬碟等新產品應用,也吃去不少NAND產能;其二是因為NAND Flash供應商陸續轉進更先進的製程生產,但因製程微縮技術尚未成熟,生產良率仍無法達到一般正常水準,原本的計畫產出的數量也就連帶受影響而減少。

在「供給增加有限,需求持續成長」下,業者紛紛預期,NAND Flash市況發展僅有「缺貨」可以形容,價格持續走揚。NAND Flash大賣,也讓不少原本用來生產DRAM的產能轉至生產NAND Flash,讓原本有供過於求的DRAM市場獲得出口,有助DRAM價格穩定,是記憶體界的另一大利多。

NAND與DRAM市場同步向上,相關業者業績隨之水漲船高;就籌碼面來看,相關族群占大盤權值也不低,在市場高度關切下,股價表現值得期待,可望成為協助大盤攻上萬點的要角之一。

全球最大記憶卡製造商新帝(SanDisk)第二季財報優於市場預期,本季出貨量持續走俏,分析師陸續調高新帝投資評等,國內相關廠商業績表現隨勢起飛。錸德(2349)才與新帝完成獨家交互授權,增你強(3028)是新帝在兩岸獨家代理商,為SanDisk概念股新近崛起的兩名新成員。

除錸德、增你強兩家新成員之外,新帝後段封測主要委由矽品(2325)與力成(6239)代工;記憶卡控制晶片是委由聯電(2303)代工,交由欣銓(3264)封測,這些新帝既有在台的晶圓代工與封測廠,也雨露均霑。

錸德與增你強搶搭新帝營運暢旺順風車之際,兩家公司也擁有因i-Phone熱賣,帶動的觸控式IC題材。錸德規劃將旗下導電玻璃生產線切割出去的安可光電,主攻觸控面板應用;增你強代理的觸控IC本季起出貨,下半年營運可望出現二位數以上的成長,成為少數同時搭上NAND與iPhone兩大題材的公司。

新帝第二季營運大幅竄升,營收較首季增加5%之餘,單季位元成長率高達50%,遠高於市場預期,並達成單季轉虧為盈目標。新帝預期,第三季位元成長幅度仍可達三至四成,主要受惠手機應用及固態硬碟(SSD)逐漸被筆記型電腦採用。

錸德甫於本月初被新帝相中,是台灣獨家與新帝完成交互授權的公司,被業界視為是新帝拓展委外代工的一大指標。錸德也可謂是台灣業者中「最純、最新的新帝概念股」,新帝與NAND晶片大廠東芝有合作關係,間接協助錸德穩定日後在NAND晶片的貨源。

錸德與新帝結盟後,不僅在代工訂單有了著落,新帝預期第三季出貨量持續竄升,錸德訂單同步看俏;新帝是全球少數取得新力專有Memory Stick(MS)卡生產授權業者,相關毛利甚高,錸德可望成為新力MS卡協力廠商之一。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股百元俱樂部處處可見IC設計公司的面孔,績優IC設計公司成為投資報酬率最佳標的之一。聯電在國內IC設計業撐起半邊天,養了最多「胖兒子」,聯發科也開始跟進;就連系統大廠廣達、華碩等也在IC設計業布局,認養「胖兒子」。

IC設計業股本小、本益比高,目前有25家以上業者股價在百元以上,隨著新產品題材湧現,衍生出200元、300元俱樂部的新族群,大股東是主要受惠者。

聯電轉投資有聯發科、聯詠、智原、原相和聯陽等股價一一破百,聯電百元俱樂部新成員,盛群、聯傑等行情最被看好。盛群專注微控制器IC布局,且在汽車電子市場耕耘已久,上周五收盤價82.7元;聯傑8月6日正式掛牌上市,每股承銷價格暫訂48到58 元間,上周五興櫃成交價在118到145元間,為網通IC設計新秀。

另一家由聯電、聯發科大股東合資成立的智微科技,專注高速串列PC周邊產品,目前在未上市盤成交價有百元行情,聯電為智微主要股東,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為智微董事長。由聯電和聯發科兩位富爸爸一起養的胖兒子,還有原相、晶心科技等,晶心的另一股東則是智原。

聯發科淡出聯電IC設計版圖,也走向集團化。聯發科幾年前入主揚智科技,在蔡明介大力整頓下,揚智科技由虧轉盈,並成為大陸視訊轉換器(STB)IC供應商,及全球前五大MP3晶片供應商,本月股價突破百元,上周五收盤價109.5元。

聯發科旗下曜鵬科技6月29日在興櫃掛牌,去年每股稅後純益逼近10元,掛牌首日即躋身200元俱樂部,上周五成交價約220元,由於摩托羅拉為曜鵬主要客戶之一,曜鵬近期興櫃成交價下滑,主要原因來自受摩托羅拉財報拖累,但由於持股成本低,轉投資獲利仍豐厚。

系統大廠包括廣達、華碩等也在IC設計業中積極認養胖兒子。

在IC設計除權息和法說會題材雙重加溫下,IC設計類股可望躍為本周盤面焦點;過去鮮少舉辦公開法說會的義隆電(2458)明(24)日打頭陣,聯家軍智原(3035)、聯詠(3034)26日登場,凌陽(2401)27日接棒,業績表現強勢的聯發科(2454)、瑞昱(2379)8月2日同步上場,扮演壓軸角色。

上周除權息的IC設計公司包括智原、義隆電均已強勢完成填權息,聯詠填權息幅度約五成,立錡、致新填權幅度超過兩成。聯發科25日除權息,其他IC設計公司高價股包括驊訊(6237)、松翰(5471)分別在7月30日和8月2日除權息。

本波IC設計類股法說會由創惟、盛群(6202)上周揭開序幕,然而創惟釋出第三季仍面臨殺價壓力、訂單能見度不高的訊息,股價一路走軟;盛群全年營收成長率不如預期,但因在微控制器布局成效顯現,法說會後、上周五股價衝上漲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摩托羅拉(Moto)內部還在為如何提振低迷士氣傷腦筋時,Moto手機版圖也正逐漸被諾基亞(Nokia)、三星(Samsumg)、索尼(Sony Ericsson)、黑莓機以及新崛起的iPhone分食中。

    這幾年來手機品牌產業競爭相當激烈,過去前二大品牌諾基亞、Moto幾乎佔據全球接近五成的市場,而三星雖然是第三名,但是與Moto總有一段差距,不過今年第二季,三星的銷售量首次超過摩托,摩托穩坐多年手機二哥的位置,終於換人做做看。

    另外,手機其實是個地域性很強的產業,因為在亞洲最強勢的品牌是韓系的Samsung及LG,在歐洲則是Nokia、Siemens及Sony Ericsson等歐系品牌最吃香,過去Moto在北美及拉丁美洲獨大,這一次Moto的失誤,不僅亞太市場遭到三星壓境,歐洲市場也被諾基亞及索愛搶食,甚至連大本營美國,都要面臨來自iPhone的競爭。

    法人表示,諾基亞產品價格定位清楚的作法,讓諾基亞雖然曾經錯過貝殼機的時尚,也一度錯過超薄款式,不過高、中、低階通吃的作法,使得諾基亞到現在仍位居龍頭屹立不搖。

    現階段諾基亞同步在中國、印度、歐洲向高收入消費者促銷具有雙滑蓋、搭配GPS導航、五百萬畫素相機的新機種N95,不過也同樣以低價手機在新興市場中國以及印度搶下市占率。根據統計,今年第一季諾基亞整體手機銷售量當中,有四二%來自中國,而諾基亞在印度的手機市場更高達七成。

    另外,諾基亞在新興市場與電信業者合作關係之密切,是其他品牌難以比擬的,尤其在物流配送方面,諾基亞也很有效率。法人表示,趁著摩托的一連串失策,不僅是諾基亞,就連三星、索愛、LG也都會趁虛而入,來搶奪摩托的大餅。

    摩托已經對外宣示下半年將以Razr 2等音樂與照相型手機,來與蘋果iPhone與三星的BlackJack相抗衡,到底摩托持續用「薄」來吸引消費者還有沒有賣點,相信答案不久就會揭曉。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