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27日)印度央行宣布提高該國銀行法定流動比率(Statutory Liquidity Ratio)由24%調高到25%,並把印度通膨預估值由初估的5%上修到6.5%。
消息傳來,市場說此為全球央行繼澳洲央行升息後,轉向緊縮貨幣政策的第二槍。但卻忽略了,該國央行的主要官方利率,附買回利率和附賣回利率分別維持在4.75%與3.25%,其實並無改變。
印度央行提高銀行法定流動比率,其實跟我國央行發行大量的央行可轉讓定期存單,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為沖銷金融市場過剩的流動資金。過剩的流動性資金往往也是埋下長期通貨膨脹的溫床,各國央行透過對銀行資產的監理,及在貨幣市場操作回收資金,乃是例行業務,並無明顯緊縮貨幣的實質效果。

觀察通膨、經濟數據
就如澳洲升息條件乃因該國經濟成長率,近2年來從未因金融海嘯之影響轉為負值。印度央行此次雖無實際升息動作,我們將該國經濟數據與物價指標翻開來看,不難發覺該國未來確實可能成為亞洲調升利率的前段班。
印度在金融海嘯後,經濟成長率最差的1季為2008年第4季的5.8%,2009年第1季則為6.1%,跟澳洲一樣,該國經濟成長率由始至終,從未出現過負成長;而其目前之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至2009年8月,已達11.72%,連續2月出現兩位數的通膨現象。
試問,全球前5大經濟體(美、日、中、德、英)之中,除了中國經濟成長率超越印度外,有那個國家有此條件,而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至9月為止,已連續8個月負數。
回收金融市場過剩資金並施行適度監理,對各國央行而言,乃例行性業務。投資人判斷全球央行是否將啟動調升利息列車,應觀察的是主要經濟體的通膨及經濟成長數據,而不是隨市場媒體報導起舞,自己嚇自己。


升息初期股市多漲
更何況,實證經驗告訴我們,央行升息初期,股市通常仍是多頭趨勢,股市行情由頂峰下來的反轉點,一般出現在快速升息的末升段,升息初期通常代表經濟景氣已確實進入快速擴張期,也是股價快速上漲期。
周二公布的我國經濟領先指標綜合分數與年增率,連續8月上揚。領先指標綜合分數與年增率同時出現下彎趨勢時,台股通常空頭走勢。唯一例外在1989年1月至1989年8月,其餘時間出現此種情況共4次,台股全部重挫收場。目前領先指標年增率與綜合分數,均已連續上揚之中,股市雖可能漲多整理,但仍將以多頭趨勢為主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