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9月15日美國雷曼兄弟投資銀行聲請破產保護之後,全球金融大海嘯造成本世紀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幸賴各國政府祭出空前規模的財政擴張政策與寬鬆貨幣政策,讓此次金融海嘯的衝擊降至最低,全球經濟復甦時程也較預期為快。現在先進國家下半年景氣復甦在望,各國政府也可稍微喘口氣,好好坐下來檢討這次金融危機的起因,希望找出對策,防範未來同樣的情況再度發生。

8月下旬在美國Jackson Hole召開的年度中央銀行總裁會議,其中第一篇發表的論文,是由麻省理工學院教授Ricardo J.Caballero與Pablo Kurlat提出,其標題為「金融危機『出乎意料之外』成因與本質」。他們認為,社會各界以乎已將這次金融危機的成因歸咎於金融監理不足、房地產泡沫、過度槓桿操作、資金跨國境移動、寬鬆貨幣政策等因素,因此只要針對這些缺失進行改善,便可預防下次金融危機。

但這樣的推論很容易回到傳統政策思維,意味政府應該加強金融機構對資本適足率的要求、或是強制金融機構降低槓桿操作等。但這些學者擔心,這些政策不但無法防範下次危機,還可能因此傷害金融體系的發展。

擺脫傳統的思維框架,這些學者分析歷年來先進國家所發生的嚴重金融危機,大約有三個主要成分,其中核心的部分是危機大多是出乎意料之外。這並不是說決策者無法預見危機到來,而是危機傳染路徑往往出乎決策者意料之外,例如這波金融危機之前,美國房地產價格下跌與次貸違約率升高早就被決策者關注到,但意料之外的是隨後遭受波及金融衍生性商品竟然危及整個金融體系。

金融體系當中有些商品其實與次貸沒有什麼關聯,這包括多數結構型商品、商業本票與銀行間拆借,但在這次金融海嘯中無一倖免,顯示這其中的關聯性遠比決策者當初所認知的還要複雜許多,許多市場參與者面對突如其來的衝擊,不知如何應對,於是產生恐慌,不理性的行為造成更大危機。

第二個重要成分則是,總體風險過度集中在少數高槓桿操作的金融機構上。在此這些學者特別強調總體風險而非高度槓桿操作,因此過去幾年來這些金融機構的槓桿操作並沒有比經濟衰退時高出很多,但為何過去沒有發生金融危機而這次卻如此嚴重呢?主要差異在於這些金融機構手中所持有的信用等級較高的結構商品(事後證明信評並不可靠),暴露在較大的總體風險。

因此一旦發生問題,這些結構商品價格迅速崩跌,造成金融機構資產品質嚴重受創,金融機構不得不緊縮授信放款以為因應,於是形成惡性循環,讓問題愈來愈嚴重。

第三個成分是政策反應太慢。幾乎每次金融危機發生之前,都有一段時間決策者若能採取果斷措施來支持金融體系,都有機會化解危機,但因為制度的僵固性,讓決策者即使看到危機也無法立即採取行動。

許多人認為若當初聯準會進場干預拯救雷曼兄弟,可能這一波金融海嘯便不會發生,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對此答辯說,大家似乎認定其可以選擇救雷曼而不救,但事實上是他沒有選擇。聯準會必須等到國會通過緊急振興經濟法案之後,才火速對金融體系挹注資金,但已錯過時機,無法阻止風暴擴大。

另外在這次危機發生的過程中,各國央行發現其除了擔任資金的最後提供者之外,似乎也無法再扮演更積極的角色,雖然美國聯準會推出各項短期融資與量化寬鬆政策等非傳統貨幣政策,但若國會授權聯準會更多的權限,也許這次金融危機可以更早結束。要以現行官僚體系的冗長程序來應付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總結而言,這些學者認為許多對於金融危機的檢討與因應都屬事後諸葛、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因此雖然點出問題所在,卻無法真正解決問題與預防危機再度發生。其中筆者認為最難能可貴的地方在於其對於槓桿操作的看法,不要因為看到一個人拿刀殺人便禁止所有刀械的使用,衍生性金融商品的發展有其背後總體經濟因素,主管單位不宜因為金融危機便扼殺金融商品的發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