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路上買衛生紙?如果下單後,要好幾天才能拿到,恐怕不會有人想買,但若縮短為一天就收得到,情況可就不同了。國內老牌購物網站「網路家庭」的24小時到貨服務,一個月賣掉17萬包衛生紙、4.5萬包泡麵、六萬瓶茶飲料以及11萬公升的水,就算整天「宅」在家,吃喝玩樂依舊一應俱全。

打破零庫存 自設倉庫出貨

網路購物剛興起時,透過網路接單,再轉單給供應商出貨,零庫存、零遞送成本的優勢,被視為最有效率的商業模式,但消費者的需求卻被拋諸腦後,「網路購物總是很慢」似乎理所當然。但網路賣家卻逆勢操作,把供應商的貨搬進自家倉庫,消費者下單24小時內就可到貨,造就網友好口碑,也顛覆虛擬通路就該零庫存的「鐵則」。

「24小時到貨服務,是競爭下所作的突破,」網路家庭行銷總監曾薰儀說,作為國內電子商務的先行者,轉單模式做了好幾年,無論是公司內外,都認為這模式「很完美」,但在市場競爭者挑戰下,以同樣的模式作同樣的事情,毛利越來越低,為了維持競爭力,「我們不得不出奇招,用不同的邏輯來思考問題。」

2006、2007年網家陷入困境,一年作超過60億元的生意,本業卻虧掉1.3億元與6,300萬元,連續兩年的白忙一場,讓經營階層痛定思痛,決定從消費者的需求中找問題。

「我們從客戶來電中,找出顧客最常詢問的事,高達三成顧客的問題是:何時才會收到貨?既然如此,我們就要想辦法去解決,」曾薰儀回憶說。

要掌握出貨速度就得自建倉庫,把商品集中在自己的倉庫出貨,「這與過去的零庫存觀念背道而馳,」曾薰儀說,也由於挑戰轉單模式,24小時到貨服務初期投資大,又不確定何時會賺錢,法人、股東紛紛提出質疑;來自供應商的挑戰更大,「我的貨為何要暫存在你的倉庫?」為了說服供應商,網家每天盤點,供應商也可隨時進庫盤貨,若有盤損則承諾賠償,提高其信賴度。

「2007年10月強颱科羅莎,對24小時到貨服務而言,是個轉捩點,」曾薰儀追溯,24小時到貨年初上線,到了第三季銷售品類仍以3C商品為主,直到颱風來襲,風強雨大連放兩天假,民眾枯坐在家,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訂了很多泡麵、罐頭,網家員工夜宿倉庫,維持出貨承諾,消費者發現「真的24小時到貨」,從此買日用品的消費者變多了,當年度第四季,24小時到貨營收達一億元,逐漸產生經濟規模。

下單到出貨 僅需30分鐘

目前24小時到貨服務創造的營收,佔網家電子商務業績七成,有19萬種商品都可以在24小時內到貨,北部都會區到貨時間可縮短到七小時,送達率達99.68%。這麼多的商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要送到,資訊系統是其關鍵,曾薰儀說,「這是網路公司的強項。」

消費者訂單成立後,系統會自動分析商品位於倉庫的位置,算出最短距離的「揀貨順序單」,員工手動揀完貨,一一刷條碼出貨,供應商、倉庫與消費者即時就可得知商品出貨,接下來裝箱、分類,送至合作的物流業者車上。若消費者以信用卡結帳,則從下單到上車出貨,僅需30分鐘,其餘則是物流遞送時間。

王永慶模式 自動送貨上門

消費者對24小時到貨的喜愛反映在營收上,網家六月營收突破7億元,創單月歷史新高,消費者願意買單,供應商也樂得供貨,相對網家議價能力也有提升,「24小時到貨並非不具效率,只是需要一定的經濟規模,」曾薰儀認為。網家去年本業已由負轉正,今年第一季營業利益達去年全年8成,可說漸入佳境。

「我們還不算成功,」曾薰儀指出,但供應商阻力越來越小,消費者接受度提高,而網家24小時到貨,仍未銷售生鮮產品,距離「24小時生活管家」的理想仍有一段距離,想想看,消費者可以設定購買日用品的頻率,衛生紙用完了、米吃完了,會自動送上門來,「透過聰明的系統,我們可以用王永慶的方式來賣日用品,這才是想達成的理想境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