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榮化工昨(三十)日宣佈與億光電子合資成立福聚太陽能公司,雙方將投資約一百二十億元,投入生產多晶矽,預計每年產能為二千五百公噸,建廠時間約兩年。
國外引進技術 兩年完成建廠
李長榮化工投資長盧雅雯指出,多晶矽的生產技術將由國外矽材料大廠授權,雙方已經簽訂可行性評估,就技術授權與設備合約進行最後評選,至於設廠的地點,因考量到投資優惠與環評作業,除了台灣之外,也正評估到東南亞或中東設廠。
盧雅雯指出,榮化投資替代能源,架構起上下游策略聯盟體系,透過與億光合資投入多晶矽產業,能朝下游拉住銷售客戶,而億光轉投資的昱晶負責生產太陽能電池,主要原料就是多晶矽,因此億光也是藉由該合作案,達到確保上游原料來源的目的;甚至,從多晶矽到太陽能電池中間,還有一段矽晶圓廠,榮化也策略性地與某技術團隊合資成立矽晶圓廠,由榮化持股約一○%,藉以達到上下游整合目的。
雙方持股 分別占66%、34%
榮化董事長李謀偉與億光董事長葉寅夫昨日召開發起人會議,雙方同意合資成立福聚太陽能跨足多晶矽領域,新公司由榮化持股六六%,億光持股三四%,核定資本額為四十億元,初期實收資本額為五億元。盧雅雯表示,多晶矽廠預計投資額為一百二十億元,為取得製造多晶矽廠的技術,榮化正與國外矽材料大廠進行協調,目前已與其中一家簽訂可行性評估合約,希望能取得生產技術與設備,做為福聚太陽能主要的技術來源,但最後哪家大廠會出線,則還未定案。
由於多晶矽廠的用電量龐大,福聚太陽能正積極尋找適合的設廠位置,盧雅雯說,包括東南亞、中東等地的租稅優惠可到十五至二十年,但台灣現在只有約五年,榮化希望能把工廠留在台灣,會積極與政府單位進行溝通,惟多晶矽廠仍需要進行環境評估作業,恐增加設廠的變數,因此設廠地點還在評估,未來建廠時間要花兩年,最快要到二○○九年才會完工啟用。
為完成上下游的垂直整合,榮化從多晶矽延伸到矽晶圓廠,先是透過與億光合資,確保原料的銷售去處,還策略性地投資矽晶圓廠,希望能建立起完整供應鏈,降低跨足太陽能產業的經營風險。
李長榮化工可望取得國際矽材大廠的生產技術,與億光電子合資成立福聚太陽能公司,生產太陽能產業最炙手可熱的原料│多晶矽,一舉跨足到太陽能產業。李長榮化工在眾多爭逐者中,可望脫穎而出的關鍵,在於多晶矽的製程本身就是個化工製程,而部份矽材料大廠對於擴廠的意願不高,再加上多晶矽的投資金額龐大,下游廠商雖有用料需求,卻未必想自己跨足多晶矽,多半只選擇以策略性少量投資來確保料源,因此在這樣的發展架構下,即帶動榮化跨足多晶矽的發展利基。
太陽能產業蓬勃發展,帶動多晶矽需求持續長,但是受到技術門檻超高、投資金額龐大、傳統製程良率不高的影響下,多晶矽短缺一直是近年來太陽能產業發展的重要瓶頸。
不過,這些少數握有技術的矽材料大廠,考量到多晶矽的投資金額龐大,動輒上百億元,早年歷經虧損的窘境,部份業者沒有擴廠的計劃,而是選擇直接以技術輸出、收取顧問費的模式操作,藉以降低投資風險。
然而,多晶矽的製程,其實就是一個化工的製程,這可以從多家有意投入多晶矽的廠商,包括台塑企業、中油等業者,都是化工出身的背景即可窺見一二,而榮化本身就是一家化工廠,因此對於該公司來說,跨足多晶矽並不算是跨足到全新的產業,對於公司發展仍有一定的整合縱效,成為榮化成為多晶矽廠的優勢。
對於需要多晶矽原料的下游廠商來說,製造太陽能電池的業者雖對於原料需求強勁,但由於投資多晶矽的金額與技術門檻都高,下游業者未必想要自己投資,像億光電子只透過少量的策略性投資,即可掌握到穩定的原料來源,就具有相當的效益。
而榮化挾著技術與資金,便從既有的產業結構中,找到發展的機會,串連起上下游產業發展,做為上游矽料廠,以及下游太陽能業者間的媒介,不僅找到跨足替代能源的切入機會點,也建立起策略聯盟的伙伴關係,進一步達到雙贏的局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