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盛行「節能環保」風氣,在「綠能」(Green Energy)概念下,太陽能產業成為最有潛力、最具市場優勢的明星產業。日前,北京「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受邀訪台,參加兩岸第一屆「光電產業交流會」,這是繼3月20日香港科學園區成立全球罕見的「薄膜光電研發中心」後,又一件值得兩岸三地產官學界重視的綠能大事。

張國寶向台灣業界表示,大陸已投資人民幣50億元建設太陽能光電電站,未來,還將在西部地區建設大型光電電廠。

針對兩岸技術合作,他提出四點建議:一、加強交流合作,共同推動光電產業技術;二、兩岸優勢互補,共同開拓國際市場,以台灣的技術結合大陸的資源,大幅降低產品的製造成本;三、完善政策措施,啟動大陸內需光電市場;四、拓展合作領域,充分利用太陽能資源。

光電電站是指以晶矽或薄膜(非晶矽)模組(Module)通過方陣,將光能轉換成電能的發電站,按其運行模式分為獨立電站及併網(On Grid)電站。

一般而言,少於100MW(百萬瓦)規模者,稱為電站;大於100MW規模的稱為電廠。

併網電站(廠)不僅是光電進入「規模化」及「商業化」的發展方向,更是全球推動「節能環保」輔助電力(成為電力工業支柱之一)的主流趨勢。

其實,早在張國寶訪台前,中港兩地已先展開「深港創新圈」的新能源產業計畫,引進美國知名企業─杜邦(DuPont)公司於香港科學園區設立全球薄膜(非晶矽)光電研發中心,另在深圳地區設廠投產,總投資金額達5億美元。

香港科學園區認為,兩岸發展太陽能電池(Cell)的製造(代工),在全球市場占有一定的產銷規模,但在電池組裝而成的模組製程或集結眾多模組而形成的系統(System)設計,則甚少研發及銷售,對香港而言,趁勢「卡位」以聯動兩岸產業鏈,正是發展「科技香港」的大好時機。

據悉,一旦大陸啟動「綠能」產業市場,將優先推動光電電站(廠)項目,除可創造人民幣千兆元的內需產值外,也能增加數百萬就業機會,更能提升「節能環保」效益。

以100MW規模的薄膜光電電廠為例,一旦建成,每年可發電36,500萬度,相當於一座100MW火力(煤)電廠的全年發電量,每年可節省燃煤約11.5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約19.3萬噸。

為兼顧經濟發展及「節能環保」需要,北京「發改委」正循序推動光電電站(廠)的示範項目,其中包括陸續批出如0.255MW的內蒙古鄂爾多斯、1MW的上海市崇明島、10MW的甘肅敦煌、及1,000MW的青海柴達木盆地等光電電廠,每一電站(廠)建成後的可用電量,全由當地電網企業收購,其中差價再由政府以「綠能」電價附加予以補貼,約每度電(千瓦/小時)補助人民幣4元。

發展「綠能」產業,實有其市場價值,除受長期以來眾所周知的能源價格及供求政治影響之外,尚包括兩項重要意義。

其一,太陽能產業占全球能源總產量比重已達1%的臨界點,且近三、四年來皆呈40%以上的高速成長;其二,太陽能(模組)製程技術已有階段性的突破,在某些日照充足地區,大規模裝置及運用的成本效益已能逐漸接近火力(煤、石油)發電,達到所謂「市電等價」(Grid Parity)門檻,其產業規模、經濟性及市場化程度,也能逐年增高,預計2020年前,太陽能(尤指薄膜光電)技術將普遍具有市場競爭力,2020年後更將逐步成為主導能源。

總言之,太陽能光電產業,已被認為是當前最具發展潛力的「綠能」產業之一,具有安全可靠、無噪音、無汙染、能量隨處可見、不受地域限制、無需消耗燃料、建廠周期短、無需架設輸電線路、且能與建築物結合等優點,值得兩岸三地共同合作,力爭幾年內晉升為與日本、歐洲及美國等全球「前三大」同等地位的「綠能」光電產品應用區域,為善盡全球「環保節能」共同責任,做出應有的努力及貢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