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性電子顧名思義,就是不同於傳統由矽以及玻璃所構成的固定型態的電子產品,使得軟電產品在型態上具有可彎曲、重量輕、尺寸薄等特性,過去受限於體積、重量與型態的傳統電子產品有了革命性的發展;然而軟電在材料、製程等技術限制,短時間之內效能仍無法與現有的矽電子相比,因此軟性電子的市場策略必須進行清楚的定位,才能讓軟電技術發展有更為確切的目標。

根據創新理論大師Christensen的理論,可將創新分為三種類型:維持性創新、低階市場的破壞性創新、新市場的破壞性創新。

其中所謂維持性創新(Sustaining Innova-tion),是沿著既有的改進軌跡移動,代表在顧客所重視的現有產品層面上追求改進,例如更快速的運算處理器、功能更多的手機、畫質更清晰尺寸更大的平面電視等;而破壞性創新又可分為兩類:低階市場的破壞性創新(Low-end Disruptive Innovation)與新市場的破壞性創新(New Market Disruptive In-novation);透過低成本與簡化功能,所創造的低階市場的創新,當現有產品特性未能吸引潛在消費者,就會形成與原有產品不同特性的另一個創新市場。

軟性電子的發展並非著重在現有電子產品規格或功能的持續提升,而是開闢另外一個藍海的創新領域,其中包括利用軟電的低成本特性,取代現有電子產品當中功能較為複雜的元件,成為一個簡單低階應用市場;另外就是發揮軟電在可彎曲、輕、薄等優勢特性,創造另外的新應用市場。

而軟電在低階市場的取代性應用以及創新性應用的產品功能定位,本研究分析兩者之間並無一定的先後順序;由於取代性應用主要是奠基在現有應用市場上,對於市場消費需求行為的掌握較為確定,主要可以透過「取代率」或「滲透率」來估算市場量;而創新性應用面對一個前所未有的需求市場,因此對於需求行為的掌握,必須要透過更為嚴謹的方式來進行,例如消費者行為研究或是意向調查,讓軟電創新性產品不致於落入異想天開或叫好不叫座的下場。

若將軟性電子市場發展過程加以分析,由於軟電技術限制以及仍處於發展階段,因此先期以低價、量大的應用市場為主,例如印刷式RFID標籤、智慧卡片、簡單互動式聖誕卡片、智慧型包裝等,中期則是進入高價、量小的利基型市場,例如智慧織品、隨身訊息顯示器、軟性感測器、軟性電池等,最終則是希望能達到高價且量大的高階應用市場,例如手機、電視、能源、室內照明等。

破壞性創新理論係指可用相對較簡單、便宜、低成本的創新創造成長,並贏過強勢在位者;若競局屬於維持性創新時,既有企業擊敗新入侵者的機會較大;但是,採取破壞性創新的新進企業幾乎總是能打敗在位者;軟電的市場定位並非在與現有技術的競爭,而是發揮不同的產品特性,為電子產品提供更高的附加價值,因此以目前全球對於軟電技術正積極投入的同時,對於未來軟電市場的定位也必須有清楚的認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