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電腦董事長施崇棠中午應遠見雜誌邀請,以「華碩的贏家之路」為主題進行演講。事實上,華碩以「務實」的態度為出發點,由主機板、筆記型電腦等逐漸建構出龐大的華碩電子帝國,在創業18年後的今天,全年合併營收將挑戰7500億元,較當初創業初期的實績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回溯18年前,4位宏碁工程師童子賢、廖敏雄、徐世昌、謝瑋琦決定跳脫宏碁自立門戶,創立了華碩的前身。4年後,施崇棠加入華碩並成為董事長,帶領舊華碩以主機板為主力,開創出另一番事業版圖,營業額也從當初的2.3億大增至今年挑戰7500億,成為台灣僅次於鴻海的第二大電子帝國。

施崇棠指出,華碩當年在推展巨獅策略,有其時空背景因素。2001年的華碩處於獲利最高峰,然而2002年卻驟降40%。由於具有深切的危機意識,加上PC產業因標準化而導致競爭更加劇烈,因此施崇棠體認為唯有像巨獅般在叢林的食物鏈中位處高階,方能力於不敗之地,因而積極推行此策略。

華碩的巨獅策略,是以華碩為中心進行價值工程,並擴大代工、品牌的接單及生產能量,遠遠拉大與競爭對手的差距,再以各個零部件成立巨獅群,總合發揮整體綜效,使得在整體競爭優勢持續強化下,帶動營運表現的進一步成長。而現在,華碩更要進一步發揮推動巨獅平方策略。

施崇棠表示,由於品牌、代工的價值溪流不同,如果G代表大量、L代表創新,品牌無時無刻都要創新,因此是GL(平方),而代工則是G(平方)L,是要拼量拼規模的。在此原則之下,華碩開啟了史無前例的分家計畫,未來華碩將切分品牌為主的華碩、與代工為主的和碩與永碩三大塊。

施崇棠認為,華碩轉型從巨獅到巨獅平方,代表華碩進行再造工程,也意味著華碩將邁入另一個階段性的成長。由於明年起華碩品牌與代工將正式分家,市場預期在品牌、代工效益各自顯現下,內部又有整合性的綜效持續發揮,將使華碩的電子版圖規模呈現跳躍式的成長。

全球最大主機板廠華碩董事長施崇棠昨(15)日強調,華碩不會為了迅速擴大市占率,進行併購;華碩分家後,品牌公司仍將掌握研發設計。

主機板龍頭廠華碩殺手級產品「易PC (Eee PC)」今日上市,施崇棠指出,「易PC」是華碩回應數位革命趨勢的重量級產品。分家後負責代工的和碩,則將引進更多資金,希望能夠儘快將量做大,擴大經濟規模,代工業者才有生存空間。

施崇棠昨天參加遠見雜誌舉辦的人物論壇,以「巨獅策略─華碩的贏家之路」主題發表演說,暢談華碩如何由一家中小企業,成為全球主機板龍頭、及數位科技大廠之路的管理哲學。

施崇棠表示,華碩明年分家,未來品牌公司,仍將充份掌握研發及設計能力,傾聽消費者心聲,開發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來逐步拓展市場。華碩不會為了迅速擴大市佔率,進行併購,併購要看「是否能產生綜效」與「雙方文化因素」,同時也會為了取得重要技術來進行併購。

施崇棠表示,由失敗中記取經驗,下次才能成功,他舉例,華碩在2001年時,營收及獲利都創下歷史新高,但到了2002年,因為同業的價格競爭,獲利劇降四成,他閱讀奇異、IBM、豐田汽車、諾基亞等歐美日知名企業的管理理念時,發現他們有一個共通點,即龍頭廠的營收、獲利都遙遙領先第二名,因此他下決心在華碩內部推行「巨獅策略」。

巨獅策略果然成功地讓華碩甩開競爭者,將華碩推上全球龍頭寶座,但施崇棠卻仍認為華碩只是一家「二流企業」,還有很多改善空間,他也將繼續推動「六個標準差」的理念。

施董 不吝誇讚鴻海

華碩今(16)日將在台灣舉辦全球記者會,推出殺手級產品「易PC」,這項產品「未上演先轟動」,外資紛紛加碼華碩。

為了替今天的造勢活動暖身,鮮少露面演講的施崇棠昨天特別應雜誌邀請,暢談經營品牌心得;談起主力競爭對手鴻海,施崇棠發出由衷的讚美,鴻海的機構零組件能力做得非常好,令人印象深刻。

許多人也喜歡將鴻海與華碩的策略方向相比較,施崇棠則認為,華碩推動巨獅策略,固然也希望能夠擴大經濟規模及市占率,但他認為「大不一定是美」,真正優秀的企業應是「精實而靈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咖啡王子 的頭像
    咖啡王子

    東森消費聯盟ecKare➡️東森電商是甚麼?➡️BoboMall播播商城直播電商分潤平台😄快樂創業向錢衝 咖啡王子手機:0910-999564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