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冠科技是國內最大遊戲經銷通路商,從事相關業務將近20年的智冠業務長李原益認為,宅經濟因消費行為獨特性,經銷通路作法也與其他產業不相同,宅經濟通路的發展分成三階段,先是傳統通路,中間加入CVS(便利超商)門市通路,最後進入虛擬渠道發展的市場,而虛擬渠道的掘起,更讓宅經濟的消費行為充滿無限的彈性與發展空間。
李原益說,早期遊戲公司代理單機產品數量多,每周都有兩支以上新品等著上市,當時遊戲公司內部都成立經銷通路工作的單位。但民國84年起,產業景氣反轉,有些公司一個月甚至只有一款新遊戲,經銷通路人力造成公司的浪費,業者於是開始進行調整。
架構通路 智冠翻身
「當時智冠有上百位通路工作員工,眼看就要沒遊戲可賣,只好開始為電腦周邊業者做經銷通路,試著維持作業與單位規模。」智冠開始接下異業的經銷通路生意,把滑鼠鍵盤、商用軟體等電腦周邊賣到傳統3C門市,以維持部門工作量,但同業卻為了省成本裁撤相關人力,但遊戲產品總要進行通路舖貨工作,業界紛紛找上智冠,也開啟了智冠科技成為國內最大遊戲通路商的第一步。
李原益說,要架構通路規模很困難,要收卻很快。之後五年時間,智冠手上擁有國內八成遊戲經銷通路權,同業無力也不願碰這塊領域,讓智冠通路實力如日中天,當時無論財力與人力,甚至都足以跨足經營門市,但董事長王俊博卻反對,當時他說「我們不要與合作廠商競爭」,也讓智冠與門市業者保持良好關係。
就在第一階段通路逐漸成熟後,線上遊戲的出現讓產業通路工作邁入第二階段發展,也就是CVS門市的加入戰局。CVS產業蓬勃發展,通路重心逐漸從傳統轉移到CVS身上。
宣傳效應 超商最佳
李原益回億,在第一階段時,單機遊戲就慢慢攻上超商商品架,但單機遊戲包裝大、產品多,非常不利陳列,導致CVS銷售比例不到三成,但線上遊戲受歡迎,遊戲產品少、包裝輕便,再加上超商數量快速成長,消費習慣逐漸養成,遊戲在CVS的銷售占比馬上拉高到六成,民國93年左右到達最高峰。
當時傳出,超商業者恃寵而驕,甚至壓著遊戲業者走,要求較高上架費或銷售回饋比例,但李原益認為,這種說法並不正確,因為CVS對遊戲業成長幫助非常大,不只是產品銷售,廣告宣傳效果更是看不見的回饋。「每人每天都會進出超商,陳列在商品架的廣告效益,對正在成長的遊戲業者而言,有加乘效果。」李原益強調,門市通路的銷售成績對業者而言不一定是最大的義意,產品曝光或宣傳效益,才是最深層的價值。
就這樣,CVS通路成了智冠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但過去放棄通路工作的遊戲業者,眼看CVS通路容易經營,也開始直接與CVS業者洽談合作,導致智冠流失部份遊戲業合作機會,遊戲橘子經銷通路工作,就是在此時獨立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