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的「世界競爭力報告」出爐,台灣名次大幅躍進,從去年的第23名躍升至第八名,創歷年最佳,也是受評58個國家中進步最大者。

競爭力的比較分為可測與不可測的部分,可測的部分係透過經濟數據評估,可稱之為「硬實力」;不可測的部分,只能用普遍性的社會認知來觀察,可用「軟實力」代表。

IMD的國家競爭力評估分為:經濟表現、基礎建設、政府效能及企業效能等四項指標。其中,前兩項可以歸納為硬實力,主要是根據經濟數據來評分,例如經濟成長率、失業率、外匯存底等;而後兩項則難以用客觀數據評估,故將其歸為軟實力,舉如貪腐程度、金融機構透明度、開放程度、司法公正程度、政府穩定度等。

每年的評比,硬實力主要參考去年的具體數字,而軟實力很多是來自多國籍企業經理人的調查。這是今年3月做的問卷調查,調查部分至少占總分的三成。

今年台灣名次大幅躍進15名,主要因素在於企業效能與政府效能的大幅提升。企業效能從去年第22一舉攀升到三,總評分達77.63分,僅比冠亞軍的新加坡及香港少2分;政府效能則從第18進步到第六,都是歷來最佳。

相較之下,經濟表現(從27進步到16)與基礎建設(從23進步到17)這兩項硬實力指標,雖也向前邁進,但仍存在大幅進步空間。換言之,台灣的基礎建設投入還可再多一點,經濟表現也有待繼續衝刺。

台灣名次的大幅躍進,除了靠民間部門競爭力提升帶動外,企業競爭力受惠於公部門在公司法修法、營所稅、贈遺稅調降等法規鬆綁政策的努力,也出現明顯的進步。而政府效能的改善,除與行政院推行組織再造、通過行政院組織法有關外,最重要的是正確的兩岸政策。

透過中國、利用中國、與中國合作一起走向世界是正確的。因為先跟中國搞好關係,破除台灣是麻煩製造者印象,讓台灣由戰爭邊緣的危險地區成為安定和平充滿朝氣的地區,絕對有助於未來國際資金及企業的進駐,刺激台灣經濟的成長,無形中也會提升台灣整體的競爭力。

然而,目前ECFA公投一案紛擾不休,甚至反對黨在雙英會辯論後,揚言如果2012年取得政權後,將利用公投推翻ECFA的決策。這對未來的企業競爭力及政府效能而言,不啻是投下一顆震撼彈,傷害無可避免。

因為企業預期兩岸簽署ECFA之後,政經環境經將更趨穩定,在台投資的意願及安定感也將更高。同時,台灣可以開始面對中國的大市場,進行相關的投資規劃。這些對企業競爭力的提升已經有正面的作用。反之,一旦ECFA公投成案,未來台灣勢將落入永無止境的政爭中,企業經營環境的風險將大幅提高,整體競爭力的衰退,不言而喻。

另就政府效能而言,公投也會產生負面效應。尤其是單一議題或政策的公投影響愈大,政黨的理念與政策將愈不具意義,因而增加政黨的投機性以及政治的不穩定性。尤有甚者,一旦反對黨透過公投推翻ECFA決策,將大大打擊政府效能。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Kydland與Prescott說過,政府的政策與一國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必須要有一致性,才不致讓民間部門的決策無所適從;政策的不一致性,除會阻礙未來政策的推行,也將有損政府效能。

暫且不論ECFA公投可能對台灣競爭力帶來的負面衝擊,其實公投法第2條第3項中也有明訂預算、租稅、投資不能公投。就法論法,ECFA公投是否合於此項規定的認定,仍有待釐清。換言之,ECFA公投的適法性,尚無定論。

台灣競爭力的大幅躍進,是得來不易的成果,未來實在沒有本錢再讓ECFA公投給搞砸了。贊成ECFA公投的人士,多想一下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