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會覺得看不懂股市嗎?歷史的經驗法則:價量背離,股市要回檔,但偏偏看回不回;有人認為,達賴喇嘛來台,對今年享受兩岸和平紅利的台股是個大災難,但上周周線反上揚343點。

今年的股市在大家對金融海嘯的驚恐中開始上漲,因為一開始定調為「無基之彈」,大家對基本面仍缺乏信心,之後出現急單,無論是企業或投資人,普遍的想法是在急單和補庫存效應後,經濟會在L型的底部盤旋許久,這樣的心態反映在資本市場上是短打、有賺就跑。

當時股市在4,000點保衛戰時,那些每天在電視上看似世界末日的新聞,讓許多專家、分析師認為台股將下探2,000多點。

然而在那種氛圍下,第一波是誰進場買股票?

除了政府基金護盤外,有大部分的買盤是過去外逃的資金回流。在此同時,產業又發生什麼變化?在金融海嘯的震撼教育下,不少小廠、外包廠紛紛到閉,大廠更不知景氣會壞多久,因此瘦身,收廠房、賣土地、裁員等,維持一個可以活下去的規模,因為經濟大師「恐嚇」大家,這波不景氣會長達十年,能夠幸運不倒閉的廠商,已有長期抗戰的準備。

這種集體的震驚和恐慌,導致市場稍有需要,就會出現供貨吃緊或缺貨。

例如,今年三星力推LED TV,高檔LED晶粒缺到明年、甚至後年;筆記型電腦今年逆勢成長,零組件如散熱片產能緊到10月;大陸3G需求起飛,功率放大器(PA)的訂單大幅落後產能。因為金融海嘯的洗禮,小廠倒閉、大廠不敢擴產,已有不少零組件廠在上半年交出亮眼的成績,賺得就是產能不足,產品能夠賣到好價格,讓整體毛利率提升。

當企業或大股東開始嗅到歐美景氣復甦的訊號時,台股卻一路看回不回,第一波攻上7,000點,大股東一路被軋空,當H1N1在6月初造成恐慌時,大家預測台股會有比較大幅的回檔,卻在6,200點止跌,因為大股東難得盼到回補持股的機會。從此,台股量能萎縮,卻沒有再跌破低點,因為部分的籌碼已被長期資金牢牢鎖住。

試著想想,目前景氣復甦緩慢,不少大廠的營收與去年同期比較仍是衰退,這時如果就出現產能吃緊的現象,那麼一旦經濟復甦,產業出現大缺貨的現象在所難免,企業老板才剛恢復信心,股價怎會寂寞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咖啡王子 的頭像
    咖啡王子

    東森消費聯盟ecKare➡️東森電商是甚麼?➡️BoboMall播播商城直播電商分潤平台😄快樂創業向錢衝 咖啡王子手機:0910-999564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