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風暴,讓過度投資、過當包裝的風險,赤裸浮現。貪財是人性,但不貪,也是人性。詹啟宏在永和四號公園外圍賣咖啡,不想賺多、累死自己,只想當一輩子的咖啡公務員。
店裡沒裝潢、沒座位,只是每天盡力,讓出手的每1杯咖啡,都有穩定美好的滋味,結果吸引各路客人,來解咖啡癮,生意之好,整個公園,都成了他免租金的座位。
採訪╱蔡佳玲 攝影╱康仲誠
固定到永和四號公園慢跑的小美說:「這家店前的人行道,每天都蹲著一群年輕人,邊哈草、邊喝飲料。剛開始,我以為他們在吸毒。」經過她認真觀察,才認出這是一群咖啡客。
讓他們成癮的「E61咖啡場所」,同時也是景氣暗夜裡的明珠。
味道 好而穩定
當各大報分類廣告,最多要頂讓的店是咖啡店;美國《紐約時報》也報導,去年聲請破產的法國咖啡店,比前年同期增加56%。那麼,店裡沒桌椅,選點邏輯大有問題的E61,憑什麼自外於倒閉潮?
「我的咖啡,只有70分,不是市面最好喝。但從第1杯到最後1杯,每杯都維持70分,日覆一日。」老闆詹啟宏,說得很實在。
「若每杯都100分,顧客很享受,但我愈煮臉會愈臭,變成為工作而生活,最終會厭惡工作。」
原來,他的生存之道,在於做「久」不做「多」,去除條條框框,只賣「咖啡」這一項。
詹啟宏開店6年,之前當過7年烘豆師傅。「一般人開店,先想我要買哪種設備?開在哪種商圈?用哪種裝潢?據此集資數百萬元來圓夢。」他說,「但我一共只有130萬元,其中7成是向親友借貸,一切只能遷就這筆錢。」
於是,他這個老永和,落腳在離捷運站最遠、租金最低的四號公園外圍矮房,扣除生財器具、咖啡豆開銷,已無閒錢做裝潢。
場所 隨性開放
他煮咖啡,「不是在創造味道,不是煮我最愛的味道,而是找出80%的人能接受的味道。」飲品保持簡單,忙亂時也能迅速完成,但前半年生意奇慘,後來在地人喝習慣,來客量穩定成長。
那時店內還有桌椅,但前段佔到人行道,拆除後,內縮到只剩吧台及放咖啡豆空間,客人只好站著喝,或端到外頭,蹲在紅磚道喝。「這樣最好!」他解釋:「為什麼要被桌椅侷限?台灣人的民族性,是像海產店,幾杯黃湯下肚,就和隔壁桌打成一片。」果然,草根性強的歐吉桑歐巴桑、嚼檳榔、穿拖鞋的,全都跑進來嘗鮮。
「人多時,整個公園都是我的座位!」他信任顧客,咖啡端再遠,也是喝完、還杯再結帳;甚至沒記帳,員工薪資、廠商貨款,都是現金日結。
所有開店的規矩都在這裡打破,只剩「穩定、好喝的咖啡」這一項。但所有客人,也都衝著這項來,沒任何包裝的咖啡店,反而最符合人性,成為動盪市場裡的穩定奇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