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天都在說話,對家人、朋友、同事、客戶、路人甲……等,每天說上不下好幾千句,「妳會說話嗎」?當然會,但是,懂不懂得「說話的方式」?這可不是說出來就是話喔!尤其是在職場裡,說對了,很好;說錯了,糟糕,說不定大筆生意就飛了!

學習心存「同理心」

我們都不喜歡「被批評、被否定」,尤其是面對上司時,那簡直就是對「上司」恨得牙癢癢的。即使我們說話時的出發點是好意的,但如果講話的口氣太強勢、太不注意到對方的感受,那麼,就會讓對方聽起來像是一種攻擊,對方的心防馬上豎起,雙方間的氣氛頓時冷凍起來。

這種情形,我想主要是說者沒有「同理心」的對等心理,或不自覺地流露出「自我中心」與「優越感」的強勢作風;因此,在溝通時,必須注意到對方的感受—那種「自我尊嚴感的需求」,每個人都希望被肯定、被讚美、被重視,而不喜歡被否定、被輕視,所以,當雙方意見不同時,說者的口氣要委婉,聽者的態度要謙虛,才能達到「異中求同、圓融溝通」的目的。

不論是與客戶開會、和同事溝通,我都有「善用同理心」的心態,設身處地想想對方「聽」話的感受,也學習控制自己的「舌頭」,在適當的時候,說出一句能讓對方「會心一笑」的漂亮話。「會說話」與「說好話」,是對自己與別人的尊重,更在必要的時候,及時打住一句不該說出口的話。

學習不要用到「立可白」

寫錯字了,可以用橡皮擦或立可白擦掉再重寫,衣服穿錯了不好看,再換穿另一套;但是,話說出了口,可是潑出去的水……覆水難收,是沒有特效的立可白可以擦掉的。所以,學習「說話」,可是這一輩子永遠修不完的課題啊!

辦公室裡,同事間的溝通,有時會不自覺地用「否定式」或「命令式」(尤其是「上對下」時)的說話方式,往往說者無心,聽者卻有意,如:「唉呀,跟你說過多少次了,你怎麼都改不過來呢?」或「不是這樣啦,這樣做是不行的啦………」等等。

另外,我很注意問話時的主詞,我會以「什麼」或「該如何」,來代替「為什麼」、「什麼時候」或「誰」。

如:「你們為什麼不先溝通好呢?」我就會改問「我想知道你們的想法」,這樣可以讓對方感受到我的誠意,而不會有被質詢的壓力。

或用「我」來代替「你」、「你們」或「他們」,如:「我可以幫助你嗎?」比「你怎麼不知道來找我呢?」聽起來感覺窩心。

………………………………………………

說話真的是需要技巧的,我常常提醒自己:「不要急著說、不要搶著說,而是要想著說」。

工作中,學習做更好的溝通,讓人際關係更圓融,可以幫助我們的職場生涯更順暢!

◎姥姥格言:

想清楚了再說,NG的機會少很多,你的人際關係會更加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