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在3/17、3/18一連2日,大盤放量大漲191點,終究回應產業基本面興奮,相信更多產業面好訊息,會在下周陸續出現,股戰真是瞬息萬變,唯寧靜者全拿,它又發生了。
從全球視野思考,亞洲國家緊縮動作最大,緊縮的政策確實為股市徒增變數,讓投資習性與新方向找尋,一度進入攻擊時間的重新調整,但是依照過去的經驗,壓縮整理到最後,非大好即大壞,這次台股日成交量壓縮到669億後,非常清楚走的是大好方向,我提出看法為下:
一、觀察被投資者視為最能代表美國國內經濟的信用卡業與運輸業表現:
熱錢續湧新興市場
全球最大信用卡業者VISA第1季營收與獲利分別增長13%與33%,表現優異,3/12股價93.25美元創下掛牌以來新高;最大貨物運輸公司聯邦快遞股價也回到2008年9月以來高點,停滯時間長達2年的資本支出也隨著業績回升,近期開始大量下訂貨櫃新採購合約,台灣供應鏈在第一時間獲得定單,捎來好消息,這是美國經濟成長紮實度深化吉兆。
二、近期亞洲股市陷入整理,投機火苗未失,轉向商品市場,全球資金重燃貪婪早已再起:
近1個月來波羅的海航運指數大漲39%、銅價上漲6.5%、油價一度漲抵82美元/桶,鋼材、紙與鎳等商品價格也一路上揚。而美元指數卻仍相對強勢,升至80上下,顯示這次原料價格波動與過去3年內容完全不同,它並非美元弱勢所促成,而是隨著各國物價年增率由負轉正,通縮已遠離,經濟再度轉向成長的通膨循環,這是當下股市最需要。
台股的上檔籌碼輕
新興市場加速建設需求,讓本波經濟上揚無慮,熱錢貪婪因子也未消退,國際資金往新興市場移動的長期趨勢不變,股市重拾上漲動能已經非常清晰,年度方始,台股投資者,千萬不要進入技術分析的迷陣,這從來就不是大贏家的內容。
三、台股實質賣壓並不重,上檔籌碼相當輕,只待大部位買盤進場點火:
1.從買賣張數來看:買張數一直多於賣張數,平均買張也高出賣張0.7張。
2.從融資券變化看:融券從最低52.5萬張一路增加至64.2萬張,雖然離98萬張高峰尚有一段距離,但是整理格局中融券緩步增加,已經在蘊釀下一波多頭反擊能量,長多方向很明確。
3.從盤面交易看:電子與傳產各自有表現,且非全面性拉抬,而是集中火力在特定族群或標的,這顯示今年資金特色,現階段投資人應可放膽進入市買股,選好標的,並切記減少頻繁換股,大獲全勝機率會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