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華集團與聯電集團攜手成立聯源光電,跨入太陽能產業的上游材料-多晶矽,由於聯電旗下已有聯相光電進入薄膜太陽能領域,聯電此舉將通吃多晶矽與薄膜兩大太陽能領域,聯華則布局氣體與多晶矽兩大上游材料,也顯示上游材料成為下一波太陽能廠商兵家必爭之地。

聯華集團轉投資的聯華氣體,所生產的氣體早已成為太陽能電池上游原料之一,近期聯華氣體轉投資成立聯源光電,正式跨入多晶矽產業。聯源光電是在5月成立的新公司,目前實收資本額為5,000萬元,董事長為苗豐盛。

值得注意的是,聯源光電兩大股東,除了聯華氣體之外,另外就是聯電集團旗下的欣興電子,欣興以欣揚投資及旭德投資公司的名義,持有聯源一董一監的席次,欣興董事長曾子章是聯源的董事。

從聯華與聯電攜手跨入多晶矽來看,太陽能產業「上肥下瘦」趨勢顯著,吸引國內廠商從過去的下游模組,積極搶進上游材料領域。根據經濟部工業局統計,已有12家廠商相繼或規畫投入多晶矽、矽甲烷、三氟化氮、玻璃等上游材料。

除聯源光電之外,太陽能電池廠—益通是與日商M.SETEK攜手跨足多晶矽領域,綠能則與大陸的多晶矽廠—神舟硅業合作,在內蒙古設立長晶廠,多晶矽材料由於缺貨嚴重,加上毛利率高,已成為太陽能廠商爭相往上游發展的重點產業。

在下游需求殷切下,今年投入太陽能上游材料的廠商明顯增加,尤以缺料最嚴重的多晶矽為甚,據統計,國內有意跨入多晶矽的廠商已多達八家,現正展開建廠或尋找設廠地點中。

除了已宣布跨入多晶矽生產的台半轉投資山陽、李長榮化工與億光合資成立的福聚太陽能、國巨名譽總裁陳木元投資的元晶、旭晶能源及科風子公司科冠等業者外,最近又出現另一波投資潮。

其中,國內老字號的太陽能電池廠昇陽光電,也有意向上游發展,正在尋找適合的多晶矽設廠地點;力晶轉投資的新日光能源同樣尋覓設廠地點中。

工業局認為,國內有意投入多晶矽的廠商若能於2010年順利量產,預計產量將有1至2萬公噸,而2010年全球多晶矽材料預估需求量將達14萬公噸,因此,國內廠商生產的太陽光電用多晶矽材料,不會有生產過剩之虞;至2011年,太陽能產業相關材料產值可增加250億元。

在其它太陽能上游材料方面,台塑集團對布局太陽能產業也相當積極,台塑積極切入矽甲烷、三氟化氮及EVA(聚乙烯醋酸乙烯醋)封裝材三項領域,目前矽甲烷和三氟化氮的新廠位置還在尋找中,考慮就近在麥寮或彰濱工業區設廠。

新聞分析》布局多晶矽 料源添保障

太陽能最上游多晶矽原料大缺之際,傳出聯華氣體與聯電集團攜手加入多晶矽量產行列,對台灣太陽能產業發展來說,又是喜事一樁。

台灣在全球太陽能業已闖出一番名號,綠能、茂迪、益通、昱晶等,都已是國際知名大廠,台灣在太陽能產品外銷市場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只不過,在整個產業鏈中,台灣目前仍獨缺多晶矽這個環節,仍全數仰賴國外大廠進口,一方面無法有獨立的產業運作機制,難免得看大廠臉色,砸下大筆鈔票預約料源,成為產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

一旦台灣多晶矽業成為氣候,並順利量產,台灣太陽能產業勢必更向前邁一步。只不過,多晶矽量產技術甚難,以對岸的大陸來說,目前號稱至少有50家業者投入多晶矽製造,但業界普遍預期,只要有二、三成業者能順利量產,就算是「非常高的比率」,多晶矽製造之難,可見一斑。

另一方面,多晶矽製造屬於化工產業製程,需耗費相當大的電力等資源,且是高汙染產業,加上技術複雜,過去台灣並無相關產業經驗,只能與國外技術合作,業者要在台灣設廠並不容易。對台灣業者來說,多晶矽投資的資金並非難題,但未來在技術與環評上的考驗,才是最終的難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