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票、期貨投資市場,由於價格漲跌頻繁,雖然造就了許多投資機會,但同時也使許多投資者發生錯誤的機會成正比例出現。為了提高對價格變化判斷的準確性,無數市場人士不斷地探尋新的分析方法,而最廣泛使用的是以數理統計學為基礎的技術指標分析法。

  由技術分析的目的可知,其主要內容有圖表解析與技術指標兩大類。事實上,早期的技術分析只是單純的圖表解析,即通過市場行為所構成的圖表型態,來推測未來的價格變動趨勢。但這種方法在實際運用上,易受個人主觀意識影響而有不同的判斷,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戲稱圖表解析是一項藝術工作,九個人可能產生十種結論的原因。為減少圖表判斷的主觀性,市場逐漸發展了一些可運用資料計算的方式,來輔助個人對圖表的知覺與辯認,使分析更具客觀性。
然而,技術指標對於大眾投資者而言,總是困惑不解:不使用它不行,而迷信它也不行,總是感覺到技術指標就像在追逐著影子卻不知道影子就是他自己那樣彼此間互相追逐似地,這也就是技術指標的型態回饋與投資者的追價逐市之間總有不可避免的錯覺。

  一、技術指標盛行的理論基礎

  技術指標是以預測市場價格變化的未來趨勢為目的,以圖表為主要手段對市場行為進行研究的分析工具,“市場行為”有三個方面的顯示:價格、交易量和持股量(或流通量),它們是分析者通常能夠獲得資訊的來源。技術分析者的觀點是,價格變化必定反映供求關係,影響市場價格的所有因素最終必定要通過市場價格反映出來,因為技術指標的數理基礎來自於歷史資料,除此之外,別無選擇。
   為研究市場行為,以統計學理論為基礎,利用“描述統計學”和“推導統計學”兩種形式創造性地反映市場行為,描述統計學用圖表表達資料資料,比如用標準的線圖展示價格歷史;推導統計學則從資料推導出概括的、預測的或推延性的結論。所以,價格圖表屬於前者的範例,而針對價格圖表進行的技術指標分析則屬於推導統計學範例。圖表分析只是時間序列分析的一種形式,正如所有的時間序列分析一樣,也是以歷史為依據的,惟一能獲得的資料或資料,只是過去的記錄,只有把過去的經歷投影到未來,我們才能估計、猜測未來。技術指標的運用,有其理論基礎和一定的使用價值,它是投資者不可或缺的分析工具之一。

  二、對技術分析的認識差別

  既然圖表來自於歷史資料或資料,以數理基礎描述的圖表曲線只是過去的記錄,是市場行為以圖表形式表現的投影,那麼,圖表就沒有錯,錯的只是投資者的運用能力以及投資者的思維超越圖表而延伸出對未來的猜想和追逐行為。
   對於投資者來說,無論利用任何分析市場行為的方式,其目的都是試圖預測未來,一方面投資者尋求類似他們參與的情景,希望形成和未來相符的圖像;但另一方面,他們尋求發揮影響,根據他們的願望塑造未來。而投資者所期待的未來,主要是價格方面的而非基本面的。當價格影響到基本面或基本面影響到價格時,就又可能把價格帶離到偏離基本面的地帶,到最後想像與現實、期待與結果會達到無以為繼,甚至整個過程開始逆轉的地步。但是,追逐趨勢的行為未必不理性,就如同自然界中某些動物追逐群體移動有良好的理由一樣,投資者在追價逐市的投資行為中也是如此,追逐者只有在轉換變調的地方才會受損,而如果他們警覺的話,就可以生存,這也是技術分析得以應用的魅力所在。

  三、現實與理想的扭曲與錯位

  雖然我們可以應用許多技術指標來探索市場行為,提供預測市場未來的工具,然而,許多的投資者在運用技術指標分析中仍然不斷受到損傷,感到茫然。參與市場投資達成交易,意味著買賣雙方形成了完全相反的價值判斷,有一個買方,就相對應的有一個賣方,就意味著必定有一個人是錯的,如果投資者都看漲,就沒有賣方,如果都看跌,就沒有買方,因此,成交越容易、越密集,則買賣雙方完全相反的價值判斷的程度就越高,因而價值判斷越難。現代分析揭示出,價格是在表相無規則運動下的決定性無序,是表相隨機性,無序中內含有序,無序中產生組織、產生規律。價格波動高度隨機性是價格波動規律成立和存在的前提,價格通過大量的高度隨機性的游蕩和無序波動自動產生出組織、產生出有序,從而呈現出規律。一個層次上的價格波動規律在更高層次上觀察又是一種無序的、並不恆定的有序,規律的體現方式是隨機的,通過這種方式,又在更高層次上產生出新的有序、新的規律,這種規律性很容易使人想像出在波峰和波谷,價格的未來方向被明確地指了出來,但這是一個錯誤的理解。

  價格波動具有高度隨機性的特徵,那麼這種高度隨機性對投資人究竟意味著什麼?價格的高度隨機性不僅意味著任何投資人從局部而言、從短期而言都有獲利可能,更重要的是意味著任何投資人從全局而言、從長期而言獲勝的概率非常之低,因此投資人若希望在股票、期貨市場中長期穩定的獲利,必須解決如何在高度隨機性的價格波動中尋找出非隨機性即規律性部分,並擁有駕御價格波動與跟蹤預期的判斷力。

  以技術分析法對市場行為的判斷,不僅是從技術指標的某一局部特徵或某一時刻特徵作猜想擴大化或類比式思考,而要從本質上認識市場,對市場進行全面、冷靜、客觀地思考,尋找出其中的普遍性或普適性。不管使用何種分析方法,包括理論分析法、基本分析法、技術指標分析法、心理分析法,都是建立在歷史資料上的對現狀的描述與對未來的猜測,然而,“新的理論本應被發展,然後被懷疑,巨額的利潤本應變成同樣巨大的損失,不著邊際的樂觀主義者本應被深深的絕望所淹沒”,這一市場淘汰機制總是把我們的現實與理想扭曲、錯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