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業:
☆晶圓代工業、IC設計半導體相關:
IEK:去年台灣IC產值1.1兆 測試業成長最佳︰工研院IEK-ITIS研究數據指出,2005年台灣IC整體產業產值 (含設計、製造、封裝、測試)為新台幣1兆1131億元,較前年成長1.3%,其中設計、封裝業均出現高於5%的成長,測試業成長率更突破10%,唯一下滑的為製造業,跌幅3%。2005年台灣IC產業中成長最多的為測試業,成長率13%,產值652億元;其次為封裝業的6.4%,產值1667億元;再來是IC設計業的5.8%,產值2760億元;而晶圓代工等IC製造業產值雖高達6052億元,但與2004年相比成長率則下滑3%。預估,2006年台灣IC產業產值可達 1兆2259億元,較去年成長10.1%。 電源管理晶片,台灣未來五年漸入佳境︰儘管類比晶片設計公司是今年以來漲勢犀利的族群,但台灣整體電源管理晶片佔全球的總產值仍僅約5%。不過類比設計公司表示,扎根近十年後,台灣電源管理晶片自去年下半年已為台灣知名品牌與國際大廠接受,佔全球總市場的比重也可望自今年開始起飛。 儘管國家半導體(NS)等國際大廠認為,台灣電源管理晶片尚未嚴重威脅到外商的市場版圖。但前年開始眾多台灣類比設計公司投入電源管理與白光LED相關晶片領域後,尤其在白光LED領域已搶食外商固守的客戶。而去年下半年開始,國際大廠與台灣知名自有品牌,也終於在長時間的觀察與試探下,願意較大量地採用台灣電源管理晶片。業者估計,此波效益可望延續到未來五年。 |
☆封測業:
折舊攤提近尾聲 封測廠今年獲利、毛利率大躍進京元電、欣銓等受惠空間最大︰2000年景氣大好,台灣封測廠包括日月光(2311)、矽品(2325)、京元電等,資本支出均放大至新台幣百億元以上,二線廠也有30億到50億元的資本支出,然其後景氣波動劇烈,封測廠飽受之前過度擴產所導致的高折舊費用影響,所幸其後封測廠資本支出趨向理性保守,而進入2006年後,因先前2000年高折舊壓力趨於尾聲,對封測廠來說,攤提費用將大為下降,有助於提高毛利率。 |
☆記憶體業、IC通路等:
模組廠:拉高Flash營運比重,毛利率均較第三季明顯增長︰模組廠商創見(2451)、威剛(3260)及勁永(6145)94年第四季受惠FLASH需求攀升,營運比重逐月攀高,適時彌補DRAM行情盤整期,毛利率均較第三季明顯增長。今年,看好FLASH需求商機,創見、威剛及勁永旗下FLASH業務仍將維持4~5成營運比重,配合海外據點布局,與大陸廠產能運作,朝年度業績成長2~3成邁進。科技市調機構American Technology Research(ATR)發表報告指出,FLASH領先廠商、韓國三星電子認為,由於英飛凌、海力士等其他DRAM廠,紛紛挪出DRAM產能,轉進FLASH生產,今年第一季全球NAND Flash的位元成長率約達17%,市場恐將因季節性因素,出現些微供過於求,惟手機、MP3需求持續提升。 黃崇仁:2006年DRAM產業相當樂觀第二季512Mb DDRII ASP有機會上看5美元︰為了全面迎接DDRII世代來臨,台DRAM三雄對於DDRII投產速度不斷加快。力晶(5346)總經理謝再居於18日指出,目前估計力晶第二季DDRII產出將劇幅增加達3倍之多,董事長黃崇仁也表示,目前相當看好未來DDRII市場成長,因此估計2006年第二季512Mb DDRII售價有機會上看5美元,在DRAM廠製造成本進一步降低情況下,2006年DRAM產業將相當樂觀。 |
-
NB PC EMS產業:
去年4Q全球PC出貨量持續走強今年成長力道雖不如去年 但仍會持續成長︰華爾街日報(WSJ)引述市調機構IDC最新報告指出,受惠於低價個人電腦(PC)和筆記型電腦(NB)熱賣,2005年第四季PC的全球出貨量持續走強,和2004年同期相比,出貨量成長17.1%達6,110萬台,略高於另一市調機構Gartner估計的5,420萬台出貨量。據IDC調查,PC的全球出貨量成長率已連續3季超過17%,而且國際市場表現明顯優於美國市場,不過,PC價格在美國以外的地區走滑,讓電腦供應商面臨更大的銷售壓力,根據IDC數據顯示,美國地區在2005年第四季的PC出貨量年增率僅8.7%,但美國以外地區的出貨量年增率則有21%。 |
-
手機網通、電信光纖通訊相關產業:
大陸手機通路難為 台灣品牌業者如履薄冰自行操盤或大代理制各有優劣 需謹慎建立通路體系︰大陸手機通路異常複雜,不少台灣手機品牌業者因此付出不少代價,使得後進業者多採取相當謹慎的操作模式。明基(2352)中國營銷總部副總經理姚鴻州表示,通路策略確實是大陸手機市場的決勝關鍵,過去台灣手機品牌業者不是侷限在特定區域,就是無法建立長期的通路夥伴,使得不少業者鎩羽而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