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美元相對於其他貨幣,毫不留情直直滑落。20年後,戲碼依舊。然而,讓人憂心的另一個情況也是一樣:美國政府都沒有顯露出特別擔憂。
 
再者,1987年10月「黑色星期一」之前的那個週末,外國股票交易一片猛跌。這個情景在今天同樣上演。

1987年10月19日美國股市開盤後,紐約道瓊工業指數慘痛暴跌 508點。對大部分人而言還是餘悸猶存。

《MarketWatch》 主筆Mark Hulbert發表評論表示,美國股票市場恐怕又要面臨巨大跌幅。當然,今日道瓊工業指數較1987年的水準要高出很多,比較基準也需要調整,現在單日必須慘跌2700點,才能與1987年股價崩盤的情況相比。不過這只能稍微安慰愁雲慘霧的投資人而已。

另一項堪可告慰的事,也是拿現在與1987年股價崩盤比較:當時的危機起初只限在金融市場。經濟是一個整體,如同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觀察員的判斷,當時並沒有處在經濟衰退,也沒有進入衰退期的跡象。

的確,要預言現在走弱的美國經濟不會發展成成熟的經濟衰退,還言之過早。部分媒體目前仍然認為,美國經濟疲弱的程度被過分誇張了。

《Fosback's Fund Forecaster》 編輯Norman Fosback就這麼認為,他最新一篇發表的文章雖然並沒有挑明談過去一段時間全球市場的大跌,但他直接分析,究竟目前市場面臨的嚴酷挑戰會不會只限於在金融市場。

他懷疑限制的說法太過狹隘,「預期中的商業走緩並不會都這麼嚴重」。有很多可能性,根據他的說法,最重要的還是全球經濟的活力:「全球經濟在相當好的情況下向前邁進,這跟疲軟不振的美元全無關係(美元走軟反而促進外國對美國產品的需求),同樣地還要感謝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景氣(最主要的新興經濟體像中國與印度,提供了為數驚人的低價產品和服務給美國的消費者)。全球經濟景氣是所有人的金蛋。」

那麼次級房貸的危機呢? Fosback表示,次級房貸的衝擊也被過度誇張了。

「如同金融企業現在留下了可怕呆帳一般,同樣的公司原本也從中獲得巨大利益,而現在只不過是把獲利的部分繳回。美國人會從不合理的低利貸款中獲得的好處才是個神話,雖然這些獲得低利貸款的人可以保住他們的房子,他們必須負擔的次級房貸平均浮動利率卻高達9%,這項事實被掩飾了。事情總有正反兩面,這樣沉重的負擔對於發出貸款的金融機構來說,卻可獲得龐大的利潤。最終,這樣的效益可抵銷所有的違約,也就是說,現今違約的損失會是金融機構高風險放款的可預見成本。」

根據 Fosback的意見,底線是:「就算經濟衰退期來臨,也會是溫和的衰退。儘管法人的獲利絕對會下降,但這也不會是全球經濟擴張的末日。」

Mark Hulbert認為, Fosback的意見應當要被重視:他從1970年代中期就開始擔任財經時事通訊的工作,擁有超過30年間的經驗,以及累積的好口碑。他過去明顯的貢獻就是創立股票市場 timing system,而毫無疑問的,他長期觀察的成果成為《修伯特財經通訊(Hulbert Financial Digest)》最重要的市場追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