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2006年經濟成長率創下5.1%的懾人幅度,國際貨幣基金(IMF)即指出,2000年到2006年是全球人類經濟史上發展最輝煌的黃金時期,而受全球經濟熱潮與新興市場崛起的強勢帶動,具有民生題材基礎建設產業開始風起雲湧,而以這些投資組合為主的基礎建設基金(Infrastructure Funds),更一舉成為市場主題基金的熱點,市場甚至給了一個「水電工」基金的平民封號。
基礎建設小至水電、能源管路鋪設及傳輸,大至公路、機場、通訊、公用事業、鐵路、海港、電廠等國家建設等,所有滿足人民食、衣、住、行等基本需求的基礎設施。過去基礎設施與建設多屬於政府公部門經營,惟自1970年以降,政府為降低在基礎設施的財政負擔,使有限財政收入能投入更多的社會服務,歐美主要國家的公營基礎產業開始開放給私營部門投資,藉以加速基礎設施建設,並提高營運績效。
無關景氣榮枯
由於基礎產業涵蓋大型公共工程或建設,故具有高進入障礙門檻的特性,同時因為基礎產業替代性極低,景氣榮枯都不會造成人類對基礎建設等的民生需求,因此也較不受一般景氣波動影響,可預期的現金流量較高,相較其他產業更具有穩定收益性。同時,基礎產業與一般產業的相關性極低,具有風險分散效果,造就基礎產業基金與其他產業類型基金迥異甚多。基礎建設基金因橫跨基礎產業、公用事業、電訊、銀行金融、資訊科技、周期性消費服務等多重投資領域,因此在基金分類上並不易界定,在理柏環球分類中,大致可概分為「公共事業」(Utilities)、「基礎產業」(Basic Industry)或其他類股票型基金等三大類,部分基礎建設基金則隸屬於全球性、區域或單一國家股票型。
全球商機蓬勃
依理柏(Lipper)全球資料庫統計,截至今年5月底,全球目前有近90檔基礎建設基金,全球總資產規模高達250億美元,其中又以投資於全球(近140億美元)及澳洲(近40億美元)等的基礎建設基金為大宗。而以原幣計價計算,全球基礎建設基金今年以來到5月底止的平均績效達12.54%,近一年達38.03%,近三年則達96.04%。全球經濟近年強勁復甦,房地產景氣連年高漲,加上金磚四國等新興市場的強勢崛起與人口激增,推升基礎建設需求缺口大增,造就全球基礎建設商機蓬勃發展,其中又以新興亞洲最為火熱。
根據世界銀行預估,未來五年,為有效支撐經濟發展,亞太地區20餘個國家每年將至少將投入總金額1,650億美元於基礎建設投資。其中電力投資約800億美元,道路約400億美元,電信發展約260億美元,水力工程和治理約140億美元,鐵路建設約50億美元。亞洲開發銀行亦預估,東亞和南亞未來四年至少會投入2,500億美元於新基礎建設上。
亞洲基礎建設相對紅火,主要是因為過去50年來,亞洲總人口增加一倍,都市人口卻擴增兩倍,經濟全球化促使亞洲基礎設施建設快速蔓延,並促進了世界經濟發展。亞洲基礎建設的重心,包括2008年北京奧運、2010年上海世博會,越南2010年前的五年計畫,印度第11次五年計畫,預估總投資金額將逾3,000億美元,南韓、印尼、泰國、馬來西亞都有國家建設計畫,各國計劃總投入金額均逾500億美元,台灣亦有大投資、大溫暖,預計這些都將掀起一陣新興亞洲的基礎建設熱。
雖然亞洲基礎建設欣欣向榮,但相關亞洲基礎建設基金則仍以澳洲發展較具規模與完整。根據澳洲交易所(ASX)統計,截至今年4月底,澳洲當地共有22檔基礎建設基金,總資產規模逾澳幣470億元,年複合成長率近35%。根據理柏(Lipper)統計,全球今年以來至5月底止績效表現最搶眼的基礎建設基金為Spark Infrastructure Fund,整體績效高達63.18%,其主要投資標的包括Powercor Australia, CitiPower及ETSA Utilities等三大供電商。
掀起募集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