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熱門科技快報 (368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春天來了,景氣跟著回暖?國科會昨日分析北、中、南三個科學園區發展近況發現,園區廠商實施無薪假人數較上個月大幅降低,用水和用電量明顯增加,顯示「園區產業目前感覺到景氣有明顯暖化現象」。國科會表示,園區多數廠商預估無薪假會在今年六月停止。
國科會副主委陳力俊以「春江水暖鴨先知」形容各科學園區發展近況。他表示,「我們確實看到一些徵候,但景氣是不是真正回溫,仍須後續觀察驗證。」

南科園區管理局局長陳俊偉指出,園區廠商過去兩個月的營運狀況沒有再掉下來,確實與大陸家電下鄉的「急單」效應有關,但「我們不敢說這樣就是景氣回升」。

國科會統計,北、中、南三個科學園區廠商今年二月輪流排休無薪假的員工人數超過十三萬人,但到了這個月已跌破十萬人,三萬二千多人恢復正常上班。

竹科園區管理局副局長杜啟祥指出,竹科目前排休無薪假的人數已降至七萬八千多人,平均每人每周多休一.一天無薪假。隨著訂單逐漸回流,多數廠商預估無薪假會在今年六月停止實施。

南部科學園區排休無薪假人數則從一萬五千人減少到一萬一千人。陳俊偉表示,平面顯示器產業近期確有增溫現象,今年第一季產能利用率較去年第四季增加一到二成;半導體產業景氣原本預期今年第一季會比去年第四季衰退三到四成,但近期產能利用率也提升一到二成,業界認為第一季是谷底,第二季起可望溫和回升。

陳俊偉分析,南科目前排休無薪假的員工人數,約有一萬人從每周休一天改為每兩周休一天,有家廠商排休無薪假的人數更從三千人降到六百人。有些下游廠商最近頻頻接獲上游客戶詢問二、三個月後的產能是否仍有空檔,顯示上游廠商已開始規畫下一季訂單。

中部科學園區排休無薪假員工比率從七二%降到四八%,人數從一萬四千多人減少為九千二百多人,多數是每周多休一天,尤其是光電產業因近期接獲大量訂單,三月份排休無薪假員工已不到上個月的一半。

面板急單釋短期缺 派遣搶、昔正職工寧失業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電集團名譽副董事長宣明智,昨日終於同意接掌台灣記憶體公司,三十年前加入聯電,宣與曹興誠及劉英達形成的鐵三角,撐起了國內半導體業半邊天,宣明智在半導體業的扎實人脈與爾必達社長坂本幸雄的良好關係,是他接下DRAM整併重任的主因。

     由於宣明智女婿二月底才騎乘重型機車車禍過世,科技界對於宣明智這時候願意扛下政府付託,整併台灣DRAM產業,都感到十分佩服。

     宣明智在國內半導體業人脈相當深,五年前宣明智發表「管理的樂章」新書,超過十五位上市櫃公司負責人親自蒞臨致意,其中包括矽品董事長林文伯、京元電董事長李金恭、欣興電子董事長曾子章、前惠普董事長何薇玲。

     宣明智三、四年前得過肝病,這一場大病讓他漸漸交棒,先前宣明智同時擔任矽統、智原、圖誠、聯誠、公信、丞信等公司董事長,現在只掛名智原科技董事長。

     宣明智在擔任聯電日本廠董事長期間,與日商爾必達在內的日本半導體界有很不錯的私交,宣明智二○○七年接下智原董座,智原與聯電日本廠合作也愈趨密切,日本訂單大幅成長。

     一般相信,宣明智接下台灣記憶體公司負責人的棒子,未來將成為爾必達與台灣政府間重要溝通橋樑。

 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將負責召集籌備台灣記憶體公司(TMC),宣明智五日強調,「這是個非常艱鉅困難的任務,我有臨危受命的感覺!」他將立刻召集種籽部隊,與美光(Micron)、爾必達(Elpida)完成協商談判,取得智慧財產權(IP)和製程技術,希望六個月內正式成立公司,展開研發和設計工作。

     國內DRAM產業面臨困局,宣明智表示,今天是因為供過於求,台灣在IC產業雖人才濟濟,但過去未掌握到IP,所以很多地方使不上力氣;目前國內情形來看,大家已走向堆疊的技術,跨廠商有不同技術,但相似度很高,只是有不同的製程,差異性並不大,我們欠缺的是建立自己的專利技術,希望透過TMC的成立,可以招兵買馬,讓我國DRAM產業在國際地位有長足競爭力。宣明智強調,他很認同經濟部的再造計畫,希望能在這個架構之下徹底解決國內DRAM世界競爭力不足的問題,因此他會馬上召集一批種子部隊,並與美光、爾必達協商,取得想要的智慧財產權及製程技術,之後整個公司將積極投入研發工作,提升到國際的水準。

     至於是否已拍板定案哪個廠商?宣明智說明,目前並不是選擇哪個陣營的問題,而是要找到不錯的源頭,再進一步和國內業者協商,個別商量討論後才知道如何配合TMC;因此,TMC的第一優先要務是找技術源頭,可自行研發關鍵技術後,再找製造夥伴。

     宣明智表示,將來不管董事會、外部董事、專業顧問或CEO等,會作出最好的選擇。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政府搶救DRAM藍圖出爐!經濟部長尹啟銘昨天向行政院長劉兆玄簡報「台灣DRAM產業再造架構」,並由政府和民間成立台灣記憶體公司(TMC),行政院國發基金主管說,目前對台灣記憶體公司最多可投資入注「子彈」為七百億元,由於TMC不是國營事業,因此政府投資比重將低於五○%;但國發基金投資狀況,必會接受立法院監督。
國發基金主管表示,未來若能將國際DRAM大廠美光與爾必達全部納入,屆時國內DRAM產業整併後,可有效控制產能、技術轉移與人才集中,且降低成本,希望未來能達全球市占率六成,足以與南韓三星抗衡。

不過,國發基金主管強調,台灣記憶體公司,將屬於控股公司,旗下子公司可能有力晶、茂德、南科、華亞科等DRAM廠商,將涉及股權轉換問題,相當繁雜,難度頗高。

尹啟銘昨天宣布,政府將和民間共同成立台灣記憶體公司,進行DRAM產業再造,在「建立自主技術、提升國際競爭力、確保政府資源效益最大化」的三大原則之下,發揮研發中心、整合平台、品牌行銷等整合性功能。

至於爭取策略聯盟的技術來源,將擇定美光或爾必達?尹啟銘表示,在籌備新公司成立期間,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將協助組成專業經營團隊,與美光、爾必達洽談技術合作及投資事宜,為我方爭取最有利的條件;更重要的是,也將協助洽商「國發基金」和可能投資者,爭取資金挹注。

尹啟銘表示,新公司的資本額、所需資金來源、股權組成、人才來源及設立位置,目前都交由宣明智統籌;基本上TMC不是國營事業,因此政府投入資金不會超過五○%,「而且政府資金愈少愈好!」

尹啟銘強調,DRAM產業再造,希望以最有限的經費投入,運用進可攻退可守的作法,確保政府資源投入效益最大化,建立過去缺乏自主技術;所以是著眼在救技術、就產業,而不是救個別公司。

國發基金主管指出,目前還沒有任何DRAM業者遞件,未來要入注資金進行DRAM產業整合,須經三項程序,首先由跨部會小組審查是否進入實質評估,進入實質評估後,再去找技術審查團隊與財務鑑價審查團隊,評估結果提交投資評估委員會做參考,然後再送交國發基金管理委員會議討論,最後再提提報行政院同意。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鴻海集團(2317)逆勢投資。 總裁郭台銘說:「2009年是個重要投資年!」

今日鴻海公司以集團名義,宣布跨入生物醫療行業,宣告鴻海跨入第七個C-care,鴻海集團自2001 年宣布由3C擴大至7C,今日的宣布投入康聯,宣告鴻海集團7C布局完成。

鴻海的3C為-Computer、Consumer、Communication為基本,之後跨入第4個C-Car,2005年投入第五個C-Channel,而2006年、2007年投入第6個C-Content,今日正式宣告進入第7個C-Care,使得鴻海的7C計劃宣告完成。

鴻海(2317)集團與訊聯生技(1784)上午共同宣布,雙方將合資成立康聯生技公司,建構新世代健康管理中心,導入國際最先進的基因檢測與幹細胞技術,鴻海出資1億元投資康聯,持股50%,成為最大股東,是國內科技集團進軍生技業具體成型的第一案。受此消息激勵,訊聯今跳空漲停。

鴻海集團透過旗下投資公司入股訊聯生技,並共同成立康聯生技,資本額2億元,鴻海投資1億元,持股50%,訊聯則持有22.5%,總計鴻海持有訊聯生技8.6%的股份。

目前為鴻海醫療小組召集人的吳啟誠,將出任康聯生技的董事長,他表示,成立康聯的宗旨,主要是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有感於同仁在崗位上全力以赴,為顧及同仁及家人的健康,決定投資訊聯,作為鴻海跨足生技業最重要而具體的第一步,快速在生技領域中擴大企業版圖。此舉亦是國內各大科技集團相繼發表進軍生技宣言後,具體成型的第一案。

鴻海集團近年來不斷在為旗下所有辛勤付出的員工,尋找合適的健康管理專家,而訊聯的中心思想「用生技的力量,創造更美好的生命品質」,與鴻海集團對生技業的期望與趨勢判斷相同,雙方的目標與發展策略不謀而合。未來除了服務鴻海與訊聯員工之外,也將基於「己所欲,施於人」的善念,擴大幫助更多需要的人。

他說,當初鴻海醫療小組的成立,主要也是希望發展預防醫學、個人化醫療方案,擺脫一體適用的醫療方式,然後利用創新及有效的方式,讓被照顧者也能積極參與,這次鴻海決定與訊聯合作,就是希望未來能讓郭董事長的愛心,也可以照顧到國人。

訊聯董事長蔡政憲表示,雙方經過長期的審慎評估及洽談,決議共同發展幹細胞與基因等領域,快步提升台灣生技產業在全球的競爭力,康聯未來將建構新世代健康管理中心,以P4 Medicine(預測Predictive、預防Preventive、個人化Personalized及參與性Participatory)為成立方針,導入國際最先進的基因檢測與幹細胞技術,轉化為具體施行的醫療方案,提供個人化的健康管理及預防醫學的整合服務。

鴻海(2317)近期動作頻頻,分別和IBM及訊聯攜手進軍節能環保和生技產業,外資認為,鴻海此舉要拓展營運範疇,跳脫傳統的製造業角色;里昂證券也認為鴻海財報體質有明顯改善,加上股價落後電子股指數已有一段時間,預期未來股價相對有表現空間,將評等調升至「買進」,目標價80元。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球EMS硬體製造大廠鴻海精密,今年進行方向調整了! 鴻海宣布跨入軟體服務,第一次出擊就選擇新興的環保節能產業,並與全球最大的軟體服務公司結盟。鴻海積極進行結構性的調整,由「製造的鴻海」轉型向「軟體服務」與「軟硬體垂直整合」的鴻海。

鴻海精密董事長郭台銘說,經濟景氣不佳進行結構性的調整,亦是淘汰賽的開始,也是大者恆大的時代,亦正是「向前看」擴大投資的開始,而投資的方向將是決定下一次的勝負關鍵。鴻海的「調整」計劃亦從今年正式開始,確立新的方向。

宣布跨入軟體服務市場

這是鴻海第一次由製造端使用者介面與作業軟體間的軟體開發跨出去,宣布跨入軟體服務市場。鴻海與IBM、EIM 、C-Clock結盟合作「Green Cert」解決方案,鴻海負責亞太區部份。鴻海的環保軟體服務分為三階段,第一步跨出去,選擇新興產業-環保節能產業的碳計算相關軟體的開發,除了服務台灣廠商之外,並將為中國、越南等亞太地區量身訂做,為廠商進行客製化的軟體服務。第二步則發展出監控系統、光學、零組件、晶圓等環保相關軟硬體,最後則發展成smart town,即環保城,在台灣、深圳、隴華等地區。

事實上,鴻海將以軟體為發展方向,成為其核心中心已是發展策略,以去年全球不景氣,傳出鴻海全球裁員約15%,但郭台銘同步做了一次很大的動作,就是將大量硬體工程師轉至軟體,郭台銘稱這是一次「move software」行動,且認為是重要的方向。

進軍軟體服務是第一枝芽

事實上,鴻海目前的軟體團隊與工程師約有上萬名,但這一部份,都是以製造端使用者介面與作業軟體間的軟體開發與設計為主,換言之,是在於改善硬體的製造流程與使用者介面的軟體,但是,去年底的這一次大轉移,移到新的軟體服務部門,未來並成為鴻海的core center。

郭台銘說在景氣不佳時,要投資就要「向前看」,他絕不放棄硬體,因為,硬體製造是鴻海的根,根紮得深,向上才能長得高,而竄出地面枝就是「軟體服務」。軟體的獲利相當高,是郭台銘今年不追求營收3成基本盤的成長,轉向追逐高獲利成長,而進軍軟體服務就是第一枝芽。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記憶體公司(英文名暫定為 TMC)籌備階段召集人宣明智今(5)日表示,將在3個月內完成協商,取得智慧財產權與技術, 6個月內成立;台灣記憶體公司ㄧ定要有自己的技術,會針對美光與爾必達協商,選 1個最好作策略夥伴。TMC 將以投資爾必達或美光的方式,在取得技術後,與國內有實力的產商洽談合作對象。
 
經濟部部長尹啟銘今天宣布台灣DRAM產業再造架構,將成立台灣記憶體公司,英文名暫定為 TMC,包含研發中心、DRAM產能整合平台、品牌行銷等整合性弁遄A並由聯電(2303-TW)副董事長宣明智擔任召集人。

宣明智說,台灣DRAM產業最缺乏的是生產技術與行銷自主權,這是非常艱鉅困難的任務,但也有可執行性,在深切認同再造理念下,也希望徹底解決DRAM產業的問題;因此,將馬上會有一批種子部隊,研擬計畫,跟美光、爾必達協商,如何取得智慧財產權的技術,積極展開研發,希望提昇國際水平。

宣明智指出,TMC將在3個月內完成協商談判,取得智慧財產權與技術, 6個月後成立,展開研發與設計工作:先決定技術源頭,將投資爾必達或美光,取得技術後,再與國內有實力的產商洽談合作對象。

宣明智也說,目前DRAM產業走向堆疊技術,機台相似度高;不同技術源頭雖然有不同製程,但是差異性不大:台灣沒有IP,沒有自主權,因此希望能夠自己擁有IP,有競爭力的技術,與國內業者目前的佈局,也沒有太大衝突。

宣明智進一步表示,生產方面,會與國內公司洽談合作,必須有研發能量與生產能量;整合技術與國外菁英,成立精英團隊,會整合台灣優勢,包括IC設計公司,與下游模組、系統產商,都是競爭力最主要的來源。

尹啟銘說明, TMC將投資國外技術來源,國外來源投資 TMC公司,有策略夥伴關係存在;宣明智副董完成階段性使命後,就它豕降h,未來將尊重 TMC董事會決策,CEO由董事會決定,董監事也依照持股比例。

尹啟銘強調,政府目前沒有打算挹注基金在TMC,TMC也不是國營事業,政府持股一定在50%以下,政府資金也是越少越好。TMC 的計畫書,都會呈現需求與資金來源,目前沒有成熟到可以對外說明,新投資人也不排除國內、國外。

尹啟銘進一步指出,今天的DRAM產業的問題在供過於求,規模不會帶來競爭力;在購併後,台灣缺的智慧財產權、行銷自主權,都會補起來,更能掌握思考與佈局,希望政府與民間支持。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RAM整併進入倒數計時,據了解,經濟部最快在5日公布整併架構,規劃新成立一家資本額超過千億元的控股公司,政府出資700億元,整併計劃不排除出現轉向,不直接點名與誰合作,而是邀請爾必達(Elpida)與美光(Micron)兩大陣營成員共同參與。

隨整併案架構即將公布,台股也出現「押寶」行情,隸屬日本爾必達體系的力晶3日盤中股價由黑翻紅,終場上漲0.05元、收在3.8元,並帶動封測協力廠力成開低走高,收盤上漲2.2元,以54.1元收盤;美光合作夥伴南科、華亞科及封測廠福懋科則逆勢收黑。

經濟部官員透露,整併案架構已大致定案,但要待行政院長劉兆玄拍板,並到立法院報告備查後才能對外宣布。經濟部長尹啟銘4日將赴立法院進行業務報告,預料整併案是立委們質詢的重要焦點。

儘管爾必達與美光兩大陣營都積極爭取整併主導權,但官員透露,這次揭露的整併基本方向將朝向成立一家新DRAM控股公司,至於是由爾必達或美光陣營出線,不會在本周(2~6日)公布,會交給新任召集人推動商談。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瞄準行動上網裝置(MID)商機,英特爾3日宣布把凌動(Atom)處理器內的系統單晶片交給台積電代工;由於台積電也替英偉達(nVidia)、高通(Qualcomm)生產以安謀(ARM)處理器為主的MID產品,業界解讀,MID 市場「雙A」開戰,台積電全面得利。

分析師表示,Atom平台鎖定低價小筆電、行動上網裝置(MID)等,這類可攜式產品商機高達100億到200億美元,而以Atom平台為核心開發的單晶片系統應用潛在商機也有數十億美元,台積電接單的實際效益二年後發酵,一旦Atom市場起飛,可望為台積電帶來15億美元的年營收貢獻。

英特爾3日與台積電簽署合作備忘錄,宣布將應用在小筆電的Atom中央處理器核心技術移植給台積電,台積電將可為客戶量身打造Atom相關產品,擴大接單,由於英特爾並非直接釋出Atom處理器訂單給台積電代工,與市場預期有點落差,台積電3日早開高不久遭壓回,終場下跌0.15元,收44.6元。

英特爾銷售長馬宏升(SeanMaloney)3日強調,與台積電合作,目前沒有確切下單時程,也不影響自家處理器的生產藍圖。

台積電也說明,因為英特爾的客戶對Atom核心系統單晶片有客製化的需求,目前Atom標準品無法滿足英特爾的客戶,才透過台積電生產這些客製化晶片。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部長尹啟銘今日將向行政院長劉兆玄報告DRAM產業整併架構及召集人,政府將成立一家新公司作為整合平台,不論整合或整併國內DRAM廠,由新團隊進行協商。尹啟銘表示,經濟部一旦跟院長做完報告,就會向外界報告。不過,由於政府希望偕同召集人一起對外說明,因此,預計今天行政院可能會對外公布。

     經濟部規劃的DRAM產業整併架構,將公布成立一家新公司,並且擬由這家公司將同時進行生產與技術研發,若有意加入該公司的DRAM廠,也需將廠房併入該公司。

     據了解,整個整併架構將朝向三合一或是六合一版本進行,召集人仍內定為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不過細節將延後二週公布,本周只會公布大方向,在美光陣營加碼祭出優厚條件之下,硬是將爾必達、美光陣營的聲勢拉成五五波,可謂後發先制。

     由政府主導的DRAM整併架構雖然傳出將以設立控股公司的方式進行,但是由於政府在挑選主導陣營上,始終拿不定主意,加上美光陣營端出無償技轉、入股新公司的牛肉,更讓政府左右搖擺,從12月16日政府宣布將進行DRAM產業的國際性整併之後,到現在已經將近3個月,整併架構卻遲遲沒有出來,整併的版本更是一夕數變,但是DRAM廠卻持續以每個月超過10億元的現金流出,勉強維持。

     法人表示,這一波韓元大幅貶值,雖然韓國有嚴峻的外債風險,但是韓國的DRAM廠、面板廠想利用這一波踩死台灣廠商的企圖相當明顯,整併已經不容等待,且愈來愈緊迫。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急單效應與訂單集中生產的策略下,台灣面板雙虎友達(2409)、奇美電(3009)最近旗下的5.5代、6代與7.5代廠稼動率都有明顯回升,其中雙虎的6代廠已經雙雙接近滿載運轉狀態,估計友達的7.5代廠到本月底前,也將有接近七成的稼動率。

     奇美電指出,目前旗下各生產線的稼動率狀況各不相同,6代廠的策略是集中生產,把原屬於其他生產線在做的面板產品集中至6代廠,以拉高稼動率為第一要務。據了解,目前奇美電的6代廠雖然表面上看來有12萬片的玻璃基板產能,但是其中有3萬片產能的設備是後來才裝機,目前尚未二次配管(設備進廠後要配氣體、水等管線才能使用),因此實際上可以動的產能是9萬片,若以此來計算,奇美電6代廠目前已經是滿載在運轉。

     奇美電的5.5代廠目前稼動率約七成,5代廠則是略低於五成,因為奇美有兩條5代線(產能各21萬與14.5萬),也是把投片集中在其中一條,以節省水電費。

     至於友達,目前6代線稼動率也逼近九成,7.5代線估計到月底可以達到七成,主要原因是接到來自三星與索尼的40吋與42吋液晶電視面板補庫存需求,約佔掉目前友達7.5代線生產比重的一半左右。

     市調單位DisplaySearch指出,近期造成面板出現急單效應的原因,主要是在18.5吋、21.5吋等液晶監視器的面板需求,這兩種16:9寬螢幕面板在6代線生產都算是經濟尺寸,此外也有部分液晶電視面板的急單加入市場。

     不過在5代以下的面板生產線,目前稼動率就比較不理想,友達、奇美電的5代廠「平均」稼動率都在四成以下,彩晶低於三成,僅有群創一枝獨秀,目前五代廠稼動率接近滿載。

     至於日前傳出打算展延貸款的華映,目前旗下6代廠稼動率不及四成,兩條4.5代線以及一條4代線平均在一至二成之間。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鴻海有意轉型為以知識為基礎的「科技的鴻海」,該公司昨日與IBM舉行技術合作記者會,並IBM GreenCert亞太代理權,進軍環保節能市場,初期會落腳在高雄軟體園區,招募約200位員工;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表示,鴻海初期投資不大,只投資數百萬美元,不過未來還有造鎮計畫,將投入數10億美元打造鴻海智慧城,不過目前地點未定,但保證又便宜又好。

     此外,鴻海精密將於周五召開董事會,討論去年財報及股利水準,法人預估,鴻海去年每股稅後盈餘約在8-8.5元的水準,為展現實力,鴻海今年不排除將提高配股水準,整體配股及配息金額有機會與去年的4.5元相當。

     隨著京都議定書的實施,加上新任美國總統歐巴馬把節能產業納為重點施政目標,「碳足跡」相關商機潛力無窮,IBM也與合作伙伴EIM、C-Lock合作,開發出全球第一套精確計算碳排放的監控系統GreenCert,鴻海取得亞太的代理權,也正式由硬體代工廠轉型為軟體、服務廠商的方向前進。

     郭台銘表示,鴻海產品有機殼、印刷等,都是屬對碳排放監控系統需求度高產品,鴻海會優先在自家工廠導入GreenCert系統,要率先做為其他廠商的表率。

     郭台銘表示,鴻海投資在環保節能產業共分3個階段,第一階段鴻海只是取得代理、銷售,只小小投資數百萬美元,第二階段導入感測器、零組件等配套生產,投資金額可能就有數千萬美元,未來鴻海終極目標要投入打造智慧城鎮(smart town)的計畫,可能就需投入數10億美元。

     郭台銘說,造鎮計畫已開始推動,不過地點還沒確定,也不好宣布,以免當地地價暴漲,但他保證從他們代工電子產品的經驗來看,鴻海造鎮絕對會又便宜又好。

     為了這個合作案,科技巨擘IBM負責綠色科技解決方案的IBM全球副總裁伊斯頓 (Mark Easton) 特地來台參加簽約儀式。伊斯頓表示,鴻海做為亞洲區合作夥伴,除了因為雙方長久以來的合作關係,也是看好鴻海在亞洲區的優勢。GreenCert 除了可應用在企業節能減碳,未來要進一步應用節能技術打造智慧電力系統、健康照護系統和智慧城。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鴻海 (2317)今 (4)日與 IBM宣布結盟進軍環保節能產業,目前已取得 IBM「Green Cert」解決方案的亞太區獨家代理權,而鴻海初期也投資了數千萬至 1-2億美元於節能減碳相關軟體的開發上。董事長郭台銘強調,希望能夠使鴻海從傳統製造業轉行為以軟體、知識為基主的科技服務業,甚至將於台灣打造一座「綠色智慧城市」。
 
鴻海今天與 IBM共同宣布將和全球環保能源資訊解決方案夥伴 EIM及C-Lock,共同簽訂亞太區技術與服務結盟合約,聯手進軍環保節能產業。目前鴻海已取得「Green Cert」解決方案的亞太區獨家代理權。

郭台銘表示,鴻海深圳廠的碳排放量平均每天就高達 100萬噸,鴻海有此計劃已經有 1年的時間,目前將先由鴻海自己全球的廠區做起,未來則將提供其他亞太區企業當地化、客製化服務的節能減碳解決方案。

郭台銘表示,之所以進軍環保產業,是因為著眼於一個「大時代的開始」,也就是「產業淘汰賽的開始」,因此一定要針對企業的下一波發展進行投資,而製造業向來競爭激烈,因此有本身製造的基礎,再跨足轉體垂直整合和科技服務業,相信一定更能成功,也就是說,製造業的本業絕對不會放棄。

而轉型的第 1階段,鴻海將從高雄轉體園區開始,進行幾千萬至 1-2億美元的軟體投資,以原本鴻海全球軟體服務部門中已和 IBM合作多年的 1萬名工程師開始,進行人才培訓,預計將為南台灣帶來 100-200個新增職缺。

第 2階段則是 3-5億美元的重大投資案,投資相關零組件和系統整合等;長期來看則將在台灣打造一個綠色智慧城市,使用綠建築、 LED、太陽能、綠色面板等環保建材,預計將會是好幾10億美元的重大計劃。

鴻海(2317)董事長郭台銘今(4)日證實,鴻海近期確實接到急單,因此在中國大陸也緊急招募了5%的生產線員工,因此短線來看,「景氣雖然還不能說是回溫,但卻沒想像中的那麼壞」,相信谷底一定很快就會來到。
 
郭台銘曾經於尾牙致詞時指出,今年將會是相當艱困的一年,也曾經指出「最壞的還沒開始」;不過,單就第 1季鴻海單月狀況來看,因為急單效應加持,業績確實還不錯,整體大環境狀況並沒有先前預估的那麼壞。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瞄準行動上網裝置(MID)商機,英特爾昨(3)日宣布把凌動(Atom)處理器內的系統單晶片交給台積電代工;由於台積電也替英偉達(nVidia)、高通(Qualcomm)生產以安謀(ARM)處理器為主的MID產品,業界解讀,MID 市場「雙A」開戰,台積電全面得利。

分析師表示,Atom平台鎖定低價小筆電、行動上網裝置(MID)等,這類可攜式產品商機高達100億到200億美元,而以Atom平台為核心開發的單晶片系統應用潛在商機也有數十億美元,台積電接單的實際效益二年後發酵,一旦Atom市場起飛,可望為台積電帶來15億美元的年營收貢獻。

英特爾昨與台積電簽署合作備忘錄,宣布將應用在小筆電的Atom中央處理器核心技術移植給台積電,台積電將可為客戶量身打造Atom相關產品,擴大接單,由於英特爾並非直接釋出Atom處理器訂單給台積電代工,與市場預期有點落差,台積電昨早開高不久遭壓回,終場下跌0.15元,收44.6元。

英特爾銷售長馬宏升(SeanMaloney)昨天強調,與台積電合作,目前沒有確切下單時程,也不影響自家處理器的生產藍圖。

台積電也說明,因為英特爾的客戶對Atom核心系統單晶片有客製化的需求,目前Atom標準品無法滿足英特爾的客戶,才透過台積電生產這些客製化晶片。

這些客製化晶片的應用範圍,包括行動上網裝置、、智慧型手機、、桌上型易網機等。

台積電與英特爾這次合作,是台積電首度在中央處理器代工告捷,聯電目前沒有中央處理器客戶;新加坡特許則有替超微(AMD)代工部分中央處理器。

台積電的45、32甚至28奈米製程,都已具備中央處理器所需的高介電層/金屬閘(High-k Metal Gate,HKMG)製程,業界預期,英特爾最快明年可找到客戶,挹注台積45奈米以下產能。至於英偉達、高通、德儀(TI)等晶片大廠,去年起不約而同也看好MID市場,並透過安謀處理器授權推出單晶片,也是以台積電65、45奈米製程生產。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RAM整併進入倒數計時,據了解,經濟部最快在明(5)日公布整併架構,規劃新成立一家資本額超過千億元的控股公司,政府出資700億元,整併計劃不排除出現轉向,不直接點名與誰合作,而是邀請爾必達(Elpida)與美光(Micron)兩大陣營成員共同參與。

隨整併案架構即將公布,台股也出現「押寶」行情,隸屬日本爾必達體系的力晶昨(3)日盤中股價由黑翻紅,終場上漲0.05元、收在3.8元,並帶動封測協力廠力成開低走高,收盤上漲2.2元,以54.1元收盤;美光合作夥伴南科、華亞科及封測廠福懋科則逆勢收黑。

經濟部官員透露,整併案架構已大致定案,但要待行政院長劉兆玄拍板,並到立法院報告備查後才能對外宣布。經濟部長尹啟銘今(4)日將赴立法院進行業務報告,預料整併案是立委們質詢的重要焦點。

儘管爾必達與美光兩大陣營都積極爭取整併主導權,但官員透露,這次揭露的整併基本方向將朝向成立一家新DRAM控股公司,至於是由爾必達或美光陣營出線,不會在本周公布,會交給新任召集人推動商談。

南科、華亞科、力晶等本土DRAM廠昨天都不願對此回應,強調一切待整併計畫公布後才能討論;茂德認同經濟部對國內DRAM產業的整併原則,認為唯有台灣「技術扎根」,DRAM產業前景才有希望,個人經營權並不重要。茂德昨天股價一度衝上漲停板,收盤漲0.07元、收在1.25元。

據了解,政府計劃集資至少1,000億元成立一家控股公司,其中政府出資700億元、剩餘資金再邀請國內有興趣的DRAM者參與,希望藉此落實技術扎根、產銷平衡。

也就是政府的整併計畫,不會從爾必達、美光兩大陣營擇一合作。最理想的狀態,是爾必達、美光兩大陣營同時參與新公司運作。業界認為,目前DRAM廠商普遍彈盡糧絕,誰想獲得政府700億元的資金挹注,就得參與新公司運作。

至於新公司召集人名單,尹啟銘強調「須向劉揆報告後,才能對外宣布」。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鴻海與IBM今(4)日簽約,雙方將聯手進軍綠色環保節能產業。據了解,此次結盟可能是IBM把綠色節能伺服器(Server),交由鴻海代工製造,共同開拓亞太區市場。

產業研究員分析,目前全球以英特爾(Intel)系統為架構的低階伺服器,幾乎都委由台灣廠商代工。由於IBM已從硬體廠商轉型成為以軟體、服務為核心的科技業者,將會陸續釋出節能環保伺服器等更高階的硬體產品訂單,包括鴻海在內的台灣代工廠有機會受惠。由於伺服器毛利率遠優於個人電腦(PC),此趨勢將提升台廠獲利。

鴻海與IBM今天上午將以「聯手進軍環保節能產業,亞太區技術與服務結盟」為題舉行簽約記者會,除了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台灣IBM總經理于弘鼎將親自出席外,並邀請立法院長王金平、環保署長沈世宏、經濟部次長施顏祥等政府高層見證。

鴻海與IBM主管昨天皆保持低調,僅表示雙方會在綠色環保科技方面加強合作,拒絕透露更多合作細節。

市場人士推測,IBM擁有綠色節能伺服器技術、而鴻海的製造能力精湛,雙方可能結合各自優勢,共同開拓亞太區市場。

其次,IBM具備環保廠房規劃的經驗與能力,鴻海則在全世界開疆闢土、興建廠房,為呼應綠色廠房的未來趨勢,雙方也可能在這部分加強合作。

郭台銘早在去年中就喊出打造「數位環保科技城」的構想,IBM也曾公開表達參與意願,提供從軟體至硬體的整合解決方案,包括廠房設計、電能管理、溫度至廢水處理規劃、建置及諮詢服務等。

另外,鴻海去年初收購美國代工大廠Sanmina-SCI位於美國、匈牙利及墨西哥的部分電腦資產設備,順勢取得IBM伺服器訂單,雙方早已結緣。

鴻海規模日益壯大,且代工客戶皆是一流國際大廠,開始扛起企業社會責任(CSR)。無論從產品規劃到生產製造流程等,鴻海都不斷強化綠色環保的新形象。

CSR為當紅顯學,以鴻海所屬的科技代工業為例,僅綠色環保議題,除了要求產品材質對環境破壞小、生產過程耗電量小、產品使用更省電、甚至到使用後的廢棄品回收等,幾乎要包辦產品「由生到死」的整個過程。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各國政府提出的振興經濟方案中,有些只能救急,有些則兼顧長期效益,美國總統歐巴馬的方案,就是以「綠能經濟」掛帥,希望在擴大公共建設、提供就業之餘,不但能落實環保永續,也能帶動產業新機會。在他的方案中,將在未來20個月花費110億美元,以智慧電網(smart grid)促進全面節能減碳,確實是一項很值得我國參考的作法。

所謂「智慧電網」,簡單的說就是具有人工智慧的電力供應網,它能即時機動地整合調配用電供需,並達到最佳節能的電力管理。智慧電網包括了輸配電網路、先進電子電錶、各式儲能設施、資訊分析管控軟體及電路安全保護機制等。2月間工研院與美國史丹佛大學共同在加州舉辦的節能研討會,就特別針對智慧電網及其中的先進電子電錶系統(AMI/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技術、效益和推動策略,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智慧電網除了能更靈活有效地調配電力供需,更需利用先進電子電錶所提供的即時用電資訊,來改變用戶的用電行為模式、節約用電;另外也透過差異電價,進一步降低尖峰用電,避免增建電廠的龐大投資,因此智慧電網對電力供需雙方都有利,有助於全面大幅節能減碳。

目前英國、瑞典均在積極規劃推動智慧電網,義大利及美國已率先試行,加州完成第一階段試驗性200萬戶社區先進電錶系統(AMI)的安裝。初步分析顯示,節省電力可達16%至30%之多,效益十分可觀,預計未來全球各國將會陸續展開布建。根據ABI顧問公司估計,全球每年電錶成長率超過三成,產值新台幣千億以上,難怪許多公司如GE、HP等均積極參與,企圖搶占商機。

AMI系統除電子電錶本身,更重要的還有電能管理和交易服務、通訊與資料處理服務,以及連結到用戶家中的「智慧家電」等新商機。例如美國Austin Energy公司推出的無線溫控計(wireless thermostat),結合多重感測器及先進電錶,就能讓用戶更輕鬆而有效地節能;而具有即時節電功能的冰箱、冷氣及烤爐等家電新科技,也將使家庭及商店都更環保省電。

智慧電網除了「用戶端」衍生的商機之外,在「供電端」也有許多新發展。由於智慧電網的機動、彈性及智慧化,更便於銜接各種易受天候影響而來源不穩定的新興再生能源,如風能、太陽能等。未來還可結合數量龐大的電動車,將晚上離峰充電的汽車電能,在中午提供尖峰用電之需,因而發揮更大的節能功效。美國Xcell Energy公司正協助科羅拉多州,推動一項以智慧電網為核心的「智慧城市」計畫,以測試各項科技及服務營運模式。

智慧電網的推動,由於涉及法規、基礎建設及科技應用,只有結合政府、電力公司及民間企業的力量才能成功。如果台灣的輸電網路及1,200萬用戶的電錶系統都能藉著擴大公共建設全面升級,必定會對全民節能減碳大有助益,進一步更可發揮台灣電機電子優勢,搶占綠能產業先機,相信未來在大陸及開發中國家會有十分可觀的商機。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股跌破7000點大關,但台股卻是開低後跌幅收斂,力圖往平盤靠攏,表現可以說是相當強勢。包括花旗環球和瑞信證券都看好電子股的反彈動能可望延續下去,也是力撐台股表現的重要因素。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受韓元影響大幅走貶,在外資眼中,彷彿是一刀兩刃,花旗環球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谷月涵指出,匯率走弱確實增加了電子股的吸引力,尤其是IC設計族群,外資今年以來賣超640億元,但卻買超聯發科90億元,國內法人也是大舉加碼IC設計族群。

但谷月涵也指出,新台幣走貶卻也使得台股過去的重點題材高股息概念恐怕會相形失色,一方面受到景氣影響,企業可能會減少現金股利的發放幅度,加上匯率走貶讓股息這種固定收益的吸引力大減,這個問題已經反映在外資近期大賣電信和PC零組件兩個高股息族群上,其中又以中華電和台達電賣壓最為沈重。

對於近期的操作策略,谷月涵表示,目前他建議投資人在半導體上游族群可以轉進封測族群,此外,雖然IC設計族群表現亮麗,但他憂心權重增加速度太快,因此建議投資人可以部分轉進PC系統業者,一方面外資持股低,另一方面該族群也將受惠於新台幣走貶,其中以鴻海為首選。

在2月份,台灣和韓國電子股表現分別超越MSCI亞洲 (不含日本)指數18%和27%,瑞信證券亞洲科技策略分析師尼堅認為,雖然基本面尚未明顯轉好,但他相信這種表現還會持續下去,尤其台灣電子業在獲利動能可望出現反轉向上的情況下,可望有一波明顯的反彈走勢。

尼堅強調,看好台灣電子股多於韓國電子股,其中看好上游多於下游,包括台積電、矽品和日月光等半導體上游個股,面板族群中的友達,以及南電和台達電等零組件族群。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手機晶片大廠聯發科(2454)再度宣佈調整營運目標。雖然本次調高第一季營運目標,均讓聯發科的股東或供應商皆大歡喜;不過,聯發科從去年第三季以來,已經連續三個季度都修正了法說會的預估數字,投資人心中不僅納悶,一向是獲利績優生的聯發科,預估的數字為何出現「他抓不住我」的奇特現象?

     對於預估數字一再出現變化,聯發科內部也是滿腹苦水,認為這真的是「非戰之罪」。

     手機業界則認為,手機這種終端消費產品銷售狀況難以掌握,加上中國白牌市場、山寨文化這一種特殊的銷售模式,是造成聯發科過去幾個季度營運預估數字始終「抓不準」的關鍵因素。

     過去手機晶片占聯發科營收比重很低,不過截至今年第一季為止手機晶片占聯發科營收比重已經拉高到約7成左右,換言之,手機晶片銷售的狀況將直接影響到聯發科整個公司的營運表現。

     偏偏聯發科的手機晶片客戶並不是一般人認為的「正規軍」,如諾基亞、三星、索愛等一線國際品牌大廠,而是幾乎都以集中在中國本地以及中國以外如印度、俄羅斯、泰國等新興市場的白牌客戶為主,而這些白牌手機廠商就像是「游擊隊」一樣,通常「來無影去無蹤」,行為模式相當難以掌握。

     業者表示,這些白牌廠商並不像是諾基亞、三星、索愛等,有一套縝密的出貨計畫、目標及嚴格的庫存控管機制,通常都是小廠、小公司在組裝手機,因此當市場有一款機種熱賣,就會造成一窩蜂大家都搶著做,但是當整個市場消費氣氛一不對,這些客戶也會隨時砍單,隨時消失,機動性可以說相當高。

     因此白牌業者、山寨文化的機動性以及靈活性,讓整個中國包括山寨手機、筆記型電腦、相機等眾多消費性以及資訊白牌產品蓬勃發展,不過過渡的機動及靈活,客戶「來去一陣風」的作法,也相對造成位居供應鏈上游的相關零組件業者如聯發科等相當難以確實掌握整個市場最新的變動狀況。

     所以有白牌手機零組件供應廠商便說,「消費者行為模式不是科學,如果可以準確估算,那才是很奇怪」,相對也解釋了聯發科近期來出現「他抓不住我」的奇特現象。

  聯發科昨日宣佈調高第1季營運展望,首季營收目標由「負轉正」,從季衰退8- 16%,上修為正成長8- 13%,單季毛利率將超過54.5%的水準。在中國家電下鄉的需求帶動,聯發科成為第一家調升首季財測的半導體廠商,表現亦優於國際晶片大廠英特爾、高通、TI及博通等公司。

     聯發科表示,受惠中國手機市場需求強勁,因此上修首季營運目標,而毛利率亦在新台幣匯率貶值以及產品組合調整等因素,毛利率也轉佳,因此初估較去年第四季的54.5%微幅上揚;此外,營業費用則維持原先預估45- 47億元的水準。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特爾有了多年前超可攜電腦(UMPC)失敗經驗,近2年另闢易網機(亦稱小筆電)(Netbook)及行動上網裝置(MID)新戰場,好不容易投下龐大資金炒熱這塊市場,但卻發現這塊大餅已有許多競爭對手垂涎等著分食。英特爾為了讓Atom(凌動)處理器拿下最大市佔率,這回選擇與晶圓代工大廠台積電合作,利用台積電的產能及技術為延伸,準備左打ARM架構陣營,右攻威盛及英偉達(NVIDIA)。

     英特爾與台積電的合作內容,與一般正式的技轉及委外代工不太一樣。英特爾雖然將Atom處理器核心為主的製程、矽智財、資料庫、設計流程等資料,全部移轉到台積電的技術平台,但是台積電並不能接其他人的訂單,客戶仍只限於英特爾一家公司。換言之,英特爾仍具有下單與否的主導權,接單的權利也未外放給其它半導體廠。

     如此來看,台積電似乎角色十分弱勢,但實情不然。英特爾看重的是台積電的製造能力,除了可以降低成本,也對台積電完整的矽智財及設計平台十分有興趣,英特爾想在台積電提供給全球IC設計公司的設計平台上,放上Atom這個產品,如果台積電的客戶有興趣,想要把Atom核心放在自己的單晶片上,就可以找上英特爾談生意,對擴展Atom市佔率及推廣x86架構有很大的幫助。

     台積電除了可以接到內建Atom核心的單晶片代工訂單,也對外證明了技術及設計平台,已經與英特爾的技術能力並駕其驅。這種合作是個雙贏的合作,讓業界震撼的,不是台積電接到多少訂單,或是英特爾省下多少成本,而是兩家半導體大廠合作後,要開拓新市場的龐大野心。

     當然,英特爾拉攏台積電的策略,也是要反擊ARM架構陣營、威盛及NVIDIA等對手的步步進逼。

     以高通、德儀、飛思卡爾為例,已獲得許多智慧型手機或MID的處理器訂單,並在今年消費性電子展(CES)中,展現跨足Netbook市場的野心。另外,威盛新款處理器VIA Nano(凌瓏)雖然銷售不佳,但主打大陸山寨Netbook市場已見成效;NVIDIA則是以其繪圖晶片技術優勢,推出ION平台及晶片組,讓英特爾在Atom晶片組銷售上節節敗退。

     如今,英特爾與台積電合作,利用台積電的產能及技術為延伸,吸引台積電客戶群目光,擴大Atom的應用範圍,不在只是單純的處理器而已,一來可以增加Atom的銷售,二來也可直取毛利率更高的嵌入式系統市場。

   台積電(2330)與英特爾昨(3)日宣佈將合作Atom核心開發系統單晶片(SoC),摩根士丹利與花旗環球證券等外資法人昨(3)日指出,實質效益應從兩年後才會開始顯現,並採32奈米製程,若以每年1.5億顆、每顆10美元價格推估,預計每年可為台積電帶來15億美元的額外營收。

     由於兩大半導體廠商所公告的內容,並非市場所預期的英特爾將委外Atom CPU、Larrabee獨立繪圖晶片、NAND給台積電代工,外資圈昨天聞訊難掩失望,甫以美股四大指數全數重挫,台積電反遭近1.6萬張的外資法人賣超調節。

     也因為英特爾並未將單純的Atom CPU交由台積電代工,花旗環球證券亞太區半導體首席分析師陸行之在出具給旗下客戶的報告中認為,英特爾努力先填自身產能的味道相當濃厚,整體而言,英特爾與台積電這次合作屬長期利多,也就是說,短期內不會牽動台積電營運。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積電與英特爾昨(3)日宣佈簽訂合作備忘錄(MOU),英特爾將移植Atom(凌動)處理器核心至台積電開放創新平台,並委由台積電代工內建Atom核心的系統單晶片(SoC),但英特爾不會委由台積電代工單純的Atom處理器。雖然2家公司均未對合約細節多作說明,但據了解,台積電將以32奈米高介電金屬閘極(HKMG)製程為英特爾代工,對台積電有明顯營收挹注得等到2010年之後。

     台積電與英特爾簽訂合作備忘錄,將在技術平台、矽智財架構、系統單晶片解決方案上進行合作。根據此一協定,英特爾將把以Atom處理器核心為主的製程、矽智財、資料庫、設計流程等資料,移轉至台積電開放創新平台,英特爾將可根據客戶的需求,設計內建Atom核心的系統單晶片,再交由台積電代工,提高Atom單晶片產能及擴大市場佔有率。這不僅是英特爾首次釋出處理器核心委外,台積電也是首度拿下x86架構處理器核心晶片代工訂單。

     雖然2家公司並不願對合作細節多作說明,但據了解,因為英特爾的Atom主要採用HKMG製程,台積電要到32及28奈米世代才會提供HKMG製程,因此台積電將以32奈米為英特爾代工Atom單晶片,所以對營收要有明顯挹注,得等到2010年32奈米量產之後。

     而值得注意之處是,英特爾強調,本身的32奈米擴產計劃、Atom技術藍圖等不會改變,只是因為客戶特別需求,將內建Atom核心的單晶片委由台積電代工,並不是把現在量產中的Atom處理器委由台積電代工,英特爾會繼續生產Atom。另外,委由台積電代工的Atom單晶片,客戶只有英特爾,台積電不能利用該技術為其他客戶代工。

     台積電總執行長蔡力行昨日表示,這項合作計劃洽談了近3年時間才敲定,台積電十分重視與英特爾的策略關係,此次的協定將英特爾架構(Intel Architecture)與台積電技術平台結合起來,對英特爾來說,Atom處理器系統單晶片的市場版圖將能更為擴大,台積電技術平台也能延伸支援未來英特爾嵌入式v86產品,超越二家公司現有的合作範圍。

     英特爾移動裝置事業群總經理安南(Anand Chandrasekher)強調,這項合作不是僅止於產能上的合作,而是全面性的策略合作,因為英特爾可以利用台積電龐大的資源,並將之整合在Atom系統單晶片中。例如,英特爾可使用台積電的嵌入式記憶體及記憶體控制元件等矽智財,或是WiMAX等無線網路核心,整合在Atom系統單晶片中。

 全球電子大廠全力促銷行動上網概念,智慧型手機、易網機(Netbook)、行動上網裝置(MID)等產品銷售熱絡,不僅英特爾推出低價Atom處理器解決方案,德儀、英偉達(NVIDIA)、高通(Qualcomm)、邁威爾(Marvell)等ARM架構處理器陣營的晶片大廠,預計下半年將推出新款處理器爭食市場大餅。如今半導體市況不佳,MID擴大委外代工,台積電反而以先進技術能力,通吃x86及ARM兩陣營的龐大代工訂單。

     雖然全球經濟景氣不佳,但Netbook及MID題材持續熱炒,也果真刺激出龐大需求,英特爾執行長歐德寧(Paul Otellini)表示,Netbook將是今年電腦市場中,唯一維持成長的亮點,Netbook或MID的未來將具強勁成長潛力。

     為了爭取此一龐大市場,幾乎有能力設計處理器的半導體廠商,都已積極投入佈局。以目前市場區隔來看,英特爾及ARM等兩大陣營均各擁其主,英特爾以其x86架構的Atom處理器為武器,由傳統的NB市場向10吋以下的Netbook、MID等市場發展,下半年還要進攻智慧型手機市場;ARM陣營的德儀、NVIDIA、高通、邁威爾等業者,先站穩卡位智慧型手機CPU市場,今年下半年則要開始向上攻擊、進軍Netbook市場。

     兩大陣營的CPU大戰有如鶴蚌相爭,擁有先進製程技術的台積電,則成為得利的漁翁。以ARM架構陣營為例,德儀的OMAP3.0及OMAP4.0平台、NVIDIA的Tegra、高通的Snapdragon、邁威爾的Xscale及Sheeva、以及飛思卡爾的i.MX51等,有近90%都是委由台積電以65奈米或45奈米製程代工。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