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股票可以買了?〈財星〉雜誌報導,根據投資大師巴菲特使用的一項投資基準,當美國股市總市值落在國民生產毛額(GNP)的70%到80% 之間,就是合理的投資時機,現在似乎是時候了。

這項論點在於美國股市總市值與GNP之間應該有個合理的比率,根據85年來的線圖走勢以及巴菲特本人的說法,現在應該是進場購買美股的適當時候。

2001年網路泡沫破滅,道瓊指數從高點大幅回挫2000點時,很多人都在討論重返股市的時機。但當時股市總市值仍相當於美國GNP的133%,所以巴菲特並未輕舉妄動。

巴菲特後來具體設想一個進場的合理時刻,他說:「如果總市值與GNP的比率落在70%到80%之間,進場購買股票可能會很有利。」

按照這項說法,美股的買點如今可能已經浮現,因為該比率1月時已降到75%左右。巴菲特對於總市值/GNP比率重返正常,毫不訝異,他告訴〈財星〉,這項變化讓他想起投資家葛拉罕(Ben Graham)對股市運作方式的描述:他說:「股市在短期間像是投票機,但在長期間就像是體重器。」

巴菲特不僅相信線圖傳達的訊息,還親身力行。他去年10月17日在紐約時報的輿論版上說,有很長一段時間,他個人除了美國公債外,沒有擁有任何股票(波克夏股票當然是例外),現在他已開始進場。遺憾的是,投資大師並未透露他買了哪些股票。

台股巴菲特指標 近合理價位

〈財星〉推斷,現在是投資美股的合理時間,同樣指標套用在台灣市場,會得出什麼結果?

嘉鼎資本管理集團協理城國斌指出,台股也進入相對合理價位。他依最新數據算出,台灣截至目前,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占國民生產總值(GNP)的比率為83.31%。相對於過去是較為合理的情況,但還沒到達股神巴菲特認定的70%至80%合理區間。

過去10年台股的「巴菲特指標」最低點,在民國90年9月的64%,當時碰上921大地震、網路股泡沫化、核四停建爭議,911事件更雪上加霜。當時美股的巴菲特指標仍達133%。

台灣巴菲特指標隨後一路上揚,在96年10月達到高點186%。

城國斌強調,從這項巴菲特指標來看台灣,已接近相對合理價位,但要注意這項指標主要是用來判斷整體市場股價的合理性,未必有任何的預測性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咖啡王子 的頭像
    咖啡王子

    東森消費聯盟ecKare➡️東森電商是甚麼?➡️BoboMall播播商城直播電商分潤平台😄快樂創業向錢衝 咖啡王子手機:0910-999564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