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池中的燈光亮起之際,才知道誰是滿臉醉相。
泳池中的水位降低之時,才知道是誰光身裸泳。
當金融風暴空前席捲,你才發現,辛苦建立的投資堡壘,原來如此不堪一擊!

屋外風強雨驟,既然一時片刻不會停歇,就得想個法子堵住漏洞,別讓棲身之地再受侵襲,這才是度過危機的積極思考。本期封面故事以「雨天抓漏」為主軸,從股市、基金、房地產等面向,逐步抓出你的理財漏失,根除投資惡習,並請專家群聯手打造最中肯的投資建議。從形而上的觀念到現實的策略,完整地做次斷層掃瞄。
雨過天青,你將看到第一道彩虹。

「狂歡金錢派對結束了!」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鄭重宣告。

為華爾街投資銀行所左右的全球金融,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靠著信用衍生商品的「腦內嗎啡」,一再地沈溺於紙醉金迷的歡樂時光。多數投資人沒預料到,愈吹愈大的泡沫一朝破滅,手上各項投資「無差別式」地大縮水,甚至貶到一文不值。

更糟糕的是,在此波金融風暴強襲下,不僅基金、股票、房地產一概被打趴,連石油、玉米、大豆等原物料也快速回檔,暴起暴落的市場,真不知教人把錢放在哪裡好。

當景氣大好時,會賺錢不見得代表會操作,可能只是運氣好罷了!一旦景氣低迷,即使賠錢也很正常,但重要的是,摔倒了要記取教訓,每次摔倒的姿勢和位置,別每次都一樣。

套句英國文豪狄更斯在《雙城記》的名言:「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儘管外在大環境險惡,但轉個彎想想,現在不也是進行投資健檢,汰弱換強的最好時機,若好好把握,說不定,你就是財富重分配的大贏家。

狂歡派對結束無妨,起碼當舞池中的燈光亮起之際,就能看清楚到底誰的妝花了,誰一臉醉意醜態畢露,誰才是值得放感情的理想情人!

一場遊戲一場夢

時間回到去年7月,當時的金融風暴,還不過是新生成的「熱帶氣旋」。

7月19日,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宣布旗下的兩支對沖基金破產,拒絕贖回,引發投資客高度恐慌,總體損失高達15億美元。此時海嘯剛剛成形,市場仍不知道將掀起多大風浪。

不說別人,當時國人就不曾感受「山雨欲來」的詭譎氣氛,仍沉浸在歡愉的期待中,7月24日,台股在權值股帶動下,成功站上9,700點,創下七年來新高水位。

好景不常,二房風暴再起、雷曼兄弟破產、美林遭併,種種噩耗接踵而至,今年10月中,超完美的金融風暴終於成形。敏感度極高的台股,自然無法置身暴風圈外,5,000點關卡終告失守,投資人哀鴻遍野,深怕這陷入深不可測的超級空頭。

幻滅是成長的開始

如果你忘記當時的名嘴是如何慫恿投資人積極加碼,一再架構金光閃閃的美麗夢境,不妨查查過往新聞。你會猛然記起,許多基金每募一檔就爆一檔,想申購還得排隊。你也會想起,眾家財經名嘴像拍賣會場盡情喊價,股市肯定上萬點,甚至1萬5,000點、2萬點的價碼紛紛出籠。

如果不幸加入集體瘋狂派對而進場,保證至今仍在淌血,甚至感染發炎痛不欲生,至於何時結痂癒合?只有老天爺知道。

不少投資人肯定相當怨恨,為何堅守「我不理財、財不理我」的積極信念,反而財去樓空;為何不甘「定存會被通膨吃掉」而積極投資,結果卻是賠掉老本。

根除惡習逆轉勝

股神巴菲特曾說:「只有退潮了,才知道誰在裸泳。」理財專家許啟智解釋,多頭時做股票比較順手,獲利相對容易,人們忙於賺錢,在股市頻繁進出,許多不好的操作習慣卻被掩蓋了,等到發現問題,卻因病入膏肓而難以挽救。

許啟智舉自身為例,民國?年,買賣股票儼然是全民運動,當年進入華南銀行做櫃檯營業員,看到大家投資如此熱絡,毫不猶豫拿出1萬元本錢入市,短短半年,居然狠賺了100萬元。我還以為以後光是靠炒股就可以變富翁,不過好日子沒過太久,旋即而來的股災,不但賺的全數吐了出來,還倒賠了不少。

千萬富翁的美夢破碎,經過漫長的檢討,許啟智終於體會到「不賺快錢」以及「賺熟錢」的道理。轉型成為專業投資人之後,他把投資重點鎖定自身熟悉的金融類股,一度投靠誠泰銀、上海銀等股票,獲得豐厚的報酬。

除嚴守投資紀律外,他也充分運用「成交量」為出場指標,並嚴守底部確立時才進場,不急不徐,不受紛亂的市場消息左右。

「平民理財教主」劉憶如,也曾迷失在虛幻的假象中,她有點不好意思地回憶,「以前擔任企業公關時,每次執行完專案後,就瘋狂地買名牌犒賞自己。」每月的薪水與獎金就此蒸發,直到有一天,竟然發現自己存款居然只剩百位數,才驚覺消費習慣必須徹底改變。

從此以後,劉憶如買任何東西都很注意價錢,不該浪費的絕不浪費。經過多年累積,從一介月光族變身為擁有數間套房的包租婆,這段時間,還出了不少理財創銷書,全得拜她「雨天抓漏」之賜。

金融風暴肆虐,窗外狂風暴雨,何不趁著「颱風假」躲在屋裡,靜下心來,好好檢視自身的投資觀念和資產組合,說不定受用一輩子,若是外面風和日麗,你哪來這種閒工夫。

防堵漏財六觀念

想靠改風水防漏財嗎?別傻了,實際些吧!綜合許啟智與劉憶如等專家的見解,還是得從基本觀念改變起。

一、建立風格

什麼方法都可以賺錢,KD、RSI等技術指標的各有勝場,電子股、傳產股也各有特色,股票型基金或債券型基金都好,但別以為你有能力一次跨界多種投資工具,多種分析方法都能運用自如。建立自己的投資風格,善用兩三項熟悉的工具即可。

二、獨立判斷

人云亦云是投資大忌,馬路消息根本不值一聽,尤其在這個訊息爆炸與置入性行銷充斥的年代,很難辨別什麼消息是假的,什麼消息是真的。雖然矛盾的是,多看多聽有其必要性,但仍得學會獨立判斷能力,才能選到優質標的。

三、掌握收支

目前真是現金為王的年代,有了現金,投資上進可攻退可守,但良好的現金流仰賴紮實的收支管理。錢從哪裡來,花到哪裡去,最好都能掌握清楚,才不會陷入負債比例過高與現金流量不足的窘境。

四、成本概念

投資當然需要成本,包括交易成本、時間成本與機會成本。投資時,除考量稅務、通貨膨脹、行情起伏會侵蝕投資報酬率之外,前述成本也必須考量在內。

五、風險控管

挑選標的時,必須先考量下檔風險。反轉訊號出現時,又該如何面對,該出脫認賠,還是暫時觀望。

六、資產配置

即是投資人為追求特定的投資目標,將資金分散投資於各種標的的行為。此舉有助分散風險,避免投資標的太過單一,市場波動劇烈時影響資金水位,甚至因周轉困難導致生活壓力遽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