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油價高漲,本土太陽能電池廠加碼擴產,尤其業界新秀昱晶(3514)、力晶(5346)轉投資的新日光、茂矽(2342)更是動作頻頻,與茂迪(6244)、益通(3452)等一線大廠抗衡,單是這三家新秀擴產,短期內可望為台灣太陽能電池業多帶來超過百億元的產值。
茂迪去年在全球太陽能電池廠排名第七大,今年可望竄升至前五大,益通也有擠進全球前十大廠的實力,但太陽能電池雙雄現階段產能都在三位數百萬瓦(MW)以上,產能增加爆發力相對減弱,昱晶等新秀由於產能相對較小,未來擴產空間仍大,將成為推動台灣太陽能業產值大增的一大動力。
眾多新秀中,以昱晶的擴產態勢最為積極。昱晶最快今年11 月從興櫃轉成上市公司,成為台灣第一家上市太陽能電池廠。昱晶現階段年產能為60 MW,竹南新廠的200 MW產能年底將架設完成,今年底前,總產能可達260 MW,成長幅度高達近四倍。
新日光也是此波擴產最被看好的業者之一,新日光目前僅有一條年產能30MW產線,滿載運作中,規劃10 月架設第二條產線,11月便能全產能運作,並在年底架設第三條產線,明年元月可全產能生產,總產能也將拉升至9MW ,是現階段的三倍。
新日光也正在規劃竹科園區新廠建設,已在竹科三期力行三路上選好土地,該土地最大可架設年產能500至600MW的太陽能電池生產線,將成為竹科園區中,第一座大規模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新日光規劃,將在五、六年內,把竹科廠區生產線架設至最大產能。
茂矽目前太陽能電池產線已全產能運作,且已百分之百掌握今年量產所需料源,估計往後每月可挹注約2.5億元營收,預期年底太陽能事業以占營收比重挑戰五成為目標,現正規劃第二條太陽能電池產線架設,最快明年第一季開始遷入機台,明年下半年大量投產,總產能倍增至60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