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熱門產業快報 (235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公股金融機構與公股金融機構的合併,討論多時,財經部會過去推動金融改革時,曾經研究過將台灣銀行、土地銀行與中國輸入銀行等政府100%持股的國營銀行合併,也曾有意推動兆豐金控與台灣中小企銀公股金融機構合併,不過,兩者基於不同的原因,最後在反對聲浪中宣告落幕。

     國營與公股金融機構合計,在台灣市佔率超越5成,政府原先有意釋出給民營金融機構,讓老行庫豐富的經驗,與民營銀行的衝勁,在老幹新枝的搭配下,提升競爭力,不過,因為因為錯綜複雜的政商關係,為改革蒙塵。

     公民配的組合,在現階段的社會風氣之下,幾乎不可行,因此,改朝公公配邁進,公公配的優點,不可諱言,可以壯大單一銀行的規模,根據數據顯示,已容納中信局的台銀,若再加計土地銀行,和中國輸出入銀行,就可讓台灣這塊彈丸之地的金融機構,進入百大銀行之列。

     不過,以個別機構而言,土地銀行以土建融資為專業,輸出入銀行則有輸出保險、出口貿易融資等的政策性任務,台灣又是以貿易為導向,若是併入台銀後,業務的獨特性,或多或少難免遭到忽略。

     至於摻雜了民股金融機構的公股銀行,各家的民股股權和席次都不同,只要每逢董監改選,光是處理董監席次,就引發不少議論。

     若是推動合併案,首先必須釐清是為了落實政策?還是確有綜效?再者,能否順利推動,也是變數。

扁政府時期的「二次金改」效應使然,現在政府只要提到釋股、民營化就「噤若寒蟬」,深怕再被戴上「財團化」、「賤賣國產」的帽子,閣揆吳敦義先前也喊出未來公股銀行要「公公併」,藉此對外宣示,未來公股銀行就算要併也是跟「自家人」併,不會再與其他民營金控、銀行有牽扯。

     然而,即使對象是同一大股東、體系、文化的公股銀行,「公公併」也不見得就一定成功,先前同屬國營體系的台灣金控併土銀、輸銀破局,就是前車之鑑;1年多前兆豐金擬重啟併購台企銀,結果也因為兩家銀行工會都反對,其中台企銀工會堅持:「要走自己的路!」最後再度中止。

     由此顯見,各大公股銀行都堅持自己的主體性,不願成為被併的一方,這是政府即使是推動「公公併」,也難以避免的一大阻力。

     當前金融市場競爭激烈,兩岸金融交流開放後,壓力有增無減,唯有壯大自己,才能過關。政府擬推動金融機構整併,由公股金控、銀行來當觸媒,的確有思考要有所作為,然而這種公公併,固然可避免當前社會氛圍之下對「財團化」的質疑,但「近親繁殖」是否有必要?能有多少互補綜效?各自的本位主義下是否反而製造更多問題?值得深思。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台灣金融機構主要以公股為主,公股的經營效率一直有高度爭議,主要是因為公股受限於人事預算,不像民營金融機構富有彈性,能爭取到優秀人才,加入經營行列。

     推動台灣金、土銀等三合一

     兩岸金融MOU簽訂後,因為我國金融機構規模,相對大陸小很多,因此有必要加速公營金融機構的整併,提升規模。就公股而言,主要的功能就是能夠配合執行政府政策,只要有一家公營金融機構,肩負起政策使命就足夠了,對於目前多家公營金融機構的現狀,確實有必要加速整併,避免資源的重複浪費。

     以當前行政院即將推動的3次金改而言,由公股併公股擔任整併的先鋒部隊,確實有助於國內金融機構整併的風潮,目前要思考的是,當公併公之後,規模擴大、家數減少,為避免資源的過度集中,且經營沒有效率,政府的公公併政策,必須輔以公營金融機構管理條例的訂定,徹底在人事跟預算方面,鬆綁公營機構的經營束縛,提升經營的效率,避免過度的社會資源,做無效率的使用。

     公公併第一階段,應推動三合一的整併組合,也就是將當前的純公營的台灣金控跟土地銀行、中國輸出入銀行,整併完成。

     第一金、華南金等加速整併

     第二階段須將已民營化的公股金融機構加速整併,例如華南金、第一金、兆豐金與台企銀,也可思考分別出售,達到規模擴大、業務互補的雙重目的。

     接下來,宜將合作金庫與農業金庫作一垂直整合,使基層金融機構的服務網絡更完整、資源更加集中,做最有效率的使用。

     最後的階段,可將已整併的民營化公營金融機構予以出售,與民營金融機構合併,一方面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同時,也可以擴大合併後民營金融機構的規模。

     在公公併的改革過程中,勢必遭遇到高階人事安排以及工會抗爭等困擾,因此先後順序相當重要,第一階段,百分之百純公營的公營金融機構整併後,勢必造成相當多主管職位的整合,為了降低阻力,可以將這些被整併的高階負責人,予以安排在已民營化的公營金融機構任職。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周進入財報旺季,分析師指出,大盤資金將隨著財報的利多,轉進電子股,金融股相對成為配角,將轉變為金融股各自表現的情況。萬寶投顧研究部經理王榮旭指出,本週金融股將隨明(29)日ECFA第二次協商會後釋出的訊息,依西進程度深淺而有所表現,首選國泰金(2882)、富邦金(2881)。

     雖然上周五晚間南韓軍艦沈沒,添增亞洲區域戰爭疑慮,不過法人也表示,此戰火疑雲已於昨(27)日釋疑,因此預計此利空消息也不會發酵。

     由於金管會主委陳冲日前在立法院報告時,明確表達將向中國大陸爭取放寬台資銀行承作人民幣業務的限制,及讓辦事處可直接升格成分行,因此若本週ECFA第二次協商有好消息傳出,金融股將有不小機會走出慶祝行情。

     台新投顧指出,金融股股價受到財報激勵的機會相對較小,主要還是看西進題材帶動的股價淨值比上調,而國泰金子公司國泰人壽已經與東方航空合資籌組合資上海國泰人壽,在中國大陸設有32個據點,保戶近170萬人,國泰世華銀行也符合金融三法公布後,設立分行及子行的條件,因此國泰金會是對西進題材反應最為全面及最優先的個股。

     台新投顧表示,從國泰金享有的股價淨值比已經向大陸同業看齊,達到2.54倍,即可看出市場對國泰金的評價,為國內同業最高,國泰金可望因為消息面繼續向上攻堅。

     雖然央行利率不動,對於背負龐大利差損的壽險業來說,原則上是屬於利空因素,但王榮旭認為,利差損的情況已經行之有年,股價對此利空反應,應該已經淡化。

     富邦金則是因為海西特區題材可望受惠。台新投顧指出,海西特區是目前看來最確定會實施的政策,在富邦金已透過香港富邦銀行參股廈門銀行情況下,若海西特區政策確定先試先行,對富邦金股價將會有所助益,不過台新投顧也提醒,若協商前段沒有確定定案,則題材效果會向後遞延,因此還看明日的ECFA第二次協商,有無針對此政策著墨,而影響富邦金股價走勢。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融三法實施,金融機構西進名單明朗化!但法人表示,由於金融三法中對壽險業者規範明顯比銀行業者寬鬆,因此壽險業可望比銀行業先行反應西進利多,法人指出,此現象也會反應在本週股價上,因此金融股優先選擇壽險股,或壽險為主體的金控,首選國泰金(2882)、新光金(2881)、台壽保(2833)

     此外,台新投顧也補充,除了西進題材,金融股本週也有陸銀來台參股潛在題材,因此除了先前傳出和中國中商銀行談及互相參股的國泰金外,曾經表達意願的永豐金(2890)及兆豐金(2886),都有相對題材性。

     台新投顧指出,在兩岸尚未簽訂ECFA之前,金融股以金融三法規定為依歸,銀行中,目前同時符合我國及大陸限制,可設分行者只有7家,分別為土銀、合庫、一銀、華銀、彰銀、國泰世華、中國信託,而符合設立子行者僅2家,為國泰世華及中國信託,不過受到立法院審議議程因技術性問題延後一個月遞件問題,銀行利多會較晚發酵,。

     相較而言,壽險業的限制相對較為寬鬆,主要是資本適足率超過200%為標準,但法人也指出,大陸方面規定對台灣業者登陸較有難度,首先是必須符合「532」門檻,限制總資產50億美元、成立30年及設立辦事處2年,導致符合規定的台灣壽險公司僅有4家,分別為國泰人壽、新光人壽、台灣人壽,中國人壽。

     所幸,目前此4家壽險業者中,新壽、國壽、台壽均已經在大陸籌組合資公司,跨過中國大陸設立的第二道關卡,因此本週壽險股受到登陸利多激勵的程度,將大於銀行股。

     台新投顧也表示,本週兩岸將進入ECFA實質協商階段,在金融3法率先公佈的情況之下,明顯是要提供金融業在會談中的明確架構,尤其是對岸是否能提供較WTO下更優惠的待遇,以及我方對於大陸金融業參股限制能否更為開放,將成為影響金融股未來表現最值得觀察的兩項重點。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兆豐金控登陸參股陸銀,敲定以兆豐銀行為主體,預計可砸逾200億元銀彈「插旗」大陸城市銀行,未來若法令允許,兆豐銀的「聘金」還可加倍至400多億元,以取得陸銀過半股權、拿下經營主導權。

兆豐銀行昨(25)日召開董事會,通過授權董事長王榮周統籌,與陸銀談判參股,同時也確立參股陸銀以兆豐銀為主體,依照規定可有逾230億元的空間,做為登陸參股之用。

據悉,兆豐銀行鎖定的城市銀行,包括遼寧、天津濱海新區等環渤海區域、長三角與海西特區等。王榮周認為,登陸金融三法公布內容,國銀登陸必須參股與設子行二擇一,兆豐銀若要參股陸銀,將以取得經營權為前提,若持股限制無法突破,兆豐銀也可能以申設子行方式登陸。至於蘇州辦事處升格分行,則一定會做。

金管會日前公布登陸金融三法,國銀與金控登陸參股陸銀正式開跑。兆豐銀在相關法令公布後,昨天首度召開董事會,由於登陸參股法規,金控與銀行參股陸銀門檻不同,金控參股陸銀是以淨值的10%為限,銀行則是淨值15%。

以兆豐金控來說,如以金控為參股陸銀主體,可動用金額不到200億元,但若以兆豐銀為主體,金額可增加至230億元以上。

大陸的銀行規模普遍遠大於台灣的銀行,因此200多億元的資金,要取得大型陸銀的持股比可能有限,但是若是選擇規模較小的城市銀行,則綽綽有餘。

屆時若參股對象洽商成熟,兆豐銀計畫以發行次順位金融債等方式,取得資金登陸參股。因為兆豐銀發次債額度最高可達700多億元,扣除已發行的300多億元,則未來若持股限額鬆綁,兆豐銀參股陸銀的銀彈就可倍增至400億元以上。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銀行再不升息,壽險業5000億元以上資金將迅速外流!由於長期處於低利率環境、又缺乏多樣化投資工具,國泰、中壽、富邦人壽都喊出要加碼投資海外,今年前5大壽險公司加碼海外的金額,已達2700億元以上。同時國壽、中壽已向保險局提出申請,要將國外投資上限由40%拉高到45%,富邦人壽也要申請提高到40%,屆時加碼資金上看5000億元。

     抱怨「台灣還能投資什麼?」

     壽險業高層私下表示,央行的利率政策,完全沒有考慮到壽險業,長期的低利率,讓壽險業經營陷入困境,同時國內游資過多,競搶公債等商品,殖利率也陷在谷底,投資公債根本不符壽險業的成本,房地產又不希望壽險資金大幅投資,「請問央行,除了國外,台灣還能投資什麼?」

     未升息,加重投資海外決心

     昨日央行一如壽險業預期,未調高利率,也未調整存款準備率,更加強壽險業要投資海外的決心。

     資金近新台幣2.5兆元的國壽已表明,今年要加速投資海外到近40%,即要加碼1500億元以上,國外投資標的避險後至少還有5%到6%以上報酬率,同時國壽要申請提高到45%,則又再增加1300億元以上資金要匯往海外。中壽總經理郭瑜玲表示,今年有機會就會往國外投資,至少提高到40%,即加碼200億元以上,同時中壽也繼國壽之後,向金管會提出海外投資上限提高到45%的申請,預計至少會再增加250億元左右的投資額度。

     依上限,今年可流出2700億

     富邦人壽則是打算申請提高到40%的上限,預估已有額度的部分,可再加碼373億元以上,若核准到40%,則可再加碼566億元以上;另外如新壽、南山人壽也還有近600億元可加碼海外,光5大壽險公司現有額度,今年就可加碼海外2700億元,若再各提高5%的額度,則再增加3500億元以上資金,流向海外。

     保險局表示,國壽、中壽都尚需補件,富邦人壽則尚未提出申請,若國壽、中壽內部風險模型建置妥適,近3年RBC都在250%以上,保險局沒理由不准提高海外投資上限。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年博鰲亞洲論壇4月即將登場,根據出席貴賓名單,台灣金融界方面確定有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及台灣金控董事長張秀蓮等三大金控巨頭,及台灣工銀董事長駱錦明等人出席。

博鰲論壇年會將於4月9日至11日在海南島博鰲舉行,將是大陸和東盟自由貿易區今年1月1日啟動以來,亞洲地區各國政經要員、意見領袖廣泛參與的首次大型多邊對話。

由於兩岸6月即將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今年博鰲論壇特別安排一場以「兩岸簽訂ECFA後的商機」為主題的兩岸企業家圓桌會議,吸引台灣金融業重量級人士踴躍出席,希望為兩岸金融業合作與開放,打通更多管道。

據了解,台灣財金界出席人士,還包括證交所董事長薛琦、金融研訓院董事長許嘉棟、中華經濟研究院長蕭代基、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會理事長丁克華、中信金控首席顧問劉憶如和新光金控董事洪士琪等人。

去年負責率團出席博鰲論壇的國泰慈善基金會董事長錢復,今年再度以「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最高顧問」名義與會,並將與中國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共同擔任兩岸企業家圓桌論壇主持人。

錢復昨(24)日出席霖園集團「一日志工‧讓愛轉動」活動周年茶敘。他致詞指出,這項活動至今已訪視關懷2.3萬個弱勢家庭,未來將會持續關懷社會弱勢,把愛傳到每個需要的角落。會後,被問到博鰲論壇是否已成為兩岸重要對話平台時,錢復表示,這是由於蕭萬長副總統九年不斷努力,每年台灣去的代表團都蠻強的,大陸那邊重量級人士也非常多。指出,大陸政府高官此次出席率頗高,部長級官員計有人行行長周小川、商務部長陳德銘、衛生部長陳竺、銀監會主席劉明康、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及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等。

傳聞錢復這次可望在博鰲論壇期間,被安排與大陸第五代接班人習近平會面,錢復對此僅表示:「我不知道對方到底會派哪位領導人代表,議程上還沒有提到。」 錢復強調,他是個老百姓,不會在會中提任何問題,且今年有很多金控董事長同行,陣容很堅強。

至於這次博鰲論壇主題,錢復表示,全球氣候變遷、地球升溫,主題應聚焦在「綠色經濟」;金融海嘯後,董事會功能發揮以及「肥貓」等話題也廣受關切,因此金融危機後的公司治理教訓,也是此次論壇焦點議題。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管會下周一(22日)將赴立法院報告兩岸金融三法,之後即可受理金融業登陸申請。有13家金控符合登陸資格,包括國泰金在內的多家金控都強調,將在第一時間遞件申請。

金管會19日舉辦「兩岸金融業務往來及投資許可辦法」說明會,吸引金控、銀行業者擠爆現場,包括兆豐金總經理徐光曦、永豐金總經理蔡友才、台新金總經理林克孝、玉山金總經理黃男州都親自出席。

針對與會金融業代表質疑,為何金管會限制參股以一家為限,且限制比重不能高於50%,金管會回答,大陸有些「非銀行的金融機構」,例如租賃公司、信託投資公司,但金管會不把租賃公司、信託投資公司當成金融機構,因此銀行業登陸不能設立這類子公司,只能參股。

金管會並強調,兩岸規範都是有些不得已,不管業者或主管機關都受一些主客觀因素限制,也許現行辦法無法如外界期盼,但「先求有、再求好」,希望業者配合體諒。

國泰金控總經理陳祖培表示,國泰世華銀將在第一時間遞件申設上海分行,也考慮參股陸銀,但這參股的時程沒那麼快,且要保密。黃男州表示,玉山銀才剛獲准在大陸設立東莞辦事處,希望金管會在ECFA談判時,能爭取成立大陸辦事處不必兩年就可升格分行的優惠。永豐金蔡友才表示,未來永豐金可到大陸尋找合作夥伴參股,也開放大陸銀行來參股永豐金。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去化資金,國泰人壽今年要加速國外投資!國泰人壽副總經理劉上旗23日表示,今年底前會將國壽國外投資比重,由現行33.8%左右,拉高到40%,即約加碼1,500億元以上,鎖定報酬率5%到6%以上標的,其中,會有5%放在專案投資,即投資私募基金等,報酬率上看15%到20%以上。

     國泰金控昨日舉行2009年第4季的法說會,其中,因為去年底景氣前景不明朗,國壽帳上現金衝上4,202億元,占可運用資金的17.1%,應算是歷史新高水位,這些資金只能放在現金、定存、短票、債券型基金,年化報酬率僅0.53%。

     劉上旗表示,今年國際情勢已相對明朗,景氣復甦下,國壽今年重點將放在去化現金部位,提高國外投資比重,主要鎖定固定收益的標的,同時今年在信用市場回穩後,國壽國外投資部分,也會從去年著重的利率市場,增加信用市場的投資,新投資的標的年化報酬率至少要5%到6%以上才會考慮。

     另外,在專案投資方面,也會以委外或專案經理人操作的方式,投資私募基金、基礎建設或大型工程等各種投資,劉上旗說,這種投資多是透過私募基金投資實際物件,投資期在3到7年不等,報酬率可達15%到20%以上,國壽目前僅投資1%多,未來希望可增加到5%,估計也是加碼新台幣900多億元的水位。

     國壽去年台股部位並未明顯加碼,主要是前年帳上備供出售部位,有數百億元的未實現虧損,經過去年汰弱留強、換股操作後,到去年底備供出售部位已有40億元以上的未實現獲利,且國壽淨值也有效回升592億元,今年初,國壽也適量實現台股部位的獲利,但之後是否要再加碼台股,仍需再觀察後勢發展。

     到去年底國壽依市場評估的台股部位有1,655億元,距國壽曾達到10%、11%的台股投資比重來看,國壽可加碼台股的動能至少還有上千億元。

     同時,國壽方面也表示,就看國際經濟情勢變化如何,決定加碼國外的速度,若今年提早達到40%的上限,就會再評估是否向金管會提出國外投資提高到45%的申請。

國外投資避險大不易,國泰人壽也公開呼籲,希望金管會今年內可放行「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國壽副總林昭廷23日在國泰金法說會上公開表示,今年避險成本可能又比去年增加,希望金管會能考量台灣的實際狀況,用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取代不必要的避險支出。

     保險局副局長曾玉瓊對此表示,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目前「仍有一些問題」,需要溝通及突破,如會計上如何表達等;如果溝通順利,則一般新的準備金都會從年底開始提存,今年財報就可能會有影響。

     繼新光金控在法說會上公開疾呼要推動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後,國壽也在昨日的法說會上表態,林昭廷表示,今年2月,因為英鎊、歐元相對美元弱勢,因此國壽在一籃子避險上替代效果不佳,3月雖然新台幣升值,但一籃子的部分已不像2月波動劇烈。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康師傅昨公告去年財報,集團合併營業利益5億美元(約159億台幣),稅後純益為3.83億美元(約121.79億台幣),年增47.16%,每股純益6.86美分(約2.18元台幣),獲利再創新高。


成長快速
此外,康師傅董事會昨也通過派息3.43美分(約1.09元台幣),康師傅TDR(Taiwan Depositary Receipts,台灣存託憑證)投資者也可獲得股息分配,由於每單位表彰0.5股,因此每單位現金股息為0.545元台幣,現金殖利率僅1.3%。
展望今年營運,康師傅打算擴大平價速食麵,並且要拉高果汁、茶飲等飲料市佔率,而康師傅主管透露,董事長魏應州對今年營運深具信心。
從康師傅公布的2009年財報中顯示,營收達50.81億美元(約1615.8億台幣),年增率18.94%,整體毛利率較去年升2.45個百分點,至34.63%,集團合併獲利達5億美元同創新高,也是台資食品股中的獲利王。


每股配息1.09元台幣
康師傅主管說:「財報中去年每股純益為6.86美分(約2.18元台幣),而董事會決定每股要配息約3.43美分(約1.09元台幣),至於在台購買康師傅TDR的投資者,也同樣可享配息。」
康師傅2009年速食麵項目營收23.07億美元,年增率10.68%,毛利率成長4個百分點,達31.45%,毛利成長66.66%至2.53億美元。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球景氣從谷底上走,產業陽光面不斷蔓延,台灣產業強項-工具機產業在這樣時空中,喜訊不斷,台灣該產業群落公司相當多,這是當下台股交易冷清中,非常值得投資者注意的方向。
工具機為金屬加工必要設備,因此工具機被稱為機械工業之母。
1950年,美國生產直升機螺旋槳需大量精密加工,使用電腦計算工具機切削路徑概念被導入,工具機開始由手動控制轉為電腦數位控制(CNC),導入電腦控制加工,成為近代工具機發展歷程最具革命性的技術突破,不論在加工效率、精密度、品質與良率皆較傳統工具機佳,並廣泛應用於各產業,因此從上游工具出貨機來確認下游產業狀況,相當精準。


中國市場規模領先
觀察工具機總體產值,可發現工具機與全球景氣連動,有相當大依存,2002~2004年,全球工具機產值分別為305億美元、356億美元、445億美元,年成長率分別為16.7%、25%,全球景氣也隨之回升,全球經濟成長率由2002年2.9%上升至2003年3.8%、2004年5%,正式宣告全球經濟走出矽谷網路泡沫化陰霾,工具機全球產值變化,成為觀察景氣是否走出谷底的領先指標之ㄧ。
從工具機消費市場變化,亦可看出世界工廠挪移軌跡,2000年以前,美國一直是全球最大工具機消費國,2002年後,中國挾以龐大內需市場,在該年度首度超越德國、日本及美國,一舉成為全球最大工具機消費國。
對比2000~2002年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中國從8.4%提升至9.1%,美國則由4.1%衰退至1.8%,世界各國經濟發展動能,孰強孰弱,已經在工具機消費市場板塊挪移現端倪。
2008年,中國工具機市場規模193.7億美元,持續維持領先地位,占全球工具機消費23.6%,亦即全球每5台工具機生產就有1台是銷售到中國,領先排名第2德國13.4%,美國則滑落至第4,佔全球9.1%,2010年中國GDP 9%以上成長,全球最大工具機消費國地位短期難以撼動,加上歐美市場逐步回溫,將帶動全球工具機產值恢復正成長。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到台灣做醫美健檢已成為不少陸客一再來台灣的原因之一,為吸引陸客來台醫美健檢,業者幾乎「無所不包」,讓陸客享受到大陸所享受不到的頂級服務。

     台商自然美公司在大陸有1000多家分店和加盟店,前年11月起就利用這個行銷網絡帶著一團又一團的大陸顧客到台灣,迄今已累計有近3000人次到台灣來。

     自然美台灣總部接待大陸的顧客已經有一套流暢的模式,客人一來就接到位於台北市信義區總部寬敞3樓教育大廳參觀,由集團主席蔡燕萍和訪客合照,1樓設有大賣場讓顧客在總部就能採購,尤其是買一些大陸沒有賣的產品。

     自然美公司公關協理鍾凝香說:「客人都是一箱一箱的買,裝好箱後客人不用把產品帶走,公司在客人行程的最後一天會把產品送到飯店,讓客人不用帶著東西在台灣跑來跑去」。

     接下來的健檢地點就在總部隔壁,她說,因為大陸還沒有開放醫療服務業,大陸顧客只有到台灣才能享受到台灣醫療團隊檢查,他們還有特別引進的儀器和獨家產品,不少顧客為此半年就會來一次做複檢。

     台灣貴婦喜愛的頂級SPA也是大陸貴婦的愛好,鍾凝香說,台灣做SPA的空間和服務比大陸好很多,工作人員日式的服務,鞠躬彎腰迎接客人,扶著客人。她說:「她們很喜歡貴婦級的服務,覺得很高級,不在乎花錢」。

     台灣明星的造型大陸貴婦也喜歡,業者也會事先幫客人預約明星的造型設計師,她說:「像是小S等知名女藝人的髮型師,她們都想去剪髮做造型,每次都預約到爆滿。」

     還有大陸比較吃不到素食,業者不僅安排顧客吃素食,而且是吃「有機素食」,讓客人覺得吃得很特別,又吃得很健康。

     醫美健檢團一般5天行程,醫美健檢1天做完,在台北自由行可到101大樓、故宮博物院等去觀光,剩下3天就帶到日月潭等中南部地方遊覽。

     服務做得好,醫美健檢團的陸客回饋的手筆也大,她說,配合的旅行社現在都知道這個團的消費驚人,團費低也不怕賺不到,與旅行社合作的很好,各縣市都很歡迎醫美健檢團去觀光,很支持醫美健檢團。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融3法公布後,金融機構西進、與陸銀互相參股的能見度大增,有助於金融股重回大盤重心,分析師表示,本週金融股延續上週的動能,成為本週大盤重心;不過,受到大盤逼近8000點整數關卡影響,短線上,金融類股要靠法說會及土地開發的議題進行突破。

     台新投顧認為,預期本週舉辦法說會時,西進議題將成為法人提問焦點,而台灣金融業競爭激烈,且規模普遍較小,加上陸銀參股目前僅訂為5%,對陸銀吸引力小,暫時會先以整體架構較為完整的金控較具吸引力,因此包括國泰金(2882)、富邦金(2881)及新光金(2888)最具有相關題材性。

     金融3法公佈以來,金融股日日量價具揚,大走慶祝行情,金融類股指數從16日收盤指數815.85點,上漲至19日收盤指數851.1點,漲幅達4.32%,週漲幅2.4%,明顯較大盤1.9%為佳。倫元投顧副總經理蔡宗園表示,本週金融股可望延續此題材繼續成為盤勢重心,其中證券股會是最大受益者,而壽險為主體的金控次之。

     不過,台新投顧提醒,以大盤而言,雖然上週成功站上季線位置,但下半週卻呈現些許量價背離走勢,顯示逼近8000點整數關卡,市場仍有些疑慮,金融股向來與大盤連動度高,要脫離大盤影響格局,必須靠法說會釋出的西進訊息及土地開發議題支持。

     不過法人也指出,金管會對陸銀來台所訂下的規定,比對其他外資銀行更加嚴格。這個做法,可能是希望把放鬆管制做為未來台灣銀行、證券、保險業西進時的談判籌碼,因此待ECFA簽訂前,參股題材可望擴散到西進態度積極的其他金融股,將帶動金融指數再漲一波。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兩岸金融三法將上路,金管會銀行局上午邀集國內、外所有銀行座談,銀行個個都大聲喊「我們準備好了」,主要關切何時開放授理申請,摩拳擦掌等著「搶頭香」,合庫董事長劉燈城接受訪問時表明「將在第一時間送件搶頭香」,事實上首批登陸7家行庫早就符合相關條件,只要一開放個個都能馬上申請分行,這七家分別是彰銀、土銀、合庫、一銀、華銀、中信銀及國泰世華銀,最具搶頭香資格。

玉山金上周東莞辦事處剛設立,還未滿2年,但之後也想儘速申請分行。

台灣銀行布局中國大陸早已長達8、9年以上,之前都是卡在雙方法令,因此都只能單純設辦事處,但三法一上路,各家都想改設分行或子行,個個都有機會搶得頭香,尤其是官股行庫特別積極。

土銀、一銀及兩家民營行庫預計將分行設於上海,合庫在蘇州、彰銀在昆山、華銀則在深圳。國泰金旗下國泰世華銀已符合升格條件,但是決定子行或分行要等ECFA協議條件而定,但一定會到大陸設置據點。但旗下國泰人壽已在大陸8個省分設營業據點、客戶近百萬名,成為國泰世華銀去大陸開設分行基本客源。

玉山金總經理黃男州先前也在法說會指出,將採「分行、參股」雙管齊下,並視時機設立子行。上周取得大陸銀監會批准設立東莞代表處,最快5、6月便可設立。台新金提出多路並進,包括設立代表處、參股大陸外資銀行或沿海二線城市銀行及利用證券、租賃、基金管理等非銀行合資事業布局。

新光金因旗下壽險已經登陸,新壽總經理潘柏錚在法說會指出,新光海航人壽今年將申設分公司,地點選定西安、天津、海南三地。富邦金控已入主廈門商銀採參股方式,今年將陸續福州等新拓展據點,產險也加速登陸;台壽保投資君龍人壽從廈門出發,拓展福州,也打算再進軍浙江等地。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最新統計,壽險業資金存放銀行金額近7,000億元,占全體壽險業資金運用比重的7.35%,創下歷史新高紀錄,代表有大量壽險資金閒置,欠缺投資管道。

據保發中心統計,去年底全體壽險業資金累積9.4兆元,其中放在銀行存款的金額有6,798億元,占全體資金運用比重的7.35%,金額和占比都是歷年最高水準。

目前銀行1年期定存利率僅0.89%,遠低於壽險保單預定利率(即壽險公司未來支付保費給保戶預定的利率水準)至少4%的水準,壽險業把錢放在銀行,等於是在倒貼利息。

壽險業者便表示,銀行存款利率偏低,近7,000億元資金閒置在銀行存款,大筆資金沒有去路,除反映壽險業投資操作保守、資金運用效率欠佳,也可能使保險業利差損的問題雪上加霜,不是好現象;政府要解決壽險資金閒置問題,應多開放投資工具。

保險業者指出,前年受全球金融海嘯影響,壽險業資金運用相對保守,銀行存款金額攀高至5,192億元,占比也提高到6.53%;去年下半年景氣逐步回穩,市場原預期壽險業資金會開始投入股市、房市,但到去年底止,壽險資金用於銀行存款的金額及比重,仍續創歷年新高。

相對於銀行存款,壽險資金投入專案運用及公共投資的金額少得可憐,去年底止只有247億元,比重更僅0.27%。金管會官員對此表示,金管會已函請經建會,在政府推動公共建設案件時,可以向壽險業舉行說明會,將龐大的壽險資金導入公共建設。

金管會官員說,經過全球金融海嘯洗禮,壽險業對國外投資較過去謹慎,不再像以前一直衝;至於國內沒有合適的長期投資工具,壽險業如果大量買入債券,未來如果利率走升,壽險業債券部位可能也會有損失風險,業者或許因而把資金暫時放在銀行,等待投資機會。

金管會官員強調,相信壽險業者會針對資產配置作最好的考量。壽險業者則建議,主管單位除可再放寬壽險海外投資比重,對於先前說過的開放壽險投資大陸股票和房地產,也應及早納入考量。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張元宵昨(18)日指出,彭日成的PEMG集團目前資產已被財產管理人監管;國內共六家金融機構是PEMG受害者,共投資8億美元,但PEMG清查後的資產還有約5億美元,銀行實際損失有限。

台大法律系教授王文宇說,由於彭日成未將資金據為己有,銀行仍可回收六到七成投資,法律對投資PEMG的銀行應更包容,且透過商品保證機制的擔保性安排,可減輕投資人受傷程度,監理機關不宜要求銀行負擔投資人所有虧損,應有一套更彈性的作法。

台灣大學金融研究中心昨天舉辦「從金融專業角度探討PEMG連動債事件」座談會,針對彭日成事件被指為「台版馬多夫」,王文宇認為,就兩案的背景、訴訟情況及可追回資產,可發現本質的「欺騙程度」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馬多夫從1980年起,利用「龐式騙局」騙取投資人資金,且因馬多夫曾是那斯達克理事主席,結識不少名流人士,個人手腕極高,加上資助眾多公益活動,讓投資人更是不疑有他;後來事件爆發後,發現馬多夫並未將投資人資金進行任何投資,才戳破騙局。

彭日成從2003年開始,透過旗下Private Equity Management Group集團(PEMG),低價買進所謂「死亡保單」,也就是當被保人死亡後,就可領取保險金,但現代人普遍長壽,保單回收獲利不佳,彭日成轉而投資不動產,並以5%到7%的高利吸引投資人挹注資金。

彭日成先前都能按時給付利息給投資人,一直到金融海嘯發生後,彭日成周轉不靈,加上旗下重要員工向美國監理機構告發彭日成「挖東牆、補西牆」的操作方式,事件才爆發。

張元宵指出,彭日成事件和馬多夫最大的不同,是清查發現PEMG集團確實有將資金投資保單和不動產,且目前資產已被財產管理人監管。

銀行公會法律顧問林繼恆說,從法律訴訟結果來看,馬多夫被起訴如證券詐欺等11項罪名,已被美國法院判決有期徒刑150年。

反觀彭日成是因2008年用38個員工的帳戶匯款,每筆金額在1萬美元以下,才因貨幣交易申報未依規定而被起訴,且因彭日成已經過世,因此刑事訴訟已停止,民事訴訟則還在進行,法院尚未判決。

林繼恆認為,由法律判決和投資人受傷程度觀察,馬多夫和彭日成兩案十分不同,彭日成泰半資產都還存在,且未有刑事責任,並非完全的空殼商品,主管機關若要銀行負起投資人所有損失,對銀行來說過於嚴苛。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光金控總經理許澎昨(17)日表示,將在適當時機與元富證券合併,「合併三步驟」是先維持緊密的策略聯盟關係,再來是今年底前打銷金控累積虧損,其後將與元富證公司派溝通,不排除提高元富證持股。

新光金控昨日舉行法人說明會,與元富證券的婚事受到法人關注。元富證券今年6月9日將召開股東常會,並改選董監事,日前傳出元富證券部分股東希望新光金「若不增加持股就放手」。

新光金控目前對元富證持股約25%,為元富證最大單一股東。許澎表示,新光金控現有15億元的累積虧損,無法加碼元富證,但今年底前會打銷全數的累積虧損,到時再考慮下一步。

許澎說,元富證券股權較為分散,股東間有歧見可以理解,但雙方都有共識會在適當時機合併,新光金的立場不變。他強調,雙方的策略聯盟已產生效益,包括新壽投資台股大多透過元富證下單,元富證券也推廣新光銀行信用卡及新光投信基金。

他說,新光金打銷累虧的形式有很多種,包括資本公積、減資等,將儘速提報股東常會討論。若以資本公積打消,新光金現在帳上有200多億元足以因應。新光金財務長容覺生指出,因金控帳上還有累積虧損,今年要發股利「會很困難」。

新光金子公司調整體質展現成效,許澎表示,新光銀行淨利差從去年第三季的1.28%大幅跳升至1.54%,今年初以來再提高至1.6%。容覺生表示,今年全年可望達1.65%,高於去年均值1.2%。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管會發布兩岸金融三法後,激勵昨日金融股紛紛大漲表態,類股終場大漲逾2%收844點,為大盤最強勢類股。法人指出,政策作多指標的金融股近半年多來表現遭到壓抑,直到近期開始轉強,預期將是本波大盤持續上攻之領頭羊。

     昨天包括國泰金(2882)、元大金(2885)、兆豐金(2886)、台新金(2887)等金控股大漲3%以上,其中,國泰金上漲逾半根漲停板,為近期罕見。

     此外,證券族群漲勢更大,統一證(2855)、群益證(6005)、金鼎證(6012)、凱基證(6008)、宏遠證(6015)、大慶證(6021)等多檔,漲幅皆在4%以上。

     金管會發布兩岸金融、證券期貨、保險業務往來及投資許可管理辦法,開放大陸銀行、券商、期貨商及保險業來台設點及參股。其中,台灣券商赴大陸投資總額占淨值比重上限,從原先規定的20%放寬至40%。

     法人指出,券商赴陸投資金額多出一倍,讓券商可運用資金變大,加上昨日台股放量突破千億元,帶動昨日證券股全面性大漲。不過券商仍盼能夠取得全資全照資格,真正在大陸有實質經營權與商機。

     法人表示,近期金融股表現相對大盤強勢,昨日外資也針對元大金、開發金(2883)、兆豐金、富邦金(2881)、新光金(2888)、台新金、國泰金等加碼,預期短線台股仍將由金融扮演攻堅要角。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管會昨天公布兩岸金融、證券期貨、保險3項業務往來及投資許可管理辦法,最快下周向財委會做專案報告後,金管會將可立即受理銀行業者申請,登陸設辦事處、子行、分行、參股,甚至是在台發行中國銀聯卡、銀聯卡在台提款等6項業務。不過,依金管會辦法,國銀登陸僅可「間接或直接」2擇1,也就是說,如富邦金已透過富邦香港銀行的海外子行,「間接」參股大陸廈門銀行,等同喪失用富邦金母行「直接」登陸,此舉形同「富邦金條款」。


依規定,除銀行業需等財委會報告後,才可受理申請外,證券期貨、保險業都已可登陸,最快下周就可進行報告,據金管會預期,第1件審核案應可在6月底前上路;至於大陸銀行、證券期貨、保險業來台,經濟部還須修法,其中陸銀參股,金管會副主委吳當傑說,需視兩岸經濟合作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ECFA)協商後,另定實行日。
依規定,國銀只能在國內母行、海外子行「直接或間接2擇1」進入中國市場,意外遭卡住的富邦金發言人龔天行昨說,政府沒必要做此限制,香港子行參股廈門銀,可享受CEPA(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協議)好處,希望未來可放寬限制。


國銀登陸參股限1家
依規定,銀行匯往中國的營業資金、投資總額,不得超過銀行淨值15%,估計約有250億元資金;金控登陸參股投資,限金控10%,約400~500億元。據了解,富邦金曾規劃將廈門銀行持股從19.99%增到50%,並將富邦經香港「間接」參股大陸銀行模式,改由富邦金「直接」投資,好擴大對大陸投資。
依金管會公布,國銀可登陸設辦事處、設分行、子行、參股,其中參股只限1家,陸銀來台初期僅准設辦事處和分行,兩岸「4去2來」,吳當傑說,兩岸往來均採金管會、經濟部的「雙核准制」。
依登陸門檻,符合設辦事處者,有14家本國銀行,除已在中國設點的10家,還包括北富銀、台企銀、永豐銀和台工銀;可設分行13家,與辦事處相較,僅台企銀不符;可設子行共5家,國泰世華銀、中信銀、兆豐銀、台工銀和北富銀;參股僅日盛和開發金不符,「幾乎人人有獎」。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陸金融機構來台,保險及證券先行!金管會16日公布的兩岸金融業往來3法,大陸銀行業初期,只能先來台灣設辦事處,滿2年以上才能申設分行,參股部分要等ECFA談定後,再由主管機關決定實施日期;而大陸證券業及保險業,則是即日起可來台設辦事處及參股。

     依金管會統計,大陸銀行中初期符合來台設辦事處資格者共5家,包括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及招商銀行;大陸券商估計至少有1家可來台設處及參股,即大陸中信證;大陸保險業則有中國人壽、中國平安及太平洋保險3家可來設處,中國人壽及中國平安符合參股資格。

     金管會副主委吳當傑表示,由於外界要求銀行部分要更審慎監理,因此金融3業往來辦法中,大陸銀行業來台參股設有須等ECFA談定的「日出條款」,就算法規公布實施,也暫時不能來台參股,但在大陸保險及證券業來台方面,就無此條文,可馬上來台參股台灣保險業及證券業。

     第2點不同之處,即大陸銀行參股國內銀行或金控,單一陸銀參股1家國內銀行或金控最高只能持股5%,且所有陸銀參股部位,要跟QDII投資金額合計,最高只能10%;但是大陸證券或保險業參股國內券商及保險業,若是上市櫃部分,單一參股上限5%,合計參股上限10%,非上市櫃部分則是單一上限10%,合計參股上限15%,且合計部分都不用將QDII投資額度計入。

     銀行局長桂先農強調,由於大陸在WTO的承諾與台灣不同,目前是以金融往來3法,去創造ECFA談判的基礎,利用目前的開放程度,將兩岸金融業赴對方市場的門檻,拉到相似的地位,以利ECFA談判。

     因此銀行、保險、證券暫時都沒有開放或打算放行大陸金融機構來台設分公司(行)或子公司(行),大陸銀行業來台設辦事處須滿2年以上,才能設分行、子行,且金管會後續還要訂定大陸銀行來台設分、子行的財務比例;至於保險業及證券業則是在法規中,就只有辦事處及參股。不過,由於國內保險業爭取在大陸合資比例可超過50%,因此這次在保險業往來辦法中明訂,若ECFA談判,可讓台灣的保險業持股超過50%,則大陸保險業來台參股的比例也可「專案核定」,亦即可超過10%或15%的投資上限,也不排除可100%投資某家保險公司。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