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晶是太陽能獲利資優生,人家賺,中美晶也賺,但別人虧,中美晶不虧。今年太陽能大廠受金融風暴影響最大,由去年大賺變成為今年的大虧,但是中美晶每一季都賺,與2001年一樣,在不景氣中逆勢獲利。為了探訪這家太陽能的獲利資優生,採訪團隊到桃園南崁,與中美晶董事長盧明光做深度之約。
中美晶董事長盧明光矢志:「要做最好的晶圓,而且每三年營收成長一倍,目標2013年營收將達300億元,成為全球中小尺寸最大矽晶圓廠。」,盧明光的信心來源在那? 以下是採訪紀要。
逆勢獲利 10年業績成長20倍
問:太陽能公司今年都賠錢,中美晶為何能逆勢獲利?
答:中美晶因為有半導體、太陽能、藍寶石三個領域,有好的產品組合及經營管理能力,兼顧成長與風險,其次是研發實力,使得中美晶的品質與產品轉換效率最高,做出最好的晶圓。
不管景氣好不好,過去十年裡,中美晶從營業額5億元,至今已達100億元,成長20倍,以每三年成長一倍的目標步伐不變,預估2013年可以達到300億元,將成為全球最大的中小尺寸晶圓公司。
風暴過後 中美晶獲利還是最好的
問:在歷經金融風暴後,太陽能業的暴利還看得見嗎?
答:不會,但中美晶絕對是最好的,因為中美晶產品毛利都比平均高。以明年為例,中美晶的藍寶石晶圓要做到30%以上毛利率沒問題,半導體20%以上,而太陽能中,晶圓合理的毛利率只有12%至18%,電池廠8%至15%,模組廠3%至5%。
營運展望 明年營收年增率大躍進
問:中美晶明年三大事業營運展望?
答:今年整體的營收估較去年成長5至7%,明年太陽能的營收目標成長10%至15%,半導體應該有20%,LED超過200%,以比重來看,LED明年占到3至5%,半導體占20%至25% ,太陽能70至75%。
在半導體部份,目前市場需求強勁,產能滿載,明年將在中國、美國及台灣同時做局部擴充,預估營收將成長20%。中國增加一條拋光線,可以做6至8萬片6吋晶圓,等於從原來的18萬片加到24萬片;台灣的部份增加兩台8吋的長晶爐,原來大部份是6吋,美國廠的部份,準備從原來的14條線,擴充到18條線,明年會認真考慮在中國或台灣再建一個新廠。
在藍寶石基板 (藍、白光高亮度的LED下面所需的基板,現廣為日、台廠使用)的部份,今年中已開始擴充,把原來3萬片的產能,現在設備增加到每月6萬片2吋晶圓,可擴充到10 萬片,受惠明年LED TV帶動的需求強勁,雖然預估營收為5 億元,但已是今年的3倍成長,成長最顯著。
今年國內LED晶粒每月約40萬片2吋晶圓,預估明年需求將成長30%,約60萬片,中美晶只要占到台灣市場的10%,就等於是全球市場的5%。
在太陽能的部份,今年太陽能的營收大約做到80至82億元左右,以明年來說,會成長多少很難說,因為售價跟原料價格比過去低,但產能有準備成長,只要價格不往下,讓業者有合理的報酬,會加速太陽能的發展。
大廠搶市 讓產業加速垂直整合
問:你對台積電、友達等電子大廠進入太陽能業的看法?
答:台積電、友達等挾資金與資源進入太陽能產業,將加速整合,且小廠不會再進來,預估太陽能整合將自明年展開。台積電、友達並不是著眼這個產業的利潤高,而是肯定替代能源的趨勢,以製程改善,讓太陽能產業的秩序跟規格,定義的更好,這樣小廠不會再進來,雖對中國與台灣的廠商都是衝擊,但只會讓健康的人更健康,在技術、資金的優勢,會讓產業加速垂直整合,明年是產業購併年的開始。
台灣優勢 技術品質管理財務都比大陸好
問:台灣跟大陸廠商各自優勢為何?
答:大陸的優勢第一是在垂直整合的能力,包括無錫尚德、天威英利、晶澳,或是天合光能,這四家在垂直整合已經做的很好。
第二在規模。如尚德目前每月可做到2GW的電池,還有矽晶圓廠LDK每月可做到1.2GW,中美晶就算把新產能加入也只有780MW。
第三個優勢是在地市場。中國、美國會是未來太陽能成長最大的市場,需求最大的地方,之所以能夠做到垂直整合跟規模,就是跟在地的市場有關,以及政府的政策,這將造成2010年時,全球前十大至少有五大在中國,甚至前五大裡有三家是中國公司,中國未來在太陽能,甚至在電動車,實在看不出有輸美日的理由。
台灣廠商的優勢在技術、品質跟經營管理能力,包括財務能力,所以台灣廠商不會貿然的擴充,未來台灣廠商的勝出,不會是在規模,可能會是出現最好的晶圓在台灣,同樣地,最高轉換效率的太陽能電池,除美日之外,後面一定是台灣。
至於整合,就要看掌握原料而有競爭力的晶圓廠,或電池廠來主導。
![]() |
「如果這一次購併失敗,我個人在光寶過去的10年股票分紅全數給你,但是,如果成功了,你要還給我。」結果,老闆對著其他人說,做事業就要像盧明光這樣,下定決定後「全押」。
中美晶董事長盧明光形容購併:「就像一群狼,會在旁邊觀察很長一段時間,」「確定是你要的,就在最適當的時機,像豹一樣敏捷的對準獵物向前撲過去! 」
盧明光是昔日光寶集團大將,在光寶待了27年,多次臨危受命負責整頓廠房、到負責集團子公司。盧明光能守,更能攻,像豹一樣的快、狠、準,是光寶集團過去大幅成長的功臣。
一頭銀白色髮色的盧明光,談到購併時,眼睛發亮,為什麼每一次的購併都成功?盧明光說,「很多人是錯在一廂情願,或是太過衝動。購併就是要很清楚的知道你要什麼?不要什麼?購併後優點一定要留下,而缺點一定要有把握能克服。」否則,就是衝動、會誤判情勢,導致失敗。
「1997年我想購併一家國外廠商,規模只有台灣通用的五分之一,光寶董事長宋恭源給它的目標是4年內做到與第一大廠台灣通用一樣大。」「當時,以5億美金買下這家公司,我將6吋、8 吋及IC設計公司以1.4億美金賣掉,因為那不是我要的,結果,我沒有在4年內將它規模變成台灣通用一樣大,而是在18個月內就將它變得比台灣通用還大,這家公司的股價更在18個月內,由23美元大漲到53美元。」
他接著說,有一次,我看準一家公司,光寶集團內部討論,要併與不要併意見不斷,於是我對老闆說:「如果,這一次購併失敗,那麼,我個人在光寶過去的10年股票分紅全數給你沒收,但是,如果成功了,你要還給我。」結果,老闆對著其他人說,做事業就要像盧明光這樣,下定決定後「全押」。
說起話來鏘鏗有力的盧明光,能攻更能守,從光寶出來,自己經營中美晶、朋程兩家公司都是高獲利股,主要的原因是「我很懂得用人」。有一名幹部,每天下午3點以後才看得到人,很少老闆能容忍這樣的部屬,但盧明光說,因為他負責歐洲線,每天工作到晚上10點到11點,而且他帶的部門表現非常出色。
雙子座的盧明光喜歡變化,「人生就這幾十年,過去曾經多次有出色的表現,卻都沒能升遷,但我還是會把工作做好。我認為工作像遊戲一樣,從在外征戰,到現在自己經營公司,我都樂在其中,連我老婆都說,現在的我比較快樂。」
中美晶董事長看太陽能產業
「不論是晶圓廠或電池廠,以後這個產業最好的公司,每股盈餘可賺4至6元,其次是賺1至3元的公司,而不到三分之一的公司會賠錢;既然會賠錢,新進者就會怯步,產業秩序就會健康,原來大家以為2010、2011都還很好賺錢,現在夢破碎了,產業現在正加速整合,太陽能業最好的時光已過。」
中美晶董事長盧明光說,「在太陽能的世界裡,誰能掌握料源才能勝出。」中美晶一手掌握三大矽晶原料,同時,中美晶手中有祕密武器-即將推出全球領先殺手級冶金級料源,如果年底試產與量產成功,將震撼全球,太陽能世界因此劇變!
冶金級材料 將使太陽能價格大降三分之一
盧明光強調,一旦全球冶金級材料成功,將打破目前以西門子製程主流樊籬,將使得太陽能價格大降至少三分之一,直接與電價拉近的時間,由2015年到2020 年,大幅推前到2012-2013年,引爆太陽能的強烈需求。
盧明光說,中美晶與光寶科、敦南合資與俄羅斯的研發團隊合設JEPOlY公司,以研發冶金級材料研發與製造,採用氟氣反應爐,加上電解的製程,再以氟化氫純化,此實驗室設在西伯利亞,目前在俄羅斯試產發展成「6個9」及「7 個9級」的產品,應用在太陽能材料的高純度,預定12月底、明年初將移回台灣進行試產與量產,一旦成功,將成為領先全球美、日、中、俄,成為全球第一推出此冶金級的原料技術,而且,冶金級材料的成本約10-20美元,比目前主流技術西門子矽晶平均成本25-35美元,即大降約三分之一。
掌握三大矽晶圓料源 與俄、美、義技術合作
中美晶不只掌握這個殺手級原料,盧明光強調,同時並與美國德州政府、德州大學合資,成立高溫爐反應法,進行另項冶金級的材料研發。另外,中美晶投資義大利Sifab技術,改善目前主流西門子技術製程,以提升轉換效率。
盧明光說,中美晶掌握這三大矽晶圓料源,不論是冶金級的或是矽晶的,有了料源,成本就會降,加上中美晶的轉換效率高,盧明光自信的說: 中美晶不是最大的,但是,一定是品質最好、轉換效率最高的,而中美晶即將推出的冶金級材料,將令太陽能世界為之丕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