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會(Fed)降息1碼,但美國金融業次級房貸風波卻如「炸魚一般慢慢浮現」,美商花旗集團再爆300億資金缺口被券商降評,金管會也公布台灣本國銀行SIV和次級房貸曝險額都加劇,周五金融股指數最低跌至1035.5點,類股跌逾3%,國內金融股是否會再度陷入次級房貸的陰影?法人分析師普遍認為:「免驚!」反倒是Fed降息後利差縮小、國內雙率升,加上選前政策利多工具的題材性支撐,正是金融股進場撿便宜的好時機。
SIV認損 永豐金占大半
Fed如市場預期降息1碼,但美國花旗集團、美國銀行因為次級房貸造成資本品質問題,遭券商大動作降評;加上倫敦避險基金AspectCapital的共同創辦人Martin Lueck認為,美國次級房貸有如炸魚,受害者將慢慢浮現,因此引爆全球金融市場再度陷入次級房貸陰影。
金管會上周也宣布,截至10月25日止,39家本國銀行中,共有13家有投資SIV,投資餘額218億元,其中永豐金就占了113億元,占51.8%。13家銀行共提列損失40億元,其中永豐金認損23億元,占57.5%最多。本國銀行投資次級房貸部位也有擴大現象,家數由16家增至21家。在投資家數增加下,曝險金額也從404億元增加至563億元整整增加了159億元。21家銀行提列未實現損失超過30億元,而已提列損失只有2-3億元。
破疑慮 國泰金業績撩人
不過保險股方面,今年前3季倒是絲豪不畏次級房貸壓力,以亮麗業績證明實力,打破外資疑慮,尤其國泰金法說會甫結束,經會計師核閱後前3季稅後純益為329億7936萬元,稅後每股盈餘3.59元創下歷史新高。 國壽前9月稅後盈餘較去年逾倍成長至253億元,初年度保費1308億元,年增率達94.4%,投資團隊操作出色,近2兆元資金配置中,國內股票資金報酬率高達21.87%,國外股票7.65%,整體資金報酬率達5.73%,較第二季5.6%續走揚。
國泰世華銀行方面,第三季表現也不遜色,其中淨利差已連兩季走揚,手續費收入方面,財富管理年增1.38倍,自去年第四季落底後,連三季走揚,第三季更季增12%達17.4億元,前三季累積則有46.4億元。前三季呆帳提存由去年的136 億元,大降至30億元。
CDO 國壽:列損機會不高
市場最擔心的次級房貸風暴部分,引發全球金融市場流動性問題,也使全球金融業者第三季季報付出慘痛代價,以國壽總計逾2兆元的投資部位,卻完全未受到衝擊,讓外界大為驚艷。策略長李長庚表示,國泰金並未投資SIV,且CBO以資產配置看來,應也無提列資產減損必要,唯一有變數的CDO,目前也僅4億元部位,遭單一信評降評,他預期,只要全球市場沒有大舉惡化,應該沒有大舉提列資產減損必要。國壽總計CBO投資部位達319.7億元,若以信評等級區分,3A以上達83.79%,2A及A者也各占6.03%及5.85%。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