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政府有意開放12吋0.65微米晶圓廠及LCD面板廠到大陸投資,勢必將引起朝野爭議。為何過去不開放的政策會如此轉變?最近中國光電協會家電廠來台採購面板一次新台幣700億元,還會持續有此榮景嗎?
今年雖逢金融海嘯衝擊全球,但第一季LCD-TV仍逆勢成長30%,一方面係受電視數位化影響,再者則受惠中國家電下鄉,尤其第一季中國LCD-TV成長70%。
在金融風暴下,中國擴大內需規模將達人民幣25兆元。策略是刺激消費拉動內需;改善農民生活,提升農村建設與消費。中國為維持經濟成長率保八,將繼續擴大內需,彩色電視需求也仍將快速增加,尤其中國目前彩色電視約有4億台,LCD-TV普及率僅有7%,未來潛在換機需求將達3.7億台,人民幣1,000元以下32”LCD TV會快速普及。
中國TV用LCD面板需求量,也從2008年1,272萬片,估計2009年將達2,000萬片;2010年增加到2,800萬片,及2011年3,500萬片。即便如此到2011年累計LCD-TV普及率也不到30%,並不為過,何況還有汰舊換新市場未計入。
中國TV用LCD面板幾乎全部依賴進口,今年第一季自台灣進口占55%、韓國40%、日本等占6%。適逢兩岸經貿開放,大陸政策性新增訂單,多下給台商,奇美受益最大。
LCD面板不僅用在TV,還有Monitor及NB兩市場需求。2008年中國TV用面板進口約1,280萬片;同年中國Monitor面板需求量3,491萬片,國內四廠只能供應三分之二,進口需求達1,300萬片;NB用面板需要880萬片,因為技術問題也幾乎全賴進口,因此粗估中國2008年進口面板即達3,460萬片。2011年TV面板需求3,500萬片,較2008年增2,220萬片及Monitor、NB之LCD面板每年再各增加200萬片,到2011年進口需求量三者合計將達5,180萬片。
從供應面看中國目前京東方、上廣電、龍騰光電、深超光電都只有五代廠,合計年產能4,680萬片,但是大陸產能利用率只有四成,只能供應大陸Monitor面板三分之二的需求量,又無法達成薄型化以符合NB之需要。籌劃中新增面板廠,計劃在2011年前投產將有六代一線、七.五代一線,以及京東方籌建中的六代與八代廠各一線,產能合計也只有3,960萬片,也僅及2011年推估需求量的半數。何況這只是計畫,其中七.五代及八代廠的技術尚無著落。即使都如期投產,產能利用率及良率能否提昇,仍是問題。
因此,中國LCD面板供不應求將持續三年以上,中國光電廠一方面積極往海外尋求面板貨源,另方面則爭取與海外面板廠合資在中國建廠。已表態者,最早是日本夏普計劃將舊六代廠出售給上廣電,但因上廣電財務困難,計畫暫停。目前夏普及韓國LG都爭取在深圳與中國光電廠合作投資建一座月產能9萬片的七.五代廠。
雖然中國LCD-TV需求量仍低於美洲及歐洲,但是成長最快,平均每年成長30%,尤其2009年第一季年成長70%,第一季需求量已是2007年同季之三倍。且中國又是TV、Monitor、NB的全球主要生產基地,不僅有國內的需求,也有加工出口需求,因此中國成了LCD面板最大需求地區。
全球面板集中在亞洲的日本、韓國、台灣及中國。日本技術最領先,其次是韓國;產能以韓國最大,台灣其次,台灣又較日本占有成本優勢;需求市場,中國最大。品牌方面,日本面板Sharp與Sony合作;韓國Samsung及LG,既是面板大廠也是家電名牌;中國電視TCL、康佳、創惟、長虹、海信,在中國廣大內需市場知名度都很高,但缺少LCD面板產能及生產技術。台灣正好與中國互補,台灣有技術、產能、優勢生產效率,但欠缺市場與品牌。
今年初世界LCD面板廠,普遍訂單不足,加上固定投資大,台灣幾家面板廠不僅嚴重虧損,且財務負擔沉重,如奇美負債率達70%。幸賴大陸家電下鄉計畫,奇美獲得50%訂單,得以存活下來,但要在此刻繼續擴建八.五代廠,恐力有未逮。現在中國彩色電視供不應求,面板又嚴重不足,若開放台灣面板廠與中國家電廠合作,一方出技術,一方出資金及包銷,對台灣面板廠將是一大契機,能繼續擴大市占率,以與日、韓分庭抗衡,否則這塊大餅將為日、韓所吞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