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車或騎車時,人體搭乘高速移動的交通工具鐵骨,因為趨向平穩的車內環境或行車技術,腦中會有一種置於事物外的空白感。

自己是駕駛時,因為意識要保持明朗,如此空白區域不會很明顯;身為乘客時,這種感覺就強烈了,很多人便會在車上假寐甚至沉沉入睡。

也許這與人們最原始的欲望有關。降生於世後,除了溫飽排洩等自然生理欲望外,另外無關於生命存續的索求,則是渴望能夠被大人們擁抱。

將嬰孩輕柔擁入臂彎,左晃右盪,緩和的幅度移回搖籃裡。鬆軟床褥垂擺的定率,再次甜甜哄睡娃兒。一串流程,有接觸過小孩的家庭普遍體會過。

為何還未有思考能力的嬰孩能沉溺滿足於如此抱擁呢?

或許為人體接觸的安心與熱度,或許為懷念擬似羊水裡的飄浮感。有些事物無法詳究,但足以知道這種平淡的愉悅感於成長後,還是伴隨在記憶深處。

我也很喜歡這種乘車時的速率感,縱使精神清醒,望著車窗外移動的景色,思想卻能飄盪到地平線彼方。

只是這種速度與風景並蓄的感官,要完全享受,又還得追加一個條件──獨行。若與友同行,一路沉默難免有不適趣之嫌,顧看風景成為最後清醒一人時,也更對駕駛過意不去,斷續的對話有縮短旅途之用,卻也讓放空情趣盪然無存。

所以,還是一人坐車旅行時最好了。我尤愛火車,前進異地或歸返鄉土,旅程中總有遠離都市自成海天一線的稻田,連成一線的雲層讓建築物融解。

在思想爆炸的現代,放空的情趣不需新奇花樣,偶爾,是該回歸滿足最原始的慾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