昱晶(3514)11月上市後,目前已是台灣太陽能股王。昱晶董事長郭進財表示,昱晶明年所需料源已全數掌握,2009、2010年也掌握八成以上,料況能見度居台灣所有同業之冠,保守估計明年營收年增逾三倍、獲利大增近五倍,同時也不排除到海外掛牌。

此外,昱晶正積極布局上、下游中,預期營運將年年呈倍數成長。在積極進行國際整合後,目標是成為全球前三大廠,短期以外資持股三成以上為目標,中、長期則要超過五成,讓昱晶不僅在台灣發光,也在國際舞台上更加閃耀。郭進財曾任中油、震旦行等企業董事長,現為國光石化董事長,擁有傳統能源、大型通路等領域雄厚背景的他,日前甫接任昱晶董事長,成為台灣第一位橫跨傳統與替代能源領域者。郭進財日前接受本報專訪,以下為訪談紀要:

商機大開 營收年年躍增

問:如何看太陽能市場發展?

答:我只能用「一片大好」形容。在各國政府大力推動下,加上太陽能發電成本愈來愈平民化,最快2012年至2015年時,太陽能發電成本便能與傳統發電相當,呈現黃金交叉,也將是商機大開的引爆點。目前全球太陽能發電每瓦裝置平均成本約7美元,最快到2012年時可降至3.5美元,每度發電成本可降至23美分,與大部分國家的傳統電力成本相當,當這個「黃金交叉點」出現時,太陽能市場可達5.2兆美元,每瓦裝置成本若能再由3.5美元降至2.5美元,商機更可倍增至12.5兆美元。

問:昱晶現在狀況如何?明、後年展望為何?

答:昱晶今年是起飛的一年,在MEMC料源到位、產能大量開出下,前11月營收58.17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13.41倍。12月營收仍可望持續攀升,今年財測目標營收67億元、稅前盈餘4.68億元應可順利達成。昱晶往後三年產能都會以倍數幅度增加,明年所需料源已完全掌握,訂單也都到手,以料源與接單狀況來看,明年營收203億元、稅前盈餘22.8億元的財測目標,可分別較今年大增三倍及近五倍,但都只是「最低門檻」,還有上調空間。

昱晶今年底總產能將達210MW(百萬瓦),明年擴至560MW,也已掌握了420MW左右料源需求,2009年至860MW,目前料源掌握度已有八成,2011年時,總產能1,500MW,成為次於日本夏普、德國Q-Cells之後的全球第三大廠,相信往後的幾年,營運都會有相當爆發力。

進軍國際 將以五最取勝

問:接任昱晶董事長後,如何帶領公司?

答:昱晶將以最新設備、最大規模產能、最高良率、最低成本與最佳服務這五「最」與同業競爭,同時將大規模增加與國際合作,將昱晶從地區型公司變成國際級公司,進而推升為全球性企業。昱晶與MEMC合作,已踏出國際交流第一步,目前在上、下游布局,仍與國外業者積極配合中,其中包括料源整合與切入,有關這部分,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其次,是提升昱晶的外資持股比重。昱晶目前外資持股約兩成,在台灣太陽能業中僅略少於茂迪,居外資持股第二大公司。我們短期目標是讓外資持股增加至三成以上,中、長期目標是超過五成。另外,我們也不排除規劃昱晶海外掛牌,進一步增加能見度,活躍於國際資本市場。

昱晶董事長郭進財的事業生涯,前30年都在資訊、通訊業界,2002年進入中油擔任董事長,開始了他與能源業的不解之緣。

郭進財將過去在業界累積的豐厚管理能力與資源應用於中油公司,在他任職的四年內,中油業績蒸蒸日上,其靈活的管理與策略應用,不僅表現在中油營運,同時也拉近中油與一般民眾的距離;諸如「中油為大家加油,請大家為台灣加油」的膾炙人口廣告標語,以及為提升廁所環境水準舉辦的「公廁文化論壇」等,都是出自郭進財之手。

郭進財對台灣能源業的專注與投入,不僅在中油董事長任內重訂中油發展策略,重新啟動停頓多年的「八輕」計畫,推動成立雲林石化科技園區;接任國光石化董事長,更要在國內投資超過5,000億元,興建一座亞洲最具規模的石油、石化一貫生產中心,量產後每年產值將達6,500億元以上。國光石化目前仍在環評階段,郭進財堅持以「不支薪」原則,為台灣能源業打拚。

也因為在中油與國光石化董事長任內,國際油價悄悄從每桶25美元上漲到超過75美元,郭進財親身體任到油價上漲壓力,以及對民間與國家發展的威脅,因此開啟了他對替代能源的關注,也與先前在能源石化界的老戰友們一起投資昱晶,成為創始股東。

昱晶從當時不起眼的小公司,到後來與MEMC簽下千億元合約,成為市場關注焦點,這些重大的決定,都是郭進財與公司核心階層們創新而大膽的決定。當初砸下大把銀子與MEMC簽約,曾被同業視為是「飲鴆止渴」。

如今,昱晶在業界一片缺料、獲利一再被壓縮的大環境下,營收、獲利仍繳出傲人成績單,事實證明,當初的大膽嘗試並非喝下毒藥,反而是換取了一顆解決問題的仙桃。

郭進財說,投入替代能源業,是抱著「歡喜做善事」的心態,尤其這門生意是為地球做好事,當然要全心投入,因此他身先士卒的跳下來闖闖看,希望能為人類與地球盡一份心力。面對外界對他過去這些年來堆砌的成果讚譽有加,郭進財笑說,其實自己只是「盡本分、努力去做」,在30多年職場生涯中,他最大體認是「腳印是最好的肥料」,只要一步一腳印的耕耘,老天都會有所眷顧。

對於新興太陽能電池廠如雨後春筍般湧出,郭進財笑說並不擔心。畢竟,這項「好事好生意」,只要愈多人投入,凝聚的力量就愈大,如今,郭進財還要繼續力行他的「腳印理論」在昱晶經營上。

他表示,首要之務便是創造昱晶公司的「魅力」,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績效要拿得出來,往後幾年,昱晶會「努力拚」,拿出最漂亮的成績與全台灣、甚至全世界分享。

大股東心態偏多、法人回補部位,太陽能族群上周表現相對強勢,昱晶(3514)一周漲幅近13%,在連漲四天後,上周五小幅拉回收在316元。

昱晶是國內第一家上市的太陽能電池廠。法人表示,昱晶上市時間不長,K線尚看不出明顯趨勢,但股價目前站在各均線之上,對多方較為有利。統一證券研究部認為,昱晶基本面看好,明年因長期供料合約、缺料問題獲得解決,加上產能與產出大幅擴增,在毛利率提升下,每股純益可望從今年的4.7元,大幅成長到27元。因此就基本面看,目前股價已被低估。

法人估計,昱晶今年產出約60MW,營收64.72億元,稅後純益5.41億元,每股純益約4.7元。

明年底產能可大幅擴增至560MW,實際產出約225MW,在產出近四倍成長下,預估明年營收上看228億元,獲利則在MEMC開始供料下,全年毛利率約18%,稅後純益逾31億元,每股純益上看27元。

昱晶上周有重大人事變動,董事會通過由國光石化董事長郭進財接任董事長,將帶領昱晶三年內成為全球前五大太陽能電池製造商。為搶進前五大,昱晶動作頻頻,為掌握料源,展開垂直整合布局,轉投資上游晶圓廠,並擴增股本、增加生產線,從原本專事太陽能製造延伸到太陽能系統與模組。

太陽能電池廠因進入門檻低,新廠紛紛搶進太陽能電池市場,致產業有過熱現象,連帶使料源矽晶圓價格上揚,且因太陽能電池發電成本高,要透過政府補助才能使需求面擴大,各國政府又不希望太陽能電池價格上漲,太陽能電池價格欲漲不易,獲利也受到壓縮。

面對上游矽材料缺料情形,昱晶為確保料源供應,已跟MEMC簽訂十年供料合約,並自今年8月起供料。不過,因上半年昱晶料源主要來自現貨市場,而現貨價自第二季飆漲,昱晶毛利率壓縮到僅剩0.26%,第二季呈現虧損。

統一證券研究部評估,昱晶已加強簽訂長期供料合約,在長約料源比重增加、現貨料源占明年產出可降到12%下,明年獲利可望大躍進。

昱晶上市後股價高、低點分別為416元、223元,法人認為股價應還有上漲空間。統一證券研究部認為,目前股價偏低,可逢低買進,並給予本益比16倍的目標價;不過,因股價波動大,操作上仍應嚴設停損,停損價可以高低價繪出黃金切割率0.382對應的298元作為參考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