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特別費二審上周結束,加上朝野兩黨對一階段領投票也達成共識,目前市場關注議題,則轉至一月十二日進行的立委選舉。法人分析,歷次立委選舉台股表現,由於選舉語言可能造成市場雜音與不確定性,選前不容易上漲,反倒是選後政治不確定因素消除,台股回歸基本面,多會維持一段時間的強勁漲勢,頗值得投資人參考留意。

     二○○七年台股上演先盛後衰走勢,七月之後的連續破底跌勢,法人停損、融資斷頭,更是在十二月下旬發生,使得多數投資人將希望寄託在二○○八年;惟新年一到,隨即將面對就是元月的國會大選,藍綠雙方可能再度挑起緊張氣氛,對於每次適逢選舉,資金多數退場觀望的台股來說,投資難度又將提升。

     台新投信統計,過去台灣四次國會大選,選前隨著時間接近選舉,平均漲幅有明顯縮小態勢。從選前三週平均漲幅三.二九%,縮小到選前一周僅剩○.○三%,若以單次選舉來看,在民國八十七年與九十年的二次合併北高、縣市長選舉,更是在選前二周轉為跌勢,表現相對不樂觀。

     不過過去歷次選後表現,卻也證明台股因政治不確定因素消失後,有機會選後出現慶祝行情!

     台新投信指出,過去四次國會選舉,台股選後一周至三周的平均漲幅,竟然出現單周都有近五%的漲勢,僅只民國八十七年選後連續三周下跌,其他三次大選,都是維持連漲三周強勢反彈行情,九十年行情更是搶眼,選後一周大漲二成,走勢相對亮麗。

     法人分析,台股在馬英九特別費事件,呈現先跌後漲反應,但反彈幅度仍相對低於國際股市,加上先前資金加速出場,融資大減、法人轉買,籌碼已經轉進穩定者手中,立委選前不確定因素再增,但選後相對具有加速反彈的條件,除非元月下旬遭到國際股市重挫拖累,否則台股在選後的確相對具有追趕國際股補漲的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