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半導體產業預計在2008年達到高峰


全球知名市調機構如Gartner、iSuppli、SIA、WSTS分別對2006~2008半導體產業成長率作了相關的預測,由上列表格可以得知2006年加權平均成長率為7.6%,2007年為9.3%,2008年為12% ,呈現逐年走揚的趨勢,並且在2008年達到兩位數的成長。

從應用領域別來分析各產品的成長率強弱度,得知消費性電子的市場成長率優於整體產業,其產品的成長動能來自MP3 Player、STB、遊戲機等產品。車用電子則為同期間成長率最高的半導體應用領率,2004~2010期間平均複合成長率預估達10%以上。在汽車市場持續成長,以及車用電子高級化與複雜化演進下,將增加汽車產業對半導體的需求,故既使半導體產業進入衰退,預期車用半導體市場仍可能維持成長。

貳、 未來三年亞太地區半導體市場將舉足輕重


據中國大陸賽迪顧問(CCID)預估,2006~2010年,中國IC市場雖不如先前五年超過40%的成長,但仍將保持在20%以上的增長態勢,年複合成長率達28.9% ; 而同期,全球IC市場年複合成長為11%,中國大陸高於全球18%,並超越美國、歐洲和日本20%以上。

到2010年,中國大陸IC市場規模將達1690億美元,屆時占全球IC市場的比重高達44%,分別是美國、歐洲和日本的3倍左右,占整個亞太地區的IC市場比重也達86%。2006~2010年期間推動中國IC市場呈現跳躍式發展的兩大驅動力則是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以及2010年的上海世界博覽會。這兩大盛會預計將帶動中國在數位相機、手機、高畫質電視和數位機上盒等消費類IC市場的成長。

參、 車用電子IC市場可望逐年成長


汽車電子及其系統為全球汽車產業最為關注的熱門領域,主要是全球汽車出貨量成長率已趨於和緩,但根據Strategy Analytics的相關資料預測,截至2010年,全球汽車電子市場規模將達1,697億美元,期間之年複合成長率為34.9%。其中,汽車電子IC市場如汽車電腦平台、汽車感測器網路系統、發動機管理系統、全球定位系統、電子噴油系統、汽車防爆系統、安全氣囊系統、自動駕駛系統、自動窗、空調、門鎖控制系統、電子儀錶板等十大系統和模組的核心元件。在2006~2010年間,年複合成長率在38.9%,到2010年將達到250億美元。

目前而言,車用電子IC因整體規格要求非常嚴格,且產品認證時間漫長,目前仍是歐、美、日IC設計大廠所主導。主要的關鍵還是在於車輛安全的考量。至於台灣車用電子IC設計公司的商機則來自於中國大陸內需市場、售後市場以及汽車娛樂市場。

隨著中國大陸汽車產品從中低檔走向高階豪華汽車,汽車電子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中國汽車電子市場規模預計從2005年的81億美元成長到2010年的297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在30%左右。汽車用電子IC市場則預計在2010年成長到88億美元左右,占中國大陸整體IC市場的5.2%,約占同期全球市場的35%左右。

台灣車用電子IC設計廠商,目前有出貨的領域為汽車音響、汽車音響面板IC、車用GPS、電動車窗、車用警報器、儀表板、方向燈等非主要控制電子IC,且營收比重仍低,部分公司如盛群、普誠可望於下半年及明年陸續傳出佳音。

肆、 消費性IC-手機未來的成長動能來自於新興國家


根據拓墣產業研究所的資料顯示,全球手機出貨量已由前幾年的兩位數成長率下滑至2007年的4.8%,明、後年的成長率也只有5.9%、5.7%,主要是已開發國家手機滲透率已達到高檔,接下來惟有靠換機潮來帶動。由於新興國家的手機滲透率仍在低檔、人口數量龐大,因此普遍性,基本功能的超低價手機預計會成為新興地區用戶的強大推手。

2005年新興國家手機出貨量為3.99億支,其成長率最高達20.9%,2008~2009年預計隨著當地通訊設備完善,出貨量及滲透率將大增,2009年新興國家手機出貨量預估為5.94億支,滲透率達58.3%,南亞、中東、非洲等國家已成超低價手機主要銷售市場。

中國市場手機用戶數,預計在2006年低價手機出貨量大增下,達4.42億人,滲透率也從2005年25.8%攀升至2009年的34%。印度手機用戶成長速度僅次於中國大陸,2005年手機用戶數已達7,200萬,年成長率達30%以上,印度基於人口眾多、普及率低以及軟體人才豐富的優勢,加上手機滲透率還不高的後天誘因,未來數年印度市場需求可期。


iPod的熱潮加上Sony Ericsson所推出的Walkman手機系列,使得各家手機廠商紛紛推出內建MP3手機,出貨量由2005年的1.5億支預計將逐年成長到2009年的6.9億支,滲透率可望達到67.7%。相機手機銷售量大增,2005年已經占整體手機出貨量比重的62%,預計2009年出貨量將成長到8.4億支,屆時內建相機已成為手機基本配備,2009年的滲透率預計將達到82%。


電視手機藉由3G技術高速傳送與移動趨勢,可透過電話及時享受娛樂和資訊掌握,而電視、廣播則是單向傳播,因此電視手機成為2006年3GSM展及CeBIT展焦點,預計全球電視手機出貨量將從2006年1,130萬支成長至2008年的1億支,2009年上看1.69億支。電視手機未來將朝開放式且非獨占架構來建立標準系統。但在全面普及化之前,耗電問題及收費機制必須要先解決。

伍、消費性IC-GPS應用延伸性佳


目前車用GPS產品可以導航系統和是否具備雙向通訊的能力來區隔成4大類型。第一類產品:可透過衛星通訊、行動通訊網路及FM廣播網路進行雙向溝通能力,其中以車載資通訊系統發展較為成熟。第二類產品:屬於外接產品,與汽車之間的相容度極低,採用衛星通訊與行動通訊網路。第三類產品:由PDA或掌上型電腦所衍生出來的加值性產品,與汽車間的相容度低且不具備雙向溝通能力,逐漸被GPS手機取代。第四類產品:以DVD作為資訊儲存媒體,不具備雙向溝通能力。

根據Masterlink Securities指出,全球可攜式車用GPS市場出貨量將由2004年的530萬台,成長至2008年2,752萬台,由於美國FCC強制要求在美銷售的手機需具備GPS功能,但根據1996年美國FCC的「E911」法案,不同於一般車用GPS同時兼具導航與定位等功能,FCC要求銷售具有GPS功能的手機,其主要目的在於定位(急難救助為目的),因此可攜式車用GPS不應將僅止於定位功能的GPS手機納入車用GPS計算與考量。

日前也有數位相機廠商提出將GPS晶片整合到數位相機內,每張照片上便可記錄相片所拍攝地點之經緯度,以供日後參考用,如此一來,便可提升數位相機的附加價值。

陸、消費性IC-STB將受惠於各國電視節目數位化


家電市場之所以有數位機上盒的需求,主要是因應數位節目開播,由於目前仍有大量類比電視無法接收數位廣播節目,這也使得許多家電大廠於開始之際,將數位機上盒視為過渡性產品而沒有投入大量資源,但實際上數位機上盒市場潛力遠遠超乎許多業者的想像,其原因主要為:1.類比電視由於價格低廉、產品成熟、畫質清晰等優勢,使得平面電視仍無法完全取代類比電視,尤其在新興市場的需求仍相當旺盛。 2.電視機不像手機,是一種用到壞才會換的家電,這使得電視生命週期長達7~8年,目前全球仍在使用的類比電視已超過15億台。

在所有技術中,許多衛星服務業者在類比廣播時期就提供衛星接收盒做為用戶終端設備,因此與有線電視業者競爭過程中,數位化腳步特別快,也使數位衛星機上盒普遍受到歐美市場青睞,也在逐漸崛起的中國大陸市場扮演重要角色,預計比重將居高不下。地面廣播機上盒由於功能較容易被其他種類數位機上盒所整合,因此成長幅度與占有率成長有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