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政策面 | |
★興櫃強制報價最慢十月中實施。 興櫃市場最為市場詬病的「看得到、吃不到」問題,十月中以前可望有解!櫃買中心總經理吳裕群表示,證期局已於上週核准「加強興櫃股票推薦證券商造市功能」建議方案,未來只要買賣價達到成交標準,券商須在五分鐘內完成交易,並於交易完成後的次五分鐘內再報新價,否則即屬違規,行為嚴重者除記點警示外,還將處以罰鍰。 ★員工分紅價格認定以股東會當天市價為準。 金管會上周與工商團體取得共識,上市上櫃公開發行公司員工分紅費用化的價格,將以股東會當天市價為依據。員工認股權証與庫藏股讓給員工可折價,但折價部分必須列為費用,且須股東會同意。 ★二次金改再出發 整併不限時量。 二次金改踩煞車後重新出發,將繼續朝金融整併方向推動,但是將不再限時限量,而改以市占率等指標作為目標。以公股退出金融機構為例,將把目前公股金融機構市占率50%往下降,降到20%或30%等未定。國際化、大型化,提升金融市場競爭力,仍是未來目標。 | |
總體經濟與資金面 | |
利 多 |
★日7月CPI升幅低於預期,日銀今年再次升息機率降低。 日本7月份消費物價(CPI)升幅低於預期。較上年同月上升0.2%。通膨趨緩將沖淡日本央行今年再次升息的預期,日本央行上月宣佈6年來首次升息。 ★出口動能極強 七月外銷訂單 再增近兩成。 經濟部統計處公布七月外銷訂單,在大陸市場需求強勢成長的帶動下,七月份接單金額達240.7億美元,年增率達19.44%,今年以來已連續五個月外銷訂單金額超過240億美元,顯示下半年出口仍有極強的動能。 |
利 空 |
★內需急凍;今年GDP成長下修至4.28%。 行政院主計處8/17調降今年經濟成長率,由原估4.31%微幅下修為4.28%,主因兩大內需不振,其中民間投資成長率大幅下修為0.5%,近乎停滯,民間消費成長率也降至1.7%。。 ★日本7月份貿易順差再縮減 出口成長減緩。 根據彭博社報導,日本7月份貿易順差意外連第二個月下滑,出口成長減緩,而同時國際油價上漲推高進口;日本財務省今天發布,7月份貿易順差縮小0.2%,至859 9億日圓 (折合74億美元),相較彭博社先前針對37名經濟分析師調查平均預估將擴大至9500億日圓。 ★美國7月份耐久財訂單及新屋銷售雙雙下滑。 8/24出爐的美國7月份耐久財訂單以及新屋銷售雙雙下滑,增添美國景氣減緩的新證據。7月份耐久財訂單下滑2.4%,降幅高出預期。7月份新屋銷售下滑4.3% 為2月份滑落11.5%以來最大降幅年率107.2萬戶 指標空屋指數跳升至10年最高反映美國房市急劇降溫 ★資金外移潮湧現 上半年流出7,300億元。 最低稅負制引發國內新一波資金外移風潮。央行公布,第二季國人對外證券投資淨流出115.1億美元(約新台幣3,700餘億元),創下歷來次高水準。合計今年以來,國人透過指定用途信託基金投資海外證券商品及保險業海外投資金額已達224.56億美元,即有逾新台幣7,300億元資金外流。 |
市場與籌碼面 新台幣匯率之動向與股市動能為正相關,現階段暫以32.8元/美元關卡為觀察重點。短線一旦收盤站上代表台幣暫時趨貶,台股量能勢必受到壓抑而易跌難漲。 就中期而言:整體市場量能仍在緩步退潮,迄今尚未見到未恐慌連續急殺且尚未窒息見底與融資餘額亦持續減肥中。就籌碼面觀之:本波段之底部量應在500億元,甚至400億元以下,而融資餘額可能會減肥至2000--2200億元,屆時才可望落出中長期大底。而短期內若欲即時扭轉成回升之日平均攻擊量則需持續增量至1200-1300億元以上才可確認。 本週增資股上市買賣計有: 8/28:瀚宇博德新股權證4873.5萬股、台塑 1.66億股上市新股、其樂達繳納憑證1000萬股等上市買賣。8/29:聯詠員工憑證轉換普通股47.8萬股,及上市新股5803.7萬股上市買賣。8/30:矽品新股權證2.67億股、友達2.63億股、及菱光上市新股2320.6萬股等上市買賣。8/31:奇美電新股權證2.92億股、京元電 新股權證7957.1萬股、禾伸堂新股權證 1724.8萬股等上市買賣。9/1:聯電新股權證2.24億股、華上新股權證 660.5萬股、及台塑化上市新股 2.69億股、至聖上市新股1216.7萬股等上市買賣。 |
技術面 中期看法:台股中段整理迄今仍在持續中。且自(7/4)6789點可能是新一波段之起跌的開始。 短期看法:短線於(8/21)所留下之6715—6719點跳空缺口有疑似”下跌島狀反轉”之隱憂,近日內若無法盡快帶量回補站上或者下檔6488點關卡收盤跌破,就屬轉弱之訊號,則不排除重新壓回探底尋求支撐。 就順勢的操作原則,現階段策略看應是逢高調節轉弱股,提高現金部位為主;遇壓回6488點不破時再擇強低接搶短。
|
本週觀察重點 ★總統罷免事件再響起,是否再次衝擊市場信心,當須留意。 ★8月營收陸續公佈,營收創新高者股價表現將反映市場信心度,應密切觀察。 ★半年報陸續公佈,將影響產業整體或個股股價動向,應持續追蹤。 ★8、9月增資股陸續出籠,須留意對個股的衝擊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