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股林高手過招 (74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進入股市的人大多夢想盡快成為投資高手。許多人以為通過幾個月或一年的看盤,研究股市走勢圖,學會一些技術面和基本面分析方法,就可以在股市持續獲大利。而實際上通向股市高手之路並不平坦,許多人在學了一些基礎的股市知識後,投資的收益反而更不理想了,這是為何呢?
  根據觀察分析,我們發現一個初入股市的投資者要想成為一名高手,大多要經歷這樣幾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是初入股市階段。多數人在初入股市時對股市知識知之甚少,或雖看了幾本有關股市的書卻對實戰知識與計謀知道不多。其進場的動因大多是見周圍的親朋好友在股市賺了錢,自己也想進入股市搏一下。此時的股市大多處於一輪較大上昇行情的中後期,因為只有這個時候股市的賺錢效應才十分明顯,對場外人士的吸引力才較大。由於初入股市,不懂的東西太多,大多數人能虛心地向較熟悉股市的投資者請教,請他們推薦股票並提供買賣的意見,自己也小心行事,用少量資金試著投資。因為股市行情正處於熱絡時期,幾次操作下來居然小有收獲。這個階段的特點就是初入股門,對股市實戰毫無經驗居然還能賺錢,於是信心大增,以為自己天生就是投資股市的高手,在股市賺錢並不困難。
  第二階段是反思階段。初戰告捷後,嘗到了股市輕鬆賺錢的甜頭,於是加大資金投入量,欲在股市賺更多的錢。但天有不測風雲,大量買進股票時正好是股市進入頂部的瘋狂時期,其後股價大幅壓回,又由於缺少風險意識且不懂得停損,所買股票全線套牢,這時開始反思自己為什麼會在股市失利。
  第三階段是似懂非懂階段。經過反思,投資者認為前段時間自己賺錢賺得糊塗虧本也虧得糊塗,根本原因還是缺乏股市分析的知識,於是買來有關股市技術面和基本面的書籍進行學習。看了這些書籍後,茅塞頓開,根據書上的經典例子,股市的每一次上漲和下跌其基本面和技術面的原因都是那麼清晰,而且都能及時分析出來,如果讀者掌握了書中所介紹的這些分析方法,就可以在股市無往不勝。投資者心想在掌握了股市分析技術後這下可以在股市真正理性地賺大錢了,於是把自己所有的資金甚至加上借來的錢全部投入股市。但股市就像是專門要與自己作對似的,原來不懂時虧錢,現在“懂了”居然還是要虧錢甚至虧得更多(因為投入的資金量大了)。其實處於這個階段的投資者只是懂得了股市的一些基礎知識,還缺乏綜合分析的能力,但自我感覺卻特別好,大膽操作,常被假突破和“騙線”所害,導致重大損失。
  第四階段是逐步走向成熟階段。在屢戰屢敗後,相當多的人會消沉下去,但真正想成為高手的人會進行更全面更深入的學習,加之股市在經過長期大幅下跌後,往往也會迎來一波大的上昇行情。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投資者就會逐步走上盈利之路。
  投資者知道這個規律後,在走向高手的過程中可以少走彎路。關鍵是要注意兩點:第一,初入股市就賺錢,那多半是因為碰上了好行情,而不是你的技術能力高,不可盲目樂觀;第二,讀了幾本書,在自我感覺特別良好以為已經掌握了股市運行規律時,要忍住立即大戰的慾望,繼續用少量資金在股市進行實戰訓練,只有在積累了相當的實戰經驗後,才能投入大量的資金。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KDJ指標又稱超買超賣指標,它反映的是多空雙方買賣力量的對比,是單一價格因素的評

定,具有很強的實用性,KD的波動範圍一般在0---100之間,以50為中位,50以上是強勢區,50以下是弱

勢區,.具體,以可反50--80分為強勢區,表示買方力量增強,80以上為超強勢區,為超買區,.表示買方力量巨增,大多數投資者看好此股,極少數投資者在賣股,也是高風險區,而20---50為弱勢區,為半數以上的人在賣股票,,20 以下為超賣區,即80%以上的人在賣股票,或說只有兩成以上的人在買股票,股價超賣.但是注意KDJ在超高位和超低位都會出現鈍化現象,即股價漲至了指標的80以上時,還會再漲,股價一漲不回,只要KDJ 不死叉,跌了仍會再跌,20以下時.一路下跌不反彈.
實戰操作時,當KDJ處於低位50以下時,,甚至是超低位20左右時,一旦金叉則宜速買入,仍需注意一點是:KDJ有效金叉,條件是K>=D20%,死叉則是K<=D20%.
  當周,,日KDJ同時在20以下金叉時,則實戰重倉持有,中線持倉,一直持有到日KDJ死叉賣出,發然是指的高位區了.
  若作短線則以30分鐘,60分鐘系統作高拋低吸,至日KDJ80以上死叉則有一較長的調整時間.
 同理,當周,日KDJ衝向50以上回落至50左右進時,KDJ死叉後,或不死叉反轉向上,均線形態良好,為多頭排列,則意味洗盤結束,放量則買入時機.可以以70左右的倉位買入.
  KDJ在70以上或80 以上金叉時,可能為短暫的洗盤後的快速拉升,有主力拉高出貨的嫌疑,宜快進快出,若根據30分鐘和60分鐘K線及指標系統,符合賣出條件的則速出,倉位控制在半倉以內.為三分之一為好.

1>.巨量長陽線,密切關注.
  2.>.看周,日KDJ是否有效金叉,(日KDJ在低位有效金叉,周KDJ在低位拐頭就是進入時機).
  3>.量比是否大於1,若大於1,越大越好,說明主力上攻的意願越強烈.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只是單純地去看K線圖。 看支撐壓力,和軌道趨勢線,這兩種。

道理很簡單。 行情在支撐上面,就是漲勢。
在壓力下面就是跌勢。 支撐壓力要看關卡。
關卡要看K線的交集與聯集。 是不是脫離關卡,要看是否脫離K線的聯集。


關卡的形成有沒有鬆動的跡象,要看是否有脫離K線的交集。
趨勢會不會持續,就要看軌道。 軌道愈平行,表示趨勢愈穩固。軌道擴散,或收斂,表示趨勢有變化。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多散戶投資者對於成交量變化的規律認識不清,K線分析只有與成交量的分析相結合,才能真正地讀懂市場的語言,洞悉股價變化的奧妙。成交量是價格變化的原動力,其在實戰技術分析中的地位不言自明。在這裡為大家介紹成交量變化的根本規律——八階律。
  將一個圓形的圓周八等份,依次直線連接圓周上的八個點,將最下面的一根線段標記1,然後再逆時針依次將線段標記2至8,加上橫坐標“成交量”縱坐標“股價”,這樣我們就得到一個完整的成交量變化,八個階段的規律圖。現在有些股票軟體,也帶有動態的成交量“逆時針曲線圖”指標,原理即是這個“八階律”。如果依股價運行變化軌跡“幾”字地四階段來看,第一階段皆相同為吸貨築底階段;股價運行軌跡第二階段為拉昇階段,相當於成交量變化八階段中的2增量拉昇,3等量拉昇和4鎖籌縮量拉昇段;股價運行軌跡第三階段為高位築頭階段,相當於成交量變化八階段中的5;股價運行軌跡第四階段為打壓出貨階段,相當於成交量變化八階段中的6縮量陰跌,7等量下跌,8放量暴跌階段。
  現將成交量變化八個階段的“八階律”詳述如下:1)量增價平,轉陽信號:股價經過持續下跌的低位區,出現成交量增加股價走穩現像,此時一般成交量的陽柱線明顯多於陰柱,凸凹量差比較明顯,說明底部在積聚上漲動力,有主力在進貨為中線轉陽信號,可以適量買進持股待漲。有時也會在上昇趨勢中途也出現“量增價平”,則說明股價上行暫時受挫,只要上昇趨勢未破,一般整理後仍會有行情。
  2)量增價昇,買入信號:成交量持續增加,股價趨勢也轉為上昇,這是短中線最佳的買入信號。“量增價昇”是最常見的多頭主動進攻模式,應積極進場買入與莊共舞。
  3)量平價昇,持續買入:成交量保持等量水平,股價持續上昇,可以在期間適時適量地參與。
  4)量減價昇,繼續持有:成交量減少,股價仍在繼續上昇,適宜繼續持股,即使如果鎖籌現像較好,也只能是小資金短線參與,因為股價已經有了相當的漲幅,接近上漲末期了。有時在上漲初期也會出現“量減價昇”,則可能是曇花一現,但經過補量後仍有上行空間。
  5)量減價平,警戒信號:成交量顯著減少,股價經過長期大幅上漲之後,進行橫向整理不在上昇,此為警戒出貨的信號。此階段如果突發巨量天量拉出大陽大陰線,無論有無利多利空消息,均應果斷派發。
  6)量減價跌,賣出信號:成交量繼續減少,股價趨勢開始轉為下降,為賣出信號。此為無量陰跌,底部遙遙無期,所謂多頭不死亡交叉跌勢不止,一直跌到多頭徹底喪失信心斬倉認賠,爆出大的成交量(見階段8),跌勢才會停止,所以在操作上,只要趨勢逆轉,應及時停損出局。
  7)量平價跌,繼續賣出:成交量停止減少,股價急速滑落,此階段應繼續堅持及早賣出的方針,不要買入當心“飛刀斷手”。
  8)量增價跌,棄賣觀望:股價經過長期大幅下跌之後,出現成交量增加,即使股價仍在下落,也要慎重對待極度恐慌的“殺跌”,所以此階段的操作原則是放棄賣出空手觀望。低價區的增量說明有資金接盤,說明後期有望形成底部或反彈的產生,適宜注意。有時若在趨勢逆轉跌勢的初期出現“量增價跌”,那麼更應果斷地清倉出局 !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跟著經濟規律走,比跟著管理層走更重要。目前管理層的確是在護盤,從新股配售方案就可以看出。可是加權指數還是連續下落,每次出利多全成了逢高減磅機會。奧妙就在管理層之上,還存在經濟規律、價值規律。目前存在上市公司年報滑坡、市盈率偏高等等問題,不僅壓制了加權指數的上行,相反要求股價回落。經濟規律是不以人意志、包括不以管理層意志為轉移的。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投資人需要按照經濟規律辦事,而不僅僅是按照管理層的意願行事。

  第二,人不可以同趨勢相抗衡,不可以逆勢而為。只要業績滑坡的趨勢不改變,則加權指數下行的趨勢不會改變。任何盲目樂觀、逆勢做多,都是不對的。必須看清現實,看清趨勢,順應趨勢。如果中長期看業績繼續滑坡,或者存在繼續滑坡的風險,如果加權指數下降區間形成並已經清晰,則只有業績滑坡的情況終結、加權指數見底信號發出,才能抄大底。

  第三,長痛不如短痛,空頭市斷腕要有決心和勇氣。對於已經“身陷股市”、甚至“深陷股市”的投資人,與空頭市為伴是最壞的選擇。不懂得割肉的散戶是不成熟的散戶。割肉是痛苦的,但是,如果空頭市的中前段不割肉,則等於身上背著一個肉瘤、越背越沉;相反,割肉之後、股價繼續下跌了則心情是輕鬆的。千萬不要一熬再熬,到了空頭市盡頭的時候,終於熬不住了、割肉割在最低點、地板上。

  第四,空頭市裡面每次利多都是逢高減磅的機會。最近兩周行情中就是如此。出台新股配售細則、出台精倫配售,帶來的每一次反彈,事後看都是逢高賣出的機會。尤其是在空頭市下跌的中前段,更是如此。

  第五,想測底的投資人要善於休息不要盲動。原則上,大資金不見大底不進入股市。因為如果是抄了短底,則大資金進出不便,“進去容易出來難”。而對於小資金來說,不善短線搶帽子的、不能快進快出、打了就跑的,也不要參與抄短底。相反,空頭市中無為正是一種有為。等待、忍耐正是一種進取和主動。做好“冬眠”打算,善於休息的人,才善於捕捉大底。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操作必勝的關鍵在於控制好自己的貪慾

  在股市裡,可以聽到人們的一片反貪聲。股評、書刊,談到貪字不加以指責就像無話可說似的,好像貪就是罪魁禍首或虧損之源,好像人真能做到不貪,也好像這個世界上真的存在著不貪之人。

  其實,我覺得貪也不見得全是壞事。更重要的是,人一點不貪也是不大可能的。我認為,人一旦不貪了,要麼就是成了菩薩,要麼就是圓滿了。但只要是活著的人,都免不了有點貪心,只不過有多有少而已。你看,小孩子一生下來就是握著拳頭------要想抓東西。人活一世,直到死亡的時候手才完全放開。這裡的抓,實質恐怕還是貪。如果你還不信人皆有貪的話,請再聽我講一個故事。

  有一位法師一輩子做好事、做功德、化緣蓋廟、講經說法,自己雖沒有打坐、修行,可是他功德太大。年紀大了,有一天看到兩個小鬼來捉他。那兩個小鬼在閻王爺那裡拿了拘票,還帶著刑具手銬。法師說:我們商量一下好不好?我出家一輩子,只做了功德,沒有修持,你給我七天假,七天打坐修成功了,先度你們兩個,再度你們老板閻王爺。真的,閻王我也會去度他。那兩個小鬼被他說動,就答應了。法師以他平常的德行,一上座就萬念放下了,廟也不修了,啥也不干了。三天以後,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什麼都沒有,有的只是一片光明。

  那兩個小鬼到第七天時真來了,但只看見一片光明,找不到法師了。"完了,上當了!"兩個小鬼說:"大和尚你說話一定要有信用啊!,你可說過要度我們兩個的,不然我們回到地獄是要坐牢的呀!"法師大定了,沒聽見,自然沒有搭理。兩個小鬼商量著怎麼辦。忽然,一個小鬼看見光裡還有一絲黑影。

  原來那法師功德很大,皇帝聘他為國師,送給他一個紫金缽盂和金縷袈裟。法師什麼都無所謂,但很喜歡這個紫金缽盂,連打坐時也端在手上,也就是說,萬緣放下了,但只有缽盂還拿著。兩個小鬼看出來了,他什麼貪都沒有了,只這一點貪還在。於是兩個小鬼就變成老鼠,去咬這個缽盂,"卡啦卡啦"一咬,和尚動念了,一動念光就沒有了,就現出了身子來。兩個小鬼立刻把法師銬上。和尚很是奇怪,還以為自己沒有得道呢。聽小鬼說明經過,和尚把紫金缽往地上一摔,"好了!我跟你們一起見閻王去吧!"就這麼一摔一說,兩個小鬼也突然開悟了。

  如此功德的和尚還有貪念,我們作為俗人,沒有貪念,可能嗎?還有,散戶當然是俗人,因為如果不賺錢,八抬大轎也請不動你我散戶。也就是說,我們肯定是有俗氣的,或有賺錢的貪念的。

  換句話說,說我們散戶不貪是假話。但在股海裡泡久了,貪念少多了,這也是事實。因為不少貪念讓我們得到了虧錢的教訓或經驗。這好像在說,貪是人性,不貪是經驗。我們吃虧的經驗愈多,我們的貪念就愈少,特別是那種把人逼上絕路或幾乎讓人破產的經驗,把我們心中的貪念蕩滌得寥寥無幾。據說,絕大多數作家都沒有多少貪念了,因為,他們大都曾有一段因貪而破產的刻骨銘心的經曆,所以他們才能由作手昇格為沒有多少貪念的作家。

  而作家,據說個個都會"截短虧損,讓利潤奔跑"("華爾街家訓"或投機箴言)。這句話是說,一見股票情況不對,即刻停損,把停損的距離縮得愈短愈好,或把損失縮得愈少愈好;一旦有了利潤,就大膽讓利潤奔跑,讓利潤從小利潤跑成大利潤,從大利潤跑成巨利潤。即在虧時能夠少虧,能賺時多賺甚至賺個夠------這不是貪又是啥呢?

  股神巴菲特說得好,人要有點貪念,但不能太多。太多的話,貪念就會控制人;但太少的話,人會失去動力,失去好奇心。巴菲特的意思似乎是說,作為投資人應把自己的貪念控制在一定範圍內,或者說應控制在很小的範圍內。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傳統穩健的投資者都喜歡採用低買的方式進入證券市場,那是因為低買符合“低買高賣”的商業法則。在同一時期,相對於高價的風險似乎更低一些,其價格也更接近價值一些。但低買並不像想像的那麼簡單,因為低買的概念很容易讓人誤入歧途,比如安全和價位高低是沒有關係的,還有價格低未必就是價值低等等。我們時刻要記住的是,低買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適宜的風險回報比才是我們進場買入的必要條件。

  低買前提條件

  1.標的在之前已表現出了止跌或者抵抗的態勢。

  2.價格所處的位置是某個支撐位置,如果在同一個位置上交匯了很多支撐更好(支撐的效用從長期到短期呈遞減狀)。

  3.目前價格和下一個壓力位之間有足夠的獲利空間。
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買———有的投資者這樣認為。只要買的價位低,就可以先立於不敗之地。賣———有的投資者如此認為。在股市中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是師傅。

  其實,他們的說法都有合理的成分,但股市中還有更加重要的操作環節,那就是:等待。

  投資者在股市實際操作中的每一筆交易,可以簡易地划分為以下操作環節:

  買入→持股等待→賣出→持幣等待。

  投資者在買入前,為了捕捉最有利的時機,需要等待;買入股票後,如果該股還沒有啟動,需要耐心等待;如果啟動了,也要等待它漲到一定位置時再賣出。即使賣出後,穩健的投資者也不會馬上買入,還要耐心等待大盤和個股的壓回。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散戶投資者常犯的一個錯誤,是模仿別人。看某個“高手”買了什麼,就跟著買;看某個機構什麼股票重倉,就跟著也把錢投進去。這樣做的結果,常常不如人意。
  為什麼會常常不如人意呢?一個根本的原因,是不同的投資主體有不同的投資策略,成功的投資者都有各自的投資體系。不懂得這些,輕易地模仿人家的一兩個投資行為,很難取得理想的投資效果。
  那麼,怎樣區分不同的投資主體呢?
  一、資金規模不同,投資者有大中小之分。機構投資者是“大鱷”,巨量資金進出不方便,所以他們格外重視投資組合,投資策略比較周全。散戶很難全面向他們學習。他們的一兩個投資舉措,對總體業績影響不大。散戶輕易模仿,一旦失敗,則遭受重創。中等資金規模的投資者,如股市裡的大戶,通常也都有自己的一套打法。散戶資金量最小,在股市裡是弱勢群體。
  二、工作身份不同,有職業和業余之分。投資機構中的資金管理人、一些資金大戶,還有一些整天泡在證券營業部裡的人,是職業投資者。他們靠投資為生,投資交易就是他們的全部工作。大多數散戶是業余投資者,只是在業余時間進行投資研究。這兩類人的投資策略不可能相同。
  三、投資偏好不同,有穩健和激進之分。投資者因為個人特質不同,獲利期望值不同,在投資風格上差別很大。有些人崇尚穩健投資,每年賺10%就很滿足了。有些人喜歡冒險,賺了20%還想冒險賺更多。他們是兩類投資者,他們的想法和做法很難兼容。
  四、資金性質不同,有從容和無奈之分。投資者的資金來源不同,直接影響投資策略。如果是自己的閑置資金,套牢就套牢了。如果是向別人借的錢、典當來的錢,包括替別人理財的錢,就有一定要盈利的壓力,一旦虧損壓力更大。到期該還錢時,可能被迫割肉平倉,倉皇出逃,這時如在股市底部,倒為散戶提供了買入的好時機。
  如此等等,還可以分出好多類別。
  股市是個大舞台。這裡有不同類型的人,有多種多樣的賺錢方法。要想在股市中獲得成功,首要的一個課題,是找準自己的位置。要弄清自己的盈利預期,確定自己的投資理念,形成自己的投資風格和策略。然後,堅定地走自己的路。
  不要輕易模仿別人。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市場上的交易者95%都以空間交易系統作為主軸,而其中一部分的交易者搭配時間的轉折來操作,但其操作仍舊以價位(空間)為主軸,相對的市場中僅有5%的交易者,以時間交易系統為主軸,而以價位(空間)為輔的操作方式,因此在坊間的書籍或資料中,鮮少有關於這方面的深入探討,除此之外,深入研究且有所得者也不願輕易示人
就我個人過去對期貨或股票市場的研究與實戰經驗的心得,以時間交易系統為主的操作確實遠優於以空間交易系統為主的操作,當你深入其中你將發現時間是期貨股票操作的最大秘密,縱使是作手雖能操控線型,操縱股價的上下卻不能操控時間,換句話說在一定的漲升或下跌週期裡,價格可以見壓過壓,也可以遇撐破撐,但一但時間到了就必須轉折,而這個道理不難懂,為價格有上有下兩個方向可以上下波動,時間只能有進無退的只有一個方向波動,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作手在操控指數或股價時,在價格的部份可視其市場狀況,買盤大小賣壓輕重,消息好壞等,順氣勢決定漲跌幅度,但作手資金並非無限量,因此必須考慮到作價成本(如利息,或機會成本..),而作價成本主要因素受制在時間,這也是為何時間到了要轉折而價位到了不一定要轉折的原因之一,也在此提出新的思考邏輯。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爾街有一句名言,當你使用95%的人使用的工具,你絕對不會成為5%的贏家,同樣的當你跟95%的人做相同的動作,絕對是站在輸家這一邊,而使5%的人去重分配你的財富,金融市場是絕對的殘酷,這是個零合競賽意味著有人獲利時,代表著另一方的虧損,這也是極少數的人能透過金融操作,分配多數人的財富,快速的獲取可觀的報酬的原因。
     俗語說:西瓜偎大邊,這句話卻全然不適合用在期貨的操作上,而在期貨市場要操作的好不只是”操作的年資”,而是能不能從實戰經驗中體會與95%的人不同的全新操作邏輯,有幾個問題不妨可以想想,全市場的人都使用均線,KD、RSI、MACD、DMI….等等,當你使用這些工具時,有沒有再一段時間以後幫你大幅累積財富,或者發現效果不彰時賺時賠,到最後白忙一場?當你按照過去技術分析”教科書”上所跟各位陳述的,見到紅棒突破或者黑棒跌破訊號去買或作空時,你真的有獲取暴利嗎?還是常常為騙線所騙?當你”確認”所有多方或空方訊號後去下了單,你所獲取的利潤是蠅頭小利?還是鉅額可觀的報酬?而所承擔的風險是真的很小還是把自己暴露在大風險下而不自知?當你看到全市場一片樂觀搶進而去追買,全市場一片噤若寒蟬的悲觀氣氛中而去追空,這樣做你真的獲利了嗎?
     如果你明白你能體會,我相信你已經拿到一張擠身千萬富翁,億萬富豪的入場券,期貨的操作比現貨的難度更高,主要在期貨操作上不只對趨勢的研判要正確,更進一部對轉折的掌握更要精確,你可以發現在現貨只要趨勢正確,獲利絕非難事,但在期貨上並不適用,不論在資金控管,風險評估,轉折的細膩度,期貨都比現貨必須要做到更加精確,因此你常會發現一個怪現象,趨勢看對了市場走多你作多或者市場走空你做空,到頭來卻仍舊賠錢,往往抓轉折細膩度不夠,對風險掌控不足,常會發生被砍倉或先反向破停損在朝原趨勢前進的情況,這也是說明,在期貨上看對趨勢不見得能讓你獲利,更要抓對轉折的主因,而轉折的兩極正好是人性最恐慌與樂觀的兩極,在期貨上不論在月、週、日,時甚至在當天的TICK圖上無時無刻都不斷發生,也是對人性更加嚴苛的考驗,因此對“順勢操作,逆向思考”要有更深一層的體會與行動才能擺脫95%輸家宿命和擁有5%贏家的特質。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金融市場的的操作,有95%的人所關心或在意的是行情看的準不準,但事實上行情看對與實戰獲利並不能畫上等號,就真正的操盤人而言,我們除了花時間在行情研判外,相對的更重視或花更多的時間在策略的設計與停損機制的建立上(而此兩種能力也是我們在衡量是否勝任操盤手的重要因素),我們舉個例子來說,假設我們投資的總資金為100萬,每個人在行情看對的情況下,或許在行情結束後,有人獲利5%,有人獲利20%,有人卻可獲利50%,其重要的差異便是我上述所說的策略的設計與停損機制,因為金融市場操作要有突出的報酬,一定是在關鍵的底部或頭部,積極進場佈局,但是往往在關鍵的底部或頭部往往風險與利潤都是最大的,如何平衡兩者反而是關鍵所在,透過停損機制與策略的設計的搭配可以去改變風險與獲利的結構(一個良好的設計可由高風險高報酬轉換為低風險高報酬),因此可以安心的操作,多數人操作的盲點有兩個,第一個等確認但一般等確認之後,利潤就不高看似安心但事實上背後隱藏更大風險,第二每次看對大行情所賺都是蠅頭小利,因為真正底部或頭部出現後,因為怕怕所以進場資金只有10%甚至更少,但縱使讓你看對30%的行情,但對總資金而言,是10%的30%所以以總資金報酬率而言,不過是0.1*0.3=3%,而不是30%的報酬,所以在實戰要獲利除了要有研判方式外,不要忽略停損機制與策略設計的重要性,這是一般人沒注意的地方,也提供各位不同的思考模式,就如我先前有提過操作獲利的人必有一套完全屬於自己的模式,此模式不只是研判行情的方法歐,還要包括停損機制與策略設計三部份,是三部份不是一部份歐,因此看對行情只不過是1/3,大家也可以藉此機會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也檢視一下自己是否具備這三部份,還是只有1/3!!!!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0%的技術,50%的策略再加上200%的信心是股市獲利的方程式,這是我常告訴學生的觀念,除了追求技術之外,別忘了操作策略的學習,更重要當你兼具兩者,自己能否有絕對的信心相信你所學而果斷的執行,這本書是我從過去對股市一無所知,從研讀,實證,反證到創新,一直到具備個人完備操作邏輯與獲利的歷程,其中破除許多市場慣有錯誤的觀念,相信本書已可以提供正確的技術與策略邏輯,接著便是讀者的執行信心了,此外,在附錄的部分特別加入標竿法則,與個人在留美期間完成的時空切割,特別提供有心研究的朋友一個全新的思考邏輯,要戰勝股市並不難,難的是人心,投資朋友往往受到外界錯誤觀念的導引,屢屢陷入不堪虧損的宿命,要破除宿命的糾纏必須先從破除觀念開始,在本書的最後個人特別寫出股市十大致命觀念供投資朋友引以為戒。
(一)做空不好:很多人對作空有種莫名的恐懼,因此視之如狼虎避之唯恐不及,這是一個致命的觀念,股市就如潮汐一般有上必有下,若沒有做空觀念,常常或落入死多頭陷阱,在空頭行情逆勢而行往往粉身碎骨,多空速度比3:1意思是多頭三個月的行情可以在一個月的空頭跌完,換句話說,有做空觀念不只讓你跳死多頭陷阱,積極的更可創造更大的獲利速度。
(二)專家(基金)會幫我賺錢:又是一個致命觀念,投資人最喜歡的是聽聽專家在說神麼,把錢交給基金好了有專業的經理人幫我理財,仔細想想當你聽了所謂專家意見,把辛苦錢交給基金後,賺了多少?只不過是陷入行銷的陷阱罷了(擷取片段放大績效的手法),當你冷靜的看看經過一個多空循環的歷史數據,絕大多數的基金在多頭行情報酬相對大盤漲幅來的低,一但到空頭淨值腰斬的比比皆是,關鍵在於經理人空有高學歷紙上談兵在行,但了解市場脈動的有多少?此外基金不能做空的限制,一但空頭降臨便成了俎上肉,如此每個人都可以是專家,只是他們多你一張畢業證書,多一個頭銜,但和你一樣都在虧錢,因此自己學習才是獲利的關鍵。
(三)長期投資一定賺:這一個致命觀念讓許多人頃家盪產,許多人對長期投資的定義有所誤解,加上數年前一直買不要賣的聖經觀念,經不起一輪的多空循環屍橫遍野的慘狀到處可見,投資朋友並非要與企業共存亡的,賺取經營獲利的主事者,我們所要獲利的部分在於價值與價格的不平衡利潤,若心態混淆必有大禍,主事者以後者心態經營公司,勢必終日以炒作股價為目的公司經營如何成長,相對的投資朋友以共存亡的心態,當遇到公司經營有變時,仍以拗拗看的心態對待終將血本無歸,因此投資朋友應該是階段性投資取代長期投資的致命觀念,因為你並非企業經營者,所謂長期投資只是碰碰運氣,或是賠錢不認賠的藉口罷了。
(四)基本面是萬靈丹:自外資進入台股後,基本面就成了說服投資朋友買股票的萬靈丹,在看了一堆頭頭是道的報告後,相信大家都獲利不少,但事實是如此嗎?我相信你的心理最清楚,舉個例子好了以dram股為例,當Eps超高市場大肆預估未來成長性的同時,你去買買看絕對是血本無歸,原因在於基本面致命誤用,景氣循環股股價與獲利的反比特性只是基本面致命的冰山一角,而所謂利多獲利空出盡也只是事後用以解釋,股價出乎預期的不對稱現象,此時萬靈丹都變成一顆一顆甜蜜的毒藥,股市重視的是邏輯而非事實的呈現,有時看看一些法人預估的Eps覺得可笑,能估算的不只今年明年甚至三年五年的都有,連經營者本身都尚且難以掌握更何況是局外人?國內很多人對技術分析視之無物,在於所見有限,若你看看美國技術分析的研究報告嚴謹的邏輯與實證,我想會因此而改觀,此外美國亦有技術分析協會的團體等,在此提供投資朋友一個新的思維。
(五)股市有密招:相信許許多多的人都希望找到所謂的股市密招,越奇怪的越好越複雜的越難懂的越棒,所以一些奇奇怪怪的如倚天線,屠龍標……等等,看似奇怪威力無窮的名詞充斥市場,往往只是一種行銷技巧,我很肯定的告訴各位股市沒密招只有邏輯,50%的技術,50%的策略再加上200%的信心才是唯一股市獲利的方程式。
(六)見紅追漲抓飆馬:我相信這是市場技術分析99.999%的基本法則,卻又是一個傳統技術分析致命的礁石,這個原則再市場遵行了許久,也正是主力大戶玩弄投資人於手掌的利器,當日線拉出一個7%的長紅你去追,你的成本已經多出了7%,週線一根14%長紅你去追你的成本多了14%,更何況美國無漲跌限制的市場,這種大戶與散戶貓捉老鼠的遊戲一直上演,你可以看看這本書前面成本篇,的實證,你就會明白了,當一個市場遵循已久的法則不能讓你獲利,是不是該想想看另一種邏輯。
(七)個股表現,逆勢而行:第七個致命觀念,這個觀念一半關係到死多頭的觀念,基金不能做空選股的邏輯多是bottom-up,試圖尋找逆勢股,這都是致命關鍵猶如螳臂擋車,如此不僅事倍功半,也因此常常在逆勢中當英雄不成變烈士。
(八)複雜,多重資訊一定好:投資朋友最常的想法是看看哪個股票法人推薦重複的最多,基本面的資訊是看越多越好,至於技術面呢,則是要找好幾個指標來比對看是不是有出現同樣的訊號,乍看之下似乎這些想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事實上卻不可行,因為當你比對法人推薦股時剛好主力好倒貨,基本面看一堆卻不知道哪個是關鍵因素,技術指標比來比去得到的是這個叫你買,另一個卻叫你賣,反而無所適從,這樣無謂的垃圾資訊往往讓你猜猜看哪個是對的,當然你也陷入重重陷阱之中,找出唯一的關鍵因素如同再千軍萬馬中直取大將首級才是致勝之道。
(九)不賣就不賠,賠錢就攤平:多少人葬送在這個觀念下,不服輸,賭賭看,自我安慰都是讓這個觀念毒害你的主因,正確的說法應該是不賣就會賠,你所賠掉的不只是股票跌損失,更賠掉轉虧為盈的機會成本,而攤平則是越攤越平最後躺平,停損的心理障礙是你喪失反敗為勝的魔障,人不是神不要怕輸才是關鍵。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時間推測法<�推敲群眾心理>
此方法是最基礎且最簡易的方式,但其效用不彰,其原理在藉由市場大眾慣用的工具,先行一步推敲該指標未來再何種時點產生多空交界變化,而領先市場預知未來多空的轉折,此種方式亦受限於指標參數的設定不同,或市場慣用指標太多,而不能導引出較正確的結論。而以過去我本人的經驗,與其用來研判轉折,不如用來推敲市場群眾多空心態的變化來的實際,使用的大項包括,均線的扣抵,指標未來轉折時點計算,型態或趨勢線的行進比例推測。

2.時間週期法<�篩選多空循環>: 
此方法的重心主要在於找出多空週期的循環,其層面包含較為廣泛,包括基本分析,技術分析,甚至五術玄學都包含在其中,時間週期法是我在初期常用的方式,但其最大的缺陷在於無法提供一個肯定精確的答案,操作時常有一個疑問,到轉折週期時,到底在此次的時間點上就會出現轉折,還是會等到下一個時間點,甚至下下個時間點而難有定論,此外比對資料過於龐大而需耗費時間不斐,也是後來我少用的原因,其使用大項包含景氣循環週期、指標統計週期、指標背離週期、費波南茲與萊卡斯係數、黃金比例、螺旋曆法、占星與五術,節氣。

3.時間標定法<�找尋多空背景>:
此方法運用的重心在於基本面的時間轉折,藉由標定未來基本面多空因素發生的時間點,作出經濟行事曆,為行情的轉折提供強而有力的背景因素,並研判此因素持續的時間,其使用大項包含基本面未來發生時點定位法。

4.時間對稱法<�定義多空強弱>: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沒有不冒風險的。風險愈高,意謂未來績效波動愈大(i.e. 不是大好就是大壞);風險愈低,意謂未來績效波動愈小(ex. 放定存利息很低,但銀行倒掉的機會也很低)。

任何投資在未來出場之前,都沒人敢保證結果是好是壞,即使是績效卓著的哈佛大學校產基金,一樣會踩到爆掉的避險基金(該筆投資在 2007 年中虧了 50%,不多 -- 3億5千萬美元,合約一百多億台幣)。但是,這並不會動搖哈佛的"國本",因為其經理人做到「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這個風險分散的動作(哈佛校產基金約 290 億美元)。阿拉伯王子瓦里德的投資裡,即使遇到虧損的筆數比獲利的筆數多,他的長期獲利依然可觀。他們的投資動作積極,卻同時做到,受傷時只傷皮肉不傷筋骨。

怎麼做的?在凱利方程式這個公式中,顯示出虧損控制良好的操作,可以克服勝率低於五成的缺陷。對非專職投資人而言,精進本業可預期的報酬率絕對是最高的,而投資的部分,我們傾向在規劃上取得較簡單但預期又比定存豐厚的投資策略。

但是,方法再怎麼簡單,當進場點不漂亮時,投資績效也較不理想(但長期預估還是會比定存好)。例,在景氣高點進場買股票,即使虧損控管良好,整體績效也會差上一個景氣循環(短則一~二年,長則三~五年)。

所以,一個穩健的投資在出手之前,手上能先拿到好牌是最好不過。下面是投資必備的三張好牌:

一、瞭解市場大循環的週期

二、資金配置與停損

三、時間與耐心的拔河

【瞭解市場大循環的週期】

諸葛孔明能借到東風不是因為他有神力,張良「運籌幃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也不是因為他有千里眼、順風耳,牛頓更不可能異想天開靠著一顆掉下來的蘋果就推導出萬有引力公式,他們靠的是紮實的基礎科學、靠的是正確的情報、靠的是對局勢的正確認知。

農夫有本事看天吃飯,因為他們掌握了一整個完整的節氣週期。同樣的,投資要有穩健的收成,抓大循環波段獲利是最基本也最容易,只是,這也要投資人對該市場有簡單但正確的認識。雖說未來市場的走勢和過往絕對不同,但在人性貪懼與人類世界有重大變革之前,物極必返是千年不變的,漲多必跌、跌深必漲。

什麼是簡單但正確的認識?我們先舉個例子。

趨勢在轉變之前,相關的徵兆會出現(所謂「國之將興,必有祥瑞;國之將亡,必有妖孽」)。不知各位有無觀察過,如果每下一次雨,之後的氣溫明顯感覺漸次比前一次高,那表示春臨日暖,夏天快到了。相反的,如果每下一次雨,之後的氣溫明顯感覺漸次比前一次低,表示秋臨天涼,冬天快到了。農民曆上廿四個節氣,講的就是徵兆。廿四個徵兆就能做到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穩健投資更簡單,金融界上百種指標,我們只要找幾個適合自己用的即可。非專職投資人要化繁為簡,把重心放在自己本業,犯不著和專業經理人較量,用下駟對上駟是不智之舉。

投資要有春天,就必須看到寒冬。對投資人而言,有各式各樣的金融指標當做市場溫度計,我個人慣用四個簡單的觀察指標是:利率、匯率、人力資源分佈與流動、政府政策,其他的衍生參考的則是:「市場的市場」、產業龍頭股的財務支出動向、散戶人氣變化…。下面是我個人對這些指標的看法,如需更精確的定義,請自行閱覽專業書籍。

一、利率:

政府用來對付通貨膨脹的工具。利率上揚有二種可能,一種是景氣好、百業興旺,這時期的股價也是隨步上揚。這種時機,當利率停下一段時間不動時,表示景氣熱度開始放緩,這對股票投資而言是種警訊。美國是全球龍頭,所以 FED 對利率的態度是很重要的指標(我的觀察期是利率離上次調高後再隔一年後無上揚跡象時,已開發國家的股票拋掉,剩下的魚尾留給別人)。相反的,當景氣不佳時,政府就會降息刺激生產與鼓勵消費,我在這個時候是在挑市場,準備逢低佈局(物極必返,跌深必漲,便宜貨此時不撿更待何時?)。利率上揚的另一種可能是反應原物料嚴重短缺產生的通膨(ex. 以往的石油禁運、現在新興國家搶資源),以目前資金與物流全球化的開放程度,我個人覺得這部分可以參與投資,但無須擔心嚴重惡化(未來另文說明,主要是美國在重新配置全球資源)。

二、匯率:

政府用來控制國家生產競爭力的工具。靠出口維生的國家莫不利用壓低匯率增加該國商品的競爭力,先有日本、繼有亞洲四小龍、現在的大陸都因此獲益興起。但後來皆遭國內通膨與國外抵制,日本被亞洲四小龍取代,四小龍又遭大陸等新興國家取代,同時,被取代的國家也進行產業升級。從匯率的變動,我們可以推估產業價值鏈的移動趨勢。例,大陸生產成本提高、低價值產業受匯率波動影響就大,這些產業很自然就往更落後的區域(ex. 越南)移動。同樣的,對四小龍這種半舊不新的開發中國家(匯率已經被強迫"升級"過的),匯率的變動可以看出該國競爭力處於何種狀態(景氣不好時,自然是把匯率壓低;景氣好時,熱錢大量流入,匯率自然拉高)。

三、人力資源分佈與流動:

一個國家的競爭力與它所仰賴的人力素質有密切關連。美國靠的是各種技術與服務的創新(i.e. 腦力工業),如何每年從各個國家吸收來的大學生、研究生加以培訓並讓他們留在美國為其所用是很重要的。所以,只要高級人力繼續往美國流動,我就不會擔心美國競爭力一蹶不振(連大赦邊境非法移民對美國都是短空長多)。近幾年的英國經濟之所以這麼熱,也是因為它大量開放薪資便宜的外籍技術人員。而勞力密集產業,則靠年輕人力豐沛的新興國家撐場(所以,不用擔心大陸跌倒就爬不起來…13 億人口就算有八成無工作能力,它也還有 2.5 億個勞工)。至於日本這類國家,腦力工業強卻面臨人口老化與新生代不足,且它有人口鎖國的政策,等於是人口資源停止流動,這是一個缺陷。另外,像已開發國家也有景氣蕭條的時候,這時身處該國的外籍腦力因裁員而歸國發展(i.e. 所謂的海歸派)的話,也能帶動該落後國家的進步。

四、政府政策:

一個國家的政策對其國力影響之大,不可不知。例,美國仰賴國外高級人力甚深,則它對外國移民的態度就很重要。德國是太陽能發展大國,那它對太陽能推廣補助的態度就很重要。大陸的新勞工制度則會把低價值的產業鏈趕到更新興的國家及其內陸(這也是大陸為何要大力發展其公共運輸系統 -- 沿海富起來了,如果不把內陸拉拔起來,大陸會內亂)。至於從共產鐵幕解放出來的國家,只要不回到鎖國狀態,其市場大跌都是撿便宜的地方(它們的各種資源相較於已開發國家而言,實在是太便宜了。輸出的人力會匯錢回國、在當地發展的工業會帶動經濟、未來在國外學到技術的人又會把技術帶回國、…)。只要注意這些大政策即可,剩下的,在該國發展的人自然會幫投資人想辦法(想致富是舉世皆然,你藉由投資幫他出資,未來他自然會幫你賺錢)。

五、「市場的市場」:

對東歐、拉美、東南亞這些靠出口維生的國家(i.e. 輸出國),只要它們的"頭家"沒事,就不用擔心這些輸出國的未來。例,之前從泰國開始爆發的東南亞金融風暴,股匯市貶到不行,但是歐美這些頭家並沒受到多大影響,所以,後來東南亞國家又站起來了。近日,馬來西亞的選舉動盪對投資人是好是壞?它的人口結構沒有因此改變,它的各種天然資源也沒變,它的出口市場也都在,那它會因政爭一蹶不起嗎?同理,一旦歐美已開發國家景氣衰退時,這些靠出口維生的國家也難免遭池魚之殃(反映在股市則會先經歷暴衝再重摔的振盪,新聞會看到股債平衡的論點)。

六、產業龍頭股的財務支出動向:

當景氣熱的時候,類似台積電等全球性大廠宣示要建廠擴張,你不要理這種報導(宣示不表示一定會動工)。可是景氣正熱,它們卻講要降低支出時,你要注意(所謂春江水"冷"鴨先知)。支出擴張有損盈餘,如果景氣反轉,反對股價不利。至於小公司的宣示,除非你要跟著炒股,不然碰都不要碰!(威盛股價最高超過五百元、博達有三百多、益通、伍豐破一千、…,各位可以查它們現在的股價。) 產業龍頭與上游產業算是很敏感的市場溫度計,因為全球市場資訊都會往它們匯集,它們的動向甚具參考價值。

七、散戶人氣變化:

這個是比較沒有系統根據的指標,但卻很容易從生活週遭就可以觀察得到。當週遭的人談論投資的比例提高時,市場絕對不會在谷底,這時候配合市場指數的位置可以驗證。當人群與新聞媒體開始快速炒作產業輪動時,表示市場資金已經出現短缺,必須分著玩(這時候就算不離開市場,也得提防成為最後一隻白老鼠了)。當平常不碰投資的人也開始問起基金、股票時,腦袋裡的警鈴一定要響起 -- 連沒經驗的人都認為可以投資的時候,這已經違反常理了,物極必返。

上述七個指標的影響並非獨立運作,短期有可能有加成效應,也可能互相抵制,但長期上的趨勢則是八九不離十。

也就是講,這些市場溫度計雖然不能讓你預測短期是漲是跌,卻能明確讓你知道市場的春夏秋冬(i.e. 景氣循環週期),這時候即使在秋天看到一群人還在穿短袖(ex. 各種股票市場熱炒、散戶瘋狂搶進),你也會記得要準備冬衣(i.e. 從高風險標的逐漸轉進低風險標的),能做到這點,重感冒的機會就比別人低(i.e. 高檔套牢,多殺多的時候,三年的漲幅有可能在一年內跌完)。之前的「擦鞋童理論」只是讓投資人看到市場瘋狂的程度,而這些市場溫度計則是讓投資人更明確看到市場風向球的變化。同樣的,當市場仍是風聲鶴唳、氣氛一片低迷時,投資人也可以根據這些市場溫度計的變化,早一步佈局。

所謂逆市操作(or 價值投資…),並不是指富貴險中求(大部分散戶而言是這麼看的),他們是有所本、是已取得好牌才動作。他們能透過市場溫度計去掌握好牌,非專職投資人也能。

瞭解市場大循環的週期,只要掌握一個精神 -- 物極必返。不用刻意去死記那些數字,而是去習慣那幾個指標的存在,並在數字反轉時做反應即可。如何反應?且留待未來論述。

【資金配置與停損】

承上篇「穩健投資必備好牌一」,即使感覺得到市場週期的變化(季節的轉變是一連串漸進的轉換,而非一覺醒來由冬天的 15°C 變春天的 25°C),也不表示萬無一失(夏天難免有冰雹,冬天也會有颱風,大多數人也料不到美國的「911 事件」)。

投資敗在人性面對虧損的試鍊,不下於對市場的無知。我們可以按加法,增加一連串專業訓練對市場做更精確的掌握(i.e. 除平時本業工作、照顧家庭外,再擠出額外時間進修),也可以轉個彎,按減法從出手的方式降低鉅額虧損的發生(ex. 降低單次出手金額與學習賺大賠小,總比面對「套牢卻無計可施」這種壓力來得輕鬆)。

這個系列是針對非專職投資人而寫,與其按加法難行,倒不如按減法易成,因此實務做法自然往後者設計。所以,這篇要介紹如何規劃資金配置,一方面節制虧損,另一方面有策略性進場。

一、停損金額的量化:

投資案例上,有一種狀況會讓投資人進退唯谷,就是進場後面對帳面虧損,不知要停損或向下(愈)攤(愈平?)。停損是實現虧損,讓人狠不下心,要向下攤平卻又沒多餘資金。例,某甲只準備 100 萬的資金,趁某股王衝破 1000 元大關後回檔修正,此時投資人在 700 元買了一張,沒料到一凹還有一凹低,觀望到最後股價只剩 450 元,帳上虧損 25 萬,要出不出都不是,夠尷尬了吧?不要以為只有股票會這樣,基金被清算的比比皆是。

再想想,某個標的長期看好,可投資了一百萬卻賠掉五十萬,這樣賠多不多?對只有這一桶金又月入五萬的人可能會成天焦慮難安(要漲一倍才能打平虧損,要等到何年何月?),甚至影響工作(如果又是借貸投資…)。但對於有數千萬資產且有固定收入的人,他的氣就可以比前者還長(就跟哈佛校產基金一樣)。

一般鼓勵客戶把錢拿出來投資的理專或業務員,會從市場遠景與預估報酬率有多少來加強投資人出手的決心,但卻少有強調投資失利的下場。我們對停損金額的量化,也就是在衡量自己對帳上虧損的忍受度。

在量化之前,有幾個名詞要解釋,分別是「預估最小基本支出」、「預估可投入資金」、「預估最大可虧損金額」。

例,如果規劃三年後必須買車,60 萬的車就能用的話,自然 120 萬的開起來更舒適。那在規劃上,再怎麼賠都不該讓本金低於 60 萬,這 60 萬就是一種「預估最小基本支出」。如果投資人在出場之前,預估可投入的資金是 80 萬的話,那「預估最大可虧損金額」 = 80 萬 - 60 萬 = 20 萬。當帳上損失額度已到達「預估最大可虧損金額」時,沒有第二句話 -- 停損出場!

至於「預估可投入資金」,則是投資人為此需求而節餘下來的錢。這部分有可能來自第 n 桶金、每個月薪水固定存下二~五萬、從信用擴張出來的額度(i.e. 借貸)、…。上例的 80 萬「預估可投入資金」的組成可能是現有資金 50 萬 + 未來存每個月二萬元持續一年半(2 萬 * 18 個月)。

當然,我們都希望 80 萬本金可以因投資而變成 120 萬,但如果現實失利而帳上虧損達 20 萬的話,我們必須為那 60 萬基本需求而停損出場,因為在策略上,我們不該影響「預估最小基本支出」,否則違背我們所設定的目標。

我們賺的每一分錢都有其用途(ex. 開門七件事、交通運輸、居家置產、兒女教育、退休支出、…),這些用途就是這裡所謂的「預估最小基本支出」,每個人的未來就是藉由填滿許許多多的「預估最小基本支出」來豐富自己的人生,並藉由本業加薪與投資等管道適時向上修正(有幾分能力過幾分生活)。當投資人在心態上是「先求有、再求好」時,就不該被"叫猩猩送早餐、用象鼻盪鞦韆"的廣告催眠而涉入過度的投資風險,也不該對停損猶豫不決。

二、資金配置:

資金就像圍棋的棋子,投資是要佈局的,不是錢投得比別人快、比別人集中就一定會贏(棋子撒下去,不是吃人,就是被吃)。所以,佈局之前得對指數盤勢有基本的瞭解,而這就涉及到我們在前一篇講到的,要對市場大循環的歷史週期(i.e. 相鄰二個指數高點間隔的時距)有所認知。

逆市操作講的就是在相對低檔進場,假設某個市場的歷史週期平均是五年(多三空二),期間最長的一次是七年(多四空三),而你觀察到指數離上次高點大跌三成且時間點過了一年,市場的溫度計(ex. 利率)卡在相對低點很久也沒往下調的跡象,這時如果要投資的話,資金要如何規劃?

這裡提供幾種大方向給讀者參考,各位可以從中修正找出適合自己習性的做法。

配置一) 單筆梭哈,多次停損:

這適用於身上已有一筆資金又手癢想玩梭哈的人。將「預估最大可虧損金額」分成 n 筆較小停損金額,帳上虧損達較小停損金額時出場觀望,待下個時機再進場。

配置二) 定額定期,按時距規劃每次投入金額:

這個適用在每月有固定收入的上班族或有一筆大資金卻不想玩梭哈的人身上。因該市場的歷史空頭是二~三年,我們處於空頭第一年,則資金分配成 12 ~ 24 次/筆來投入,以期市場續跌時可將成本有效壓低。如果擔心市場的空頭大於歷史週期的話,則可再放大投資的月次(i.e. 每月投入的金額更低)。

一樣,帳上虧損達「預估最大可虧損金額」時,該規劃停損。

配置三) 定額不定期,按跌幅規劃每次投入金額:

這個也適用在每月有固定收入的上班族或有一筆大資金卻不想玩梭哈的人身上。前面提過,根據以往的歷史,以已開發國家或大型股指數為例,向下大修正約可達歷史最大波段漲幅的二~四成。以新興國家或中小型股指數為例,向下大修正約可達歷史最大波段漲幅的三~七成。如果這個市場的歷史跌幅修正達七成,則我們可預估現在進場,未來可能還會往下修 歷史七成 - 現有三成 = 四成。

所以,我們可以把資金分配成 8 ~12 筆,每往下跌 5% 即投入一筆資金,以期市場續跌時可將成本有效壓低。同樣,帳上虧損達「預估最大可虧損金額」時,該規劃停損出場。

上述三種配置例子是舉例說明如何節制虧損,其中第二種與第三種更適合需要每天好眠的非專職投資人,因為市場愈跌,他的投資成本可以壓得愈低,未來市場上揚時,他可預期的獲利會更漂亮。事實上,這是提供非專職投資人在初次進場時,能夠有一個比較有利的切入方式。逆市場操作比的是投資人那口氣,當投資人的氣長時,屆時景氣翻揚,市場指數會還你一個公道。

港商大富李嘉誠在接受商業週刊專訪時,提到他有 90%(的時間)在考慮失敗這件事。所以,進場之前,我們也是先量化預估可虧損金額 -- 先想想我輸得起嗎?我能輸多少?因投資產生的虧損,絕對不能影響未來生活,因此導致家庭失和是最不划算的。這篇強調一件事:「輸不起的錢,絕不投資!」

相較於「勝率分析」的觀點,這篇反其道而行,想贏之前先想輸,我們先評估自己對預估虧損的承受量 -- 連輸多少都在投資人的掌握之內時,還有什麼好慌的?

萬一,投資人這二張好牌都沒拿到,怎麼辦?沒問題!往後會再介紹如何透過時間的加持,把一盤沒有好牌的局玩到贏!

【時間與耐心的拔河】

投資用時間長短來區分的話,基本上可以分成二大類:到處撒網與到處設魚筌。

一、到處撒網指的是投一筆錢進去,隔個三、五個月還沒獲利就出場再找下一個標的,或者小有獲利就出場,然後再重新撒網(i.e. 拉回再買)。這種方法在賺錢的時候叫配合產業輪動賺價差,在賠錢的時候叫追漲殺跌。這種方法,資金週轉率較高。

二、到處設魚筌指的是同時投資許多標的,平時不去管它們,一開始有魚在裡面也不抓(魚小獲利也小),放著魚長大(獲利可觀)時才回收。這種方法,資金週轉率較低。

對非專職投資人而言,短線操作容易,抑或長線操作簡單?我想,從「20/80 法則」裡,我們很清楚多數散戶的結局 -- 短線操作老淪於追漲殺跌,長線操作又常常耐心不足。這裡想要引導非專職投資人往輕鬆的方向獲利,所以,穩健投資必備的王牌之三,則是我們的耐心。

因為我們可能會面臨指數的長期盤整,這種不上不下的狀態最是消磨人心。當長期處於無法獲利的狀態時,往往是投資人放棄市場,而非市場放棄投資人。然而,一旦離開市場就表示你放棄獲利機會。

以台股指數為例,民國 89 年初台股自萬點崩盤,其後約有五年的時間,指數盤桓於 4000~6000 點之間。以我們在第二張王牌中的規劃方式,從指數高點下跌三~七成後開始定額定期下來,我們的平均成本粗估在 5000 點左右(實際上會更低,因為淨值愈低,買到的單位數愈多)。如果這五年熬過了,從 95 年開始脫離盤整到近萬點,7 年下來報酬率約 100 %(年化約為 10%) 。

前面提過,透過市場指數的自動汰換機制與時間的加持,市場會還給你一個公道。台股指數是魚,我們下一個魚筌,更甚者,我們把魚筌(i.e. 資金)分散到其他連動性負相關的市場的話,幾乎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大魚可收。

茫茫大海裡撒網是主動找魚,但魚不一定乖乖等你。可到處放魚筌,景氣循環會自動將魚筌裡的魚養大。對非專職投資人而言,方向對了,就請耐心等候,時間將會為你的獲利加持。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近來市場一直處於調整之中,大盤的機會不多,但還是有一些個股成為弱市中的焦點。不過,投資者要獲取收益是比較困難的,一方面市場題材較少,另一方面,即使有些個股出現反彈,但持續的時間較短,行情極難把握,投資者介入後不及時了結往往就會被套。那麼如何才能做好反彈行情呢?
  近期一些股票在進行了較長時間的下跌以後,出現了止跌走穩的走勢,在底部放量拉出較大的陽線,對這種股票投資者可以進行短線介入,但要注意要快進快出。大盤較弱時出現的上漲大多屬於超跌反彈的性質,由於累計了不少套牢籌碼,上漲要有很大的成交量配合方能化解上方的套牢盤,介入這類股票一旦發現成交量無法放大,就應該盡快地了結。
  下面介紹一些搶反彈的具體方法。
  首先是對買入時機的把握,搶反彈過早,容易造成套牢;搶反彈過遲,往往會錯過稍縱即逝的買入價位,從而失去機會。搶反彈應堅持不追高的操作原則,因為搶反彈具有一定不確定性的風險因素,盲目追高容易使自己陷入被動的境地,逢低買入一些暴跌過後的超跌股,可以使自己掌握進出自由的主動權。
  其次是賣出的技巧,許多投資者常常被反彈行情急風驟雨式的拉昇所迷惑,以為是新一輪行情啟動了,歷史上雖然有過反彈行情最終演化為反轉行情的先例,但出現的幾率很小,往往需要市場環境的多方面因素配合才行。絕大多數報復性反彈會在某一重要位置遇阻壓回,當反彈接近壓力點時,要提高警惕,踏空的投資者不能隨意追漲,獲利的投資者要及時獲利了結。
  另外,搶反彈在選股方面也很重要,不能選擇有投資價值但股性遲鈍的藍籌類個股或低價的大盤指標股,要注意選擇成交量較小、股性活躍的投機類個股。同時,不能選擇成交量過於稀少的冷門股,以免因為進出不方便,導致操作失誤,當發現個股有短線投機的時機後,應該留意一下成交量,若成交量放大,表明主力已經出動,這時跟進勝算較大。
  同時,牢記下面的這些原則對搶反彈也大有裨益。
  1、估算風險收益比率。參與反彈行情之前,要估算風險收益比率,當個股反彈行情的風險遠遠大於收益時,不能輕易搶反彈,只有在預期收益遠大於風險的前提下,才適合於搶反彈。
  2、趨勢不明時不參與反彈行情。當股市下跌趨勢已經形成或運行於標準的下跌趨勢通道中時,投資者不宜搶反彈,此時搶反彈,無異於火中取栗、得不償失。
  3、要設置具體的停損價位,做好停損的心理準備。反彈行情並非市場已經完全轉強,在參與反彈行情時應該堅持安全第一、盈利第二的原則,一定要設置停損點,當股價到達預定價位時應立即果斷賣出。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標準差在統計學上用σ(sigma)這個符號來代表。如果我們縱觀個別股票投資收益率的歷史記錄,可以發現,雖然個別時期投資收益率變動較大,但總體來看,與該股票收益率的歷史平均值偏差並不太大,因此,一般都用此平均收益率為該股票未來收益情況的預期值。

  統計上對於"離差"的衡量,可用來衡量風險, 該項衡量稱為"標準差",即一種現像可能呈現的離差。把統計上標準差的意義和計算方法移用到股票投資上來,就是用標準差這一指標,作為估量個別股票的投資風險大小的尺度。標準差大的股票,表示其風險大,相反,其風險則小。而且,由於有數量的規定性,因而不同股票之間各自的風險可以對比。

  標準差之所以能表示風險的大小,其理由是風險產生於對未來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則產生預期收益的變動性。

  變動性越大,不確定性也越大;變動性越小,就比較容易確定其價值,標準差的作用在於度量一個數量系列變動性的平均大小。因此,利用股票各年收益率的資料來計算其標準差,則可表現出其各年收益率的變動大小,從而估量股票投資的風險程度,以供股票投資者決策時參考。

  具體計算方法是,首先計算股票投資收益率的歷史平均值,以此作為該股票投資的預期收益率,然後再計算歷史上各個時期的投資收益率與此預期值的偏差程度(即兩者的離差),接下來就可將之平方、累加起來,再把此和平均,最後對平均值開方即可得出標準差來。風險公式為: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忍耐:股市中永遠都不缺少機會,即使在空頭中也有股價增加一倍的黑馬,有很多投資者都曾經選中過黑馬,但很少有投資者能騎穩黑馬的,大部分投資者在稍有獲利時就早早賣出,甚至有處於虧損狀態中即絕望的砍單,導致功虧一簣,這些都是由於不善於忍耐造成的。忍耐可以使投資者抵御誘惑和恐懼,成為一名成功的投資者。
  二、果斷:股市行情瞬息萬變,投資者無論是買進或賣出,都要當機立斷, 市場整體趨勢向好時,大膽果斷跟進,耐心持有。當市場趨勢轉弱時,即使有所虧損,也要堅決賣出,果斷是成功投資的必備心理素質。

  三、樂觀:在證券市場中搏擊時間太久了,難免要經歷一些風雨波浪,成功的投資者往往以樂觀的態度對待各種失誤,當遇到挫折時,怨天尤人的想法會越來越少,自我反省的思維越來越多,成功的投資者將失誤當作是一筆財富,從挫折中吸取成功的動力。


  四、冷靜:當出現突發事件時,成功的投資者往往能做到臨危不亂,表現出泰山崩於前而不驚的冷靜。因為,越是在股市的突變時刻,保持冷靜的心態越是至關重要,這是決定投資成敗的關鍵素質。


  五、細致:在股市中穩健的獲取利潤,離不開交易前認真細致的分析判斷,通過資金面、政策面、技術面、基本面等各方面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立體化的細致分析,才能正確把握行情,獲取穩定的投資收益。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於投資者來說,砍單只有痛苦,談何藝術?但如果砍單的次數足夠少,砍單的虧損可以承受,無疑將減少砍單的痛苦。

  砍單只有一條路。投資者買入股票後,最要緊的事情不是盤算獲利,設想路線,而是設定停損點。只要股價到達停損點,且破位有效,則要嚴格執行操作計畫,果斷停損,不能有任何的猶豫及幻想。即便停損後股價上漲也不能後悔,否則將嚴重影響下次執行紀律的決心。大部分投資者都有因不願砍單而被深套的經歷,在停損猶豫時,想想深套的經歷,將有助於痛下決心。對於經歷過殘酷血戰的投資者來說,停損時只有紀律觀念,不可能有絲毫的猶豫或僥幸心理。投資者要想長遠立足股市,也必須煉就“停損砍單不眨眼”的功夫。市場上沒有不能跌的股票,沒有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堅決執行停損紀律,可以有效防止意料之外的市場風險。

  如何避免頻繁砍單。如果投資者在一段時間裡頻繁砍單,則必須停止操作,進行深刻反省。頻繁砍單的原因至少存在以下三點之中:一是當前市場不好,根本不具備短線操作的條件;二是停損點設置有問題,不符合短線操作規律;三是選股思路不對,導致操作失敗。不管是哪種原因造成的,有一點可以肯定:不找出原因不罷休。如果是因為市場不好造成的,立即停止操作是明智的選擇。如果經常發生停損後股價上漲的情況,則說明停損點設置有問題,需要根本市場表現和個股具體情況研究停損點設置的技術。如果買入股票後經常大幅下跌,說明選股思路有問題,必須回頭加強學習,多看多練,增強對市場的感悟能力,提高勝算的概率 。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角形是非常常見的整理形態,它在走勢圖上表現為股價由大幅震蕩到逐步收斂的過程,連接兩個逐漸下移的高點構成上邊線,連接兩個依次上移的低點構成下邊線,當股價運行到三角形的尖端時,便是股價突破的前兆,一旦確定突破方向,我們便可採取相應的策略,向上突破意味著股價將有一輪昇勢,向下突破說明後勢走勢向淡。

  三角形出現的位置不同,其技術意義有很大差別,在高位向下突破,此時三角演變成向下反轉形態;在中價區向突破,則變成上昇中繼形態;若在低位區向上突破,則構成了向上轉勢的信號。我們可以把在低位區出現的、隨後向上突破的三角形稱為底部“金三角”,投資者常能從“金三角”裡淘出金子來。

可見,底部“金三角”裡確是財源豐厚,不過,為了避免假突破,提高命中率,還需注意幾點:1、底部“金三角”,顧名思義是出現在相對低位的形態,前期該股已出現長期的、深幅的下跌,從浪形看可分出清晰的下跌五浪,下跌動能已趨於衰竭,此時出現的三角形態本身就說明股價的低點在上移,已具備反彈的動能;2、向上突破時若出現大陽線、向上跳空缺口、漲停板等走勢,則是強烈的做多信號;3、無量的突破力度有限,若突破時伴隨著較大的成交量,則說明後勢強烈向多。4、運用三角形突破的方式作為買入信號,可結合均線分析的方法,準確度會大幅提高,也就是說,突破三角形時,若同時突破均線的阻力,則說明兩種分析方法同時發出了買入信號。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