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股林高手過招 (74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近幾天,各國股市再度呈現相當混亂的局面:冰島股市大跌,冷到幾近冰點,而其他各國股市,在幾天短暫的股市拉抬之後,卻也幾乎在一夕之間,因著美國一系列的經濟數據出爐,令市場人士感到悲觀(《華爾街日報》甚至稱該數據的統計時間為「黑色9月」),股市再度反轉下挫。

持平而論,市場瞬息萬變,未來價格面會如何波動變化,沒有任何人能夠未卜先知。值此人心波動的情勢,卻有一種現象,攸關往後的投資判斷,投資者,不能不留意。

■俱樂部現象:有志一同的集體行動

這是華爾街金融圈、外資圈稱之為「俱樂部現象」的情況。

許多華爾街基金經理人,往往會在固定在幾個宴會場所碰頭,彼此交換意見和看法。久而久之,為了避免自己看錯大趨勢、成了一襲草原中最突出的那枝草,要嘛成了英雄、不然就變狗熊,多數人可不敢拿自己的職業生涯開玩笑。

所以團體間會形成某種共識,大家就取「最大公約數」來做。例如看壞那個產業、商品,就調降評等、或者連續殺出;而石油預測價格,從年初到近期,許多分析師方向一致從大力看好、到忽而看壞的情況,落差之大幾達百元,也是令人記憶猶新的案例,這是俱樂部現象在金融圈的展現。

附帶一提,投資者也可以觀察到,「俱樂部效應」也時常出現在創意奔騰的時尚界。決定明年度的主色調是黑色或紫色、復古風格或者華麗風…,風格特異的品牌設計師之間,也都會不約而同地,呼應某種設計基調。

而在近日,你也不難發現,對於市場情勢,許多人也呈現幾乎相同的恐懼基調,紛以「資金Parking」的概念,避難式地移往特定的商品。

■謝絕俱樂部雜音干擾

這些現象,也相當程度吻合巴菲特曾經提到過的「從眾心理」(herd mentality)。巴菲特談到,這種心理狀態,是進行投資決策時,必須戒絕干擾的雜音。這是他遠離喧囂的華爾街,搬回偏遠的奧瑪哈老故鄉的重要原因之一。

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說,「俱樂部現象」是必須戒慎的情況,因為「眾口鑠金」,可能積非成是,甚至進到內心裡,干擾自己對於真相的認知。

長期投資者,可能透過下列3種作為,避免成為「俱樂部」的一員:

1.從混亂的局面,辨識真相

這是避開「俱樂部現象」,最重要的第一步。心煩,意亂,混亂局面,無所適從……,這種心境,每個人都會遇到。唯有認識真相,才得以放下混亂的心理狀態,避免從眾。

以這一次美國股市湧現的賣壓而言,一方面是大家對經濟的隱憂,另一方面也來自於各國基金經理人,預期基金持有者「可能」因恐慌而要求贖回,必須預先將手中持股,出脫變現,提高基金的現金準備率。這個動作導致的股市下滑,加劇基金持有者的恐懼,紛紛要求贖回,迫使基金經理人必須賣股已準備更多資金在手邊,這是一種「自我預言」的實現。

辨識出這種系統循環的動力,將能幫助投資者掌握真相,避免過度的恐懼。

2.建立自己的良師益友群

俱樂部現象是不好的,良師益友群則是必要的。透過正確的知識吸納和辯證,投資者眼中那條「正確的道路」,將能逐漸清晰。以巴菲特為例,一生最重要的價值研究領域的認知:證券分析、「安全程度」的概念…是其恩師葛拉漢(Benjamin Graham)所傳授,這是巴菲特的「良師」。

而在「益友」方面,其事業夥伴查理˙曼格(Charlie Munger)則扮演重要的角色。他幫助了巴菲特從葛拉漢「證券分析」中「非低價股不買」的思維中,解放出來,建立了對「好投資標的」更寬廣的視野。

自此,巴菲特不再執著於「摸底」、「找便宜的雞蛋水餃股」,只要是價格合理、符合「安全程度」的好企業,就值得購入,這是巴菲特投資事業邁向另一層次的重要轉折。

3.閱讀經典書籍和文章

甚少人能夠獨力建立完整的投資架構和所有的方法論,就連巴菲特也無此能耐。他說他最喜歡的方式,乃是「運用別人的知識」,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說,經典智慧的閱讀,企業管理知識的吸收,越是混亂的局面,就越顯需要。巴菲特股東信及親撰的文章、《哈佛商業評論》…等,都是長期投資者培養企業鑑別能力的重要養分。

■陷入「俱樂部」,無法展現任何開創性!

進一步,你可以試想:若巴菲特也依循「俱樂部現象」,投資紀錄中,9成持股有帳面虧損紀錄,此話一出,豈不被奚落一番?如何能氣定神閑地長期持股?如何明快地決斷投資高盛和GE?週遭的焦慮聲浪,必然淹沒原本堅定的信心。

俱樂部現象的成員,通常展現一種「看看你會怎麼做,然後我決定怎麼做」的氛圍,陷入這種狀況,將無法展現任何開創性。一切都變得人云亦云,帶著過往的恐懼經驗,看待如今可能完全不同的情境。股市價格波動的混亂局勢,已經不是第一次的經驗,你當可展現勇氣,跳脫俱樂部的集體氛圍,完全以企業個體的價值為依歸,展現獨立決策的智慧。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面對全球金融大海嘯,各國財金機構頻頻祭出紓困計畫,但重振市場信心的效果有限,恐慌的情緒依然肆虐。但在眾人驚懼時、卻認為反而可以貪心的巴菲特,在過去一個月中,已動支了超過200億美元的現金,為高盛、奇異等本質堪稱良好的企業挹注資本。巴菲特指出,如果大家認為「現金為王」,卻只是坐擁現金、而不採取任何行動,那就根本背離了王道。在某些時點,現金的確可買到較多的東西,像現在可買到的就更多了,所以決定將手上的現金善加運用。

而面對金融海嘯手足無措的大眾,對於投資大師巴菲特近期大手筆購入企業股權的舉動,是繼續抱著不可思議的態度下去?還是應該產生「有為者亦若是」的期許?也許在此全球危機的關頭,正是我們人生轉機的開端!因此此次風暴,突顯了「金融操作」的心態,難以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但巴菲特卻因為具備「事業投資」的基本觀念,成為一片混亂中、安定人心的一股力量。你的下一步,將從了解正確投資原則中改變~

▓投資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一般人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不外圍繞在台股大盤會不會跌破五仟點大關?現在是不是谷底?現在是進場好時機嗎?面對這麼多疑問,卻沒人能正確預測未來情勢發展,若真能那麼神,那不如改行當算命仙還比較好賺。人算不如天算,要和不可預測的風險搏心機,往往失算是如影隨形的。

讓我們回歸到原始點,人的本性是我們最大的敵人,一心想利用波段操作大賺一票,反而常被市場所吞噬。正如巴菲特所說:『在別人恐懼時,可以貪婪;但在別人貪婪時,反而應該恐懼。(Be greedy when others ard fearful, Be fearful when others are greedy.) 』,就是由於一般人的從眾心理,不願為自己的決定負起責任,也因此與正確的投資觀念、及與時俱進的財富,失之交臂。

▓認清自我的影響範圍,追求價值的創造

所謂事業投資、與金融操作的不同之處,我們可以參考一下巴菲特對投資的基本原則:

1.將股票當成事(企)業來看待(事業投資的精神)

2.運用市場起伏來創造優勢(不在意市場是否已為谷底)

3.追求安全程度(以合理價格買進優質企業股權)

上述原則源於巴菲特在投資上的啟蒙老師-葛拉漢。巴菲特並指出,就算在100年後,此一觀念仍然是投資上不變的真理。

儘管巴菲特在外在的行為上,也與一般金融操作無異,但其心態卻是一位實實在在的事(企)業家。他並不將心力放在一般人關切的市場價格變化上,而是自己能影響的範圍,即如何選擇值得長期持有的事(企)業。然後在以合理價格投入後,若市場價格繼續下跌,仍會把握良機、加碼買進。在他過去的投資經驗中,有九成以上的投資皆曾有被套牢的記錄(EX:可口可樂在投入後,即被套牢三成以上)。這顯然與一般人稱之為「股神」的說法有所矛盾,因為巴菲特的非凡成就,是來自於事業投資的精神、及長期持有的決心,伴隨企業價值成長而創造出傲人的財富。股價波動並不是我們最該關注的,重要的是企業未來能不斷產生現金的能力,企業價值只要存在,資本市場最終一定會還給好企業一個貼近價值的合理價格。

▓是金融操作?還是事業投資?

一般人在財務操作上,大多深陷於自己無法影響的範圍中,以注意政府介入救市之政策、預測全球經濟是否衰退、油價漲跌等等事件,從中找尋機會切入,進行短線搶進殺出,這很有可能將自己推入無法控制的巨大風險深淵中。還有另一種人,則是嚴守「停損」政策,在市場價格大跌時,趕忙賣出、實現損失,然後抱著現金觀望。這類型的人,則會在日後股市大漲後,再忙著搶進殺出,於不斷重複的惡性循環中難以自拔。

無法跳脫的原因有很多,大多是受到市場消息面影響,在風聲鶴唳下動搖自己的信心,而在許多人的從眾行為下,往往造成自我毀滅。例如,當市場謠傳某企業可能倒閉,在大家紛紛賣出「避險」的風潮中,往往使企業股價大跌;而信用評等機構又可能因此調降其債信評等,銀行若決定雨天收傘,最後真有可能導致企業無力回天。

反觀事業投資的作法,在決定投資標的前,就審慎評估其事業未來展望及價值,並以合理的成本(即市場價格)持續購入,長期持有。除非日後出現,能以更低價格、獲取更高價值企業的機會,並不會因為股市不振、或景氣衰退的疑慮,而輕言賣出持股。

▓巴菲特長此以往的投資哲學

近一個月以來,巴菲特利用市場極度恐慌時刻出手,以下為其中較明確的幾筆交易:

購入日期
投資標的名稱
購入價
備註
2008/09/19 Constellation Energy
(利過子公司完全收購星座能源)
47億美元@26.5
2008/09/24 Goldman Sachs(高盛) 50億美元 ‧永續特別股:股息10%
‧認股權證115美元
2008/09/27 BYD
(透過子公司買下比亞迪10%股權)
2.25億美元
2008/10/01 GE奇異電器 30億美元 ‧永續特別股:股息10%
‧認股權證22.25美元
‧三年後才可購回

去年巴菲特在美媒體採訪時指出,手上擁有太多的現金,卻找不到合適的投資標的,並還當場宣佈若有符合標準(稅前盈餘達75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可主動寫信給他。而他目前的連連出手,也意味著市場直直落的價格,不但值得巴菲特高興,更是一般人千載難逢的良機。只要本著以下巴菲特建議的選股準則,也許一般人也能開始拯救自己的經濟:

1.自己能了解的企業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華爾街日報》稱之為「黑色9月」的日子以來,華爾街消失殆盡、全球金融版圖劇烈洗牌,而各國股市亦面臨巨大震盪,市場人士莫不驚懼,甚至憂慮「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是否重演?」可以說,現今的市場氣氛,已往「恐懼」的一端,巨幅傾斜。

市場氣氛黯淡,值此時刻,華倫巴菲特於2001年底,發表於《財星》雜誌的觀點,格外有其參考價值:該文發表的時間點,正值網路股泡沫化、911事件之後,當時S&P指數暴跌46%,台股在國際情勢及政經因素的影響下,亦重挫達62%。市場對於未來的經濟情勢發展,多有憂慮。

且自次貸風暴以來,台、美股市皆已下跌42%以上,退回多年前水準。市場氣氛已由貪婪轉趨恐懼與保守。2001年底與今年的時代背景及市場氣氛,相當類似。而巴菲特如今能在低迷氣氛中展現「貪婪」,大舉出手,與其運用2001年底市場價格崩毀、持有更多優質企業,蓄積資本實力,有密切關係。

巴菲特在文中,罕見提出其「市場觀點」,包括影響市場的關鍵、及其祕藏多年的「巴菲特進場指標」,這是其判斷進場局勢的重要風向球,本文將詳細介紹,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說,當能有所啟發。

■影響市場的關鍵因素

巴菲特定義,所謂「投資」,就是「將目前現有的錢儲存起來,因而在未來,能得到更多錢。」依照此一定義,巴菲特導引出三個影響市場的關鍵因素,前兩個是經濟因素,第三個則是心理效應,三個因素,互有關係。

第一個關鍵因素,是利率。巴菲特指出,利率像是地心引力一樣,無所不在地影響各類金融資產的價值。利率越高,各類投資商品提供的報酬,會變得較不誘人,價格就須向下調整,影響所及,也包括股票及債券價格。

因此,投資的「第一要務就是先比較無風險利率」,此即投資者的機會成本。

另一個影響市場的因素,是投資者對企業獲利的預期:企業成長的預期越高,則市場的成長幅度也就越大。但巴菲特也發現一個奇怪現象:並非企業成長幅度越大,股市表現就越好。

巴菲特做了一個比較,將1964年至1998年之間,劃分為前後各17年的兩個階段,第一階段(1964-1981),是當時聯準會主席沃爾克(Paul Volker)主導的時代,美國歷經低利率、企業高成長的狂飆時代;在第二階段(1981-1998),則是利率升高、企業成長放緩的慢步時代。

看到這裡,許多人可能猜測,兩者相較,股市必然是在第一階段成長較快囉?事實不然!儘管第一階段的國民生產總值(GNP)是後者的兩倍以上,但當時道瓊工業指數成長幅度,卻不到1%,而在第二階段,卻足足成長10倍以上!

■散戶、法人,難脫「照後鏡現象」

何以有「股市表現完全與經濟基本面完全脫節」的現象?巴菲特試圖找出原因,終於發現,除了與前述的利率、企業獲利預期有關之外,另一個「市場心理因素」,更是影響市場的重要關鍵。

巴菲特觀察,「人們在投資的決策上,習慣性地受到近期經驗的影響,就像只依據照後鏡的影像來開車一樣,在揮之不去的『餘悸猶存』狀態,失去方向」這種「照後鏡現象」,使得市場在經濟力大幅成長的1964-1981年,向後看,只看到過去經濟衰退的陰影,遂覺得一片黑暗;而在企業成長趨緩的年代,卻又恍若大夢初醒般,急忙入市。

這種「餘悸猶存」的現象,不只發生在一般散戶身上,理應最沒有時間壓力的退休基金經理人,也會受到傳染。巴菲特觀察,在1971年,私人退休基金經理人對股市十分看好,紛紛將9成以上的資金,投入股票,而後股市見頂、反轉直下,股票變得更便宜時,他們反而因為先前的下跌經驗,覺得眼前一片黑暗,而縮手不願買進,總想著「會有更便宜的價格出現」,投入股市的比重因而低得異常,僅有13%。

巴菲特認為,儘管這個現象十分匪夷所思,但在許多市場人士(包括基金經理人)之間的「從眾心理」(herd mentality)下,「這種依照過去經驗的模式,不但在人類歷史上讓我們付出很高的代價,而面對未來時,其代價恐怕也不會有所減少,」這種端視市場氣氛來決定動向的操作策略,往往會受制於外,演變成追高、殺低,徒然使得持有成本拉高、甚至錯失逢低佈局的大好機會。此一缺乏「事業導向」(business-oriented)的短線操作,不容易累積長期投資績效。這是巴菲特的投資績效上,勝過許多許多聰明才智不相上下的市場人士,最大的分野。

■密藏多年的「巴菲特進場指標」

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說,究竟有什麼良方,可以避開照後鏡現象呢?巴菲特建議,大家需要一個數量化的指標,這樣一來,就不必要求自己絕頂聰明,但也不會跟市場一樣陷入瘋狂。

在此,巴菲特公佈了其密藏多年的「進場指標」,這是評判總體市場佈局的重要指標。這個指標並不複雜,即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佔全美生產總值(GNP)的比重。巴菲特指出,儘管這個比值並非萬能,卻可能是在特定時點,「衡量市場價位高低的最佳指標」。此一比值,若大幅降低,代表企業產生的經濟價值,嚴重被低估,買進股票,會有不錯表現。反之,若如同1999年、2000年的狀況,急遽竄高,代表已經「名不符實」,是危險狀況(但此時的市場氣氛,往往也最樂觀)。

透過新近整理的附圖,可以發現,該比值在近期急劇下滑至94%的水準,甚至較2001年網路概念股泡沫化、2002年安隆、世界通訊案時更低。敏銳的投資者可以了解,這是巴菲特近期之所以大舉出手百億以上,看準優質企業、低價搶進持有機會的原因所在。

■逢低進行事業投資,是最重要關鍵

綜觀而言,巴菲特對市場的觀點,主要有二,值得留意:首先,市場變化只是巴菲特的參考因素,他真正關注的,仍是企業個體的價值。其次,市場股價的推升,會使股票的收益率降低(因為買進成本提高了),所以巴菲特樂見股市的下跌,股票收益的優越性,在此條件下,得以大幅提升。

我們也可以發現,巴菲特的長期投資績效遠勝其他人,關鍵並不在其摸底抓高的功力了得,而在「事業投資」的心態。根據統計,巴菲特9成持股都有帳面虧損紀錄(可口可樂就曾套牢達三成),但無論市場波動如何,都不會影響其長期持有的基本態度。透過與企業的共存共榮,長期分享其經濟價值(包括股價成長、股利、以及公司運用保留盈餘創造的複利成長效果),構成巴菲特投資事業成長的原動力。

黎明前,漫漫長夜,唯知識與思考,得以永恆財富。市場混亂之際,巴菲特對市場的觀點,更值得投資者深思。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被譽為“股神”的美國著名投資家沃倫·巴菲特之妻蘇珊·巴菲特在探望朋友的時候突然去逝。按照巴菲特和蘇珊達成的遺囑,蘇珊先於巴菲特辭世,她可以從丈夫那裡繼承到的巨額遺產將悉數轉交給巴菲特家族基金會,而不會由子女們繼承。
  
  巴菲特這樣的做法是不是有些不近人情?像巴菲特一樣,靠資本積累而登上金字塔頂端的億萬富翁們,對自己的財富將做怎樣的安排?
  
  巴菲特:不給孩子留一個子兒
  
  巴菲特以305億美元個人資產的身價雄踞全球富豪排行第二名。他擁有王牌投資公司Berkshire Hathaway36%的股份,每年獲得巨額的投資回報。而他的妻子蘇珊·巴菲特也因丈夫顯赫的聲名而占盡榮華富貴。盡管蘇珊早年與巴菲特分居,但她自己擁有Berkshire Hathaway公司2.2%的股權,坐擁30億美元財富。除此之外,按照兩人達成的遺囑,若巴菲特先她而去,蘇姍仍能繼承丈夫價值不菲的財富。  
  而如今,蘇珊早一步離開人世,她留下的公司股權和遺產會做如何分配?巴菲特曾表態,如他在世的時間超過了蘇姍,那麼在他死亡交叉叉後兩人的全部股權將歸屬家庭的基金會。了解巴菲特的人對此絲毫不會感到奇怪,因為多年以前,巴菲特就對自己的子女明確表示:“如果能從我的遺產中得到一個美分,就算你們走運。”這也就是說,巴菲特夫婦的3個子女,沒有一個能夠從巨富爸媽手中繼承哪怕是一美分的財產。
  
  此話並非戲言,巴菲特曾在妻子的勸導下給兒子霍華德買了家農場,而霍華德必須按期繳納租金,否則立即收回。巴菲特的3個孩子分別是,大女兒蘇西、大兒子霍華德和小兒子彼得。這些孩子都已過而立之年,他們的父親的資本不斷地飛快增加,但他們卻必須自食其力。霍華德是個攝影師,彼得是個音樂家,蘇西雖然是家庭主婦,但也絕非什麼事情都不做的闊太太。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股票是老行業。在華爾街,一百年前流行的是火車股、鋼鐵股,接著流行收音機股、電視機股,今天流行的是電腦股、網路股。每種股票的興起都代表了新的行業和人類文明的進步。在這千變萬化的股市歷史萬像中,惟一不變的是股票的運動規律。和百年前甚至更早時期的先輩一樣,現代人有著同樣的貪婪、恐懼和希望,一樣在虧損時不肯割肉,一樣滿足於小利而在股票的多頭中途退席。當年的股市充滿小道消息,今天的股市還是充滿小道消息;當年有公司做假賬,今天也有公司做假帳。
幾百年來,作股票行的先輩們用他們的經驗寫下了一條條的家訓——想在這行生存和成功所必須遵循的原則。這些原則,一百年前適用,今天適用,一百年後一樣適用,因為人性不會改變。
華爾街一代新人換舊人,每人都希望他的存在能在歷史上留下一筆,各種各樣的格言警句如恆河沙數。令我驚奇的是,華爾街在近半個世紀已沒有出現新的“家訓”。有人出了些新的規則,仔細讀之,只不過用新文字把老的家訓重述而已,換湯不換葯.

第一節華爾街的家訓

要把所有的華爾街家訓都寫出來起碼要有兩百頁的篇幅,其中大部分是“為賦新詞強說愁”。我在這裡將實踐中證明最為重要的規矩整理出來。這些規矩已由我的實際操作證明可以遵循且行為有效,希望讀者們能牢牢記住它們。

停損,停損,停損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反彈是指當股市形成頭部或者出現破位行情後不久,大盤出現短暫的恢復上攻,對原來的頭部區域和破位的位置加以確認,漲勢結束之後股市仍將繼續下尋支撐的一種短暫行情。在這種走勢中,投資者有必要了解反彈行情的三個“唯一”———
  唯一結局: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反彈的結局與反彈的結局有所不同,反彈行情結束後的走勢變化是多樣的。有的反彈結束後,大盤仍繼續向下運行,但有的情況下反彈可以改變股市下跌的速率和趨勢,而且在雙底和多重底等形態中,反彈實際上就是醞釀反轉的前奏曲。而與反彈明顯不同的是,反彈行情的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繼續下跌。
  唯一策略:減碼
  市場處於跌市形成初期時,投資者不宜在加權短線連續急跌之後盲目砍單出局,這樣往往損失較大。比較穩健的投資策略是要選擇大盤出現反彈走勢時再擇機賣出。反彈行情給投資者提供了在跌市初期的最佳減碼機會,這種賣出時機通常是要選在發現反彈的上漲行情露出疲態,或觸及上檔阻力線的時候。
唯一機會:休息
  反彈行情提供給少量持股或滿手鈔票投資者的唯一機會就是休息。由於反彈不能改變弱市格局,結局必將是向下運行的。因此,投資者不能由於大盤稍漲了幾點,就立即盲目樂觀起來,也不能因為一時的反彈行情而掉以輕心。這時投資者在投資思維方面應繼續保持冷靜謹慎,耐心等待市場機遇。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定理:

A、股市原理(剖析主流資金真實目的,發現最佳獲利機會!)

  1、慣性原理:處於漲勢或者跌勢的時候,其趨勢一般將延續。

  2、波浪原理:跌有多深則漲也將會有多高;量足則價昇。

  3、極靜思動:價窄而量縮往往預示著大行情的來臨。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交易股票的規則

 

要想在股票交易中獲利你必須先獲取知識;你必須在損失之前就開始學習。許多投資者在進入股市時對股市毫無認識,而且在他們意識到開始交易前有必要進行一段時期的準備工作之前,就損失了大部分本錢。我將告訴你我身處股市45年以上的經驗之總結,如果你學以致用,那麼這些規則將助你獲得成功。

你首先必須清楚的是,你進行的交易有可能是錯的;所以你必須知道怎樣糾正錯誤。解決辦法是通過設置停損單限制你的風險,停損單可以比你買入的價位低1、2或3個點。這樣,如果你判斷失誤,就可以自動了結,並在有確定的跡像時處於重新人市的位置。不要憑猜測行事;而應按確定的規則,以及基於我總結出的規則的確定跡像進行交易;這會帶給你更好的機會以取得成功。

請熟讀我在《股票行情的真談》、《華爾街股票選擇器》和《新股票趨勢探測器》中列舉的所有規則和例子,並研究我在這本《華爾銜四十五年》中總結的十二條和二十四條規則。這些規則都是金玉良言,如果你仔細研究,必能從中獲益。請記住,你不可能—勞永逸。因此,你應永遠準備學習新的東西;永遠不要有已經通曉一切的固執想法。如果這樣,你就不會取得任何進步,時間和環境在交,你應當學會隨之改變。人的本性不會變,這就是歷史一再重覆,以及股市在某些條件下年復—年,和在不同時間循環下運行極為相似的原因。

 

大盤將漲到哪裡?何時見頂?
--------------------------------------------------------------------------------
規則1研判趨勢

研判道瓊斯30種工業平均指數、15種公用事業股平均指數或其他任何你要交易的股票群的平均指數,然後在股票群中挑選你要買賣的股票,並觀察它的趨向指標是否與平均指數的—致。你應當使用平均指數的3日圖,以及本書後面說明的平均指數9點轉向圖,並應用所有決定正確買賣時機的規則。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巴菲特和索羅斯都是世界上著名的投資家,但二人的投資風格各異,索羅斯喜歡激進和冒險,崇尚“要麼賺很多錢,要麼賠很多錢”;而巴菲特則看中穩健投資,決不做“沒有把握的事情”。



巴菲特喜歡投資那些始終把股東利益放在首位的企業。總是青睞那些經營穩健、講究誠信、分紅回報高的企業,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股價波動,確保投資的保值和增值。而對於總想利用配股、增發等途徑搾取投資者血汗的企業一概拒之門外。



巴菲特喜歡投資資源壟斷型行業。從他的投資構成來看,道路、橋梁、煤炭、電力等資源壟斷型企業占了相當份額,這類企業一般是外資進場併購的首選,同時獨特的行業優勢也能確保效益的平穩。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家都知道“十年磨一劍”,那一定是把好劍。其實,成功的投資是簡單的,但實現起來並不容易。如果希望以很少的付出或看幾篇縱橫論壇“高手”的帖子就能在股市上賺取大量的金錢,就如同希望第一次拿起球杆的人就能打出一輪精彩的高爾夫球賽一樣不現實。任何人都可以在股市上賺錢,但若要在股市裡長期獲利就得要有耐心,因為在股市上賺錢是急不得的。當行情來時,股市裡被套的散戶當然急,不急則永無出頭之日。但現在散戶的問題不是不急,而是太急。急著解套,急著找黑馬,急著賺大錢――-

當無數的套牢一族急著解套時,他們離“死”也就不遠了,因為著急就會失去理智,著急就會追漲殺跌,幾個回合下來,投入股市的資金就會所剩無幾。

所以,我有必要(也是責任)提醒或告誡那些頭腦可能發熱的朋友,獲利高手大都是“磨”出來的!正如張維迎所說“桃樹活三年不算活,棗樹死三年不算死”。為什麼呢?桃樹長的快,但不結實;棗樹長的慢,但結實如鐵。

那麼,獲利高手應該怎麼“磨”呢?首先要解決心態的問題。要耐得住,要有自己的投資理念和操作思路,包括在網上發帖子不要追逐“題材”,因為追逐題材是賺不到錢的,反而容易被別人“呼悠”了;其次是方法問題。怎麼“磨”?“磨”什麼?要“磨”方法!作股票,可能人人都有各自的經驗,但那不是方法,方法是可以“克隆”的。拿成功的聯想集團來說,假如是經驗,那就只有柳傳志一個人會用。而當楊元慶、郭為也會用的時候,那一定是方法了。這方法是怎麼來的呢?是聯想集團用十幾年的時間“磨“出來的。最後,就是要“磨”人。古人云: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想在股市上長久獲利,您必須天天磨礪自己!因為只有磨礪,您才能成為10人在股市裡投資的惟一獲利的那位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判斷股價調整是否已至底部,是大有學問的。從近幾年的觀察來看,當股價處於底部時,盤面和K線圖會呈現一些明顯的特徵。大致有以下幾種:

1.從個股K線圖及技術指標方面看,有以下特點:
①股價連續下跌,KD值在20以下,J值長時間趴在0附近。
②5日RSI值在20以下,10日RSI在20附近。
③成交量小於5日均量的1/2,價平量縮。
④日K線的下影線較長,10日均線由下跌轉為走平已有一段時間且開始上攻20日均線。
⑤佈林線上下軌開口逐漸張開,中線開始上翹。
⑥SAR指標開始由綠翻紅,這時成交量溫和放大,此為從底部啟動的一個明顯信號。

2.從個股走勢及盤面上來看,有以下特點:
①個股股價在連續小陽後放量且以最高價收盤,這是主力在搶先拉高買進,是起漲的信號。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K線語言打天下, 股海邀游我老大。K線語言信號明, 離場速度就它行。
  頂部如穿頭破腳,遇見就快跑快跑。頂部如果吊頸線,肯定就是絞刑線。
  烏云蓋頂狂風吹,烏云壓城城欲摧。傾盆大雨太毒辣,下跌趨勢人人怕。
  頂部昇起螺旋槳,落地就要把你綁。雙飛烏鴉空中叫,頂部轉勢不祥兆。
  三只烏鴉天上飛,開高低走個個黑。淡友反攻疲憊樣,只能適宜來作空。
  頂部出射擊之星,手中之籌碼快清。平頂圖形氣數盡,迅速離場我自信。
  頂部之身懷六甲,漲跌之細辨真假。T.字線到達頂部,拋籌碼不要計數。
  見到下跌轉折線,細看圖形似寶劍。遇到下降抵抗形,肯定陰線不見晴。
  低檔盤旋藏殺機,麻痺大意坐滑梯。黃昏之星走到頭,千萬別做死多頭。
  頂部出現塔形頂,空方肯定設陷阱。頂部出現假三陽,一定離場把它防。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市場結構理論中的趨勢停頓定律和轉折點規則,是市場及個股研判細化的技術操作規則,是研判波段趨勢的轉勢點或者反轉點的重要技術原則,涉及具體買賣點的交易決策。
  趨勢停頓定律指出:“同一波段的趨勢運行具有流暢性,一旦出現運行停頓,即是趨勢調整或反轉的第一信號”。
  指標型技術規則主要是通過指標曲線的黃金交叉和死亡交叉等相關類型的信號,來確定一級波段的轉勢點(或者說是反轉點)。其本質是通過指標型技術的統計學原理和技術狀態的對比,來確定趨勢的變化。
  趨勢停頓定律與指標型技術的最終目標完全相同。只是所採用的方法和技術視角完全不同。可以說,市場結構理論對微觀轉勢點的研判要比普通的指標型技術要靈敏而有效。這一結論完全是由於它們各自完全不同的技術原則所決定的。
  我們認為,趨勢停頓定律看似簡單,也非常容易理解。但市場結構理論將它作為一個重要的市場定律指出,並以此推演出轉折點規則,是有深刻的技術寓意的。
  趨勢停頓定律的基本原理是什麼呢?“市場結構理論”中進行了如下的描述:
  趨勢的運行遵循著平衡法則,體現為趨勢為追求平衡所呈現的勻速節奏的運行。這也是趨勢慣性定律的表現形式。趨勢運行的平衡性表現為趨勢運行的流暢性。趨勢運行流暢性具體表現為:連續的、勻速的、不間斷的、穩定的趨勢運動。
  根據市場平衡法則和趨勢變速定律,趨勢在運行過程中會呈現出變速狀態。這種速度上的變化是市場失去平衡的表現。趨勢運行速度的變化主要有二種形式:趨勢加速和趨勢減速。
趨勢加速是原趨勢延續的強烈信號,而趨勢減速則是趨勢調整或反轉的徵兆。同一波段趨勢運行的停頓就是趨勢減速,意味著該趨勢波段的調整或反轉。
趨勢停頓定律的技術要點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圖1-3-B6):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里查德·鄧尼斯 ――市場傳奇人物

里查德·鄧尼斯 雖已退休,但他的傳奇經歷至今仍為同行所稱道。他的十幾個徒弟在全美市場上是一支生力軍,管理的資金達數十億美元。他自己靠1600美元起家,到退休時家產已達數億元。
鄧尼斯對做單的體會是:
一、剛開始做時還是多輸少贏為好,加為那時候你手頭資金少,輸得有限,若等你做大後才開始輸,那麼代價要大得多。
二、做單要順勢,勢越強,越容易賺錢。
三、撈底、兜底都是非常危險的;鄧尼斯認為能判斷的只是市場可能走的方向,但朝某個方向空間能走多少得由市場決定。
四、要及時總結經驗教訓,無論是賺了還是賠了,應用心去想為什麼賺,為什麼賠。賠錢後應認真反思錯在哪裡,下次爭取不再犯,賺錢時也應冷靜思考對在哪裡,同樣的方法應如何應用到其它的地方去。
五、要注意風險控制。好單進場後不久就會有利潤,若進場後過了一兩個周還賠錢,那十有八九是方向錯了。進單後總要做好最壞的打算,所以要設好砍單價位,過了價位堅決砍單,將風險控制在自己能夠承受的範圍之內。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快速拉昇時的操作策略
1、巧把均量線和技術指標結合

  在股市操作中,一直存在著技術派和基本面派兩大操作流派,因各自的優勢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使用價值。私募基金的出色成績已經證明他們對以價、量、形、時為核心的技術理論的神奇領會。如果說市場處於空頭時,挖掘一些基本面好,能夠更好地規避大盤下跌的風險,那麼,市場轉折步入多頭,要想捕捉漲得快、漲得高的股票,就要借助技術分析了。

 2、巧用均量線和KDJ。

  如果在盤中能巧用均量線和KDJ,就可得到一招最簡單,也最實用的捕捉黑馬辦法。用KDJ加成交量均線去把握個股的短期走勢,成功率極高,而且收益也相當不菲。

  這裡介紹一下具體的使用方法: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宏觀和微觀確實在投機實踐中是可以達到幾乎完美的融合,而不再是哲學意義和高度上的融合。我認識的一個朋友(也可以說是我的老師),他在交易上的確已經接近了“無招勝有招”的境界,這在我以前是無法想像的。因為我非常看重細節和微觀上的技術套路,也即我們常提到的所謂“交易系統”。通過對他的交易決策的研究,我發現,真正達到將所有技術(傳統分析技術、指標公式、波浪江恩、時間周期、趨勢跟隨)融合為一體是完全可以作到的,只不過需要經歷非常痛苦思考、提煉、再思考、再提煉的循環過程,而我們大多數人,在這種冶煉的過程中,或者由於我們的悟性不夠,或者由於我們的韌性不夠,因此,99%的人是無法在投機市場中實現自己的昇華和嬗變的,這個過程,我認為,叫做“煉金術”好像還不夠貼切,我更願意將她喻為一種“化蝶”的過程,再痛苦艱難,但如果我們堅持將專業投機作為我們的理想和職業,那麼我們就必須完成這一可能是非常漫長的轉變。
  我的一個領悟是,以後的時間,我將不再滿足於對我的交易系統的一些技術細節的完善和發掘,我必須用更多時間去完成,可能有些人甚至認為是“毫無意義或浪費時間”的思考曆練。這種抽像的思考不再境界式或粗線條式的,這種抽像是必須建立在諸多細枝末節之上的超乎歸納綜合的一種質變式的提昇。我不知道,我這樣講,大家能否能引起共鳴。我再次感覺到語言的乏力,但我知道,我必須要影著頭皮,超越存在於語言之中的玄虛,完成自己生命和事業上真正的突破。
  我對這種突破的艱難性、複雜性、不確定性已經有了足夠充分和清醒的認識,我也知道,我畢生都無法完成這種突破的可能性也完全存在。但我知道,我心靈所指的那個方向,才是超越投機、超越交易者、甚至超越市場、並幾乎接近生命之道的那個方向,不管能否抵達,至少,我必須調校好自己的方向,對準她,然後邁出我的步伐。
     其實,對於每一個職業交易者而言,心裡都明白交易系統的重要性。我最近有一個想法,將自己用了5年多時間建立自己交易系統的體驗,整理成文字,期望能對大家最終構建自己的系統有所啟發。
  
  建立一個真正經歷市場考驗的成熟可用的一致性的系統,我認為,必定會曆經兩個階段。
  1。堆積
  我說的所謂的堆積,大概等同於“厚積薄發”的“厚積”的過程吧。在這個積累階段,是大量儲備各種知識、技巧、方法的階段,強調的是盡最大可能,廣泛占有,兼收並蓄,甚至要發揚“囫圇吞棗”、“不求甚解”、“神農氏遍嘗百草”的雜家精神,把你能收集到的一切素材,積淀到你的大腦,以備後用。
  積累從何而來?當然首先是書籍。你必須要有橫掃一切大小金融書店的氣概,不需要有太強的針對性,但必須有廣泛性,中西並舉,閱讀各類金融、經濟類書籍。有條件的最好請老手開一個書單,這樣閱讀起來更有針對性,效率也更高。這大概就類似於古人所說的“熟讀唐詩三百首”吧。我的經驗是,以西方經典的技術分析文叢開始下手,先開立一個20本左右的書單,英文能力高的最好直接閱讀原版,用最簡單的串行方式,將其一本本消滅。這整個過程完全沒有任何投機取巧,過程雖然枯燥冗長,卻不可替代、不可跨越。而且,對於好書,要一遍又一遍的讀,直到爛熟於胸為止。
  堆積的過程更多使用的智慧,是記憶和少量的推理。你首要的是,牢記書裡的方法和教條,並不需要你有太多的懷疑主義和主觀能動。因為這兩者是必須在你有一定積累的基礎上才會涉及。你如果可以在國外任何一項標準智商測試中,輕鬆取得最前面兩個級別的評分的話,我想,這個階段對於你,可能只需要2-3年的時間,間中你還有餘暇閱讀些哲學、方法論類似的書籍,起到旁征博引、互相貫通的意義。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面就是一些投資者常見的智力急速下降的例子,希望讀後不要再出現這種情況了。

  1、任何股價的短線波動都能夠影響情緒,在最低點時情緒最壞,最高點時情緒最好

  這種情況是最典型的三無概念(無實戰經驗、無實戰資訊、無實戰心態)投資者的表現,在實戰中關鍵的是把握關鍵的簡單的東西,利用自己可以把握的兩個關鍵點的價差來賺錢,而不是多數時間不可能猜對的短線波動來賺錢,在股票市場中一些大利潤獲得的途中必須經歷一些時間煎熬和反向波動的折磨。如果你的心情不是反映你的穩健分析和股價的波動結合,只能說你是一個連石頭都不如的投資者。

  2、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證券投資活動中需要調動投資者的一切能量,既需要對大盤進行分析,又要對個股進行分析,還要對風險和操作手段進行分析,同時與新出現的機會進行比較。而許多投資者在投資活動中,只把目光根據自己的心裡希望集中在一點,其他明顯的因素也看不到,特別是只有分析,沒有操作手段,只要股價沒有按照自己分析的那樣波動,立刻就產生懷疑,在一項投資活動時機上還沒有完結的時候,也就是說在一個產品還沒有下線的時候,生產者自己就把電閘給拉了,當然出來的是廢品,還得失去部分成本。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交易之道, 剛者易折。 惟有至陰至柔, 方可縱橫天下。 天下柔弱者莫如水, 然上善若水。

成功, 等於小的虧損, 加上大大小小的利潤,多次累積。
做到不出現大虧損很簡單, 以生存為第一原則, 當出現妨礙這一原則的危險時, 拋棄其他一切原則。 因為, 無論你過去曾經, 有過多少個100%的優秀業績, 現在只要損失一個100% 你就一無所有了。

交易之道, 守不敗之地, 攻可贏之敵。 100萬虧損50%就成了50萬, 50萬增值到100萬卻要盈利100%才行。 每一次的成功, 只會使你邁出一小步。 但每一次失敗, 卻會使你向後倒退一大步。 從帝國大廈的第一層走到頂樓, 要一個小時。 但是從樓頂縱身跳下, 只要30秒, 就可以回到樓底。   

在交易中, 永遠有你想不到的事情, 會讓你發生虧損。 需不需要停損的最簡單方法, 就是問自己一個問題: 假設現在還沒有建立進貨價位, 是否還願意在此價位買進。 答案如果是否定, 馬上賣出, 毫不猶豫。   

逆勢操作是失敗的開始。 不應該對抗市場, 或嘗試擊敗他。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找到今後能翻數倍股票的方法呢?人們暫且把今後能翻數倍的股票稱為“明日之星”股。在股票歷史中,“明日之星”股在被人發現之時,往往像滄海遺珠,埋沒在眾多股票中,然而當“明日之星”上市公司潛質顯露時,股價往往翻數倍,甚至十幾倍。這顯然不屬投機範例,初級市場有這種機會,成熟市場也仍有這種機會。
  要成為“明日之星”應至少具備以下一些特徵:
  1、公司主營業務突出,將資金集中在專門的市場、專門的產品或提供特別的服務和技術,而此種產品和技術基本被公司壟斷,其他公司很難插足投入。那些產品和技術在市場上競爭程度不高,把資金分散投入,看到哪樣產品賺錢即轉向投入,毫無公司本身應具有的特色,以及無法對產品和技術壟斷,在競爭程度很高的領域中投入的上市公司很難成為“明日之星”。

  2、產品和技術投入的市場具有美好燦爛的發展前景。當然對市場的前景具有前瞻的研判必不可少。比如,世界電腦市場的龐大需求使美國股票“IBM”和“蘋果”成為當時的“明日之星”;香港因為人多地少,加上地產發展商的眼光,使地產上市公司利潤和股價上昇數倍。

  3、“明日之星”上市公司應該在小規模或股本結構不大的公司中尋找。由於股本小,擴張的需求強烈,適宜大比例地送配股,也使股價走高後因送配而除權,在除權後能填權並為下一次送配做準備。如此周而復始,股價看似不高,卻已經翻了數倍。

  4、“明日之星”上市公司所經營的行業不容易受經濟周期所影響,即不但在經濟增長的大環境中能保持較高的增長率,而且也不會因為宏觀經濟衰退而輕易遭淘汰。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於市場各方的操作技巧在日益的交易中不斷地提高,一些傳統的黑馬形態也在不斷地變化變異。如大平台整理突破等,成功的概率也在不斷地降低,因而,隨著市場的變化,又再轉化出幾種新形的黑馬圖形。

1)快速買進的黑馬形態。

一般來說,買進階段是做作一支股票所經歷時間最長的“橫有多長,堅有多高”正好是對這一情況的概括,但是在某些情況下,這時段被大大地壓縮,主力快速拉高股票價格,在短時間內建立了足夠的進貨價位,稍作休整後便展開了上攻行程。這種股票,由於拉昇的速度快,無疑給投資者帶來極大的利潤,但是在實操中卻只有很少人敢於跟進,或者是介入後心態不穩,只捉到了一小條馬腿,要提高收益,就要對這種黑馬形態的內在規律有較明確的認識。

這種黑馬不常見,主要是因為其誕生的條件較為苛刻,主力急不可待,是建立在幾個條件上:第一,該股必須蘊藏著市場尚不知曉的重大題材,足以支撐股價出現巨大的漲幅。否則,拉昇時的高成本就收不回來。第二,主力實力強大,作風要凶悍,要有通吃和對吸籌抱股有強烈的渴望。第三,題材將會很快兌現,或者有可能被泄露出來,為避免出現搶籌,需要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取得可能多的籌碼。對於這類股票,歷史高價根本就不放在主力眼中。如果該股的前期密集套牢區距底部不過50%。則主力也有可能在套牢區內吸貨震蕩,可以使主力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吸籌。在分不清主力吸貨還是出貨的情況下,絕大部分的投資者往往選擇離場觀望不介入。其實,區分兩者,要結合股價飚昇時的市場時機以及整理階段的走勢來判斷。

黑馬的拉高買進時機往往與大勢走向缺乏密切的關聯。這是因為,拉高買進的個股的題材是突發性的,它與醞釀已久的整體行情很難做到同步,所以,拉昇時機不是提前,就是拖後。但另一方面,黑馬的題材必然與行情焦點有關聯,否則無須拉高買進,懼怕別人搶盤,題材的力度則必然超過目前行情的焦點。所以,在買進一段後,必然會表現出相對的獨立的個性,如大盤漲它不漲,大盤跌它不跌,因為它要借此良機清洗巨大的獲利盤。有時候,盡管個股飚昇時機大致與類股整體同步,但類股行情結束後卻仍能維持強勢。這種個股會有更大的成為黑馬。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