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人間萬事 (147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談到「選賢」,一般人以為只有政治上的選舉,才需要「選賢與能」。其實,男女婚嫁也要選賢;公司甄試職員也要選賢。甚至採購一件物品,也都要選物美價廉的。

「選」,就是揀別自己所喜歡的、所需要的,或是對自己有價值的。人當然要選,從嬰兒出生之後,就選他比較愛爸爸,或是比較愛媽媽?甚至選擇他喜歡吃什麼?喜歡什麼顏色?喜歡什麼玩具?喜歡什麼糖果?人的一生都在選,怎麼選呢?

一、男女婚嫁要選賢,家庭才能和樂:現代青年男婚女嫁,選擇對象都是選俊、選美,注重外表;如果懂得選賢,就是重視內在的美德。家有賢妻,家庭和諧;家有賢夫,家能發展。儒家重視「正心、修身」,然後「家齊、國治、天下平」。其中家庭是國家社會的基本單位,每一個和諧的家庭,家中每一個分子都能和睦相處,尤其夫妻必然互相敬愛,因為賢妻賢夫,這是幸福家庭的根本。

二、結交朋友要選賢,往來才能互助:現在的世界,已經成為旅遊的世界,現代的人生,也是重視旅遊的人生。每當外出一日遊、三日遊,甚至一月遊,一定都有一些「遊伴」,在這些遊伴當中,總能交到幾個好朋友。朋友相交,所謂「龍交龍,鳳交鳳,交個老鼠會打洞」,交朋友當然要選賢,才能見賢思齊,將來才能相互幫助。交朋友不能只看他能言善道,或者機智靈巧,甚至有錢有名,這些都不是結交對象的條件。交朋友最重要的,要有「賢德」,有賢德的朋友在你飛黃騰達的時候,會默默為你祝福,在你窮途潦倒的時候,會給你一些幫助。所謂朋友,能夠患難相助,同甘共苦,尤其「友直、友諒、友多聞」,最是重要。

三、主管領導要選賢,大局才能顧全:古代周文王討伐商紂王時,急需一位才德兼備的人領導,於是遍訪賢才。後來大軍行過渭水之濱,看到姜子牙在水邊垂釣,釣竿離水三寸。當大軍過境時,他安然不動,完全不受外境干擾,可謂心如古井。周文王好奇,與其相談,一見傾心,於是同車請回,拜為相國,正所謂「慧眼識英雄」。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之後,一些重要職位仍沿用前朝老臣,甚至被害之兄弟的家臣,只要賢能者一律重用,加上自己任用的賢良之才如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等,故能締造「貞觀之治」。再如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他能顧全大局,不計「一箭之仇」,重用管仲為相,因此管仲也能為他射天下,可見身為領導要能成事,首先必須懂得選賢。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過去有人批評中國人像一盤散沙,意思是說,中國需要重新整合。客廳的布置不滿意,需要重新整合;園院的設計不理想,需要重新整合。現在有人嫌自己的容貌不好看,於是重新整容;人事安排不當,也需要重新整頓。世間需要重新整合的事例極多,試舉數事如下:

一、資源需要整合:過去中國只重視中原的開發,不重視邊疆地區的發展,所以現在邊疆地區相對比較落後。多年來,美國援外的政策,重歐輕亞;現在台灣社會的資源,一直是重北輕南。其實,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只要是人居住的地方,為什麼不能有同樣的待遇呢?交通、水利、公益、農業、社會建設,都與全民生活息息相關,資源需要整合,然後平均分配;就像農夫種田,播撒的種子要均勻分布,將來才有滿田的果實可以收成。

二、人力需要整合:在資源整合中,人力也是需要整合的重要資源。現在進步的國家有所謂「人力銀行」,銀行一般是用來儲蓄錢財,但其實人才也是需要儲蓄的重要資源。武則天當政時,駱賓王為徐敬業寫了一篇「討武曌檄」,把武則天罵得一文不值,但是文章確實寫得好,武則天不禁拍案叫絕說:「這種人才不能為國家所用,實在是宰相之過。」這是表示武則天很重視人才。唐太宗也曾因為魏徵對他不夠恭敬,而批評其忠誠不夠,魏徵說:「陛下要用順您意的忠臣很多,但臣是想做個幫陛下治理天下的良臣」。唐太宗也很欣賞魏徵的才幹,對他幾乎言聽計從。

現在我們的社會,都是重用親族、鄉黨,或是同一個派系裡的人,把一些具有安邦定國之能的人才,棄而不用,良可浩歎。現在世界各國,都懂得建立一個聚集賢才能人的機構,藉以儲備、發掘人才,各個機構、團體,也在尋找適任工作的人才。我們看得出,中國大陸都在整合人力資源,可是台灣呢?

三、種族需要整合:全世界的每一個國家,都有不同的種族,但是他們都在力謀種族的融和,不容許種族分裂或歧視,例如美國就是一個種族的大熔爐。我們到紐約曼哈頓街上走一遭,可以見到來自世界的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等各種族,但在美國,都稱做「美國人」。曾經美國也有過種族歧視,例如白種人不肯和黑人共讀一所學校,美國政府不惜下令用軍隊保護一個黑人學生到白人學校就讀。因為經過美國政府如此大力整合,才有現在美國種族的融和。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要會算帳!所謂「算一算」,一般人想到的,都是錢財要算一算,所以公司行號、機關團體,每天有流水帳,每月有月報表,每年有年終的收支、決算,以及來年的預算等。

各行各業都要講究收支預算。收入多,表示事業可以再發展;收入少,表示經營虧損,難以為繼。但是,人生不是只有金錢需要算一算,其他還有很多需要算一算的,例如:

一、情義要算一算:人和人的關係,是建立在情義交流上,所以一般人都重視情義往來。人家送我一份禮,我也要回送一份禮;我欠人家一份情,也要還給他一份情。人與人之間,別人在情義上對我有所虧欠,我要他還,就表示自己所施有圖求回報之心;相對的,別人施給我的情義,我怎樣回報他呢?在人間做人,應該多給人情義,表示自己富有,不要虧欠別人的情義,否則就是自己貧窮。情義如果用主觀的立場,難以算清;從客觀來看,還是可以算得清楚。做人做得好不好?不妨從你跟人來往的情義上,算一算吧!

二、人緣要算一算:你人緣好不好

?可以算一算。有的人走到那裡,都有人歡迎,表示人緣很好;有的人不管到任何地方,人家都嫌棄他,表示沒有人緣。人緣要靠平時跟人結緣而有,緣分是跟人點點滴滴的關係所累積起來的。你經常幫助別人,為人服務、給人因緣,當然就有人緣。人與人的關係,就是要靠緣分,你幫別人說幾句好話,就是跟他結緣;你給人一些方便,就是跟他結緣。緣分愈結愈多,愈結愈廣。人的一生當中,是廣結善緣、給人的因緣多呢?還是接受人家的因緣多呢?只要算一算就知道了。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人認為,住高級的房屋是一種享受,穿名牌的衣服是一種享受,吃上等的料理是一種享受,甚至擁有愛情、金錢、名位,都是享受。但也可以說,這些也都是煩惱。因為從外在獲得的一切,從外境擁有的一切,都有好與不好的對待關係;唯有從精神上所體會的快樂,才是真實的享受。因為精神享受是內在的,是心理的,是自我創造的,所以是真正的快樂與享受。

所謂「精神享受」,什麼才是精神享受呢?

一、無私的觀念:人都有私心,私心有「我」,我容易執著,容易計較,容易動干戈。無私,也就是無我,無我並不是不要我,而是要從私我擴大為大公、大我的一種包容境界。世界眾生需要我負責擔當的時候,統統是我的;當他們不需要我的時候,則一切統統不是我的。應該做的,我勤奮、擔待,不必要的,一切給他來個「空無所有」,這不是精神上一個很自在的享受嗎?

二、隨緣的生活:「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這是《大乘起信論》指導我們的生活準則。有條件在人間隨緣,必有不變的標準;能有不變的原則,也會有隨緣的生活。像六祖惠能大師禪悟以後,在獵人群中生活了十餘年,像維摩居士能夠發起菩提心,敢在酒肆賭場出入。隨緣不是隨便,不是隨興;隨緣是放鬆自己,尊重別人。隨緣要很快樂的隨時示教利喜,要很慈悲的到處廣結善緣;能給人歡喜,能跟人結緣,精神上還不夠享受嗎?

三、超越的思想:在學校裡念書,希望從小學、中學而大學,這是知識上的超越;在機關裡作官,委任、薦任、簡任、特任,這是名位上的超越。人都希望越高越好,但是更重要的是思想要超越。思想上,有的人心心念念於自己,不想別人,所思所想都只有家人,沒有想到社會。人被物質奴役,被金錢使弄,被人我束縛,被妄想左右,要想有超越的思想,事實上非常困難。唯有放空去對待,擺脫私執,不受時間所限,不受人我所囿,不受生死所困,不受欲望所擾;能有超越的思想,自能海闊天空,自能心如太虛,精神當然會自在。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福字從示,是受到保佑,無所不順的意思。以我的成長環境、求學過程、婚姻與事業各方面客觀條件來說,我應該是受到庇佑、有福氣的人。主觀來說,我因為愛笑,又總是笑得響亮而盡興,因此從小就被歸類為樂觀的人。

有許多人問我:「為什麼能夠如此樂觀?」我總是打馬虎眼胡亂回答:「因為我是獅子座的」、「遺傳自爸爸的個性」,最常說的則是:「因為膚淺,看不清生命真相。」

被問多了,難免開始認真思考。

星座的影響我半信半疑,不過據說獅子座受到太陽眷顧,陽光普照,也許因此容易看到人生的光明面。

個性能否遺傳也未確知,不過父親的樂觀,朋友皆知,給兒女的信件,慣常以哈哈作結。若說我的樂觀遺傳自父親,我會備感榮幸。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人認為,住高級的房屋是一種享受,穿名牌的衣服是一種享受,吃上等的料理是一種享受,甚至擁有愛情、金錢、名位,都是享受。但也可以說,這些也都是煩惱。因為從外在獲得的一切,從外境擁有的一切,都有好與不好的對待關係;唯有從精神上所體會的快樂,才是真實的享受。因為精神享受是內在的,是心理的,是自我創造的,所以是真正的快樂與享受。

所謂「精神享受」,什麼才是精神享受呢?

一、無私的觀念:人都有私心,私心有「我」,我容易執著,容易計較,容易動干戈。無私,也就是無我,無我並不是不要我,而是要從私我擴大為大公、大我的一種包容境界。世界眾生需要我負責擔當的時候,統統是我的;當他們不需要我的時候,則一切統統不是我的。應該做的,我勤奮、擔待,不必要的,一切給他來個「空無所有」,這不是精神上一個很自在的享受嗎?

二、隨緣的生活:「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這是《大乘起信論》指導我們的生活準則。有條件在人間隨緣,必有不變的標準;能有不變的原則,也會有隨緣的生活。像六祖惠能大師禪悟以後,在獵人群中生活了十餘年,像維摩居士能夠發起菩提心,敢在酒肆賭場出入。隨緣不是隨便,不是隨興;隨緣是放鬆自己,尊重別人。隨緣要很快樂的隨時示教利喜,要很慈悲的到處廣結善緣;能給人歡喜,能跟人結緣,精神上還不夠享受嗎?

三、超越的思想:在學校裡念書,希望從小學、中學而大學,這是知識上的超越;在機關裡作官,委任、薦任、簡任、特任,這是名位上的超越。人都希望越高越好,但是更重要的是思想要超越。思想上,有的人心心念念於自己,不想別人,所思所想都只有家人,沒有想到社會。人被物質奴役,被金錢使弄,被人我束縛,被妄想左右,要想有超越的思想,事實上非常困難。唯有放空去對待,擺脫私執,不受時間所限,不受人我所囿,不受生死所困,不受欲望所擾;能有超越的思想,自能海闊天空,自能心如太虛,精神當然會自在。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人不慎跌入陷坑裡,要能跳出來;不慎捲進煩惱的漩渦裡,更要懂得跳出來。風塵女子,要有勇氣,才能跳出火坑;修道人士,要能解脫煩惱,才能跳出三界。人生經常被世間欲望所囚,被人我是非所執,最終總得靠自己有勇氣才能跳出來。如何「跳出來」呢?

一、從前塵往事裡跳出來:「白頭宮女話當年」,人如果只生活在過去的輝煌歲月裡,一直靠著回憶來度日,這個人就非常悲哀了。因為他雖然擁有過去,卻沒有未來,就等於夕陽,即使還有餘暉,卻是抵不過黑夜的到來。所謂「好漢不提當年勇」,過去的過去了,過去成功失敗,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未來,未來的成功希望向我們招手,你能迎上去嗎?

二、從悲苦傷感裡跳出來:有些人不能創造歡樂的生活,不能喜悅地過日子,總把自己陷在悲苦傷感之中。一件小事,一句閒話,都會觸動他的心情,不禁悲從中來。想到自己被人欺侮、想到自己不被人尊重,種種憂愁、打擊、傷害、悲苦,一起湧上心頭,怎麼會快樂呢

?所以要想快樂的生活,必須從悲苦傷感裡跳出來。

三、從灰心失望裡跳出來:做好事,沒有得到好的結果,就會灰心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事物都有新舊之分,新的、舊的各有不同的領域,新的不一定比較討好,舊的也不必然就會被遺棄。例如房子,有的人喜愛新居,有的人戀眷老屋。不管新舊,都有存在的價值,所以世界上不斷有新的產品出現,也不斷有許多舊的東西在流傳。我們在新舊兩者之間,應該採取什麼態度呢?

一、衣服的新舊各有所愛:有些女性喜歡在服飾上趕流行,三天兩頭上街買新衣,各式各樣的衣服塞滿衣櫥,甚至身上的新裝,一天可以換上好幾套。但是也有的人喜愛舊衣服,認為舊衣服合身、大方。喜愛的東西不一定是好的,不喜歡的東西也不一定不好,總之各有所愛。有人喜歡西裝革履,有人偏愛長袍馬褂,有人愛穿夾克,有人鍾情運動衫。衣服沒有絕對的新舊好壞,只要歡喜就好。

二、朋友的新舊各有交往:劉玄德曾經說過:「妻子如衣服,朋友如手足;衣服破,可以換,手足斷,不能接。」在朋友當中,又有新的朋友、舊的朋友,所謂「舊雨新知」。人生應該多結交一些朋友,能夠「相識滿天下」,到處都有朋友,這是人生一大樂事。但是在朋友當中,有的好文,有的好武,有的喜愛科學,有的喜愛文學,甚至財經、政治、士農工商,都可以成為自己的知交。所謂在家靠父母,出外就是要靠不同的朋友,所以人要廣交善友,不管新舊,都值得來往。

三、職業的新舊各有適應:在人的一生當中,有很多轉換跑道的機會,每換一次跑道,就是換一種職業。本來是務農,忽然跑去經商,本來是經商,忽然想要開一家工廠。不管自己當老闆,或是幫人抬轎,總之都有機會更換職業。換個跑道不足為奇,重要的是,你的條件、你基本的思想、能力、財務,都能適應新的職業嗎?在換一個職業做做看的時候,你不能不考慮,我能適應嗎?我能發展嗎?

四、思想的新舊各有特色: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思想、興趣,有的人愛好山水,有的喜歡都市,有的人習慣獨居,有的人樂於群聚。同是文學,可是人的思想不同,喜好也各有不同。有的人愛詩歌、小說,有的人愛散文、隨筆。同是宗教,喜歡誦經、拜佛、參禪、打坐,也是各有所好。在很多不同的思想差異裡,我們要能互相尊重,各取所愛。在世間做人,不必強迫別人都跟我一樣,同志必定是少數,要能和許多不同的人共同存在,才是可貴。所以對於不同的思想,就看我們不同的容量了。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日常生活裡,難免會出現一些「意外」,好的意外是驚喜,不好的意外是恐慌。好的意外、不好的意外都會發生,如果人有定力,好的意外不必過分驚奇,不好的意外也能安然地加以處置。

人生經常遇到那些「意外」呢?

一、意外的驚喜:買彩券中獎了,意外的驚喜;青年男女一見鍾情,就是意外的驚喜。烽火連三月,忽然一封家書傳來,就有意外的驚喜;他鄉遇故知,也是意外的驚喜。其實,意外的驚喜應該把它擴大開來,讀到一本好書,有意外的驚喜;聽了一場好的講演,是意外的驚喜。今天的餐桌上多了一道菜餚,意外的驚喜
;朋友來了一通電話,意外的驚喜。但是,意外的驚喜也要看你能維持多久,有的人一句好話、一杯好茶,久久記在心中,歡喜不去,所以歡喜能耐久;有的人即使再多的歡喜,也好像雲霧一樣,很快就散去,縱有歡喜,也是電光石火,甚為可惜。

二、意外的際遇:人生的旅途上,一路走來受到父母的疼愛、老師的栽培、朋友的真心以待,覺得人生際遇很好。甚至工作上,長官提拔我,善緣幫助我,感覺工作有很好的際遇,真是無比幸福。但是也有的人一生挫折不斷,考試落榜、愛情失意、事業不順。不過坎坷的遭遇並沒有讓他對人生失望,他依然奮發努力,熱心公益,加入義工行列。有一天在公益活動中,遇到一個志同道合的人,兩人一見投緣,攜手創業,從此走上人生的坦途,這就是意外的際遇。人有好因好緣要珍惜,珍惜因緣的人常常會有好的際遇,不珍惜因緣,即使好的際遇也會輕輕過去。

三、意外的所得:意外的所得本來應該是歡喜的,但是也有麻煩,因為是意外得來的,別人看到都會想要沾一點光。例如,你中獎了,他要你請客;你發了一點小財,他覺得應該「見者有份」。所以有所得必有所失,得失就像難兄難弟,如影隨形,容易聚在一起。人生對於意外的所得,要能夠不在意,甚至得失都能看淡一點,有所得不必太計較,有所失也不必去介意,如此人生才能自在安樂。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說到藝術,一般人就會想到繪畫、雕刻、建築、音樂等。其實,這些固然是藝術,但生活裡的衣食住行、平時的行住坐臥之中,也都有藝術。

一座公園,我們覺得很藝術,一座橋梁,也有人說很有藝術。所謂藝術,就是美,凡是讓人覺得很有美感的,都可以稱為藝術。所以,生活裡的一些美事,也是另類的藝術,例如:

一、語言幽默機智:說話,也可以把話說得很藝術。一篇動人的講演,固然可以成為藝術作品,就是一句意味深長的語言,也是藝術。一番詼諧風趣的談話,為什麼能引起哄堂大笑,讓人樂不可支,就因為其中有語言的藝術;一段幽默含蓄的發言,讓人回味無窮,那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說話,真是很大的藝術。世界上很多有名的演說家、外交家,他們機智、得體的應對,都美化了語言,也成為另類的藝術,也就是語言的藝術。

二、衣著素淨雅致:所謂藝術,一個人的一舉手、一投足、一個動作,都可以看出有沒有藝術。有的人穿著的衣服不是名牌,但是很有氣質,不是很艷麗,但是樸素中透出高雅的氣質。衣著的美感不必講究高貴、名牌,只要講究合身,能夠讓人一看,眼睛為之一亮,這就得靠穿著的藝術了。

衣飾如此,就以場所而言,也不一定要有音樂,或是布置華麗,有時就如佛教裡,維摩居士的丈室空無一物,但是安詳肅穆,那不就是藝術嗎?鄉村裡的茅屋數間,裡面陳設簡陋,只有書櫥、桌椅、筆硯,在那種寧靜的氣氛裡,清新的空氣透露著淡雅的書香,那不就是藝術嗎?空間如此,所有的東西也是,只要雅緻,就能讓人感到那是藝術的作品。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人生有許多像霧裡看花一樣的謎,對這些謎底我們無法看清,也難以了解。例如,為什麼那個人慈悲為懷、公正道德,一生卻是窮途潦倒;反之,一些心術不正、作惡多端的邪見之人,反而享盡榮華富貴

?像這種善惡的謎底,我們無法看清。乃至為什麼紅顏薄命?為什麼百無一用是書生?為什麼健康的人忽然死去?為什麼多病的身軀反能苟延殘喘?為什麼有人生性喜悅、有人生性悲觀?這一切的謎底我們都能了解、都能知道嗎?

談到謎底,人生究竟有些什麼謎底呢?

一、千古的謎底難以考據:中國五千年的文化、盤古開天闢地、女媧煉石補天、黃帝打敗蚩尤、嫘祖養蠶織繭,這些問題究竟怎樣才能了解謎底呢?唐堯虞舜真是那麼公正賢能嗎?大禹王的父親鯀真是那樣庸碌無知嗎?這些歷史到底有什麼事實考據呢?以至千古以來歷史上許多人物的忠奸、許多山河的變遷,我們怎麼樣才能揭開謎底,怎樣才能對上古社會有一番認識呢?

二、奇案的謎底難以真實:歷史上,幾乎每個朝代都有很多奇案發生。紂王為了博取妲己一笑而點燃烽火台,紂王真的拿國家的前途取悅一個寵妃嗎?文王知道紂王烹煮自己兒子的肉,他仍然照吃,這是真有其事嗎?孫臏和龐涓既然是那麼能征慣戰的智者,為什麼自己不懂得防身呢?這些歷史上的奇案,乃至清朝的「太后下嫁」、「順治出家」、「雍正被刺」、「香妃投井」等,真實的謎底如何,至今也是撲朔迷離,難以大白。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ug 18 Mon 2008 06:49
  • 無知

人非「生而知之」,乃「學而知之」。我們對於知識,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有的人「不知強以為知」,甚至有了知識也會生病,那就成「痴」了。一個人無知沒有表現倒也罷了,假如無知而強以為知,那就更是愚癡了。

社會上,有一些人能言善道,常識豐富,但他很自私,很偏執,甚至已經為人師表、做人領導,但真正考究起來,他的做人處事,仍然陷身在「無知」之中,例如:

一、眼光短視:有的人沒有遠見,他的眼中只看得到現前的利益,看不到未來的發展;只看得見自己的得失,不顧念別人的利害。這種人只有現在,不計未來;只有自私,沒有別人,怎麼不是無知呢?眼光短視的人,就等於「夏蟲不足以語冰,井蛙不足以論天」,又如一個盲者,你和他談月亮,談太陽,他一點也體會不到光亮的美妙。所以,一個人要能看到現在,也知道未來;看到自己,也知道別人,才能從無知中超脫出來。

二、行為幼稚:行為幼稚的人,不容易為人所接受。行為幼稚包括,身體不當的行事,語言不當的說話,心意不當的思惟;身口意都不正常,言行舉止都受人疵議,自己卻不自知,那就是無知。一般愚夫愚婦行為幼稚倒也罷了,有些在社會上居高位的人,如過去山東省主席韓復渠先生,有一天看到自己軍隊裡的士兵在打籃球,因為他不懂籃球,因此對著副官大罵:「讓一堆大男人搶一顆球,像什麼話,馬上給我每人發一顆球。」如此見聞寡陋,行為幼稚,怎麼不是無知呢?

三、昧於現實:有的人,遇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凡事沒有思前顧後,不明前因後果,一味的固執己見,昧於事實,這就是無知。也有的人,只知道自己的處境,不知道大環境的變化;只知道個己的利害,無視於國際的關係;只想保護自己的位置,不顧念國家大眾的前途,這都是昧於現實的無知。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ug 17 Sun 2008 08:25
  • 寂寞

寂寞就是百無聊賴,無所事事,感覺時光不容易打發,就會寂寞。沒有工作會感到寂寞,沒有朋友往來也會寂寞。寂寞有思想上的寂寞,情感上的寂寞,事業上的寂寞,心靈上的寂寞。寂寞像一座高山,向人壓來。寂寞的人像在茫茫荒野,不知前途要往那個方向去,又像大海上的一葉孤舟,忽然失去動力,人生的境遇難堪。

但是,寂寞也可以不那麼可怕,很多偉大的人物,就是懂得利用寂寞的歲月、寂寞的時光,有的用心思考,有的用功讀書,有的追求真理,有的尋找自性。終於有一天來電了,光亮了,世界上的因緣向他招手,世間上的歡笑向他圍繞。人能夠利用寂寞的時光,熬過寂寞的歲月,達到自己更崇高的目標,那又是另外一番境地了。

人應該如何利用寂寞的時光?寂寞到底有那些功能呢?

一、寂寞可以沉澱心情:今天沒有工作勞動,沒有朋友交談,沒有鼓勵,沒有溫暖,感覺人間既無愛、也無情,感到空洞,感到寂寞。假如這時候能夠利用信仰來沉澱心情,打坐、禮拜、誦經、讀書,寂寞感也就無從生起了。所謂「寂寞」,是因為身外的東西不能滿足你的需求,不能給你力量,不能給你歡喜;但是你內心的寶藏,內在的潛能是無限的,你可以觀照,可以沉澱,可以挖掘自己內在的佛性、法寶。我不要外來的世界,我與自己內心的佛祖同在;我不要外在的知識,我與自己本性的般若相照,這就是心情的沉澱。

二、寂寞可以培養靈感:人要會利用寂寞的時間,當你覺得寂寞的時候,可以主動打一通電話給朋友,可以從事家務的整理,可以讀一本新書,可以寫一篇文章。多少忙碌的人,利用寂寞的時間,到各名山大川,或寂靜的地方去沉思,希望獲得靈感。吾人感到寂寞,正好利用寂寞的時間,可以培養靈感。所謂靈感,你不妨先對自己喊話、問話,你覺得自己的工作能力都已完全展現了嗎?你覺得自己對所有朋友、家人,都有照顧周全而無所愧疚嗎?你讀過的書還有待複習的嗎?你應該求得的新知如何增加呢?可能如此一一去問,你的靈感就會泉湧而來了。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路上,許多車禍的起因,只因為駕駛人變換車道時,沒有從照後鏡裡確實看清左右後方來車就強行切入,以致造成嚴重傷亡;甚至倒車時,因為看不到後面的情況而釀禍。

人的眼睛,有時東西雖在視力範圍內,也有觀察不到的死角;軍事上,在軍火射程內,有時候因地形的因素而有死角。其實,社會人生到處都有死角,例如:

一、法律的死角:法律本來應該是最公平、最公正的,但是法律也有死角。例如,有人造假、有人偽證、有人誤判,乃至不公不義的法律,都成為侵害人權的法律死角。

二、經濟的死角:銀行裡的呆帳;官場上官員貪污舞弊、浪費公帑、圖利他人、政商掛勾、掏空國產、惡性倒閉、內線交易等,都是經濟的死角;死角不清,經濟難以活絡。

三、治安的死角:現在社會上有許多治安的死角,例如,監守自盜就是治安的死角,瓜分公產就是治安的死角,竊聽竊錄、跟蹤調查都是治安的死角。警界經常用小偷做線民,這也是治安的死角;軍中用黑道為助力,這都是治安的死角。尤其現在的社會,好利不好義、笑貧不笑娼、造假詐欺、黑函密告,這都是治安的死角。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ug 15 Fri 2008 07:20
房屋沉悶不通氣,居住品質就會大打折扣;做人沉默不講話,經常造成氣氛尷尬、場面難堪。沉悶、沉默都為人所不喜,但是人之一生,與「沉」有關者,好的方面也很多,例如:

一、沉思是啟開智慧的門窗:人生從青少年時期開始,就需要學習沉思,沉思是內在的思考計畫,沉思默想會增進智慧。喜好哲學的人,都喜愛沉思,有沉思習慣的人,對問題都會有多一番的見解。好比「三思而後行」,經過了沉思,對問題多一分深入研究,當然決定之後,問題已經經過仔細的思惟,便開啟了智慧的門窗,看到的世界就能更廣闊。沉思就不會衝動,尤其說話之前要多一些沉思,因為說出來的話難以更改、收回。

在思想裡多一些反覆思惟,凡事就更有智慧決斷。因此,沉思能增加智慧,智慧能增加沉思,沉思是打開智慧門窗的最好途徑。

二、沉著是穩定大局的力量:沉思是做事前的蓄勢待發,沉著則是穩定大局的力量。獅虎要捕食獵物,雖然眼見獵物在前方,牠也不會衝動地撲向前去,而會沉著地觀察一番;一旦開始行動,就會不顧一切地衝向前去。沉著才能穩定大局,才有力量出發。弓還未拉滿,不能射出,飯尚未煮熟,不能隨意掀開鍋蓋。

大事決斷當然要有先機,先機不是衝動,搶占先機需要思前顧後,沉著穩重。謝安指揮淝水一戰時,與朋友下棋,前方捎來急報,他仍然不動聲色地把一盤棋下完之後才說:剛才小兒們,已經在前線戰勝苻堅的八十三萬人馬。這一戰決定了東晉的存亡,而謝安就是能那麼沉著應戰,如此,焉能不勝!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知足常樂,能忍自安」,這是個人、家庭、社會都應該秉持的處世態度和發展原則。

有人說,這是一個欲望的世界,知足太過保守了,人一旦凡事知足,就不肯長進,就無法發展了。其實不然,知足是要我們個人在物質享受上能有滿足感,但是對於關乎國家、社會、大眾福利的事業,應該要有無限的願心。

所以,所謂「知足」,應該有如下意義:

一、知足是快樂的泉源:人生的欲望無限,能滿足欲望的物質有限;用有限的物質,既不能滿足無限的欲望,何不發展自己的知足感,用來勵行節約的物質生活。例如,用樸素代替奢華,用簡單代替複雜。我個人很欣賞客家人的一句話,你問他「吃過飯了沒有?」他會回答「足了!」「足了」這句話很有意義,我們普通都說「飽了」,吃飽了不一定會滿足,但客家人這句「足了」,不但吃飽,而且「滿足」,所以一般講,客家人的生活比較簡樸。人要想過快樂的生活,建立知足感,這是非常要緊的。

二、知足是富有的開始:佛教裡的夢窗國師說,世間上有四種快樂:知足第一富,無病是第一利,知足第一貴,涅槃第一樂。人的貧窮富貴,不在金錢的多少,而在知足與否罷了。有的人,錢財再多,但不知足,仍然是個貧窮之人;有的人錢不是很多,但心裡很滿足,那就是一個富者。所以,當今的社會,有錢的貧窮人很多,沒有錢的富貴人也不少。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賴耶識」是印度的語言,中文的意義就是「我」的意思。人有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前七識都有死亡、毀壞的時候,只有第八阿賴耶識的「我」,是吾人的真心本性,它可以隨著我們流轉五趣六道、輪迴天上人間,是永恆而不會消滅的。

阿賴耶識這個「我」的生命,就像念珠的線,把一顆顆的念珠串起來;阿賴耶識把我們一期一期、一階段一階段的生命銜接起來。在三世流轉的生命裡,雖然因為人有「隔陰之迷」,因此不知道前世、來生,但生命的業力流轉,那是絲毫不差的。

玄奘大師形容阿賴耶識是「去後來先做主翁」。意思是說,人到世間上來,阿賴耶識比眼耳鼻舌身意先進入母胎;人死之後,阿賴耶識是最後離開的識,它是我們生命的主體。阿賴耶識有四種比喻,恰好說明它的功能與特色:

一、阿賴耶識像一塊田地:田地是生長禾苗的地方,播了什麼種子,就生長什麼果實。阿賴耶識帶著前六識所造的業,不管善的、惡的,經過第七識傳送給它,它都會一一接受。然後在八識田中隨著業力成長,是善是惡、是幸是不幸,前面的諸識都不管了,只有第八識像一塊田,讓種子發芽,成為果報。

二、阿賴耶識像一個倉庫:倉庫是存放東西的地方,金銀財寶可以存放在倉庫裡,桌椅條凳也可以存放在倉庫裡。阿賴耶識就像倉庫一樣,存放貪、執所造作的成果,在這間倉庫裡,都不會被人盜取,也不會爛壞。只要等到時機因緣成熟,就會顯現報應,那就是吾人在人間產生苦樂人生的主因了。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會生病,病了就需要醫治,所以因病發展出醫藥、醫師、醫院、護理站,以及各種醫療儀器等。全世界每天都有很多人在生病,也有很多人在為病人而忙。

人病了,經過醫治之後可能會康復,但也有人一病不起,一命嗚呼。病雖然帶給人負面的痛苦,但也有正面的啟示功用,例如:

一、病能讓人知道保健:一個健康的人,平時不太感覺保健的重要,如果偶爾生個病,就會知道人需要保健。保健之道包括:生活作息正常、三餐飲食均衡、工作忙閒有度、心裡情緒正常,都是保健之道。因為一次小病,讓人知道保健之重要,生病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二、病能讓人忍耐勇敢:病像個枷鎖,束縛人的身體,病使人無力、使人萎靡、使人生活不便;但是病也讓人生起了忍耐的勇氣。病了,你必須忍受病的折磨,必須放下沉重的工作,必須相信醫生的治療。病了,就由不得你自己,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都由不得你,必須要忍耐。甚至生活作息,也要聽從醫師囑咐,不能隨心所欲。一場小病,不但養成自己忍耐的力量,也會增加自己的勇氣,因為生病了,就要勇敢地面對病魔的要脅,往後才能擁有更健康的人生。

三、病能讓人生起道心:佛經說,修行的宗教人士,生了病之後,更知道要發道心。因為人一旦病了,他會體會世間無常、人命脆弱,想做的事,應該趕快完成。人不但為現在的生活而忙,更要為未來做一些安排、打算。所以,病了反而容易激發人精進向善、向道的思惟、看法。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ug 11 Mon 2008 07:09
  • 面對

人生在世,需要面對的事情很多,包括每天早上醒來,從走出房門的那一刻開始,就要面對這一天的生活,面對很多的人與事。尤其在一生的歲月裡,需要面對的人情冷暖、艱難困苦,在在都由不得你畏縮。人生面對各種問題時,應該有什麼樣的態度呢?

一、面對憂患要能改進:走路時,路上有一塊石頭,我們要把他搬開;前面即將碰壁了,要懂得轉彎。人生有許多的憂患險阻,遇到種種橫逆阻礙,要想辦法改進。是人事上的困難,應該講究人和;是經濟上的困難,需要儲蓄資源;是自然的災害,必須休養生息。總之,遇到困難,都需要改進因緣,尤其要調整自己的步伐與心態。

二、面對煩惱要懂放下:人生每天所面對的,當然有許多值得歡欣鼓舞的事,但不容否認的,人生的煩惱也是如影隨形,不斷跟隨在旁,真是所謂「天長地久有時盡,煩惱綿綿無盡期」。人生的煩惱,有時來自對欲望的不能滿足、對厭惡之人的懷恨,有時則因為工作的繁重、身體的疾病等。面對重重疊疊的煩惱,我們能不放下嗎?人生唯有放下煩惱,才能解脫自在。

三、面對事業要肯承擔:人都希望能創造一番事業,但對於所開創的事業要能承擔。務農的人,在炎炎夏日能不到田裡插秧播種嗎?工廠裡的工人,能不每天到工廠裡聽著隆隆的機器聲嗎?你開一家小飯店,也要有烹調的專長;你擺個小地攤,能不蹲身賣貨嗎?事業不但是責任,而且是個擔子,人生就看你能負擔多少重量。你負擔得重,當然可以多挑擔一些;你負擔得輕,當然就減少一些。總之,事業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須要能承擔。

四、面對打擊要有勇氣:世界上,萬物的生存都脫離不了「物競天擇」的定律。當一個人在做事、創業的階段,外來的打擊是難免的。面對打擊,是退縮呢?還是加以回擊呢?極端都不好,面對打擊,要能忍耐,不過忍耐最重要的力量,就是要有勇氣。勇氣也不是「匹夫之勇」,而是要能承受得了打擊,要能不計較別人的打擊,要能減輕外來的打擊,而且內心要有認識、有智慧、有勇氣來承擔打擊,而不致於招架不住,這才是勇者。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Aug 10 Sun 2008 09:38
  • 孤獨

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現代「獨居老人」問題愈來愈嚴重。加上「少子化」社會的發展趨勢,尤其中國在「一胎化」政策下,未來每個家庭裡,一個孩子要獨力孝養雙親,結婚以後,一對夫妻要照顧四個老人,還要扶養自己的兒女,看起來社會的問題真是愈來愈複雜了。

唐朝詩人杜甫說:「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這首詩不但道盡了詩人晚年孤獨的心境,也說明孤獨人生是多麼難堪。難怪佛經裡說的「十八地獄」,除了「八寒地獄」、「八熱地獄」以外,還有「近邊地獄」、「孤獨地獄」,原來「孤獨」也是地獄。

其實,也不只有「獨居老人」才孤獨,所謂「青山我獨行」,人生本來就是一個孤獨的個體。人生有些什麼孤獨呢?

一、做學問是孤獨的:過去形容讀書人「十載寒窗無人問」,可見讀書生活的寂寞、孤獨。爬格子的文人,孤燈獨影,一字一句,當然著作出版,可以揚名立萬,但是寫作過程的孤獨歲月,也不是容易捱過的。一些從事教育,為學術研究而埋首書堆的人,他們所過的孤獨生活,說得好聽一點,只有以書為伴侶了。

二、為理想是孤獨的:人的思想會引起共鳴,但理想有時難免「曲高和寡」。多少仁人義士,空負滿懷的理想,徒有一腔的熱血,到最後事與願違,為理想窮困,為理想憔悴,為理想而孤獨。避居深山的隱士,可能都是空懷理想,為理想而生活在孤獨的歲月裡。但是儘管如此,他們仍為救國的理想,為益世的理想,為做正人君子的理想,為道德人格的理想而堅持。只是理想也要有因緣,沒有因緣,只有空負理想了。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