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另纇財富 (176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主持一個跨不同單位的專案會議,討論的主題是之前沒有碰觸過的,讓多個團體在會議後有共識是我的任務。會議前,我與其中兩個單位簡單交流,了解彼此的想法,讓我在主持會議時能有比較高的把握度。

會議剛開始,我告訴自己不要緊張、不要慌,要仔細去體驗當下所遇到的一切狀況,不管多棘手的問題,也要從容應付,若沒辦法招架,也要優雅回應。

果然,會議進行中有不同的聲音出現,不過我隨著現場的氣氛適度回應,最後在時間內達成共識。我發覺我很enjoy開會的感覺,因為我全心投入在整個過程中,活在當下的感覺真好。

【心得分享】

每個人在職場上,總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有的角色容易扮演、有的難以掌控,不管是什麼場合下的角色,都有一定的挑戰,若真的能用心經營每一個角色,在當下就能以更正面的角度來面對,而慢慢享受於其中,這也是生活有趣的地方。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多久跟朋友只是在電子郵件、MSN或Facebook上談事情、聊天?又有多久只是透過這些文字溝通,而沒有面對面感受與朋友間的互動與笑容?

在《扭轉時光機》這部電影中,主角就說了一句引人省思的話:「有時候我會告訴朋友,我們得聚聚,喝杯咖啡或做做什麼事情,因為我已厭倦了只用電郵和簡訊溝通。我想要確認真實的你…。」

現代人的生活及溝通模式,在短短的一、二十年間產生了巨大的改變。網路世界的高效率取代了傳統的溝通模式,為了節省時間,我們減少了面對面擁抱、問候、會議、說話,代之而起的是即時的簡訊、MSN,久而久之變成了宅男宅女,懶的再與人碰面。

在商場上溝通效益的鐵律是,電郵溝通永遠比不上電話溝通,電話溝通又比不上視訊溝通,視訊溝通永遠比不上面對面的溝通,除非在特殊狀況下這些工具才有不同的效益。

以全世界各國舉辦的高峰領袖會議舉例,讓全世界領袖排除萬難冒這麼高的風險同聚一堂所為何來?那是因為情感的交流及商業上決策更是需要靠非語言、非文字的訊息以判斷真偽,端賴文字及語言還是會有失真的遺憾。

所以公事上的溝通我總是勸同事們儘量去見客戶,不能見的才用電話,無法用電話的再用電郵。

但是現在的人卻都反其道而行,能用電郵就不用電話,能用電話就不見面。使得現代人在匆忙中多了許多冷漠與疏離。現代辦公室最常見到的場景是同事們明明就坐在隔壁,卻懶得起身講句話,反而躲在電腦後面傳遞訊息,多疏離的場景。

中國人說見面三分情,一點都不假。有一些人情的請託,我在電話上或電郵上很容易拒絕,但是見了當事人,我總是很難說不。

這就是面對面溝通的影響力。

有一次同事為一分合約的細節,在電郵中跟客戶來來回回修改了十幾次,雙方都為堅持己見僵持不下,後來我建議見面談,沒想到雙方都感受到彼此的誠意,談笑風生,竟然衍生出更多的好點子,一拍即合。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據報載,逾半上班族認為目前的薪資無法滿足生活需求。有些上班族更因為薪情不佳而導致心情不佳,覺得自己的工作價值被低估,興起另謀他職的念頭。

主管面對部屬因「薪事」議題而提出辭呈,除了頭痛之外,還有些許無能為力的無奈。

若以商人看待營收與成本的角度,對照工作產出與報償間的對價關係,則上班族工作所創造的價值,本就應高於企業主所付出的薪資成本,才符合「營利事業」的營運特性。

價值天平的平衡與否,取決於天平兩端之「產出」與「報酬」砝碼的重量。一般而言,上班族對個人產出的估價多半高於企業主,但由於企業主才是度量衡基準的最終裁決者,無怪乎多數上班族自覺價值天平失衡了。

如同佛家對於「空」的註解,所有事物原本都是中性的,對錯與好壞均源自個人的認知。部屬對於薪資高低的評估,也常是主觀的自我認定。

薪資體制成熟的企業,其實內部有套系統化的薪資評價機制,相對客觀地衡量工作價值與薪資,而非完全由企業主主觀地決定度量衡基準及員工的產出價值。

企業會先透過工作分析,訂定不同職務的職責、所需能力及教育背景等條件。再依據職務管轄範圍與幅度、所處理問題的複雜度、對營運的影響度等指標,評定各職務在人力市場的相對價值,方訂定內部的雇用報償基準。

明白這個定價機制,主管可以鼓勵「薪情」不佳的部屬,與其自覺工作價值遭低估而鬱鬱寡歡,不如將思考重點放在這些決定人力市場價值的構面上。

上班族可以自問:自己能為公司做什麼?還有,更重要的是,自己為公司做了些什麼?

藉由目標職務的職能要求,標定個人學習與發展的方向,並提供更具價值的產出,才真正有助於增加薪資籌碼。例如,是否在專業領域,尚有深耕的空間;是否可加強營運概念,以提升決策的視野與廣度;是否需增進人際技能,能處理特別難搞的關鍵客戶。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常聽到一些傳播正確健康知識的口號,像是:「要健康,就要停止令你生病的習慣。」雖然許多人都能同意這個說法和背後的道理。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克服自己的原始欲望和後天養成的感官享樂主義,理性看待自己的壞習慣呢?大部份人都承認自己有些壞習慣,但卻無法把這些已經影響健康的小習慣一網打盡。
       簡單的來說,習慣就是一種常被運用的行為!每個人在從早到晚的日常生活中都自然養成了一套自己例行的習慣,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某種習慣動作的表現,我們的生活本就是多種習慣的表相。
       我們常會說「習慣成自然」,因為生活中大多數的習慣,都是我們會毫不多想就去做的。事實上,習慣會將所有動作減化至最簡單的狀態,因此可以幫助我們節省能量。習慣能使動作正確且精準,因此習慣能幫助技能的培養。習慣及其伴隨而來的能量趨勢,造就了我們的生活。
       那甚麼是壞習慣?所謂的壞習慣,就是在當下對我們不利的習慣。許多現在被視為不好的壞習慣,可能是過去我們不知不覺中再三重覆而養成的小動作或次要習性,比如說:總是言不由衷、習慣吃不該吃的垃圾食物、不良的姿態、甚至是腳的抖動等……種種肌肉與神經上之習性,都是我們從小就開始不斷累積成習的舉動,只是現在不再對我們有用,因此必須去除罷了。用這種方式來了解壞習慣後,就可以立即消除了因壞習慣而產生的罪惡感。
       因為習慣本身是一種「常被使用的行為」,所以,習慣的改變,光靠思想是做不到的,還得要從行為本身下手才行!我們建議可以運用建立好習慣的原理,培養更多的容易而重複使用的好習慣,來取代為數甚少的惡習。也就是說,只有經由培養新的好習慣,才能改變壞習慣!但是,習慣真的是這麼容易改變的嗎?
       就拿現今已成為我們生活一部份的發電子信件為例。
       回顧童年到成年的日子,我們從學習用手寫字開始、其後的學習打字、使用電腦上網、使用手機和其他先進的電訊設備來當作訊息傳遞方式,改變過程從來也沒有任何掙扎,也不需要痛下決心,我們就簡單地做到了,我們甚至沒有絲毫的停頓去思考要如何廢除舊的習慣。我們只是簡單地做著我們的新習慣,並讓它成為生活中的一部份而己。
       隨時,我們都決心改掉某些習慣,卻又經常面對無法成功的沮喪結果。建議最好方法就是立即採取新的行動,並停止思考舊的習慣。
       當情緒的焦點轉移到新的行動時,不知不覺中,我們就已接受了新的改變,這就是所謂新的平衡心態。
       同時我們更要學習肯定自己眾多的美德、成長和改變的潛力以及我們與生俱來的成長和學習之真實力量。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來就具有「改變」的力量。事實上,這也正是使人類進化的最大驅動力,讓我們可以不斷適應環境改變而順利生存。
同樣的,我們想要戒掉壞習慣其實也不難,只是我們忘記天生擁有這項能力。然而改變習慣的最大阻礙之一,就是誤以為改變習慣必須先改變對習慣的思考方式。如果我們只是靠思想來改變習慣,無論這個思想或決心有多強,最後都將要面對失敗而懊惱。
       雖然心理層面的力量仍不足以改變習慣,但還是能起輔助的功用。上次文章曾經強調過,習慣改變的力量是來自新行為的建立,而非經由思考舊習慣而來。但透過心理程序的輔助卻可以讓新習慣的形成更加容易。一種有助於輕易改變習慣的新心理基礎,就如同一些心理的原則與認知一般,這些心理程序或原則包括以下三個部分:
1.我們應該只思考新舊事件相異之處而非其相同之處。
       如果我們只想到其相似之處,很容易讓我們裹足不前。舉個例子來說明:每個人或許都曾有過經驗被叫去參加聚會或開會,如果我們的直覺反應是:「唉,這些聚會都是老套,實在沒什麼意思,簡直是浪費時間。」那我們就會退縮,也許就錯過了一個認識新朋友或學習新事務與改變的絕佳機會。
       因此,無論我們平常從事什麼工作或例行行為,要盡量思考兩者差異處而不是只想到相同處,我們才有機會開始改變。
2.我們應該多去想眾多好習慣,而非老掛念於少數的幾個壞習慣。
       事實上,在我們數以萬計的習慣中,絕大多數都是良好而必要的習慣,能幫助我們生存下來,壞習慣只是極少數。而好習慣蘊藏的力量,要比少數幾個壞習慣的力量大上數百萬倍。
       我們應該把重心放在所擁有的眾多好習慣上,而停止對少數幾個壞習慣的執著。因為一旦我們思考固定在某一習慣上,愈想著怎麼去改變它,事實上我們就會與該習慣黏得愈緊。在這種情況下,會讓經常想戒斷某個壞習慣,反而更為壯大。
       反之,我們如果把重心放在擁有的好習慣上,看淡為數甚少的壞習慣,不僅能夠減少壞習慣的影響力,也使得壞習慣終將自行消失。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常看到石縫中長出小草,想想人生奮鬥,不也有時像小草一般,必須在「夾縫中求生存」?
       最近,一位20多年前的老朋友,遇見人生中的挫折路,打電話來苦述際遇。電話對語的另一端,聽得出那般苦痛與失落。我告訴他:「人生路何其短,何需煩憂何需愁?看看石縫中的小草,再惡劣的環境,不也一樣挺拔翠綠。」
       時空運行有陰陽圓缺,生命情緒亦有高低起伏,生活本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求官、求祿,求事順、求人和,只要一有所求,患失患得就起,一旦「得」與「求」的缺口擴大,情緒就湧向低潮。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經常遇到困難重重之時,但困境中,必有其求生之道,所謂「天無絕人之路」,大概就是此道理吧!然而,再強大的困境壓頂,也必有縫隙可鑽,因此,「夾縫中求生存」之生存之道,顯然為一門極高的生活學問。
       但是,「夾縫中求生存」另有一套「負面」解讀。凡人類群居,就會設計出一套生活規範的遊戲規則,因此,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如此規則制訂,群居中人,必須嚴苛遵循,一有散失,或者越矩,就該招致國法或家規制約,如此則社會公平、正義得以彰顯。問題是,天下難有百分百完美制訂的規矩脈絡,凡規則制訂,再審慎、再細膩,也必有漏洞可鑽,因此,汲汲營營、逢迎趨利之人,尋求縫隙,有利就鑽,甚至不顧傷及群體中其他人之利益,在部分「零和遊戲」的人際互動中,如此,夾縫中求一己之生存,而不顧他人利益之「排他利己」行為,為社會公義所不容。
       其實,需要在「夾縫中求生存」的生活藝術無所不在。當你面臨公司官場的人是人非、當你碰觸人際交往的境遇不順、當你產生時間管理的排約困難,甚至當你所處的生活空間過於狹窄,或所得的金錢收入不敷支出,只要懂得「夾縫中求生存」之生存之道,許多困難事都能迎刃而解。
       尤其,在此產量過於飽和的競爭世代裡,許多社會行為及商業經營,幾已走向「經濟學」中所謂「完全競爭市場」(perfect competition)的「無獲利」(no profit)模式。如何求取在同質的競爭群體中脫穎而出,「夾縫中求生存」之道,不可不悟。
       說穿了,「夾縫中求生存」就是一個人「堅忍」與「智慧」兩項人生基本特質的集合縮影。看來,生活有時也要效法小草,在夾縫中求個生存根基。如此的「堅忍」+「智慧」,就能穩當度過困難關,也才能穩健步上成功路。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紐約今年冬天特別冷,美東的暴風雪持續了二個禮拜,到處都是積雪成堆,連中央公園的湖水也都變成堅硬的大冰塊。唯獨川流不息的哈得遜河,仍然是湍湍流水,因為河水在動,所以不易結冰。

【心得分享】

流動的水,就像是我們旺盛的鬥志,唯有永不止息的鬥志,才不會被惡劣的環境打倒。

流動的水,就像是一個企業的活力,唯有源源不絕的活力,才能讓公司愈戰愈勇,甚至鍥而不捨。

在情緒上,可以心如止水,在人生的目標上,卻需熱血澎湃、樂觀積極。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荷蘭一位超級業務員。他不是站在我面前西裝筆挺、精打細算的荷蘭人,而是坐落於首都阿姆斯特丹,有超過90年歷史的巨人:史基浦機場(Schiphol Airport)。

史基浦機場從50年前導入企業化管理,並且專注的以「獲利」為營運目標。將他比喻為超級業務員,是因為他將銷售的基因植入機場的每個角落,創造了旅客都意想不到的需求。

旅客、貨物的運輸以及一般餐飲和購物,是「顯性」與「理性」的需求,所有國際機場都能提供。然而史基浦機場進一步將需求提升到「感性」的層次,除了兒童遊戲區和成人的水療按摩機、高爾夫球場、小型賭場,甚至連國家博物館都在此設立分館。

身為一位亞洲的訪客,我不得不承認,在亞洲企業所擅長的成本控制、反應速度之外,歐洲商業模式中融入的人性思考與文化涵養,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鏡之處。

這位超級業務員也開發出許多客戶的「隱性」需求,或者更貼切的形容是,他開發了許多「隱性客戶」。由於有來自不同國家的商務旅客,機場提供商務中心、會議室的服務,還規劃了商業辦公大樓,號召企業在此成立國際營運總部。他的銷售話術(sales pitch)是:Does your office have an airport?(你的辦公室有機場嗎?)

銷售的更高境界,是以自身的競爭優勢和客戶需求為核心,延伸產品和服務的範圍,也延伸市場的滲透區域(penetration area)。史基浦的「機場管理經驗」就被包裝成更高附加價值的產品,輸出至美國、澳洲、義大利、印尼、阿拉伯、瑞典,協助許多國家提升機場營運績效。

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機衝擊的2009年,史基浦機場集團(Schiphol Group)的營收仍然維持在11.5億歐元的歷史高峰。這真的讓我聯想到那些,在不景氣環境中還維持業績不墬的業務人員。

不要以為是得天獨厚的條件,帶來這些龐大的商機。荷蘭位於歐洲的邊緣,內需市場也只有1,600萬人,以航空業的發展條件來看,並沒有特殊的優勢。甚至因為這座機場位於海平面以下,飛機降落時儀器無法顯示正確水平高度,駕駛必須以肉眼做判斷。只是這些劣勢,都沒有阻擋這位超級業務員的雄心壯志。

所以你說是「明星產品」造就了超級業務員,還是「超級業務員」造就了明星產品呢?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行為科學家赫茨伯格(Fredrick Herzberg)經實驗提出「雙因子理論」,認為組織成員的工作態度對績效有決定性的影響。

他發現導致工作滿足和不滿足的因素迥然不同。他稱可消除工作不滿足的因素為「保健因子」(Hygiene Factors),保健因子多是與工作周遭環境或條件相關的因素。例如:管理措施、福利、薪酬、人際關係、工作條件等。消除不滿足並不代表滿足,他稱可帶來工作滿足的因素為「激勵因子」(Motivation Factors)。例如:認同、成就感、升遷、成長、責任、工作挑戰等。

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則提出「需求層級理論」,認為人有五種需求層級,依序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與自我實現需求,從滿足最低層的生理需求,逐步往上達成自我實現的需求。

因此,對員工而言,物質層面需求的滿足是必要的,缺乏必然導致不滿,但若滿足其高層次需求,必須加強激勵因子,才能達到激勵效果。

當一個組織純粹以高薪、獎金、股票來凝聚人心,組織成長未能深植於優質企業文化,一味追求高績效、高營收與高獲利,久而久之,功利的想法便會瀰漫組織,員工傾向於計較個人得失,無法從工作中獲得歸屬感、認同感與幸福感。一旦環境丕變或遭逢意外考驗,組織缺乏由員工共識與承諾構築出的韌性,難以克服環境與時間的種種磨練與磨難。

戴爾(Dell)電腦的發展過程中,也曾經有過這樣的迷失與覺醒。自戴爾創立後即以凌厲市場攻略,創造高速成長,締造股價長紅,很多員工也因此荷包滿滿,但長此以往,也造就追逐股價、偏重財務績效,多數員工為賺錢而工作的文化。2000年網路泡沫化,戴爾因受衝擊而成長停滯,股價持續下跌,此時戴爾針對員工展開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如果其他公司給予員工同樣的薪酬,一半以上的員工會選擇離開戴爾。

員工忠於股價勝過對公司的認同,宛如一記當頭棒喝,讓戴爾領導階層驚覺必須對文化與價值,進行深入的檢核與省思。因此所有高階主管共同啟動一場「戴爾靈魂探索之旅」,期望找回員工的熱情與承諾。

2002年確立了名為「戴爾靈魂」的企業文化,蘊涵:「顧客忠誠」、「團隊合作」、「直接溝通」、「全球公民」、「贏的熱情」五項基因,並以此做為績效評估、升遷及獎酬的依據。由願景、信念、文化取代高薪、獎金、股票來驅動組織千里馬,除了獎酬外,更加上鼓舞、啟發、激勵員工的方式,為組織挹注更多溫情與人性。經過深度的組織靈探索、企業文化再造之後,凝聚了成長的新動能,得以因應更嚴峻的挑戰。

路.葛斯納(Louis V. Gestner)曾說:「我在IBM學到的一件事情是,文化即一切。」面對愈來愈嚴峻的環境,企業更需積極塑造優質的文化及讓員工得以發揮潛力的環境,引導員工生涯與職涯結合的發展規劃,藉由創造內部顧客成功,向外延伸促成外部顧客成功。

許多會讓離職員工感懷的企業,原因多不是因為高報酬,而在於其誠信、尊重、重視溝通、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以及對員工適才適所、不遺餘力的栽培。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已經連續好幾次了,我在家附近那個大公園散步的時候,總會遇到這些一臉驚慌的路人。

這些男男女女都六神無主地沿路呼喊著,像是在尋找走失的小孩那樣,我在遇到了幾次之後才知道,這些人其實是在尋找走失的小狗,這也才了解為什麼公園周邊,總是會貼著那些尋找走失小狗的小廣告紙。

一段時間之內,這樣的現象還持續著,我不禁開始懷疑這公園已經淪為「擄狗大盜」的地盤,會不會有這樣居心不良的人潛伏在公園內伺機而動,只要見到落單又長得還算乾淨可以的小狗就出手,等著主人貼出告示之後再打電話勒索,我如此合理地懷疑著。

如果這種形同綁票寵物的行為罪行其實不亞於綁票一個人,試著想想一隻朝夕相處的寵物和主人之間,那是何等親密的關係?一旦走失了,那心裡的焦慮和傷痛是難以想像的。

如果這樣的風險和問題是存在的,那該用什麼樣的方式來降低風險和解決問題?

以現在的科技水準來說,要做到不讓心愛的寵物走失應該一點也不是問題,只要幫寵物帶上一個和GPS(G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對應的訊號發射器,或是用3G手機的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適地性服務)來改良,有不少方法可以做出這樣像如來神掌般的定位系統解決方案,不管寵物跑到那裡都能掌握行蹤。

可以想像,一旦這樣的產品被發明之後,許多商機也會隨時跟著發生並且開始。這種利用衛星來掌握目標行蹤的服務,對購買的人來說就像買保險──寧可備而不用,卻不可一日不備;不怕一萬只怕萬一,最大的作用是可以讓用的人安心。主人可以用來掌握寵物,父母可以用來掌握小孩,夫妻可以用來掌握對方。

這樣看來,適用範圍又不只是寵物了,又可能衍生出更多保護隱私權的新商機了。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飯桌是聯繫與培養家族情感最重要的地方之一,給孩子準備便當更是一門學問,尤其是幼稚園小孩的便當。為了讓子女飽享母愛的溫馨,在學校好好吃光飯菜,用心的日本媽媽做創意便當不遺餘力。而這些便當技巧受到現代卡通動漫文化的影響也有創新有趣的發展,就是所謂「角色便當」、「裝飾便當」等造型便當。

大部分的母親天天都絞盡腦汁,想辦法改善孩子的挑食和沒胃口。奇妙的是,小孩對只是味道好的食物不會太動心;但做得賞心悅目,或仿照他喜歡某些東西所做的菜,卻會欣然放入嘴裡。

動漫新交流 超越雙世代

不少媽媽們注意到孩子們這些特別習性,往往在做便當時發揮一些充滿玩趣的技巧:像是「章魚香腸」把小香腸的一端切開,透過炒熟讓切開的部分散開變得就像章魚腿;「兔子蘋果」把蘋果切成月牙形,削剩一部分皮切成叉樣仿照兔子的長耳朵等等。現在,這些創意小技巧更進一步,引進漫畫動畫角色為題材,開始在每個便當盒裡表演給孩子看。

這些「角色便當」熱潮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位媽媽的部落格。板主說,她為高中男孩天天早起做便當,孩子卻完全不說「謝謝」、「好吃」,就把飯盒還給她。她為了「迫使」孩子表明態度,也讓自己更愉快地做便當,開始在飯菜上加入造型漫畫和動畫角色。她同時把「作品」拍到照相在部落格發表,因為這些都做得非常精巧,又富有幽默讓網友會心一笑,馬上吸引多數粉絲,甚至出書了。

這位母親如今成為日本愛心便當界的一顆明星,只是她的作風還有點極端,一般很多媽媽們不會為中學生這樣做便當,主要對象還是幼稚園和去遠足時的小學生(很多小學有營養午餐,平日不用帶便當)。

說起來,現代媽媽們小時候都迷於動漫,還有不少人善於畫漫畫角色,而孩子們從出生就一天都離不開動漫,母子兩個世代的文化素養在此有了意外交集點。

製作角色便當的最初步驟是:用米飯做成角色臉龐(有時也有身體)的原形。接下來,在上面布置用食材做的五官和手腳。

例如眉毛和眼睛、頭髮等黑色部分,就用日本便當不可或缺的海苔來做;臉蛋的紅暈用切成小圈的火腿來妝點,嫣然一笑的嘴角以番茄或紅蘿蔔等紅色食材來展現。

米飯當畫布 小菜變畫筆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誰都無法左右僥倖的機率,它最多只有50%;但剩下的50%卻是你可以100%作主。

 一家高級轎車代理商的總經理,因為身體狀況出了問題,決定要從兩位業務主管當中選出一位來接替他的位子,於是他找來這兩位候選人。老總說出他的目的後,出了一個任務,來評估這兩位誰會比較適合成為他的繼承者。

老總出的任務很簡單,他說德國原廠50輛最新款的轎車就要運抵台灣,他想給這兩位業務主管三個月的時間,看誰賣的最多,誰就是新的總經理。 只是老總特別向他們兩位強調一點,他說原廠有告知,這款車有一個電子零件有瑕疵,瑕疵現象的發生機率只有50%,但因為這個瑕疵不會影響到行車及安全性,因此原廠沒有計劃主動召回車子。但是若瑕疵真的發生了,則零件要等三個月後,才能運抵台灣幫客人換修。兩位候選人都相當有信心,因為根據銷售記錄,他們兩人都具有在三個月內賣掉30輛車的實力。但最後的銷售狀況卻出現很大的落差,因為在三個月競賽期屆滿的時候,其中一個業務賣出了49輛,但另外一位卻1輛也沒賣出。

對於這結果感到很納悶的老總,先調出過去三個月來,這兩位競爭者的銷售日報表,老總訝異地發現,兩位業務主管的來客數及試車數不相上下,但銷售量卻南轅北轍。好奇的老總於是央請一位朋友喬裝成顧客,分別向這兩位總經理候選人買車。

經過詳細的介紹,並且煞有其事地試駕這款新車後,老總的朋友很滿意地向這位已賣出四十九輛的業務主管說:「請問最快何時可以交車?」

業務主管:「可以立刻交車。」老總的朋友回說兩天內決定。

第二天, 老總的朋友向另一位沒賣半輛的業務主管試車後,問說: 「請問最快何時可以交車?」

業務主管:「三個月」

老總的朋友:「為何要這麼久?」

業務主管:「因為此款車進量有限,我的配額剛好賣完,若您急著要車,我可以介紹您向我的同事購買,他還有最後一輛!」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日的世界步調迅速、資訊飽和,要能應付自如,你可以運用以下21項整理原則,以處理你接觸到的源源不絕資訊、整合各項必須完成的工作,讓你能夠專心面對每天會面臨的挑戰。換句話說,你需要的是能夠充分利用現有科技的整理術,而不是設計過時、只會用待辦事項便條的方法

1. 你的思考方式

讓你個人的整理術符合你的思考方式,是很有道理的。若不這麼做,就會不小心破壞了你向前邁進的最大努力。

(1)整理你的生活,盡量避免用腦過度

你的生活中充斥著各式各樣的東西,爭相吸引你的注意力。無論你是否察覺,你的注意力總是從一件事物,游移到另一件事物,再到另一件事物。資訊會不斷迎面而來,因此千萬別想要注意到你接觸的每一樣東西。你反而應該設法整理你的生活,以盡量避免用腦過度。

(2)以最快的速度挪出腦袋裡的事物

這應該是任何整理術的重點。能夠愈快挪出短期記憶中的事物,轉存於可搜尋的資料庫,你就會感到愈有條理。智者很早之前就明白這點。

(3)千萬不要一心多用,這樣比較沒有效率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企業能有優於其他業者的競爭優勢,終究還是因為對顧客有更勝一籌的了解,以及更好的工作流程,能根據對顧客的情報來思考與行動。

整個組織都得聽到顧客的「聲音」,因為公司所作的一切決定,幾乎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上述目標。舉例來說,投資報酬標準的決策、管理高層根據他們對競爭者與掌管部門的了解所進行的決策,都可能會影響到哪些產品能上市、哪些要退出市場。人力資源、製造、運輸以及研發部門的經理人所作的決定,可能會同時影響到產品與服務的實質與認知品質。因此,組織中所有的經理人都必須了解顧客想要什麼、願意付出多少來交換,而且一定要有創意地在決策中應用這些情報。

行銷對顧客的影響,比起公司其他部門更為直接。不過,除了定價、產品供應、推廣,以及配銷等重大決策外,行銷還要負責協助其他單位了解自己對顧客的影響。因此,通常最了解顧客的行銷部門,就必須帶領整個企業轉為顧客導向。

了解顧客為什麼那麼重要

今天,市場知識的半衰期愈來愈短,社會與科技的快速變化,使得我們對市場現有的理解與預測,有效期限愈來愈短。就連使用對顧客的了解,都能在市場引起變化,讓原本有效的知識效果變差。因此,經理人必須比以往更頻繁地更新、重新檢視自己對顧客的既有觀念、預測與假設。

經理人必須對顧客有更深入且更豐富的認識,才能預期或預測、甚至塑造顧客的行為模式,也需要更好的方法來蒐集對顧客的觀察,以及更好的方式來思考這些觀察,以減少他們在考慮顧客時,普遍會犯的特定錯誤。例如,經理人有時候會假設: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景氣持續低迷的全球市場中,幾乎所有企業為應付不可預期狀況,都進行組織內部瘦身;人事費用是重大支出,領導者都希望「更少人力做更多的事」,所以嚴重挑戰中階幹部的管理及領導,及專業經理人的生存危機,甚至影響企業營運。

中階幹部是企業成員中最具戰鬥力的,從小職員被拔擢為幹部,熟悉業務又開始管理領導,安內攘外是企業經營的靈魂及重心。職位多是部門經理、專案經理、副理、主任、課長等職位。但在企業重整中,中階幹部挑戰最大,原因如下──

人力負荷問題:當前企業都以最精減人力擔負最複雜工作,專案經理要面對人手不足卻要如期完工,還要縮減經費;業務經理要面對薪資低、沒經驗的新人,還得達成業績目標。

管理、訓練、教育問題:績效掛帥下,經理人變成業務頭子,衝績效成主要目標,往往時間不夠用,漸漸忽略與下屬間溝通、會議、討論、管理,無法將自身業務經驗傳授給新人;而中階幹部被時間綁死,也無法接受新的管理、領導或新技術培訓。

面對這些現實考驗,需要企業及經理人反思,否則危機深化,受害的還是企業。筆者建議──

中階幹部的思維轉換教育:因應企業環境變遷與挑戰,中階經理人須有宏觀思維,並研習新技術來面對變局。明白企業願景,才能轉化成部門目標,然後設定團體及下屬績效。在此過程,中階幹部需要轉換為管理者,且企業環境轉換成不確定。持續研習新管理技術及完備溝通技巧,才能在專案團隊或部門發揮領導作用

管理與業務的平衡:身為中階幹部,要擺脫業務頭子封號,創造個人績效時,更要利用團隊來創造新績效,也就是要進行團隊的績效管理,這是雙贏。

時間管理相當重要,定時適量利用會議、座談、網路、聚餐及現場,將業務技巧傳授下屬,並適時轉換下屬工作,活化整體戰鬥力,讓團隊中人人可互相支援,即使人力被縮減,業務可以持續運作。

中階幹部需要教育及訓練來啟發經驗、結合經驗,創造新的思維。若企業只是將經理人精力消耗殆盡,而不補給他新的技術、方法及宏觀思維,則會造成中階幹部的危機,更是企業的危機。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隨著時代的變遷,在各個領域有專長的人,開始選擇自己開設工作室,既可以賺得所需,也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但是,我看到有些在他們的行業中非常優秀的專業人士,可以讓他們的客戶獲得更多效益,居然不敢收取自己應得的收費,因為擔心客戶跑掉。

在現今全球的氛圍中,我完全可以體會這種心情及擔憂,但人的時間應放在最能創造「正面效益」上。

「正面效益」是非常因人而異的神奇字眼,有人認為要能賺錢;有人認為是進一步擴展公司的市場,做出口碑;也有人是啥也不為,只是為了一個心底的聲音,某件事情若達成了就能夠「安心」,這種感覺我稱為心靈的富裕,在很多的狀況下,心靈的富裕比實際的財富更寶貴。

無論你自己設定的正面效益為何,清清楚楚地定義出來,然後將你的時間花在直接發揮這個效益的地方。開設個人工作室,你的「正面效益」不就是希望擁有財富與時間的自由嗎?

你超級擔心的最壞結果,通常都沒有那麼容易發生。如果你真的調整了你值得的收費,假設調高了50%, 而「假設」客戶真的如你擔心的對價格極度敏感,而讓你流失了50%的客戶;但你可曾想過,這種情況發生後,你居然可以只用一半的時間,賺到跟你之前一樣的錢,而另一半的時間你可以用來進修,鑽研如何精進你提供給客戶的服務,使客戶更得益,也使得他們對你的較高費用反而覺得非常划得來。

此外,當你的客戶轉換成了那些知道你的服務較好、也願意支付較高費用者,跟他們一樣特性的優質客戶,就更願意與你合作。

在中國投資多年,在投資房地產這個領域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專業的包租婆,每次她的房子要出租,她總是仔細研究那個區域的潛在租客特性,然後針對那個群體最頂級的一小群人,進行裝修及相關服務。

例如到機場和市區都方便的地方,各類的租客都有,她會選出在附近工作的外派人員、外籍人士,作為她的目標客戶,因為這種族群需要租房,且通常能夠負擔較高的租金。

為了能夠「值得」更高的收入,她會費心地研究這個族群喜愛的裝修風格、特殊的住房配套服務,然後花下本錢心血細心地包裝她的房子。

由於她針對的是相對較少的那群人,第一次找到租客的時間都比人家長,但一旦有了對的客源,她的房子永遠比同個社區的其他房子租金高,也因為這些較高層次的客源,她的房子都被租客保持地很好,而且很多時候,她的優質租客會再帶來同質的朋友繼續接著租,她得到了較高收益,省了很多維修、仲介的費用,因為她「值得」。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影響英特爾(Intel)創辦人兼董事長安德魯‧葛洛夫(Andrew Groove)最大的是他的中學老師所說的一句話,他說:生命就像大湖,在湖中游泳的人,不一定都能游到對岸,但我相信只要你立定志向,你一定可以辦到!

葛洛夫以堅定的意志投入工作,一心只想游到成功的對岸,他在事業上的堅持與全心的投入,獲有執偏狂的稱號。

激勵可以激發每個人的潛能,凝聚團隊力量,帶領著大家朝向同一個目標。

不論景氣好壞,能激勵人心的主管,都能凝聚團隊、重振士氣,創造出高績效;能自我激勵的個人,都能在工作上、生活中創造樂活人生。

如何激勵才能達成預期的效果?

100%激勵,100%啟發潛能

大多數的人都需要被激勵,才能引爆工作的動力,激勵就像點燃煙火的引信一樣,讓101大樓在黑夜中綻放出燦爛的跨年煙火秀。

每位工作同仁的引信是什麽?在激勵之前,先要找出這個引信,是成就感?金錢?升遷?學習?或聲望?根據動機再設計獎勵方式,無論有形或無形的獎勵方式,這些獎勵能否扮演引信的作用,引爆人們強烈的動機,朝向期望的目標前進,成功的企業如何做,我們將呈現給你有效的實例。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等到我學業完成以後,我定要好好地放鬆自己。』
 

等到我生意上了軌道以後,我定要出國旅行,到處遊玩,開開眼界。』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普普藝術之父安迪沃荷(Andy Warhol)曾經說過一句話:在未來,每個人都會有15分鐘的成名時間。一生成名15分鐘聽起來不難,但是「一輩子成名15分鐘」,還是「每天成名15分鐘」,就有很大的差別。

【心得分享】

想要每天都讓自己紅15分鐘,想起來似乎很難,但其實只要多費點心思,透過設定簡單目標來輔助就可以做到。

比如在工作上,要求自己在和同事討論事情時,提出更有創意的見解,讓大家眼睛為之一亮;或者在解決一個小問題上,以更有效率的方式來完成,自己覺得很有成就感;或者在思考某件事時,能有寬廣的思維角度,不再只侷限原來的舒適圈。

這聽起來不起眼,但只要持之以恆,就能對強化自信心,有潛移默化的助益,不妨試試。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第一支智慧型手機出現時,就注定手機將主宰人們的生活,從語音通話、照相、衛星導航到與Outlook同步管理行事曆等,幾乎無所不能;而目前手機可以上網,勢必有無限發展的空間。

對行銷人而言,最興奮的是,手機將是繼傳統媒體、網際網路之後,可以大展身手的處女地!眾所周知,手機除了語音通話,還可以傳遞文字、圖片以及影片等,而這些訊息都可以透過簡訊(或多媒體簡訊)發送,然而能否大量應用,則與傳輸成本有關。

在手機簡訊一通3元的時代,我就認為當每通簡訊0.1元時,就是簡訊行銷的時代來了。目前一通簡訊已在1元以下,是建置簡訊行銷系統的時機了。

現在簡訊已經是滿天飛,為何仍需建置?簡訊雖多,但問題也多,所以改善機會更多。例如幾乎大部分的簡訊都不帶接收者的姓名,一看就知道大批發送,無法感受到發送者的誠意。

另外很多企業簡訊,由不特定的同仁負責發出,內容未受到應有的規範,訊息五花八門,例如發送致謝顧客來店消費簡訊,肉麻到讓收受者的另一半誤以為有第三者。

與使用電腦不一樣,不管開機或關機,收受email都不影響生活作息。現在很多人是不關手機的,收到簡訊通常設有提示聲,若簡訊過早或過晚發出,都會影響主人的作息,而對於簡訊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對於擁有多店的通路品牌而言,消費者也許在兩個以上的零售點都留有顧客資料,當遇有行銷活動時,會同時收到多筆相同訊息的促銷簡訊,一來擾民,二來也浪費成本,實在划不來。

發送簡訊不帶名字、內容未管理、發送時間未規範、顧客資料未整合等,都是目前簡訊行銷的問題,也是王品集團推動簡訊服務曾經有過的經驗。

未來簡訊的效果必當超越傳統的信件及eDM,因為觀察周遭年紀大的人可以不上網看eDM,但一定也要學會看簡訊就可察出端倪。如果直效行銷是行銷的極致,簡訊行銷則勢必成為最佳的直效行銷工具。

我們應用直效行銷的觀念,整合四大資料庫,包括客人訂位資料、用餐意見卡資料、商圈拜訪資料以及網路會員資料庫為一體;設定八大簡訊時機及內容,包括餐前提醒、餐後致謝及六項行銷活動,提供給各單店使用;同時由電腦系統自動控制簡訊發出時間,避免發送時間不當或重覆發送。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