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另纇財富 (176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大樹以一環一環的年輪,呈現生長的記錄。植物學者依據樹木年輪學的理論基礎,可由樹輪年表推估過去的溫度、降雨量、氣壓等歷史資訊,重建古氣候的變化。

如同樹木之年輪隱藏著生態環境的資訊,勞工的履歷表也忠實地呈現每一年度在職場上的績效表現。透過履歷表中各段工作期間的資歷描述,求才主管可一窺應徵者的實力虛實。

高貴的樹材隨樹齡的增長,其樹幹愈發厚實,使用價值也水漲船高。理論上,求職者的資歷愈深者,其累績價值也將逐年增加。只不過,每一年度所增價值的幅度則因人而異。

相信絕大多數的員工都希望自己的資歷價值能逐年累增,而主管基於「育才」的人資管理使命,也有責任協助部屬每年都提升價值。

主管執行「績效管理」作業時,不妨以增進部屬年度附加價值的角度切入,擔任引導、協助的推手角色,與部屬一起整理段落的具體貢獻、能力調整狀況等價值增值記錄,總結評估期間的績效價值。並利用設定年度目標,構思下一期的未來履歷。

部屬的年度段落履歷表上,應記載那些重要項目呢?

年度主要貢獻與工作成果,可具體展現工作績效。主管可與部屬共同找出最具成就感或最具價值的工作產出。

以產出價值而論,改善或創新的專案無疑是最具貢獻度的項目。當然,其價值還得視創意來源、提案完整性與落實執行度而定。執行例行性的基礎工程或擔任助攻的角色,也具有一定的價值,若能維持一貫的高正確性,則是組織運作中一股穩定的力量。

如果覺得前期所彙整出的價值偏低,則於設定次一期目標時,可多讓部屬參與專案,或先嘗試主導一些小專案,藉以提升部屬在下一個段落履歷上的價值。

績效評估期間獲取的新知識與新技能,也是段落履歷上值得特記的項目。為能進一步提升部屬的能力,可了解部屬在次一評估周期擬學習的項目,或為部屬設定達成新任務所需學習的新目標技能。

招募面談時,求才主管透過蒐集職能相關的行為事例,了解應徵者的能力與態度。績效面談時,主管也可比照招募面談,請部屬自評展現最優的職能,以及最需要改進的職能。

透過自評能協助自悟與自察,因為唯有自省才能有效產生改變的機會與動能。主管可請部屬列舉行為事例,以確認部屬自評的正確性與深入度。

主管也可伺機提出自己的觀察事例,以支持部屬的自評,或給予不同角度的觀察建議。

在招募面談的最後階段,得確認雙方對組織文化或管理風格的契合度。主管於績效面談時,也可請部屬給予管理上的建議。不過,由於主管握有獎勵權與強制權,部屬發表意見常有所顧忌。建議主管可透過詢問部屬期望獲致的協助,或對管理決策的疑慮等方式,間接了解部屬對管理者的評估。

求才主管於招募面談時,重點在於設法秤秤應徵者的斤兩,而這些總和價值,即來自於每一段落履歷的價值累積。

主管若能將績效管理聯結至部屬的履歷價值,則考核等第結果不再是重點。如何真實地面對自己的貢獻價值,並為履歷的豐富性負責,能讓績效管理別具意義。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達爾文的演化論說:「適者生存」。所以非洲羚羊愈跑愈快,因為跑慢的羊都被獅子吃了。這個道理還蠻激勵人的,我們要努力,要愈跑愈快,免得被社會淘汰。

但是,適者生存也發生在獅子那一端,因為只有跑得快的獅子捉得到羊吃,所以經過長時間的演化,獅子也愈跑愈快,這也蠻激勵人的。

如果把這兩個故事放在一起,卻發現獅子與羊都愈跑愈快,這個世界步調變快了,草原中變得更緊張,但是仍然擺脫不掉羊被獅子吃掉的命運。因為演化的物種,不只是非洲羚羊,還包括了獅子,這就叫做協同演化。

協同演化也會發生在人類的社會。

以前農業社會,大家步調很慢,依然能勉強養活七、八個孩子。工業社會中,步調變快了,收入變多了,但工作時間也更長,壓力也更大,卻連一、兩個小孩都養不起了。為什麼?因為隨著大家所得的提高,房價、教育、娛樂的需求也一起提升了,原來這也是一種協同演化。

因此,當工廠投資了自動化的設備,生意不一定會更好,因為所有工廠都自動化了。

企業提供客製化的服務,客戶也不一定會忠誠,因為你把他們寵壞了,不久就會將客製化服務視為理所當然。於是企業開始加班,提供更快速與周到的服務,但是業績不一定更好,因為客戶也在演化,競爭者也在演化。

協同演化的結果,這個世界步調愈來愈快、壓力愈來愈大,大家不見得比較快樂。

企業所面臨的環境,是個生態。過去的競爭策略,考慮的只是自身的競爭優勢與核心能力,但是在協同演化的生態環境中,我們必須考慮到所有參與者的利益與變化。

過去適者生存的競爭觀點,強調的是殲滅競爭對手,認為競爭者是靜態的,只有我在變化;這是一廂情願、一家歡樂幾家愁的情境。

許多的壓力來自於競爭,當每一個人與每一企業都企圖打倒對手時,壓力自然很大。

協同演化強調的是合作,大家一起成長。像是當初微軟公司的策略,必須要考慮到硬體公司的利益。拍賣網站的策略,必須考慮到買家與賣家的利益。品牌商的策略,必須要考慮到供應商的利益。

有錢大家賺,不再是你死我生,而是大家一起生存。

演化,不會發生在單一物種。所以我們要開始學習合作,一群人一起成功,比獨自的成功快樂許多,這也是一種獨樂樂不如與人樂樂的智慧吧!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細節決定成敗,即使是看不見的細微處,也得不斷堅持做到最好,才能掌握企業經營的致勝籌碼。

自兩年前開始,台灣麵包市場出現通路轉移趨勢。全家便利商店指出,根據統計,台灣整體烘焙市場產值約450億元,其中便利商店占了10%。近來消費型態轉變,為求快速便利,消費者購買常食用的平價麵包、土司等商品,從傳統的麵包店轉向量販店、超市、超商等。

因應市場變化,全家便利商店和合作多年的華福麵包廠共同斥資1.5億元,引進日本前三大麵包廠大戶屋的軟硬體技術,並擴充產能,蓄勢待發,志在競爭市場中拔得頭籌。

對細節的堅持,需付出龐大代價。全家便利商店公關經理林翠娟指出,為提升麵包品質、口感與飽水度,全家經過長達半年的修正和試產,把九款人氣最高的如菠蘿、紅豆、奶酥等基本款麵包,進行「內在美」改革,所費不貲,但單就商品外表,實難感受改良後差異。

不過,即使只是口感細節上的微妙差異,也可能成為影響商品銷售的勝敗關鍵,「因為消費者是用嘴巴決定鮮食商品的勝負。」她說。

欲嘗到成功的創新果實,需有勇氣拋下舊有思維,包容、學習新事物。

全家商品本部協理黃國龍回憶,在商品改革過程中,日本神戶屋麵包專家親自來台傳授麵包製作的飽水工法,而華福麵包董事長謝朝鎮也是位麵包達人,雙方各有專業堅持,合作初期常見衝突火花。

如在製作過程中,台灣團隊一度已感覺口感到位,但日本師傅一嘗,口味仍未達標準,堅持一定要到位,才能推向市場。

謝朝鎮看到日本專家重視細節的態度,不輕易妥協與追求完美的企業經營哲學,最後也不得不佩服,親自率領團隊放下20年經驗,重新學習日本技術,最後才得以製作出品質超越以往大躍進的革新商品。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計畫花八分,執行時間就只要花兩分。」從事出版業的小東認為,上班族覺得時間總是不夠用,晚上要加班,假日還將工作帶回家,卻忙得沒有效率,主因為缺少周詳的事前計畫。

因此,小東凡事都按計畫行動。臨周末假期的禮拜五,他先擬定下周工作計畫與每日應執行進度,到了下周,不會有周一工作症候群狀況發生,能馬上進入工作狀態;他也習慣每天提前到班,收發Email,看看老闆是否有緊急交辦工作,同時把當日工作計畫在腦中按輕重緩急,排好優先順序,再打開馬達衝刺全新一天。

有規畫、就有方向,省下當無頭蒼蠅的摸索時間;然而,意外總是發生在計畫外,小東說,意外無可避免,但他要求自己,讓意外儘量發生在「可容許的範圍內」。

他在計劃每項工作內容的過程中,會先預設好可能出現的危機情境及因應措施,做好防範措施,當意外發生時,不手忙腳亂,較能順利迎刃而解。例如今天欲接洽的客戶可能臨時退單,就先想好替代方案,或先設計好備用簡報,供新客戶簡單參考。

在外商公司工作的Maggie也要求自己凡事按照行事曆進行。她認為,工作要有效率,重點是執行力,今天預定要完成的工作就要按部就班完成,千萬不要抱持能拖則拖的心態。她建議,上班族可以為自己的工作設定完成時間,用時間壓力要求自己,能形成督促力量,提高工作效率。

「用時間壓力要求自己要提高工作效率,也別忘要有些彈性空間。」小東說,因行業別差異,能否準時下班也非普遍準則,如常需加班的科技業,太準時離開工作崗位可能會帶給人不盡責之感。

上班族不妨轉換角度,設定工作完成目標時程時,儘量要求自己,「在最短時間內」完成當日工作。小東說,疲憊時不妨彈性調整工作時間,先放鬆心情做快樂的事,才有繼續前進動力,否則一味因擔心事情延後,反而因心情緊繃,沒工作靈感,更沒效率。他認為:「只要不會耽誤進度,稍微往後挪一點,偶爾自我放逐一下,適當的休息,也是提高效率很好的方式。」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時不要考慮太多,儘量把事情簡單化,也是效率管理的重要撇步。」上班族小東說,人求完美,在執行工作內容時,難免會多重思考,期許自己能把事情做到盡善完美,但經常只停留於想,卻沒有一邊執行,時間點滴流失,反而降低效率。

小東認為,上班族在邊想工作的執行方法時,應邊開始執行,途中再慢慢修正,開始做了,就會慢慢有想法。若需要動腦時,先把MSN等數位溝通小工具關掉,因靈感思考分秒必爭,若邊思考、仍邊顧著聊天,易打亂思緒。

上班族Maggie認為,上班族欲提高工作效率,需先按事情重要性分配精力,把全力投入最重要事項,「平均分配,只會讓自己耗費太多時間,被不重要的事情拖住。」

「心魔要克服!」她指出,很多人遇事習慣拖,不外乎懶或害怕自己做不到,若是如此,她建議上班族,若事情不緊急,可把該項工作看做一隻大鯨魚,按天數進行份數切割,每天吃一塊鯨魚排,每天做一點、逐日累積,看似完成難度高的工作,就會簡單多。

上班族Rebecca也提醒,若要提高工作效率,就不要當「便利貼女孩」,該做的工作完成後,有餘力再幫忙別人,適時地說「不」也很重要。

攤開行事曆,今天又是會議滿檔的一天,任職於外商的Rebecca卻不疾不徐,在腦中思索一下,心中已有譜,今天該如何有效率地開完所有會,卻不會影響當日工作進度。

「就是要聚焦!」Rebecca說,公司每天有大小會議,但不見得每一個都需要參加,首先她就會議主題評估重要性,再決定是否要花時間參加,避免耗費時間在不重要的會議中,降低一天工作效率。

她的考量重點有二:一是討論主題和公司目前策略方向具高度關聯的,二是和個人工作貼身相關很高的會議。若會議主題都不涵蓋在此兩點內,她會評量當日工作進度,再決定是否要參加。

若是由她扮演主持人角色的會議,她會先清楚設定題目與此次會議的目的與期望點,會議剛開始,就會說明清楚讓與會者了解。

「適當的資源整合,也很重要。」Rebecca指出,假設當次要進行的案子,其他部門曾做過類似內容,她會借來當範本參考,一方面能加快執行速度,也能避免重蹈前人覆轍。

她也善用Outlook的行事曆管理,提前記錄重要會議,先把時間「鎖住」,不再排入新行程,避免時間無法調配。她也提醒,好工具加上好態度,才能做好效率管理。若工具好,但做事很拖拉,就等同無用。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人力銀行針對新鮮人想從事的職業調查顯示,「公關」在近幾年已成為不少年輕人的第一選擇,尤其是精品公關──衣香鬢影、往來無白丁等透過媒體放送出的職業形象,更讓人心生嚮往。然而,你所不知道的是,在其光鮮亮麗的背後,一名成功的公關其實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

投入公關業10餘年、不到30歲時便自創公關公司的于長君認為,除了深諳說話藝術、應對進退得體外,建議欲投入公關業的新鮮人一定要具備「5種公關力」。

1.企畫力 吸睛,還要吸心!

公關工作內容中,相當重要的一塊是為雇主(公司、委託的客戶)規畫並舉辦各類活動。對於客戶的不同需求,活動又該如何有效抓住與會來賓的心與媒體的目光,甚至藉由活動帶起話題與風潮,皆是仰賴公關的企畫能力。

2.執行力 精確,還要精湛!

空有企畫與想法,無法落實則等同沒有任何企畫力。因此如何將想法轉為實際的行動,精準的執行力與企畫力如同鳥之雙翼缺一不可;而執行力的具體表現則是預算與時間的控制。專業的公關必定需在時間內與預算內完成所有活動,額外追加預算、延遲活動時間皆為大忌。

3.組織力 周詳,還要周密!

公關可不是搞好活動流程而已,公關必須組織因舉辦活動所聚集的人,畢竟活動參與的人員除了客戶、來賓外,還有廠商配合人員等等,許多人在同個時間點上要一起齊力舉辦成功的活動,端視公關的團隊組織力。

4.筆鋒力 銳度,還要速度!

公關的另一項工作內容,是為公司或是客戶產品撰發新聞稿,或替主管、客戶擬定現場活動講稿,以及提供媒體的其他後續消息稿等。因此,身為一名公關也必須在短時間內,運用筆鋒力流暢敘述產品活動的特點。切記,公關效果的好壞,與筆鋒力呈正比關係。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時間就是金錢,縮短流程時間,對業者來說,可以降低成本;對消費者而言,可以提高滿意度。

秘訣就在精實管理(Lean Management)!業者將流程中不必要的部份剔除掉,留下必要的部份,所以原來要花半天的時間看病,現在可以縮減為一小時;修車從需要一天的時間變成一小時完成,那麼消費者的滿意度,不就可以提高了嗎?

什麼是精實管理?「精」是指追求全面品質,止於至善,「實」是指消除各種浪費,創造真實價值及財富。剔除浪費,減少不必要的流程,其實就是精實管理的真義。當企業實施精實管理,顧客會在第一時間感受到「等待」減少了,快速被服務的感受很好,再次光顧的機率提高,企業獲利也隨之水漲船高。

精,追求全面品質,止於至善

精實精神在於將「大量生產」所造成的浪費剔除,打破原來的流程再重建,以精簡化流程來降低成本,1990年後,科技業、一般製造業將「精實生產」引以為鑑,始終孜孜矻矻於流程的改善,對實施的成效也引以為榮,但好景不常,一場風暴讓業者從美夢中驚醒。

金融海嘯造成產業價值鏈終端消費市場急速垂直下滑,如美國第二大3C賣場電路城(Circuit City Stores)倒閉,前端的製造商反應不及,預存三個月的庫存量凍結在倉庫裡,生產線上還在趕著下下季的訂單,經銷商與零售端的商品只好退回,倉庫堆放著滿坑滿谷滯銷的產品,打亂了精實產業價值鏈的秩序,也曝露出製造商無法掌握終端消費市場的弱點。

製造端和零售通路端對精實考量的重點不同,製造商必須解決和供應商之間流程過度浪費的問題,在零售端則必須依顧客需求,解決消費者採購的問題,進而改善流程。長期以來,企業著重於改善製造流程,缺乏對零售通路的了解,以及對消費市場敏銳的判斷,這次暴露出來的弱點,恰似提醒企業領導人精實之路還很長,要先解決橫阻眼前的困難與挑戰。

實,消除浪費,創造價值與財富

浪費就是生產不良品質的產品,因為生產流程中,投入原物料及人工,卻無法生產出消費者會付錢購買的商品,對企業來講,投下的成本無法回收,就是一種浪費,「精實」管理對浪費有很清楚的界定。

「浪費」分成兩種,一種是必要的步驟,但無法產生價值,例如修車完畢,組長花時間檢查一遍,檢查是為了避免疏漏,是必要的動作,這是確保品質所投下的檢查成本;另一種是沒有必要、也沒有價值的部份,例如因為少了一組零件,必須「等待」供應商送來,這種等待成本就是不良品質成本的一部份,這種等待成本對顧客、公司、技師來說,就是一種浪費,能夠完全剔除,就是精實管理的一部份。

另外,在流程中產生品質不良的產品,造成不良品質成本居高不下,根除這種不良品就是減少浪費的具體做法。企業要杜絕浪費,起心動念在於「人」與「流程」,檢查造成不良品的原因,並設法消除,就是精實的做法。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尋找掉落在地上的隱形眼鏡,宛如大海撈針一般,甚是難找。

若「從右找到左,從左找到右」仍找不著,這時需要的是「從前到後,從上到下,從右前到左斜,從中心向外緣,從高點到伏近地面,甚至要拿出手電筒來東照西閃。」目的就是避免遺漏,全方位搜尋。

【心得分享】

因為相同方向只能看到一種面向;從各種不同的角度,才能窺得全貌。

人的盲點就是因為「思考不夠周全」與「傳統自以為是的習性」使然。

你試著用找尋隱形眼鏡的方法,來發現自我吧!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人人都要學的熱血激勵術》(Motivate Like A CEO)一書中,作者蘇珊.貝慈(Suzanne Bates)訪談了多位企業高階主管,發現能夠明確定義「自己是誰」與「目標是什麼」的經理人,不但能讓自己提高效能與更為目標導向,也能激勵人心,讓員工感受到工作的真正價值。
       針對主管如何鼓舞員工士氣,貝慈提出了8個原則:
原則1:懷抱目標與熱情。這可以讓經理人顯得興致高昂、充滿動力、樂於溝通,使得旁人更願意主動接近他們。要做到這點,經理人的首要之務是了解自己、不斷自省,不妨試著回答以下問題:
1.個人目標如何與組織目標結合?
2.我享受工作的哪些部分?
3.為什麼我覺得這件工作重要,而且相當在意它?
4.工作的結果會是什麼?對其他人有什麼影響?
5.我在什麼時候最感到滿足?
6.如果與最好的朋友聊起自己的工作,我會怎麼說?
7.在顧客、客戶與其他人眼中,我們公司最大的優點是什麼?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業務開發的工作,有許多的困難和障礙,可以讓人打退堂鼓。競爭者太多、需求太少、產品力道不夠、行銷預算不足,每一個業態的銷售團隊都會面臨不同的困難。然而同樣的挑戰,在不同銷售人員的思維中,可能有完全不同的解讀。

在銷售一項訂價高於競爭者30%的產品時,我們可以看到業務人員在行銷思維、產品介紹上不同的表現。負面思考的銷售員,將高價定義為自身產品的「缺點」,遇到客戶對價格的質疑,馬上顯現出自己的不安與退縮,在缺乏自信的解釋背後,只想著如何讓步以加速成交,同時內心還將銷售的困難歸咎於產品的價格太高。

然而,正面思考的銷售員,將高價定義為自身產品的「優點」,從成本結構、售後保障、品牌價值等角度出發,從容、自信地和客戶討論高價產品可以帶來的利益,在這種銷售思維之下,出現再多的低價競爭,都難以動搖銷售人員對自身產品的信心與熱情,反倒是以銷售高價產品為榮。

解讀問題的角度,反映出銷售人員內在的想法、表現在外的行動。「成功的人找方法,失敗的人找理由。」許多人都認為這是再簡單不過的基本觀念,但是將場景拉到業務會議的場合,還是可以發現許多對問題束手無策、消極以對的態度。

當高層主管到基層業務人員,都深信市場報告的數字,認定業界平均毛利率是5%時,整個業務團隊就會順勢朝著「紅海」前進;相反的,能夠打破「價格」迷思,以「價值」思維貫穿營運政策、銷售策略、日常業務活動的團隊,有較大的機會可以航向「藍海」。

看看那些績效排名高人一等的公司行號或業務人員,或許他們的「高度」,是由思考的「角度」所決定。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創新,需要強大的執行力。爭鮮餐飲集團從1996年成立至今,從一家壽司店、一個品牌,拓展成壽司、火鍋、定食等數個日式餐飲品牌;從餐廳、商場經營到線上商城,多角化經營讓爭鮮餐飲集團去年營收衝破50億元。

連續性創新,來自董事長陳津秋對於創業的熱情。總是對新事物感興趣,陳津秋不僅腦子充滿創新點子,對市場更是觀察入微,80年代以津秋實業外銷成衣,開啟平價服飾市場後,堅信「平價的威力」,1997年11月自日本引進機器、食材,成立第一家「爭鮮迴轉壽司」,開始跨足餐飲事業。

勇敢嘗試 多元發展新事業

學建築,當過老師、工地主任的爭鮮集團執行長孫榮謙,因為賣房子結識陳津秋並被延攬至津秋實業,從賣衣服開始,一路跟著董事長開餐廳、雜誌社、麻辣火鍋、網咖等公司,「15年來,一直在創業。」孫榮謙坦言,雖然開了許多家店,但關的品牌比開的還要多,進入公司後,關的品牌大概15個,平均一年關一個品牌,現在仍持續經營的品牌約八、九個。

沒通過市場考驗,關掉一個品牌的「學費」約兩、三千萬元,但為建立企業的創新文化,熱愛創業的陳津秋不僅不怕員工犯錯,甚至也常丟新點子給員工,讓員工勇敢嘗試新事業,光是2007年,爭鮮就一舉推出四個全新餐飲品牌:爭鮮日式火鍋、爭鮮迴轉火鍋、日式定食8、鳥太郎迴轉燒鳥等新平價品牌,去年也打鐵趁熱,看好持續成長的外食人口,推出熟食新品牌「挑食樂」。

餐飲品牌不斷推陳出新,爭鮮集團累積了多個餐飲品牌後,跨足商場經營。孫榮謙表示,經營了五、六個餐飲品牌後發現,若將各品牌的門市統一經營,加起來也有三、四百坪,等同一個賣場,評估後決定直接經營賣場,成功取得台北新世界的賣場經營權,引進旗下餐飲品牌後,爭鮮將剩下空間進行招商,第一年就為爭鮮賺進5億元的租金。

目前爭鮮經營的買場包括台北新世界、頂溪捷運站商場等五個商場。

強調新鮮、平價,面對原物料持續上漲,爭鮮堅持不漲價,並選擇「產地直送」降低成本,甚至因採購量大,成立批發業務並經營虛擬商城,銷售多餘的原物料。

降低成本 原物產地直送

孫榮謙以鮭魚卵為例,爭鮮一年需要70萬頓,因此每年7月鮭魚卵價格最軟的時候,就派採購到日本、加拿大、美國或是挪威等產地找廠商下一整年的訂單,因為量夠大,可以選擇最有利的時機和廠商議價,因此同等級的原物料,爭鮮可以用較低的價錢進貨。

掌握進貨成本較低的優勢,三年前,爭鮮又從採購業務延伸出業務批發的新事業。孫榮謙指出,早期採購只是供應各餐飲品牌,但是後來發現可以將多餘的原物料賣到市場,所以成立新的業務批發部門,並成立爭鮮購物商城銷售海鮮、半成品的壽司,目前業務批發部門業績已經做到4億元,預計兩年後要做到20億元以上。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績效管理深深影響組織成員的行為與發展,一旦創造出高績效的成員被漠視,或獎勵了不對的人,整個組織的士氣與發展都會受到影響。

然而,傳統的績效管理制度一來太偏重財務指標,二來大多根據功能別或部門別來評定績效,第三是一切以數據為依歸,未能發掘隱藏於數據背後的真相。

舉例來說,組織中最重要的工作流程往往涉及多個功能單位或部門,因此績效是建立在參與此流程的所有人員身上。一般組織傾向劃清職務界線及各部門職責範圍,很容易聽到「這不是我的工作」、「非我職責」的推拖之詞。

如果績效管理太著重於區分各部門貢獻,而非著重整體成果時,容易導致部門間利益之爭及交相指責,解決之道是在績效制度中設定「著眼於組織整體目標,協助其他同仁達成整體績效」的衡量指標。

此點可以印證出,部門最佳化總合不等於整體最佳化,找出系統中的瓶頸加以改善,始能提升績效。

一般的衡量指標,從數據可顯現執行成果,但無法得知是以何種思維及方法完成任務,達成目標。

舉例來說,有兩位經理人,一位因環境因素物料成本飆漲導至成本大增,該經理人致力改革流程,提高生產效率,雖未達預定財務目標,但對組織競爭力提升大有幫助。

另一經理人則停止開發新產品省下支出,達致盈餘目標,試問這兩人誰應該得到好的績效?

儘管財務面表現較好,卻是運用錯誤的方式,犧牲組織長期利益,預支未來達成眼前目標,對組織長期發展而言是禍不是福。

採用平衡計分卡績效管理系統,有助於引領組織向正面健全發展。

平衡計分卡有完整的架構,結合策略地圖,兼顧財務發展、內外環境分析及顧客價值主張,以及員工的學習及成長,讓組織得以兼顧財務、顧客、流程與學習成長四個構面的平衡發展。

落實平衡計分卡績效管理的步驟包括:確立願景、建立共識、描繪策略地圖、建立行動方案、訂定關鍵績效指標、考核與檢討、回饋。歸納組織於運作的關鍵成功要素與量化管理指標,建構關鍵績效指標 (KPI),讓KPI成為員工日常行為的指引,透過願景、策略地圖與KPI的有效連結,並藉由不斷的系統反饋與學習,修正與改善,高執行力團隊於焉產生,所有營業單位或非營利事業皆可以加借鏡參考。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作中常會遇到一些有趣的業主,其中有一件事最令我印象深刻。

裝潢工程中必須為每一戶的房間擇定欲選用的木地板材質,但拖了3、4個禮拜,遲遲無法下單訂料。上頭氣呼呼的責怪下來,只見專案助理無奈的說:「每次說決定了,但過幾天就有哪一戶推說他老婆想要改……尤其是這一位老阿伯,老說要多拿幾塊給他考慮考慮……」

最後我們決議,只要選好木料就請業主簽名以示確認,以防事後反悔。當時直覺能想到這個方式,真是太好了,早該想到才對,這下工程鐵定沒問題了。

但萬萬沒想到老阿伯卻更厲害。當我們從工地拿回木地板樣本時,赫然發現每一塊木地板都有老阿伯的-親-筆-簽-名,而且每一塊上面的字體都龍飛鳳舞的,筆墨顏色還不太一樣,看起來好像不是在同一天簽的。

我們只能面面相覷,不知該哭,還是該笑。這個老阿伯怎麼這麼可愛,但,他到底要哪一塊啊?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作好一陣子,你總該清楚自己算不算是好運氣的上班族!

在科技公司多年的柏民說:「我差一點變成無薪休假的遊民。」原來他在公司裡向來有「小神通」的美名,有些程式上難以破解的關卡,主管請他一週內處理完成,通常,他只要熬夜一個晚上就解決了。既然這麼厲害,為什麼又差一點成為職場上的遊民呢?

他說:「唉~我生性懶散,又喜歡上網,很多辦公室的人際關係我也搞不來。」

原來是這麼回事,工作幾年下來,他成了公司「緊急戰將」,突發狀況時,他有本事解決疑難雜症;但在金融海嘯時期,他就成了可有可無的邊緣人才。

「我的運氣不太好,碰到的主管,都不懂得如何用我。」柏民哀嘆著自己人生的不如意。

「運氣,就是需要『運作』你的『氣勢』」,你有朝這個方向努力嗎?」我提醒他。

柏民訝異地抬起頭來,並且問:「氣勢?我會有什麼氣勢?」

這就是一般沒有抓準運氣的人的反應。

創造好運 及早舖路

華人講求「氣」,注重「氣勢」、「氣韻」、「和氣」、「正氣」,一個運勢好的人,往往先有好「氣」引導在先,接著懂得去順勢而行,「運」用好的思維、好的習慣、好的作為,逐漸成為一個好運氣的上班族。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怕老,品牌也一樣!差別在於人老了,易察覺;品牌老了,難發現!

有些品牌知名度很高,消費者的接受度卻不高,市場節節敗退,這可能就是老化的徵兆。找出老化的病因很重要,如此才能對症下藥!

從我服務品牌的經驗,可歸納品牌老化至少反應於五個現象:一、品牌承諾不再被認同。二、消費者厭倦現有品牌風格。三、客層結構漸趨老化。四、失去年輕形象的老品牌。五、品牌不再被引用及討論。

品牌承諾不再被認同:大環境的改變,會改變消費者的心境,從而牽動消費者的喜好,因此會引起人們感動的人、事、物也不一樣了。例如網路時代宅男宅女出現,自我意識強烈,所以鼓勵傳統倫理價值不如訴求個人享受、及時行樂,來得更容易被認同。

消費者厭倦現有品牌風格:大多時候不是品牌承諾有問題,而是品牌表現風格對消費者不再具有新鮮感。例如同一種廣告表現或素材用太久,就會缺乏吸引力,最後難以引起消費者的興趣;餐廳也一樣,同一種裝潢風格維持五年以上,就會沒感覺,菜再怎麼好吃,客人也會漸漸少來,這就是為什麼王品集團旗下的餐廳,要定期進行品牌再造的原因。

客層結構漸趨老化:如果發現,新客人愈來愈少,老客人愈來愈多,千萬不要高興的以為品牌忠誠度很高,這很可能是品牌無法貼近年輕人或新客人的喜好。在王品,我們定期觀察「新客舊客黃金率」,就是掌握新客人與老客人的黃金比重,一個成熟的品牌,如果老客人的比重大於七成,新客人不及三成,就要擔心老化提早來臨!

失去年輕形象的老品牌:20年前一個很成功的品牌,可以持續成功20年;網路時代一個成功的品牌,也許維持不到一年。因此只要時間一久,幾乎所有品牌都有老化的可能。國際歷史悠久的老品牌如VOLVO、Motorola、Avon等,不都在重新塑造品牌年輕化形象嗎?台灣的喜餅品牌、罐裝咖啡品牌、保險品牌是不是也都有此現象呢?

品牌不再被引用及討論:一個品牌若常在大眾場合被提及,包括媒體報導、網路討論或學術研究,表示品牌仍在鎂光燈下。為了瞭解王品集團九個品牌的「人氣指數」,我們每月搜尋網路上的討論,並做成比較表。

被引用或討論的品牌,對品牌而言是正面的,代表仍然有人關心或對品牌抱有期望。若一個不再吸睛的品牌,它的存在與否,已經無關緊要了。

若你的品牌有以上現象,代表老化已經降臨,要儘早為品牌進行「拉皮」、「護膚」了!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何時見到景氣春燕的芳蹤?這個大哉問在金融海嘯後,恆常在企業心中盤旋。有些企業透過降低成本,剽悍生存,有些企業卻承受不住震撼教育,消逝在洪流中。消費者刻意壓制感動購買的衝動,刻意造成自身消費冷感時,就像骨牌效應般帶來一連串不景氣後遺症,動輒讓企業忐忑不安。

然而,在景氣寒冬中,全國電子總經理蔡振豪藉由「拉顧客一把」的利他行銷,為顧客創造物超所值的價值。在一系列緊扣失業、節能、省錢的「足感心」廣告拉抬下,業績逆勢向上成長,對品牌形象也有加分的效果。根據東方消費者行銷資料調查顯示,全國電子在3C通路上獲得消費者心目中品牌印象最佳。

如同前英特爾台灣及中國區總經理陳朝益接受媒體專訪時所提及:「如何為客戶省錢,提供他們需要的服務,以強化客戶的體驗及忠誠度,這是人性最底層需要的創新時代,經過這次金融海嘯的歷練,才能真正體驗什麼是客戶真正需要的價值。」

不再是買和賣

顧客的一舉一動,所思所想,永遠牽動著企業敏銳的經營神經。

看看這一場金融海嘯後,現在消費者變成什麼樣子?花更多時間計算賣場紅標、黑標搭售的價格是否真的便宜?仔細收集各式賣場的折價Coupon;仔細研究產品的製造地、成分;認真的研究起節能減碳的環保議題,並化為實際的行動。《2010大趨勢》一書提到:有一群自覺消費者誕生了。

這群消費者的價值觀轉變為需要、必要、急要的理智型採購,每天以錢包做出了選擇,他們在收入、地理位置、人口統計資料外,更回歸到以價值觀來作為站在收銀機前的決定。

統一集團總裁林蒼生也指出,如果開發一種對別人有益的產品,這樣比較容易成功,若只是為了賺錢而開發產品,成功率就50、50了。這反映了企業的心靈、一個企業的動機,決定產品的成敗。

由耶魯大學教授耐爾巴夫(Barry Nalebuff)與學生創辦的誠實茶坊(Honest Tea),以自然好喝聞名,強調沒有人工添加物的瓶裝冰茶,讓消費者不用為了解渴,反而喝下了更多的糖水。在企業逐步成長的過程中,誠實茶坊除了滿足消費者需求,還負起社會責任,跟顧客、供應商、環境保持誠實健康的關係,因此,吸引追求健康與美味兼顧的消費者認同,也吸引了認同公司理念的員工。

奧斯卡獎得獎電影《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呈現出「禮儀師」妝扮往生者「走上來生旅途」的重要意義。拜電影之賜,也揭開喪葬業的神秘面紗。萬安生命董事長吳坤篁在母親去世後,接下家族禮儀企業後,從自身經驗感受同理心,以一支「用你想要方式告別」廣告贏得許多感動與深思。

他深感於很多人對於親人的身後事,都希望擺脫傳統喪禮五子哭墓,喧鬧不休的作法,能彰顯個人風格,傳達對摯親的感念。因此,他以客製化的服務,打造個人化告別式,讓觀禮的人可以共同分享往生者生前的風采,更與橙果設計合作推出個人化的天堂式場,以積木為創意概念,能夠多重搭配組合,並設計有多寶格的空間,讓家屬達到莊嚴又經濟辦完喪禮。

吳坤篁在治喪的過程中,也著重家屬的悲傷輔導,協助他們早日走出傷痛,若是遇到客訴,不管原因是什麼,一定要求主管帶著員工到喪家謝罪。目前萬安生命每年光是由醫院通路取得的喪禮承辦,就有3千至5千場之多。吳坤篁感性地說:「看到家屬感謝的眼神,深刻體會職業無貴賤,最重要的是提供好的服務。」

做好事與做生意

《2010大趨勢》一書中羅列出2010時七大趨勢包括:精神的力量、自覺資本主義興起、中層管理階層晉升領導、企業的精神如雨後春筍般興起、價值觀導向的消費者、意識解決的浪潮以及社會責任型投資的興盛。其中,自覺資本主義趨勢歸納出,越來越多頂尖企業揚棄資本主義貪婪、利己的模式,藉由利他主義重建自由企業,以回饋員工、顧客、供應商、當地和國外社區以及地球等「利益關係人。」

位於南投清境農場的青青草原,四周環繞有如瑞士般優美的山巒,加上紅綠標誌的7-ELEVEN,瀰漫著濃郁的咖啡香的星巴克,早已是旅客熟悉的風景。《台灣7-ELEVEN創新行銷學》一書中提及,921大地震發生後,統一次流通次集團總經理徐重仁下去災區視察,看到原來的平坦的馬路,變的一邊高一邊低,像是戰亂後災區的感覺,現場氣氛瀰漫了一片哀戚與沮喪之情。

當時,他決定透過企業的力量,協助地方觀光旅遊的發展,接下清境農場遊客服務中心,把7-ELEVEN、星巴克咖啡移植到原本遊客不多,各種生活機能都不方便的山上去。為了營造歐洲的愜意咖啡廣場氣氛,裝潢上採木頭地板、木質扶梯,以及設計許多視野良好的景觀台,結果清境農場的遊客數目,在7-ELEVEN進駐後激增,業績以倍數成長,跌破所有人眼鏡。

看到7-ELEVEN在清境成功,其他便利商店業者也不計成本,紛紛跟進。徐重仁有感而發地說:「在投資新事業時,我們思考的是這種生意在台灣是不是有發展空間,是不是可以帶給消費者幸福感覺,然後讓這種事業成長茁壯。」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景氣凍結的今日,銷售無疑是件難事。你必須要有以下新戰略:

走向數位,別再挨家挨戶:公司緊盯行銷支出有個好處,就是或許能鼓勵你認真開發一套「網路版」的銷售流程。今日的科技讓你可以坐在自己的辦公桌前,對客戶進行多媒體簡報,不必親自拜訪。這不只能替你省下無數的時間和金錢,也讓你得以同時向多位潛在顧客推銷。

爭取更大影響力:當你做銷售簡報時,不僅要努力推銷你的產品或服務,也必須帶給要採用商品的人樂觀與希望。

必須展現出你會幫助他們解決日後任何問題的態度。

換句話說,在今天要獲得他人的首肯,就必須要能影響更多人。而要爭取到更大的影響力,你必須:

˙審慎觀察如何定位和包裝自己

˙設法找出團體中能積極促成共識的人

˙運用傾聽技巧來溝通和掌控討論

˙別怕在適當時機做肢體接觸

˙營造認同

˙創造緊密的情感聯結

˙提出規劃完善的行動號召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論是基層員工或高層主管,溝通技巧無疑是職涯發展的關鍵能力。強化的方向,除了培養基本溝通技巧,掌握對方的溝通風格恐怕是最關鍵的議題。

俗語說:「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就是針對溝通對象調整表達內容,前提在於能夠掌握對方的特質,才能適當調整。但如何掌握溝通對象的特質呢?可從了解溝通風格下手。

所謂溝通風格,是指一個人在人際互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態度與思考表達方式,這個方式呈現出溝通對象所喜好的互動模式與情境,如果我們能掌握彼此間的溝通風格特質,並彈性因應,那麼絕對可以提高溝通成效。

溝通風格可分為親和型、表現型、分析型及駕馭型四種。親和型的人,表現出來的態度是合作的、支持別人、給人溫暖,給人的印象是善於外交,個性的優點是有耐心,對於組織相當的忠誠。

表現型的人基本上個性率真、外向,具熱誠感染力,說服力強,喜歡有趣的事。分析型的人個性較為嚴肅,一絲不苟,謹慎小心,做事按步就班,否則就會亂了步調,分析推理力強是其特點。駕馭型則個性獨立,坦率、果決、實際且講求效率,企業主管的風格以這類型居多。

以業務銷售為例,如果所要溝通的銷售對象是屬於親和型,那麼你必須瞭解此型的人希望你能對「他個人及他的問題表示關懷」,亦即須表現出溫暖與關心。

若溝通對象是駕馭型,他需要的是直接「告訴我購買後最終的結果是什麼」。

分析型較著重思考推理,因此需要「一個切合實際的建議」;表現型的人則喜歡與「有能力,富有想像力的業務人員」溝通。

要銷售產品或服務給親和型的人,你必須有長期抗戰的準備,慢一點、花一點時間與其建立彼此間的良好友誼,給予溫暖與誠摯的關心;若雙方素不相識,建議先閒聊一下再進入正題,可以提一提他們可能認識的人,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此外,可以表現出對他們的工作或目標的興趣。盡量避免會談一開始就立刻進入主題,或者冷淡地只談公事,這都不是親和型所喜歡或習慣的互動氣氛。

駕馭型的客戶由於個性急切,性格果斷,你必須仔細聆聽他們所要達成的目標,並針對特定問題儘速切入主題,尤其論述過程必須準備周全,有事實及證據,最好提出幾種不同的方案及可能的風險。與駕馭型的人溝通須避免漫無目的談話,提太多細節浪費他們的時間,或者沒有準備即興而談等。

溝通風格也可用在與主管的向上溝通,或者與同仁的相處上。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溝通也是如此。如何瞭解他人眼中的自己具有何種溝通風格,進而學習如何迅速判斷溝通對象風格,並且依據對方特性,調整溝通方式,將有助提升溝通能力。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次入住台中某飯店,退房時名片夾忘了帶走,等我第二次再入住同飯店,進入房間正準備整理行李時,驚訝的看到上回掉的名片夾竟然在桌上再度出現,我對於這家飯店的客戶服務系統感到很吃驚。

訝異之餘,當下決定做一個小小的實驗。翌日check out時,名片夾故意遺漏在桌上,看看會有什麼結果。沒想到當我第三次走入房間時,名片夾真如預期出現在書桌上,我打從心底佩服這家飯店業者在客戶服務系統上投資的心力,以及願意花人力和耐心在服務客戶上,讓人感到貼心至極,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心得分享】

儘管是飯店,每一家的特色都不盡相同,愈是有特色愈難忘、也愈容易口碑相傳,若把這項道理套在每個人身上,檢視自己的個人特色是什麼?親和力、工作特別有效率、還是使命必達?有什麼特質是自己獨具而別人無法取代的?找到自己的特質或是強化自己的特色,都能讓自己更具信心。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年輕時個性衝動直爽,常因逞一時之快,話到嘴邊就一定得脫口而出,不說不快,明明知道那說出來的話一定傷人,但還是擋不住自己的衝動。最後除了剎那之間那一個「爽」字,大概什麼也沒有獲得,得罪了人不說,事後空留遺憾。

當然年紀漸長,個性修煉不少,尤其做了主管,漸漸發現我那有話直說的個性,講好聽是直爽,其實背後是自私與沒有同理心。這樣的個性讓我早期在領導與經營事業時,踢到不少鐵板。

記得10多年前一次經管會議中,由於不能體諒其中一位主管因家裡的家務耽擱,而沒有準時交付專案導致客戶抱怨,我在經管會議責怪她之時,又見她一味解釋推拖,因此不耐煩地脫口而出說:「你領比別人多的薪水,就應該負多一點的責任。」

沒想到這句話刺傷她的自尊,會議後一張辭呈就在桌上等著我,而我的魯莽以及沒有同理心的言論,即使事後跟她道歉解釋自己並非惡意,但最終還是讓我無法挽回一位優秀的主管。

一張快嘴,無事惹塵埃!

另外有一次,一位客戶在談判桌過程中說了一些質疑公司的話,我一氣之下,就請她另請高明,之後果然與這個客戶就再也沒有合作的機會。縱使後來她跳槽到另一家公司負責行銷,幾年後的成長也變得合情合理,但是因為之前的心結卻無緣再合作,實在扼腕。

話說出口就像滿出去的水,覆水難收。尤其當雙方都把話說死了,就連下台階都沒有了。

真要化解嫌隙還得靠時間和機緣才有機會,真的得不償失。

做人的道理應該從說話開始,如何把話說得圓融又到位,才是一門藝術。

如果我當時多體諒那位主管的處境,不在會議中責怪她,並且詢問她需要什麼樣的支援來達到客戶的需求,或許我不會失去一位人才。

或是當時知道上述那位客戶的質疑其實是想與我合作,希望釐清她的疑慮而已,我會耐性向她解說。

智慧就在於,當下有沒有洞察最初的動機與預設最後的結果,聰明的人絕不會因逞一時口舌之快而壞了大事。因此說話就要把話說到對方心坎裡去,事情才能有轉圜的餘地,同理心是最大的關鍵。否則話不投機半句多,也只能後會有期了。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