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熱門產業快報 (235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不景氣的年代,是企業持續扎根的好時機。許多企業開始回頭「練好基本功」,或是「向對手取經」,以提高競爭力,例如五星級飯店向汽車旅館取經,知名餐館走到巷子裡觀察小麵店的營運,也有服務業吸取情色產業的客戶管理模式,這些做法都是為了讓企業基本功更紮實,做好迎接景氣反彈的準備。

多方觀摩 找出創新點

國內第一家股票上市的飯店業者高雄華園飯店,面對金融海嘯衝擊,近半年業績仍持續成長,分析其中原因,董事長陳海尼「向汽車旅館學習」實為關鍵策略。

華園去年起進行客房改裝,陳海尼指示,設計師參考汽車旅館設計與風格,再納入國外時尚飯店的特色,使得華園得以打造年輕又充滿設計感的全新客房。

陳海尼表示,大型企業面臨經營瓶頸,就要用創新手法突破,但如何培養創新行為?「向對手取經」就是最好的方式之一。他觀察,國內飯店業嘗試創新突破時,太過保守,手腳放不開,最多只是設備汰舊換新,經營理念換湯不換藥,創新精神不足。

陳海尼發現,汽車旅館是挖走五星級飯店客層的主要競爭對手,於是他轉向汽車旅館取經,試著把華園從觀光飯店變成「時尚飯店」。

他說:「所有人都是我的導師,學問不一定要比我高。企業也一樣,不是只有規模比你大、比你賺錢的企業,才是學習的對象,汽車旅館也可以是五星級飯店的導師。」

陳海尼認為,過去大飯店瞧不起汽車旅館的經營策略,實際上,汽車旅館某些方面的經營策略靈活又創新。他舉例,汽車旅館對客戶隱私的保護做得比大飯店好,而且許多貼心小服務以及創新的裝潢與設備,都是五星級飯店所不及的。

「這就是很多汽車旅館收費比五星級飯店貴,年輕人還是愛去的原因,華園結合兩者的優勢,才能在這波不景氣中,持續成長。」陳海尼證明,全方位的觀摩與學習,企業才能找出經營創新的突破點。

大型餐飲業也放下身段,走進巷口,觀察麵店、攤販的經營「撇步」,融入餐廳服務。台北三大台菜餐廳之一的雞家莊,結合許多小型餐飲業的經營概念。店長李姿俐表示,中大型餐飲業不只向大飯店看齊,也向賣水餃、賣麵的,甚至路口攤販學習。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盤勢分析:美股止跌轉穩,美國房市也透露出初步的量增現象,再加上歐美股市破底期間,亞洲股市的抗跌表現,讓市場的恐慌氣氛大幅降低。台股在農曆年後成為全球的強勢市場,雖然短線面臨5,500點的沈重壓力,指數拉回修正可能提高,不過市場人氣已被激發,預估這種以資金為主軸的行情還可以持續下去。

     在低利率資金的泛濫下,只要有好的心理預期就可以吸引資金注入,股市上漲帶動房市成交轉暖,只要美國不出現重大新利空,台灣的投資信心已在緩步增強中。

     第一季美股破底期間,台灣電子股領先逆勢上漲。最主要是急單效應配合技術面的跌深反彈。第一季的急單效應讓許多電子公司的月營收逐月成長,股價也步步走高。

     但最近指標股聯發科,媒體不斷報導3月營收創新高,股價卻不漲,究其原因是法人預估聯發科第二季營收4月是高點,5、6月走低。這種情形普遍存在於電子業。既然電子股的股價已經反彈到重大壓力區,又遇上基本面進入觀察階段,較佳的策略是等到5月以後看第三季的訂單狀況再作定奪。

     其實今年表現最佳的是中國股市,上證指數是很好的領漲指標,對於亞洲其他地區的投資信心,有增強效用。當全球的目光都投向中國的時候,台灣中國收成股的潤泰全領先突破年線,最主要就是中國大潤發的潛力獲得認同。

     至於金融股是近期技術面和基本面同時在低檔轉折的類股,應是第二季的主流股。金融股的技術面還有很大的反彈空間,而基本面在央行停止降息後,利差困擾的問題可望暫告一段落,再加上,新光人壽A11館的標售價格可能會高於市場預期。顯示台灣房地產市場並不如想像悲觀。而即將進行的江陳會談金融業開放是主題,可以增加金融股的人氣熱度。

     資產配置:長線部位中國收成股是首選,中線部位金融股最具上漲空間。電子股等5月以後觀察第三季訂單狀況再行考慮,目前暫不宜介入。

     持股水位:台股4,600點以下底部紮實,指數壓回時可提高持股水位到7至8成。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管會主委陳冲1日表示,兩岸簽訂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MOU)之後,互設辦事處或分行,將不會採取一對一開放,而是會「加權對等」。且未來簽訂MOU時也會送立法院備查。

外界盛傳兩岸簽訂MOU之後,國銀在大陸的辦事處將可立刻升格為分行,以及立刻承作人民幣業務。陳冲也澄清,MOU只是入場的門票,雙方還要另外談市場准入的問題。

立法院財委會1日審查「國際金融業務條例」及「管理外匯條例」修正案,由於三次江陳會即將簽訂MOU,兩岸金融業如何開放,受到立委關注。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股漲多,第二季選股難度增加。群益投信昨(1)日指出,第二季台股將以兩岸題材為主軸,5月第三次江陳會的議題列入陸資來台、簽訂金融備忘錄(MOU)、增加包機航班等議題,營建、資產、觀光、百貨、航空等受惠族群,將有表現的機會。

群益投信認為,漲多的電子股,則以布局第二季業績仍可望持續成長的族群,例如NB產業等為主。

寶來投信股票投資長胡曼玲表示,台股第二季有機會在資金寬鬆、兩岸簽訂金融MOU,以及產業面逐步好轉、資金推波助瀾等利多加持下,反覆箱盪向上。她說,高現金股息殖利率概念股、原物料族群等值得留意,並可逢低布局電子股。

胡曼玲分析,雖然中國傾向先簽MOU再談銀行、證券、期貨等業務的開放,與台灣業者盼望5月簽訂、7月開放的目標有所落差,但兩岸金融開放的時程與內容,仍將是台股獨步全球股巿的題材。她說,一旦簽訂MOU,包括銀行、期貨、券商對大陸投資持股比重可望提高,承作業務範圍亦將擴大。

胡曼玲認為,美國經濟衰退狀況可望在第二季落底,預估台灣第二季成長可期,下半年可望緩步重回上升軌道。

胡曼玲表示,電子族群因第一季的農曆過年工作天數少,加上去年第四季庫存去化告一段落,第二季可望成長。

胡曼玲預估,晶圓代工廠產能利用率有機會大躍進,面板由於需求回升,台系面板廠稼動率重回70%,預估面板廠單季出貨量將較上季大幅回升25%。至於NB出貨量,在將有多款小筆電推出下,單季NB出貨量預估成長14%。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陸客來台人數持續增加,但台灣真的做好萬全準備?觀光學者認為,若陸客來台人數達到每天3000人,部分熱門景點將出現「潮湧現象」。停車更是一大問題,學者認為,阿里山若是同時湧進50部遊覽車,恐怕難以應付。

中華大學觀光學院院長蘇成田表示,根據觀光局的統計資料顯示,陸客的滿意度有為80幾分,和其他國外觀光客相差不多。至於有陸客購物的行為被批過於囂張,他則認為應是個案,各界應該以平常心看待陸客。

不過蘇成田坦言,陸客來台人數增加,若達到每天3000人,恐出現問題。由於陸客來台多是8天7夜或是7天6夜的環島行程,且參觀景點多包含日月潭、阿里山和太魯閣,當地住宿、停車都將成一大考驗。

如3000名陸客同時湧入太魯閣,花蓮觀光飯店需提供1500間房間,若到阿里山,也需要50輛遊覽車,阿里山恐難以應付。蘇成田強調,陸客一波接著一波來,可能出現潮湧現象,陸客所到之處看到的不是台灣人而是大陸同胞。

蘇成田建議,陸客來台將成常態,相關觀光部門應該及早因應,陸客必到景點可作動線規畫,還可推出短天數的主題行程,吸引不同階層的陸客來台觀光。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台掀起單車熱,自行車業者的用心、創意行銷功不可沒。

電影「練習曲」掀起全台自行車熱潮。事實上,這股熱潮背後的推手,應是全球最大的自行車組裝廠巨大機械董事長劉金標,他在2007年以73歲高齡實現環台夢。

他想藉由身體力行的方式,推廣騎自行車的樂趣,而不只是賣自行車。劉金標成為自行車生活體驗的活廣告,要行銷的是騎乘自行車的生活品味,就像巨大捷安特品牌的廣告詞「無限延伸你的視野」。

繼劉金標之後,自行車界A-Team的21位老闆和高級主管,在2008年以11天的時間完成集體騎單車環台的壯舉,行銷A-Team會員研發製造的自行車。

這些老闆單車環島,不只是推廣台灣成為自行車島,也讓A-Team會員廠集體研發的自行車及相關零組件,在環島旅程獲得試煉,驗證它們的品質在水準以上。

A-Team創會會長、巨大總經理羅祥安說:「做鐵馬,也要騎鐵馬。」各自行車公司負責人一起環島騎乘自行車,可使研發、製造與消費結合,帶動騎車風氣。

劉金標多年來推動的自行車島、自行車文化、自行車專用車道、自行車日、和中華電信合作的自行車導航計畫,也都是為了行銷自行車天堂的生活品味。

政大企管系教授別蓮蒂表示,台灣這一波自行車熱潮來得正是時候,不論是廠商配合高油價及環保議題的行銷手法、媒體大力報導名人騎乘自行車,或者「練習曲」電影推波助瀾,都帶動單車騎乘風氣,是非常成功的運動行銷。

她強調,這波熱潮,讓自行車擺脫交通代步工具或買菜車的印象,帶動時髦的運動休閒風。騎乘自行車成為生活品味後,高價自行車應運而生,美利達生產的至尊96,每台售價高達35萬元。不少汽車品牌,如BMW等紛紛投入高級自行車生產。

專賣店、高級自行車店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過去只是賣自行車兼打氣站的車行,變成時尚的自行車專賣店,一輛輛炫目的自行車擺在櫥窗;展示架上的車帽、車衣、專用鞋、手套等周邊配備,在在勾引著消費者展開風馳電掣生活的欲望。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昨天台股逆勢收紅,但是經過這一波急漲後,我認為,台股短期內勢必要進行整理,整理時間可能要2周,不排除會往5000點逼近,等到4月中下旬財報變數釐清後,不管財報好或壞,市場比較沒有疑慮,屆時才是布局時點,至於下一波雖還是類股輪動,不過,金融股將扮演重頭戲,值得投資人期待。

回測5000難避免
由於最近台股漲幅已大,上周出現連續4天大量,而且融資餘額增加速度愈來愈快,融券則大幅減少,加上主流股明顯回檔,所以,短期間的拉回難以避免,即使本周陸續公布3月營收,因為電子股將持續成長,若帶動台股出現反彈,我認為,指數也很難突破5468點,未來拉回將往5000點靠近。
等到4月中下旬財報變數慢慢釐清後,才是比較好的進場買點,原則上,還是類股輪動的態勢不變,雖然5月為電子業傳統淡季,但今年有機會淡季不淡,電子股還有表現機會,只是前波強勢的IC(Integrated Circuit,積體電路)設計及發光二極體族群股價不會再像過去剽悍,反倒可以留意筆記型電腦相關族群、封測及大型電子股。
另外原物料股隨著美元第2季看貶下,也有表現的機會,中概股題材也持續發燒,另外,就是金融股的兩岸金融合作備忘錄重頭戲,在這個利多還未發酵下,第2季金融股將是市場重心。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的出版業一向是台灣值得驕傲的行業,以台灣2,300萬人口,每年出版約4萬餘種的新書,這個出版量(相對於人口數)絕對是世界前幾名的出版大國,只是這個產業在台灣一向不被視為產業(也不歸經濟部管轄),只是文化工作者的一種社會實踐,從來沒有被政府從推動經濟發展的角度,放在努力推動與促進發展的名單中。

現代的狀況開始有所改變:其一,是數位內容產業的發展,除了動畫、遊戲、典藏、學習等次領域外,數位出版逐漸被重視。其二,手持式閱讀器,從2008年以來,逐漸變成全世界重視的新產品,KINDLE I、KINDLE II的成功,使台灣的高科技業的硬體業者忽然發覺這是一個新的藍海產品,吸引了所有電腦相關硬體業者投入。其三,3G電訊的盛行,透過手機傳輸數位內容,變成電信業者另一個兵家必爭之地。

這三種現象,讓所有人忽然發覺傳統出版業者所生產的內容(包括圖書、雜誌、報紙等),變成網路產業、硬體業者及手機電信業者必須搭配的關鍵要素。如果數位出版不能加速發展,這些產業也可能在原地踏步,數位出版可能變成關鍵瓶頸。

所幸台灣對數位出版產業的重視與覺醒,並不算太晚,首先是圖書及雜誌業者的自覺,當台灣的紙本市場及雜誌市場逐漸縮小,經營環境日漸惡化,許多中小型業者陸續關門之後,台灣的實體出版業者決定集志眾力,推動數位出版聯盟的成立,並廣招網路業者、硬體業者、軟體業者、電信業者共同加入,形成台灣推動數位出版的領頭單位。

現在規劃中的數位出版推動計畫可劃分為幾個重要步驟:

(一)實體紙本出版品的數位化,這包括每年4萬餘種新書,每周、每月持續發行的雜誌,當然還包括過去已經出版的數十萬本書及雜誌,留存及統一數位檔案,這是啟動數位出版變革的第一步。

(二)促成擁有數位版權的電子書及電子雜誌的交易機制完成,並推動使用電子書及電子雜誌的消費習慣養成。

(三)與電腦相關業者溝通,促成中文手持式閱讀器的上市、販賣,並以軟(電子書、雜誌)包硬,硬帶軟的整合行銷方式,擴大數位出版品的市場規模。

(四)鼓勵網路業者投入電子書、電子雜誌的交易平台,閱讀分享平台的建構,進一步加速市場的成形。

(五)電信及手機業者的加入,推動手機的線上閱讀、交易機制的完成。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權威消息人士透露,經金管會與中 國銀監會意見交換,兩岸兩會將於5月舉行的第三次「江陳會談」,就兩岸金融監理備忘錄(MOU)達成共識,並且簽署。此案一經雙方完成內部程序,下半年起,在大陸等待7年的台資銀行不但可以就地升格為分行,且可以全面操作人民幣業務,比照港銀的全方位待遇。

     此外,根據相關人士透露,為使兩岸在今年內就經濟合作協議簽署初級架構,兩岸主管機關經濟部與中國商務部,也要比照金管會與銀監會模式,各自成立「半官方」常設機構,專責處理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我方名稱,簡稱ECFA)後續問題,就複雜涉及主權的相關事宜隨時交換意見。

     第三次江陳會確定在5月召開,且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已確定將在會談中進行協商,兩岸金融監管合作備忘錄(MOU)也可望在本次會談完成簽署。

     據了解,自去年11月第二次「江陳會談」後,兩岸為此互動密切,除金管會副主委李紀珠之外,金管會也多次派員以參與論壇或私下往訪北京的方式,其中最近的一次,是在今年3月間,與銀監會直接交換意見。

     而據了解,目前我方提出來的建議有:自2002年起登陸設定辦事處、早已符合升格為分行的7家台資銀行如合庫、中信、一銀、土銀、華南銀、彰銀、國泰世華等,在升格為分行後,可以不須按照中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34條規定,馬上就可以全面操作人民幣業務,以利台資銀行經營發展。

     此外,今後台資銀行前往申請辦事處,總資產規模不須達到100億美元,可以比照中國與香港簽署的「更緊密經貿關係」(CEPA),大降門檻至60億美元。

     另在保險方面,根據中國保監會規定,外資產險公司可以獨資成立產險子公司,成立資本額最低為人民幣2億元,但必須符合外資保險公司的資產規模必須達50億美元、成立達30年、在大陸設置辦事處兩年以上的「532」規定,使得台灣業者進軍大陸有實質困難。

     因此,台灣業者希望能以包括合資、獨資或策略性參股等「多元化模式」進軍中國大陸。也就是,我方建議大陸方面能彈性調整外資保險公司最低資產須有50億美元的條件,比照香港業者可與集團總公司資產併計的方式,以放寬台灣保險業登陸限制的優惠條件。

     至於證券業部份,能給予台灣金融業者進入市場包括對證券期貨業者開放全資全照,不限制合資對象與合資比例。

     至於兩岸協商ECFA議題,相關人士透露,經部為因應北京作法,已著手研究除中華經濟研究院的研究單位外,再行成立一常設機構,專責處理ECFA後續相關議題及作為與中國商務部商議ECFA的溝通平台。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03/24中國人行行長周小川在「關於儲蓄率問題的思考」文中指出,中國儲蓄總額達17兆人民幣,如能釋放活用,那中國與周邊經濟體的成長動能將可高枕無憂,這段話明確點出未來中國施政方向。

電子業戰場轉向中國
2008年年底中國以刺激消費、擴大建設、產業調整三個方向出發之刺激經濟方案,推升其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連續三個月上揚,成效驚人,其中二個重要子項目:生產指數、新定單指數甚至已率先回升至代表擴張的50之上,顯示出上游生產製造秩序已回到正常軌道!
在我們近期走訪的許多電子元件通路商,皆不約而同指出目前電子產品需求仍維持較去年成長的地區只有中國,在股價表現上與中國山寨產品供應鏈中連結最深的聯發科近4個月漲幅達80%、威盛更達250%,這些現象已說明2009年投資市場焦點所在何處!
在中國強力推行家電下鄉效應下,高達17兆人民幣的民間儲蓄,只要撥出5%進行消費,金額便超越台灣兩兆雙星產業規模,中國內需市場具有無法想像的龐大商機,我們相信未來台灣電子業廝殺戰場將從歐美移轉至中國。

中國汽車需求超越美
檢視2009年2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分類細項,20個產業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通用設備製造業等九個產業高於50,尤其以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最高,達62,產業狀況相當火熱,貨要暢其流,交通運輸設備不可不完備。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維護股東權益,增加金融機構併購彈性,金管會提案修法,放寬金融機構併購手法,准許金融機構併購時,可拿其他機構股份(俗稱三角合併換股)、現金收購或以資產做股,進行合併大業,不再只限換股的傳統併購手法,此舉有助加速金融業整併。據悉,另有23名立委提案,認為應將納入金控公司一體適用,相關問題將於今日立法院財委會中一併討論。

以第三家股票作對價
所謂三角合併換股,即兩家金融機構合併時,以第三家的股票作為對價,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蕭長瑞說,這是引用企業併購法,以「其他公司股份」作為合併對價,如A銀行併購B銀行,A銀行可拿C銀行股票,當聘金付給B銀行的股東。
2005年金管會曾發布函令解釋,准許金控併購子公司時,可公開收購、現金收購、股票換股票或以資產做股,惟獨缺三角換股這項。過去金管會為鼓勵整併,曾考慮金控併子公司時,也可採三角換股,但遲未擴大解釋。
今日財委會排定審查《金融機構合併法》修正草案,金管會主委陳冲將親自到場備詢。依行政院原規劃版本,適用三角換股的金融機構只包括銀行、證券、期貨、保險和信託業,金控業排除在外,立委陳淑慧等23人則認為,金控公司未納入規範,欠缺整體修法考量,因此提案將金控納入。
依立法提案內容,一旦金控比照金融機構,適用三角合併換股,以2005年國泰金控併購第七商銀為例,國泰世華銀可先與第七商銀直接換股合併,第七商銀股東再拿國泰世華銀行股票換成國泰金控股票,一氣呵成,不必大費周章先把第七商銀納入金控底下,再合併兩家子公司的二階段併購。

不膨脹股本更具彈性
第一金副總洪新湜說,傳統百分百換股會膨脹股本,稀釋原有股東股權,在推動整併上缺乏彈性,而從金融海嘯至今,金控奉行「現金為王」,現金收購似也難行,採長期資產做股、或乾脆納入三角合併換股,較能提高金控併購意願,對金控設計併購案也更具彈性。
此外,二次金改檢討併購租稅優惠,避免獨厚金控,今日也將修法納入金融機構整併時,也免課證交稅、營業稅和所有土地移轉時,土增稅可先記存。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陸客來了,不僅觀光類股翻紅,也帶動國內業者在不景氣中大舉投資飯店餐飲。交通部觀光局長賴瑟珍說,有業者向她表示,將在花蓮投資房間數超過千間的主題遊樂園區,還跟她說以後像安利的大型陸客團,不必再租停機棚辦晚宴。

     不僅如此,號稱台灣帆船飯店的「日月行館」,也正在日月潭湖畔加緊趕工中,未來將以國內最頂級飯店之姿,加入日月潭旅館業戰局。

     賴瑟珍昨日在中視節目「挑戰面對面,唱旺新台灣」節目中表示,觀光局過去曾受理五十多件大型國際觀光旅館案申請,但如今不是沒動工就是停工,不過在陸客觀光潮帶領下,這些大型投資案已有起死回生跡象。她強調這是雞生蛋、蛋生雞效應,未來國內景點也將因此提供更多房間數。

     不過鳳凰旅行社總經理李嘉寅認為,儘管陸客每人每日接待費已下修至六十美元,但六十元還是太高,無法吸引各個層級陸客。他舉例,像陸客若願住在青年活動中心等級的旅館,每天接待費根本不用六十元。

     陸客也抱怨來台行程太趕。知名導遊林龍就說,上周他帶國旅團參加阿里山櫻花季,結果滿山都是一日來回的陸客,阿里山聞名的日出、雲海、晚霞、森林和鐵路,陸客卻只能體驗到森林與鐵路,難怪「沒去過終身遺憾,上去後卻說遺憾終身」。

     賴瑟珍對此回應,根據觀光局回收的一萬多份問卷,陸客來台觀光滿意度雖高達八成六,但行程匆忙確實抱怨也最多。儘管陸客首度來台難免想要一次走透透,但未來觀光局將推動深度、分區主題式的二度旅遊。

     賴瑟珍強調,政府也在努力營造優質觀光環境,像日前備受批評的匯兌問題,行政院觀光發展推動委員會已決定,近期將協請中央銀行及台灣銀行檢討,在日月潭、阿里山、西子灣、太魯閣、野柳和墾丁等陸客較多景點,設置長駐型人民幣兌換處。

 六大新興產業發展願景,第二棒最快本週可望提出觀光休閒行動計畫。據了解,政院將分年成立觀光發展基金300億元,將台灣國際行銷出去,至2012年觀光外匯收入可望倍增逾4000億元。

     據了解,交通部長毛治國昨(29)日加班與交通部觀光局研商六大新興產業第二棒的觀光休閒行動計畫方案,由於毛治國希望結構內容修改得更易對外溝通,是否來得及本週四提報院會,仍有變數。

     馬蕭政見承諾要成立觀光發展基金300億元,協助地方發展文化及景觀特色,改善公共設施,輔導並鼓勵民間研發具文化深度、生態永續、品質達國際水準的旅遊內容,因此將與文化創意產業、精緻農業及醫療等密切結合,包裝成主題式深度旅遊。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產價格「觸底」與「復甦」很容易被人混淆,房價觸底時間是從技術面分析,房價復甦期是從基本面觀察,所謂技術面就是景氣循環一定有其軌跡,當房價從高檔反轉到觸底時,依過去的3個房地產歷史循環可以印證都是一年半觸底,因此我認為,以時間波推算,房價觸底時間不遠了。

     民國63年初房價高檔反轉到64年7月房價觸底;民國70年初房價高檔反轉到71年7月觸底;民國78年中房價高檔反轉到民國79年底觸底。

     這3次循環觸底時間都剛好是一年半,而且都是前6個月買賣雙方觀望,市場出現窒息量,這時候投資客退場、換屋族暫緩、自住型觀望,房價開始無量下跌。

     再來6個月賣屋者開始降價求售,大量觀望買方湧進市場,市場議價空間加大,在一片殺伐亂陣中調整價差,房價也在此時作大幅度調整;最後6個月買賣雙方對房價的認知漸趨一致,購屋者信心恢復,房價開始築底並等待景氣基本面回升。

     整個房價反轉下修似乎都循著3階段一年半的技術線型軌跡運行,這波房價自97年5月反轉以來,已歷經6個月窒息量的衝擊,今年第一季市場開始出現賣屋者主動降價聲浪,吸引較多久候自住客戶湧入市場,目前正進入區域價格調整與良性調整階段,未來9個月可望築底完成。

     房價觸底後並不一定代表反彈時機到來,而景氣復甦期長短會決定在經濟基本面,這一波房地產在96年第三季,銀行業已經開始對房貸做緊縮與控管的措施,因此未來斷頭戶不會如預期的嚴重。

     何況新成屋從96年下半年已經開始進入交屋潮,所以也不見得如一般學者所說,未來交屋潮會有嚴重威脅,重要的是建照可延緩2年,紓緩了市場供給量,建商推案量減少,銀行利息低,對短線套牢者尚有喘息空間,法拍屋與不良債權也會在市場的供需調整下做適度的消化。

     因此,我認為,整個房地產市場正在做健康性調整,房價觸底的時間的確不遠了,最有可能的時間會落在第四季,自住型客戶應該可以在第二季大膽進入市場議價,第三季選擇最佳標的,第四季完成購屋程序,當然也要隨時注意市場動態,才能做出最好的投資理財判斷。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光金控與台新金控是否在金融海嘯下,更緊密合作,度過風暴?睽違多時,新光人壽再度與台新保代攜手合作,銷售美元保單,台新銀行高資產客戶,為新壽開闢新的客源,短短數周已銷售新台幣5-6億元,新壽更為台新保代修正保單系統,強化雙方的合作速度。

     新壽內部表示,早期台新保代也銷售新壽的保單,之後因為某些原因,台新保代改賣其他保險公司的保單,兩家公司的合作反而停了一段時間,這次新壽推出美元6年期儲蓄險,台新保代主動要求合作。

     新壽這張躉繳6年期美元保單,主要訴求是手上已有美元或未來中長期有美元需求者,可美元享有較高的報酬率,且不用考慮匯兌風險,但新壽業務員及新光銀行銷售幾周後,客源有些不足,台新保代加入後,銷售速度加快,主要還是台新銀有足夠的外幣高資產客戶,台新也可提供客戶新的商品,去化美元。

     新光金控及台新金控曾在2002年時宣布要換股合併,當時新光金董事長吳東進、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形容這是兄弟爬山,山頂會合,但後來因為新壽增提196億元準備金,而讓合併告吹。

     台新金在雙卡風暴、雷曼兄弟連動債及投資彰銀等事件後,仍待恢復元氣,而新壽去年虧損197億元,今年再度面臨低利率時代的投資壓力,兩家兄弟金控是否在金融海嘯中可能有更緊密的合作?新光金內部表示:「目前還沒聽說。」

 2002年6月25日台新金控、新光金控宣布合併,成為吳家大和解的一道曙光,當時的時空背景就是新光金面臨龐大的利差損壓力,因此新光吳家金融版圖願意大和解來整合,只是短短8天,再度以相當突然的方式宣布合併暫緩,當時外界解讀,凸顯大哥吳東進「力守家業」,老三吳東亮「公司獲利第一」的作風,只是因為山路過於崎嶇,最後兄弟放棄會合。

     而這次的金融海嘯,讓全球金融業都受到嚴重波及,這次從新光金到台新金全都受到影響,而新光人壽透過台新保代賣美元保單、台新投信吳東昇持股賣給台新金控,都顯示出吳家也清楚這波海嘯的威力,因此吳家金融版圖正在重組中,未來可能會有另一番氣象。

     據了解,台新金控與荷蘭全球集團合組的台新全球人壽,因為財務結構的影響,讓金管會銀行局到現在都尚未核准設立,但實際上,台新金現在的保險商品,已經逐漸形成「獨賣」全球人壽的趨勢,甚至已經有共識,只要全球人壽有的商品,都要以全球人壽為主,其他壽險公司想要搶到台新金的市場已經是「難如登天」。

     因此現在台新保代開始賣新壽的美元保單,已經是吳東進與吳東亮的感情「逐漸加溫」的趨向。外界甚至認為,若台新全球人壽籌組不成,說不定相隔7年後,再重啟合併也不無可能。

     此外,新光吳家老四吳東昇「肥水不落外人田」,最後峰迴路轉,不賣給合庫,選擇與吳東亮大和解,也讓台新金版圖從原先的銀行、證券,更擴及到投信,也為4年前的亮昇之爭,跨出和解第一步。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陸委會終於鬆口,兩岸金融MOU將在6月簽訂,兩岸金融業從銀行、保險、證券、票券積極準備前進對方市場,從金融證照互認、金融授課掀起MOU商機風潮,第二波的兩岸互通金融商品設計,來台陸客與大陸台商均能帶來新一波的服務手續費收入;而待及來台陸銀確定,又是第三波的財務實地勘查、選址規畫等商機,一波波良機源源不斷。

     瑞銀台北分行總經理趙辛哲指出,中國大陸四大銀行總資產是台灣銀行的39倍,台灣銀行業進入中國市場,可能難以與其匹敵,但陸銀急待進入更成熟的市場,這部份是台灣銀行業很好的優勢,由於大陸銀行市場沒有開放私人銀行業務,未來抵台的大陸客戶將是本地國銀與外銀私人銀行部門的貴客。

     同樣是在業務能力相關上,趙辛哲表示,台灣銀行業對中小企業金融的掌握與知識,是陸銀難以超越之處,台灣銀行業總貸款規模的17%是進到中小企金,陸銀卻只有5%,可以預見,台灣銀行業在兩岸中小企金市場的廣大利基。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方燕玲進一步認為,相關業務衍生的兩岸貨幣清/結算,及兩岸資金往來的服務手續費收入,會讓台灣銀行業新增額外的獲利來源。

     群益證券總經理周康記則就證券業表示,兩岸金融MOU簽訂後,大陸QDII將可投資台灣上市/櫃公司有價證券及認購/售權證等等標的,這是兩岸業者可以合作的業務項目。由於台灣證券公司起步較早,人才和經驗具優勢,尤其是收購兼併、財務顧問、資產證券化,及金融產品創新,淡大財金系教授、兩岸金融中心主任林蒼祥就說,單是市場結構台灣就遠比大陸完善,現有的多層次市場體系,讓台灣在兩岸證券市場交流中,掌握較高的契機。

     期貨業界則推回到基本的證照方面,認為將來兩岸期貨商品必定走向相互掛牌,從業人員的相關金融證照自然應該及早備妥。台灣期貨交易所目前與台灣金融研訓院,研擬兩岸三地證照互認,初步規劃擁有台灣金融證照者,只需在台灣加考大陸或香港法規,即可完成認證。

     雖然此議仍在理想階段,但研訓院已率先規劃銀行業的金融證照互相認可,期貨相關證照互認必定是下一波,坊間補習班亟欲開班授課,組合成為兩岸金融相關的專業教育課程,以增加收入。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昨(27)日表示,目前仍在和對岸協商兩岸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MOU),今年6月前完成簽訂「沒問題」。

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昨天舉辦「兩岸金融產業簽訂MOU後之競合挑戰與商機」研討會,高孔廉指出,簽訂MOU除了包括銀行、保險及證券,當然也會談到貨幣清算,現在雙方對MOU簽訂已有相當的共識,但對開放的程度「仍有一段相當距離」。

高孔廉表示,我方希望從「實質對等」的方向與大陸協商,包括積極爭取銀行辦事處升格為分行或子行,並能馬上經營人民幣業務;以及允許台灣金融業可獨資,或調降參股對象及比重限制。

台灣目前有七家銀行在大陸設置辦事處,保險業許可至大陸設辦事處者則有國泰、新光和台灣人壽,另外有13家證券公司經第三地在大陸設了24個代表處。

大陸現行要求外資保險業進入有最低總資產50億美元、設立時間至少30年和成立代表處滿兩年的「532」規定,高孔廉表示,希望未來大陸可放寬為不限合資對象與參股比重,並不限參股對象必須是當地上市公司。

至於證券業務部分,證券期貨業者現在赴陸投資上限為淨值的20%,業者希望政府放寬至比照其他行業的60%。高孔廉說,證券期貨業者同時希望大陸可開放全資全照,不限合資對象和比重,並開放辦理融資融券和資產管理業務。

金融總會理事長許嘉棟認為,大陸金管單位日前透露最慢會於6月簽訂MOU,且會「先簽訂後協商」,即等簽完MOU再談開放的細節和內容。

台灣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楊朝榮表示,兩岸金融合作備忘錄(MOU)簽訂,可推動開放台港指數股票型基金(ETF)相互掛牌、香港交易所掛牌企業來台第二上市(櫃),及赴大陸投資證券期貨,有助擴大雙方市場規模,鼓勵資金進駐。

金融業者普遍認為兩岸簽訂MOU可協助彼此金融市場發展,進而擴大亞洲市場,但也擔心陸資登台會形成國內金融業者的壓力和挑戰。

不過,合作金庫副總胡光華說,開放陸銀來台,將讓台灣飽和的金融市場競爭更激烈,台灣金融業恐將面臨產業整合的挑戰。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牌家電大廠歌林公司重整事件,昨經台北地方法院法官楊晉佳裁定,准予重整。楊晉佳指出,在台灣銀行及中華開發工銀等最大債權銀行,與重整檢查人、經濟部及證期局等報告,都認為歌林有重整的可能,法院樂觀其成,並給予重建更生的機會。

     楊晉佳並裁准,由歌林第三代接班人總經理李敦仁、中強電子總經理張秀雄、廣州保勝光電公司董事長賴信澤等人擔任重整人;另由中華開發工銀、律師蔡慧玲、會計師呂正樂等擔任重整監督人。

     歌林因受其美國子公司Syntax-Brllian(SBC)聲請自願性重整影響,母公司歌林在台股的股價無量重挫,並且因歌林對SBC有多達新台幣59.4億元應收帳款,無法收回,因而向法院聲請重整。

     歌林的負債目前有150幾億元,資產100多億元,雖然負債大於資產,但59.4億元應收帳款已列入呆帳,而擁有41億債權的台銀、有25億債權的開發工銀都支持歌林重整,其中開發工銀本身還是聲請重整人,顯然主要債權銀行對歌林繼續營運具有相當信心。

     楊晉佳表示,債權銀行看好歌林重整有望的綜合原因,應該包括歌林品牌價值與形象、家電技術、行銷通路及保固維持等普遍獲得外界肯定,算是不錯的老牌公司。轉投資的失敗,不代表公司無法繼續經營。

     何況,包括重整檢查人、經濟部及證期局等覆函報告,都認為歌林有重建更生的可能。重整檢查人並建議,歌林獲准進入重整程序後,可以辦理減資再增資,以吸收新資金的挹注更有助於重整的成功。

     此外,楊晉佳法官認為,歌林的員工及其上下游協力廠,幾乎都支持歌林重整,這種員工的團結力量及協力廠視為「命運共同體」的體認,即使在全球金融風暴及經濟不景氣下,更彌足珍貴,法院對歌林努力進行重整的決心,樂觀其成。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固建設董事長鍾榮昌表示:「台北市房地產景氣已提前觸底,我非常讚成趙藤雄說的『最壞時機已經過去』這句話,是真知酌見。」同時華固評估種種利多因素後,也立刻靈活調整經營策略,將大幅改弦易轍,採取3大行動,包括一:議價空間縮小,二:未售房屋將改採惜售、慢賣策略,三:反手加碼買地,尤其是在今年度。

     鍾榮昌表示,從3月以來,房地產市場出現許多「反轉」訊號和跡象,在在肯定顯示:「台北市房地產市場的買氣和景氣,已經觸底完成。」國內外專家、法人本來都預期,房地產景氣至少要等到今年第4季、甚至明年才可望回春,可是現在確定景氣已「提前觸底」,比外界預期的還要快。

     鍾榮昌觀察房地產景氣長達30餘年,又擁有互有轉投資關係的房地產代銷業「龍頭」新聯陽實業公司,進行長期市場觀察。

     他表示,3月以來國內外游資蠢蠢欲動,光是自國外匯回台灣資金自去年第4季至今年2月就高達9,000多億元,且台灣「低利」環境短期內不會改變、加上贈遺稅稅率調低到10%吸引海外資金回流、台北縣市房價已修正2至3成,都吸引買盤進入房市卡位。

     鍾榮昌表示,最近華固內湖「Long Island」單週來人高達10幾組,「名人道」已clean;信義房屋、永慶房屋兩大房仲3月業績也可望大幅激增40%,甚至頂級豪宅太子建設的「台北信義」也確定調價10%,更說明房市價、量2大指標都已觸底反彈;而美國新屋開工率也自3月明顯回升、房價止跌,這些訊號都顯示,房市不會再壞下去了。

     鍾榮昌說,目前只有台北市先落底、台北縣和其他縣市則還沒落底。華固隨時掌握市場脈動後,也決定靈活調整第2季後的經營策略。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供給緊俏、需求回溫的帶動下,塑化廠的產能利用率已提高到8成已上。據悉,目前台塑產能利用率已從70%提高達80%至90%,南亞科也在80%至90%,二線廠產能利用率則約90%至100%;以三月份塑化現貨報價及內銷報價調漲幅度,廠商營收可望月增20%以上。

     遠東區五大泛用樹脂延續今年出以來的強勢,本週最新現貨報價又大漲30美元,而至90美元,除PVC持平,LDPE、HDPE跟進乙烯幅度,分別補漲30美元、70美元;PP也隨丙烯走高,大漲90美元;至於PS、ABS也因SM價格拉升,聯袂上揚50美元、90美元。

     廠商指出,目前需求多處於穩定狀態,報價明顯拉抬多因油價走揚,以及石化、煉油廠歲修,引發供給轉趨緊俏所致。伴隨全球景氣稍顯回溫,大陸家電下鄉效益浮現,目前訂單能見度看到5月份。塑化廠商指出,目前整體塑化需求多屬穩健狀態,惟大陸因家電下鄉政策確實有發揮效益,需求強度相對明顯,促使塑化需求連動跟進回升。尤其,上海賽科(Secco)無預警停工,以及中東石化廠的產能開出、運作時程多有遞延,也增添供給緊俏的利多因素。

     以個別產品來看,PVC因今年來,前波反彈幅度相對明顯領先,以致目前報價呈現漲多暫歇狀態。PE受惠乙烯行情回溫,以及EVA需求、報價穩健推升,牽動PE產能配置,促使報價步步走堅。至於SM、ABS、PS系列堪稱當前需求行情最為領先穩健族群。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中鋼(2002)董事會昨(25)日通過配發1.73元股利,雖是五年來新低,但以昨天收盤價計算,現金殖利率仍達5.4%,展現定存概念股優勢,讓中鋼湧進逾20萬張買盤,帶動鋼鐵股全面走揚、不銹鋼族群更紛紛漲停,類股漲幅近2%,鋼鐵股氣勢如虹。

中鋼主管表示,目前鋼市能見度並不高,昨天中鋼個股交易量高達20餘萬張,可能是很多台商資金回流,看好投資中鋼股票比放定存好,因此獲投資人青睞,帶動整體鋼鐵族股買氣,股價活蹦亂跳。

中鋼昨天董事會,將轉投資上限從實收股本100%調高為180%,全力挹注中龍擴建案,另97年將配發1.73元股利,為五年來新低,其中現金配發1.3元、股票0.43元,依昨天收盤價24.1元計算,中鋼現金殖利率5.4%,仍高於定存年息。

中鋼去年營收2,563.58億元,稅前利益302.55億元,每股稅後純益2.03元,97年可分配盈餘為240.96億元。董事會為因應未來轉投資關聯事業需求,通過修正公司章程,將原轉投資上限,由實收股本100%,調高為180%,非鋼鐵關聯投資總額不得超過實收股本20%。同時發行300億元公司債,資金主要用於增資中龍212億元,認購中鴻3.6億股增資新股,以及設備增設計畫。

中鋼執行副總鍾樂民說,調高轉投資上限,主要為因應中龍擴建,中鋼目前100%持有中龍,中龍第一階高爐及熱軋投資1,100億元,第二階高爐也已簽約,未來建廠資金需求龐大,中鋼要全力支援。

另外,千興(2025)、允強(2034)、燁興(2007)、彰源(2030)等不銹鋼股全部漲停,投資人對鎳價持穩有期待,引爆一股噴出行情。

上游不銹鋼廠唐榮(2035)董事長吳豐盛說,3月至今國際鎳價維持每公噸9,600美元至1萬美元之間,和先前鎳價暴起暴落比較相對穩定,「只要原料穩定,就比較能預測」,對後市有利。

吳豐盛指出,但鎳價少波動,庫存量卻增加,此舉對不銹鋼價格不利,且目前產銷並沒有重要的改變,市況還是處於疲軟狀態,基本面缺乏動能。

近來鋼鐵股火紅,不銹鋼族群昨天表現更是噴火,不過,股價絕對無法擺脫基本面因素,隨著各家鋼廠去年度財報資訊陸續揭露,鋼鐵類股的新考驗才要開始。

受全球金融海嘯衝擊,鋼價在去年第四季崩跌,各鋼廠普遍承受嚴重的庫存跌價損失。儘管多家上市鋼廠去年前三季都有不錯的績效,但去年第四季虧損已把前三季獲利敗光,甚至還出現大幅虧損不在少數,相關資訊都要投資人仔細去做功課,以免陷入一窩蜂的迷思中。此外,當前鋼鐵工業產銷,似乎還未能恢復正軌。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