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從一個流行語,到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都爭相報導的現象,山寨經濟學成為兩岸產業界合作打造的新勢力。
為了解這個風潮,進而剖析能否顛覆產業秩序,本報直接走訪深圳、北京、浙江,製作「山寨大揭秘」專題,分別從產業、官方、學界與消費者等不同面向解構山寨帶來的影響。
從山寨機、山寨本、山寨車到山寨周杰倫,兩岸企業打造出一個賣夢想的山寨經濟體。
山寨風潮自2003、2004年逐漸在中國出現,最早出現在手機產業,以仿冒諾基亞、三星的手機打開市場,後來業者轉型到發展自有品牌,例如大陸最大自有品牌的天宇朗通,打出「追趕諾基亞」的夢想。科技業中的小筆電、MP3、數位相機,全都出現山寨版。
仿冒一條街
後來山寨的DNA開始移植到不同產業與服務上,例如速食店的麥當勞M字招牌,其二扇拱門變成三扇拱門,零售店屈臣氏變成曲同氏,咖啡店星巴克變成巴克星,南京的街道上有山寨一條街,全是模仿知名商店的二級軍團。
直到2008年時,大陸央視「新聞聯播」報導山寨產品,推動山寨達到最高峰,入侵影視與文化界,出現山寨版的周杰倫、谷歌,只要融入創新的變型即被稱為山寨。甚至央視每年過年的春節晚會也有山寨版,神州無不山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