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2357)、和碩(4938)「雙碩」將於明(24)日上市,順利達成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給予股東的承諾。
今年初,施崇棠在股東臨時會上不惜賭上董監酬勞向股東「掛保證」,「雙碩」明日同步掛牌,不僅保住施崇棠上看2、3千萬元酬勞,也同時保住華碩對投資人的承諾。
華碩因減資分割停牌近1個月,將在明日恢復交易,重新掛牌價訂在225.1元,一舉成為筆電族群的股王,同時每股淨值也高達155.65元,明年EPS(每股盈餘)挑戰20元至25元,撤底發揮減資後的魔術效果。
據了解,華碩執行長沈振來將在月底赴海外與外資溝通,由於近期通路需求回升,沈振來對第3季展望轉趨樂觀,看好第3季筆電出貨量將比第2季成長2成,此舉有助恢復外資持股信心。
外資在華碩停止交易前兩日瘋狂賣超2.6萬張,不過,有趣的是,停牌前,外資對華碩持股水位達40.01%,來到2008年8月以後的相對高檔。
太陽能產業微利化,相關個股股價也多經過大幅修正。最近國票投顧出具的研究報告則指出,太陽能產業景氣開始從谷底回升,台系廠商受惠委外代工效應擴大,且低價原料在第三季導入,未來毛利和營運狀況可望大幅回升。
國票投顧指出,2008年金融風暴及產業本身的供需結構變化,使得太陽能產業微利化。不過,由於上游多晶矽原料供過於求,使得生產成本較高的歐洲、美國及中國廠商出現多季連續虧損,展望2010年國際太陽能大廠將加速委外釋單,單位生產成本結構較低的台系廠商,將是未來最大的受惠者。
國票投顧表示,根據專業機構統計,目前以西門子產出的多晶矽原料,一線大廠的生產成本平均在每公斤48至50美元之間,二線廠的成本則約53至55美元,而近期的現貨價格則落在每公斤50至52美元附近,使得二線廠退出市場的速度加快。儘管可預見的未來,多晶矽仍將呈現供過於求,但小廠的退出,將使原有的供給廠商產銷更有秩序,價格走勢可能呈穩定緩跌,而不會出現如2008年時的崩跌方式。穩定價格波動將更有利於台廠獲利持續提升。
德國的調降補貼措施將延到明年開始,國票投顧評估,在這之前將再次刺激需求,提前約一季產生的訂單效應,將持續從第三季湧入台廠,目前上游的中美晶,中游茂迪、新日光、昱晶,下游科風等新訂單已將下半年新產能全數預定,預期這些廠商年底前的產能都將滿載。而日本反向重拾太陽能補助計畫,部分台系大廠已出現大量日本訂單。
台系廠商的轉換效率現在技術品質已趕上,提升至16%以上,媲美歐美一貫大廠水準,也優於中國,相對競爭優勢等,中長期逢低布局時機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