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熱門科技快報 (368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華碩(2357)、和碩(4938)「雙碩」將於明(24)日上市,順利達成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給予股東的承諾。

 今年初,施崇棠在股東臨時會上不惜賭上董監酬勞向股東「掛保證」,「雙碩」明日同步掛牌,不僅保住施崇棠上看2、3千萬元酬勞,也同時保住華碩對投資人的承諾。

 華碩因減資分割停牌近1個月,將在明日恢復交易,重新掛牌價訂在225.1元,一舉成為筆電族群的股王,同時每股淨值也高達155.65元,明年EPS(每股盈餘)挑戰20元至25元,撤底發揮減資後的魔術效果。

 據了解,華碩執行長沈振來將在月底赴海外與外資溝通,由於近期通路需求回升,沈振來對第3季展望轉趨樂觀,看好第3季筆電出貨量將比第2季成長2成,此舉有助恢復外資持股信心。

 外資在華碩停止交易前兩日瘋狂賣超2.6萬張,不過,有趣的是,停牌前,外資對華碩持股水位達40.01%,來到2008年8月以後的相對高檔。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電(2303)、力成(6239)及爾必達(Elpida)昨共同宣布,將針對包括28奈米先進製程,提升3D(3 Dimensions,三次元)IC(integrated circuit,積體電路)的整合技術,其中,28奈米產品預定在2012年進入量產。
聯電執行長孫世偉表示,28奈米以上製程部分產品則可望在此之前陸續推出。


力成:下半年產能緊
聯電副總兼先進技術開發處處長簡山傑強調,這項合作案將運用爾必達的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技術、力成的封裝技術及聯電的先進邏輯技術優勢,共同開發邏輯加DRAM的3D IC完整解決方案,第1個產品可能應用於手機產品上。
爾必達社長坂本幸雄說,公司在去年首度以TSV(Through-Silicon Via,直通矽晶穿孔)技術為基礎,成功開發80億位元組的DRAM,坂本幸雄說,這需要可信賴的邏輯晶圓專工夥伴才能達成這個目標。
力成董事長蔡篤恭指出,力成過去幾年在記憶體方面投資非常大的資源在晶片堆疊技術上,期望這次的合作能帶給力成在TSV領域取得領先地位,而他對於下半年景氣看法相當樂觀,「產能都很吃緊」。
針對未來產品應面上,孫世偉說,TSV技術是全面性的運用,一開始可能是DRAM,未來還包括手機應用的記憶體、邏輯晶片用的多項產品等等。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陽能產業微利化,相關個股股價也多經過大幅修正。最近國票投顧出具的研究報告則指出,太陽能產業景氣開始從谷底回升,台系廠商受惠委外代工效應擴大,且低價原料在第三季導入,未來毛利和營運狀況可望大幅回升。

國票投顧指出,2008年金融風暴及產業本身的供需結構變化,使得太陽能產業微利化。不過,由於上游多晶矽原料供過於求,使得生產成本較高的歐洲、美國及中國廠商出現多季連續虧損,展望2010年國際太陽能大廠將加速委外釋單,單位生產成本結構較低的台系廠商,將是未來最大的受惠者。

國票投顧表示,根據專業機構統計,目前以西門子產出的多晶矽原料,一線大廠的生產成本平均在每公斤48至50美元之間,二線廠的成本則約53至55美元,而近期的現貨價格則落在每公斤50至52美元附近,使得二線廠退出市場的速度加快。儘管可預見的未來,多晶矽仍將呈現供過於求,但小廠的退出,將使原有的供給廠商產銷更有秩序,價格走勢可能呈穩定緩跌,而不會出現如2008年時的崩跌方式。穩定價格波動將更有利於台廠獲利持續提升。

德國的調降補貼措施將延到明年開始,國票投顧評估,在這之前將再次刺激需求,提前約一季產生的訂單效應,將持續從第三季湧入台廠,目前上游的中美晶,中游茂迪、新日光、昱晶,下游科風等新訂單已將下半年新產能全數預定,預期這些廠商年底前的產能都將滿載。而日本反向重拾太陽能補助計畫,部分台系大廠已出現大量日本訂單。

台系廠商的轉換效率現在技術品質已趕上,提升至16%以上,媲美歐美一貫大廠水準,也優於中國,相對競爭優勢等,中長期逢低布局時機浮現。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隨網路、3D等功能加入,電視也改變過去純為傳輸畫面的型態,未來電視將結合遊樂器、電腦及DVD播放器等多重概念,成為家庭娛樂最重要的設備。

網路巨擘Google甫發表Google TV,結合電視與網路,透過電視上網搜尋,使用者不但能看電視頻道內容,也能看到網路串流影片、享受線上租片服務,且能瀏覽網頁、聽線上音樂或看網路相簿。

3D電視也是未來電視的主流,電影「阿凡達」全球票房熱賣,讓消費者及製片商均領略3D科技神奇之處,片商大量拍攝3D影片,也帶動電視品牌廠開始推出3D電視。

南韓三星的3D液晶電視5月開賣後熱銷,同業紛紛跟進,Panasonic電漿3D電視9月開賣,索尼也積極研發3D電視,國內電腦代工廠鴻海、仁寶、緯創等跨足3D電視組裝,友達、奇美電和華映等開發3D電視面板。

業界預估,今年下半年至明年,3D電視開始蓬勃發展,與線上遊戲結合後,3D及網路電視將引爆新一波家庭娛樂革命。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過產業不斷洗牌,國內布局太陽能多晶矽的四大勢力逐步成形,包括台塑集團、福聚太陽能、科冠能源科技,以及甫由綠能和台玻成立的「新秀」實聯能源科技等四家廠商,並以福聚的量產進度最快。

國內投資太陽能多晶矽最熱的時間點就在97年,因多晶矽需求大增,推升價格由93年的每公斤20美元,一路飆漲到97 年的每公斤480美元,漲幅高達24倍。

雖然當時吸引國內至少六、七家廠商搶進多晶矽市場,但經歷金融海嘯洗禮後,加上專利和量產問題,目前仍堅守多晶矽產業的廠商,大致有四家。

其中,由福聚和李長榮合資的福聚太陽能廠,位於屏東加工出口區,投資規模拉高到200億元的新廠,已完成第一期工程,預計6月底可少量供料,成為國內第一家進入生產階段的多晶矽廠。

去年即在彰濱工業區展開建廠的科冠能源,現階段仍處於建廠狀態,第一期投資金額約30億元左右。

台塑集團旗下台化轉投資的台化矽晶科技,雖有意與必須環評的六輕五期擴建案脫勾,以便加快建廠時程,但因新廠落腳雲林離島工業區麥寮區,仍有用水等問題有待克服,投資金額估約100億元至200億元。

至於最近浮上檯面的實聯能源科技,因第一階段投資規模約30 億元,大致與科冠能源相當,新廠最快明年3月完工。

就各廠的產能規畫而言,仍以福聚太陽能為最大廠,其屏東新廠的年產能為8,000噸,量產後,年產出估計約3,000噸,將可同時供應半導體及太陽光電產業。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血汗工廠議題發燒,有從大陸經濟政策發展思維出發作探討,也有從勞工人權的角度作觀察,比較多的是從產業競爭的觀點來看市場競合。事實上,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大陸工資上漲本是趨勢,富士康此舉只是加速其進程,吾人更應關心的是,大部分採取逐水草而居策略的台灣資訊電子產業,應如何因應後富士康加薪時代的挑戰。

觀察過去台灣資訊電子產業發展的軌跡,已有一些不錯的基礎,但也因多聚焦於代工業務、製程創新,以及集中於零組件及終端產品,而形成一些結構性的議題,包括價值鏈涵蓋過窄、附加價值率不高、研發創新深度不足等。在景氣不錯、市場持續成長時無暇顧及這些潛在的隱憂,但景氣反轉,產業所受衝擊遠比競爭國家的產業更嚴重。

尤其,從研究中發現,我國資訊電子產業整體研發投資逐年攀升,研發創新的投資強度不弱,卻無法提升更高的附加價值,導致人均國民所得已多年呈現停滯的現象。

如何改變過去30年資訊電子產業的營運模式,朝更具附加價值的方向轉型,對產業未來健全發展殊為重要,對未來國民所得的提升也相當關鍵。

如何才能促成價值的創造與提升呢?以下是幾點思考:

首先是應改變過去重硬體輕軟體的思維,朝提升軟實力轉型。亦即未來產業的發展,除了著重設備的投資,應將資源更聚焦於研發及人力資源等無形資產的投入。尤其是,如何在原有強勢的零組件及終端產品製造基礎上,延伸與深化產業供應鏈,以提升產業整體附加價值。

其次應鼓勵產業跨領域的融合與創新,以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例如如何透過多元豐富的文化素材,為既有產品或服務加值;強化科技元素,促成產品的差異化;運用在地特色,重新組織上中下游產業結構與生態及跨業整合,形成新的產業合作網路,都是值得嘗試的方向。

再者,從全球市場發展觀察,系統與服務已成為市場發展主力,且為價值創造的主要來源。但台灣資訊電子產業因長期以代工業務為主,與主流市場連結度不高,加上聚焦於終端產品製造,對生活脈絡及市場需求掌握不足,因此缺乏系統整合技術與能量。

如何提供適當機會,以台灣,甚至兩岸為試煉場域,提升企業系統整合能量,並外銷至全球新興國家,亦是產業未來發展的重點。

最後,節能減碳與綠色化已蔚為趨勢,台灣是資訊電子產品全球重要供應者,如何加大投資綠色製程設備與技術,促成全產業的綠色化,藉此除可大幅提升我產業形象外,也善盡全球公民為促進永續低碳社會應盡之責。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孔老夫子說:三十而立,這句話也貼切地適用在台灣的科技產業。新竹科學園區跨越三十年,全球三大電子展台北Computex,今年也屆滿三十年。園區內依然車水馬龍,展場內Show Girls的熱力不減,端著各式各樣的新產品全力吸睛。 然而,整個台灣科技產業,正在經歷一場大胎動。

「傳統3C加上內容(content),科技業已走向4C匯流新時代,如果把四個C按照排列組合,總共可推演出十一種混血模式,將為科技注入更多想像空間,」宏碁公司董事長王振堂如此評論產業變化。

「未來業者要能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total solution)!」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在今年的美國CES展上表示,平台應用將會成為主流。

驅動產業轉變來自三大力量:一是中國崛起,二是網路數位環境成熟,還有蘋果公司(Apple)近幾年的無敵創新。

根據中國工信部公布的資料顯示,去年中國電子資訊產業在國民經濟中依然保持重要地位,產業收入下滑,但在全國工業中的比重仍達一○%左右,而在進出口方面,電子資訊業更占中國外貿比重的三五%之多。其中包括手機、微型電腦、彩電、數位相機、DVD播放機等產品產量,分別占全球的五○%、六一%、四八%、八○%、八○%,貿易額占全球的一五%以上,已成為世界電子產品第一製造大國。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做這個生意,我就辭職!」一次會議上,鴻海資深副總經理謝冠宏扯下脖子上的員工證丟在桌上,強力向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建議要接下亞馬遜(Amazon)Kindle電子書的訂單。

當時電子書尚未成氣候,Kindle的訂單規模根本小得讓郭董不願意撥出產能,卻因為謝冠宏執意投入,終於讓郭台銘點頭,但也撂下話:「賠完這筆錢就收!」知情人士私下透露。

沒想到在這個帶有意氣之爭的賭注之後,鴻海又陸續接下索尼(Sony)、邦諾書店(Barnes & Noble)電子書代工訂單,更讓原本從事製造的鴻海,正式踏入軟體及內容服務的領域。

二○○五年,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正式宣布集團布局,要從3C走向6C,在既有的電腦(computer)、消費性電子(consumer electronics)、通訊(communication)之外,另外加上內容(content)、通路(channel)、汽車(car)。這樣的目標經過了五年,這6C的樣貌終於逐漸浮上檯面。

坐穩電子書代工第一把交椅,鴻海下一個目標,是打造華文電子書內容平台,為其全球電子書代工客戶,搭起進入中國電子書市場內容之橋,開出新的內容及通路2C版圖。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積電去年底才斥資新台幣62億元入股國內太陽能電池大廠茂迪,並取得茂迪20%股權,但台積電投資茂迪,並不是其在太陽能電池事業的唯一佈局,台積電昨日再投資5,000萬美元,取得美國薄膜太陽能電池模組廠Stion約21%股權,顯示台積電在太陽能電池的佈局,將會是多晶矽及薄膜兩路並進。

 太陽能電池的兩大技術系統,近幾年來一直各有市場,多晶矽(polysilicon)製程的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高,但是生產成本並不算低,也不適合用來大量發電。而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成本低,但轉換效率明顯不佳,但因電池面積可依玻璃切割技術放大,因此反而成為現在各國太陽能電廠最常採用的技術。

 對台積電而言,多晶矽太陽能電池技術比較貼近半導體製程,所以台積電投資茂迪,一直被市場視為是理所當然,因為台積電有龐大的多晶矽及矽晶圓採購能力,可以大幅降低料源成本,而半導體先進技術延伸至多晶矽太陽能電池上,也可明顯提升轉換效率。

 台積電雖然也對薄膜太陽能電池市場很有興趣,但因薄膜技術較貼近LCD面板製程,因此台積電自然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如今,台積電藉由投資Stion方式,取得新一世代的薄膜太陽能電池銅銦鎵硒(CIGS)製程技轉,等於是拿到了進入薄膜電池市場的門票,可以放手搶進以薄膜電池為主的太陽能電廠標案市場。

 而近期在太陽能電池市場中,被業者視為重要技術改革的聚光型太陽能電池,發電效率高達38%至40%,由於採用的是III-V族半導體材料,尤其是以砷化鎵(GaAs)製程為主,想必也將成為台積電下一個佈局重點。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發科(2454)董事長蔡明介昨在股東會後表示,下半年景氣看起來不錯,尤其中國及新興市場的需求,對於中國調薪潮,他認為,將帶動內需消費提升,對聯發科有正面幫助,蔡明介並看好100美元(約3230元台幣)智慧手機將是大趨勢,聯發科會切入。


擴大布局
聯發科股東會進行不到20分鐘結束,通過各項議案,包括26元現金、0.02元股票股利。
總經理謝清江則表示,去年聯發科首度擠入全球前15大半導體公司,陸續推出藍光播放機單晶片、多媒體及網路電視晶片、3G(3rd Generation,第3代行動通訊)及智慧型手機晶片,尤其手機晶片在一線大廠及電信業都有重大斬獲,將延續成長動能。


「調薪潮正面助益」
對於外界關心景氣問題,蔡明介說:「現在看來下半年還不錯,特別是中國及新興市場需求。」隨著客戶陸續為十一長假備貨,聯發科最快8月起營收可望明顯回升,法人預估,下季營收有機會維持2位數成長。
蔡明介表示,中國的調薪潮會提升當地食衣住行及娛樂需求,對聯發科有正面助益,至於世足賽開踢,對電視晶片銷售或多或少也有幫助。
之前蔡明介接受英國《金融時報》專訪時指出,智慧型手機售價一旦跌破100美元,就可打開新興國家市場,預期觸控螢幕手機將跟進其他技術的腳步,快速地成為相對低價的大眾消費產品。蔡明介昨表示:「100美元的智慧型手機,在功能、成本及各種應用都到了滿足點,不只中國手機廠在作,其他手機大廠也在推,是一個大趨勢。」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是電子業的超級股東會日,科技業大老闆一面倒看好今年產業景氣。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樂觀表示,台積電今年營收與獲利將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全球半導體產業今年的成長率,將從百分之二十以下,一口氣調升到百分之三十。

張忠謀說,全球經濟自前年第四季至去年第一季,景氣非常低迷;但全球半導體產業景氣在去年第一季達最低點,自去年第二季開始復甦,去年下半年出現強勁反彈,今年將持續成長。

聯電執行長孫世偉昨天預告,聯電訂單已接到今年第三季。他說,半導體景氣從去年第二季已快速復甦,在景氣持續看好下,聯電今年也會大幅提高資本支出,擴建南科及新加坡的廠房。

向有「景氣鐵嘴」之稱的矽品董事長林文伯,昨天看好未來五年內半導體的趨勢都是向上。他說,盡管歐債風暴仍在延燒中,但以前歐美市場就代表了全球消費需求,因此當地的景氣興衰,對各國經濟影響甚鉅;現在新興市場的中國大陸、印度、巴西、俄羅斯等市場逐漸崛起,經濟動力不亞於歐盟市場。

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指出,目前看來,下半年景氣不錯;在中國大陸加薪潮中,食衣住行消費力道將會提升,對手機消費具正面意義。

科技大老闆昨天連番看好景氣,台股立即受到激勵,原本在平盤附近震盪的台股盤中一度大漲近百點。

台股終場上漲六十六點,拉出連續第四天的長紅,改寫本波反彈以來的新高。

昨天共有一百九十八家上市櫃企業召開年度股東會,以科技業為主,從上游的台積電、聯電、聯發科、矽品等大廠,到中下游的仁寶、緯創、台達電、晶電、億光等,都與小股東進行年度對談。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積電(2330)董事長張忠謀接受國外媒體專訪時表示,中國電子產品的強勁需求,將在未來5年之內,可令全球半導體市場銷售額增加將近300億美元,全球半導體市場在未來5年內的年平均成長率將達6%至7%,高於他先前預期的5%。

 張忠謀也表示,現在半導體市場仍然過熱(overheating),但不認為是過剩(excessive),而明年市場年增率恐不會如大家想的那麼高。

 台積電將於今(15)日舉行股東常會,由董事長張忠謀主持,而張忠謀在股東會前接受國外媒體訪問時,再度釋出對半導體景氣樂觀消息,並看好中國大陸市場的強勁需求。

 張忠謀表示,在金融海嘯之後,中國市場已經愈來愈重要。他表示,並沒有要刻意誇大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但中國市場並不算小,而隨著中國市場對電子產品的需求持續提升,未來5年之內,可望令全球半導體市場銷售額增加近300億美元,並讓未來5年的全球半導體市場的年平均成長率達6%至7%,高於他先前預估的5%。

 張忠謀表示,台積電的客戶在金融海嘯時反應過度,2009年初太快抽回訂單,但之後快速的復甦,客戶群仍對投資降溫,反而將訂單交給台積電生產,結果就是迫使台積電必須加速擴充產能,以滿足客戶的需求。對於整體半導體市場的看法,晶片產業仍處於過熱階段,但不至於會有供給過剩的情形,但2011年市場年增率,恐不會如大家想的那麼高。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積電總執行長張忠謀回任滿周年,近一年內,帶領公司順利走出金融海嘯陰霾,在營收、毛利率與市值上創下三個「魔幻數字」,尤以市值增加逾800億元、帶動公司市值達到1.53兆元為最。

老將出征 四招穩軍心

2008年底金融海嘯爆發後,科技業大老闆包括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華碩集團董事長施崇棠等都重回第一線,激勵內部士氣。去年6月12日,高齡78歲的張忠謀宣布重掌台積電總執行長職務,成為台灣科技業年度最火熱的話題之一。

檢視張忠謀在這一年內的成績單,創造出張大帥的三個魔幻數字,包括營收、毛利率與市值。在營收部分,一年前台積電的單月合併營收約為252億元,今年5月達到348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合併毛利率方面,去年第一季跌到谷底的18.93%,在張忠謀6月接任後的當季,竄升到46.2%,今年第一季則維持在47.93%的水準。

在市值部分,台積電當時的股價約56元,以昨(10)日收盤價的59.4元來估算,市值大增逾800億元,比最大對手聯電多了快兩倍,更別提大陸中芯國際還沒走出「燒錢虧損」的命運。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昨(10)日公佈5月份合併營收達348.19億元,較4月份增加約3%,再創歷史新高紀錄,由於台積電現在產能利用率仍然滿載,在新擴產能持續開出下,預計6月營收仍將持續成長,法人推估,台積電第2季營收將超過先前預估的1,020億元上緣。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昨日重申,現在看來下半年半導體市場景氣仍會比上半年好。

 台積電前5月營收大增84%

 台積電昨日公告5月營收報告。就非合併財務報表方面,營收約為338.39億元,較4月份增加3.5%,而合併營收則來到348.19億元,較4月份加了3%。累計今年前5月的合併營收已達1,608.15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了84.4%。

 根據設備業者表示,台積電第2季的產能利用率達滿載,第3季仍然可維持滿載產能,完全沒有受到外在的歐盟主權債信問題、南北韓局勢緊張、及歐美等地失業率仍居高不下等外在環境因素影響。

 法人推估,台積電6月合併營收只要回升到350億元以上,第2季營收就可達到1,036億元,優於台積電先前預估的1,000億至1,020億元的區間,其中原因包括新台幣匯率的貶值,以及65/55奈米、40奈米等訂單強勁,且0.13微米以下先進製程產能仍嚴重供不應求,供給缺口仍有3成左右。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鴻海(2317)昨日公布5月營收達1632.62億元,創下2008年10月以來新高,且是單月歷史次高。鴻海5月營收較上月增加6.11%,較去年同期增加78.1%。累計鴻海今年前5月營收7318.94億元,年增率57.71%。

 國內電子5哥5月營收表現,單月營收月增最多的是宏碁,5月營收76.8億元,月增36.38%;而5月營收年增近一倍有仁寶和廣達,表現也不俗。至於累計今年前5月營收中,仁寶年增率9成最亮眼,華碩也有83%成長,廣達年增率則有7成。

 鴻海近來股價表現直直落,股價創下近一年新低,因受到集團富士康調薪倍增影響,外資本周大賣鴻海逾10萬張,股價曾來到110元波段低點,近兩日股價反彈,昨日外資轉為買超2171張,收盤價在117.5元。

 鴻海本周遭外資無情狂賣,因部分外資分析師認為,鴻海危機暫未解除,有外資持續調降目標價;但也有外資力挺認為,在基本面無疑慮下,大部分外資仍維持鴻海加碼買進評等,並看好股價已達底部。果然股價在本周二鴻海召開股東會那天見底後,已連兩天紅k棒展開反彈。

 至於給予鴻海買進加碼評等的外資認為,鴻海股價走勢向來與營收表現高度相關,而鴻海今年營收在下半年旺季新產品加持下,還有不少成長空間。不過,對鴻海今、明兩年獲利難免受到加薪衝擊,加上近期股價也大幅修正,但短線股價跌深後會反彈。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碩(2357)、和碩減資分割案進入緊鑼密鼓階段,華碩昨日公布減資後每股淨值躍升為155.65元,一舉超越聯發科(2454)以及大立光(3008),成為上市櫃公司每股淨值王,且華碩重新掛牌價估計約在208~227元,EPS也將超過20元以上,將同時躋身筆記型電腦股王、獲利王,一躍而成三料冠軍。

     此外,和碩也展開承銷作業,今(11)日起至15日將辦理公開申購,價格區間為35元~42元,預計在6月17日訂價。據了解,和碩內部有意以略低於每股淨值價位做為承銷價,提供溢價空間吸引投資人參與。

     目前上市櫃公司淨值王除了華碩之外,聯發科以淨值110.57元居首,大立光107.62元居次,此外,宏達電、群聯、南電、洋華、精誠、尚志、亞光、鴻海、新日興、新普、台肥、茂迪及鴻準每股淨值均在50元以上。

     華碩去年底宣布減資分割案,雖一度被市場以及法人罵得臭頭,不過,減資後,由於籌碼變輕,每股淨值、每股純益效果驚人。昨日華碩公布減資後,股本從424億元變為63.7億元,和碩切割出去後,淨值則由1,693億元變為991億元,每股淨值則從39.88元躍升為155.65元。

     此外,以華碩最後交易日收盤價、和碩掛牌價35~42元計算,粗估新華碩重新掛牌價為208~227元;法人並以華碩減資後股本估算,明年EPS上看23~25元,將是筆記型電腦族群的股王以及獲利王。

     不過,對減資前持有華碩股票的投資人而言,帳面數字大躍進只是減資後的魔術效果,實際上分割前後總淨值以及總市值並沒有改變。此外,即將在6月24日獨立上市的和碩,今日起辦理公開申購。承銷券商元大證指出,和碩價格區間為35~42元,預計6月17日定價。

     事實上,業界盛傳和碩拿下蘋果新一代iPhone CDMA代工訂單,出貨量上看1,000萬支,由於iPhone熱賣,和碩是少數未反應「愛瘋題材」的概念股,此消息面將有助增添和碩6月上市時的題材,惟和碩為保護客戶,始終不正面證實傳言。

     和碩去年合併營收5,381億元,稅後盈餘為67.52億元,EPS則為2.95元。今年第1季合併營收1,301億元,稅後盈餘27.98億元,EPS為0.78元。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畏歐債風暴衝擊,宏碁5月營收高達504.88億元優於市場預期,月增率與年增率分別達36.38%與45.31%。外資法人指出,歐洲NB庫存偏低,再加上通路商因應漲價在即提前拉貨所致,第2季筆電出貨量應可與首季持平,上半年出貨挑戰1,800萬台的水準。

     外資昨日調節宏碁3675張,持股比重下滑至59.62%,瑞銀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顏子傑指出,以歐元貶值幅度如此大,宏碁5月營收還能有如此亮麗表現,顯然出貨數據比營收表現更為亮眼,究其原因,一方面整個通路的庫存水位仍低,另一方面通路商因應宏碁要漲價而提前拉貨,而真正市場需求還得接受嚴峻的考驗。

     瑞士信貸證券亞太區下游硬體製造產業首席分析師鄭勝榮則指出,宏碁與惠普是目前第2季財報「最穩」的筆電品牌廠商,在公司5月下旬即開始扭轉先前保守基調來看,外資圈對5月營收表現其實已心裡有數,事實上,從緯創與仁寶的5月營收數據即可一窺究竟。

     宏碁單月營收跳增至504.88億元,儘管公司重申,實際業績表現仍要以季合併營收為主,不過參考宏碁5月營收表現,除4月業績基期相對低外,法人也表示,宏碁比重高達6成的歐洲市場銷售符合公司看法,並未受歐債風暴衝擊。

     另外,宏碁董事長王振堂曾指出,歐洲通路訂單仍很強勁,但歐元匯率5月持續貶值,業者勢必漲價反應匯率,漲價時間點得愈快愈好

     王振堂日前預期指出,宏碁5、6月表現會比4月好,目前歐洲市場銷售仍相當正常,第3季仍有旺季可期,儘管部分廠商釋出歐洲市場需求轉弱訊息,不過以筆記型電腦代工大廠5月出貨情況相對維持高檔,而第3季又將進入返校潮旺季來看,未來筆記型電腦銷售狀況將不看淡。

歐元匯率海貶,一再破底,筆記型電腦族群第2季恐不如預期樂觀,連本來對歐洲買氣頗具信心的華碩,5月營收也比上月衰退22%,市場並頻傳品牌對代工廠、零組件廠砍單,不過,宏碁5月營收大舉增加3成6,成長幅度出乎市場意料。

     宏碁董事長王振堂日前曾透露,宏碁5、6月筆電出貨量將彈升,4月營收衰退是每季之初常見的狀況,因為「發條總不會時時都上緊」,要外界不用太擔心。但面對歐元一再破底,歐洲又是宏碁的大本營,法人圈對宏碁第2季營運看法轉為保守,股價甚至跌破季線支撐。

     不過,業者認為,宏碁對大環境變動的因應策略向來很有彈性,且宏碁最高統帥──CEO蔣凡可.蘭奇坐鎮歐洲,可直接針對市場變化做出反應,在面臨歐洲市場混沌局面,比起部份同業更占優勢。

     此外,歐元匯率疲弱,部份品牌廠在獲利與出貨量上,面臨兩難抉擇,歐洲通路已見到品牌廠調漲報價,業界傳出,宏碁趁機承接不少同業難以下嚥的訂單,價量齊揚應也是宏碁5月營收大增的因素。王振堂並有信心第2季營益率可望與第1季相去不遠,搶攻市占率與保住獲利能否求取平衡,將是外界關注重點。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隨著富士康員工自殺事件過去,鴻海重新站穩腳步,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掌握機先,主動出擊,短短一個月內兩度調薪,不但讓所有電子代工同業措手不及,更迅速轉換角色,成為中國勞動薪資調升的推動者。

郭台銘說,當廣州另一事件發生(本田車廠罷工),他發現大陸發展到了新的階段,中國社會結構性的改變要發生,所以採取「破壞性創新」,一次到位,要將富士康提升為各區高薪資製造業的前幾名。

一向習慣主動出擊,強調「快狠準」的郭台銘,面對即使連心理醫師都束手無策的自殺潮,無法掌控情勢,只能儘快補救,事後收拾,讓鴻海團隊神經緊繃,郭台銘先前曾形容自己多日難以入眠,神情疲憊。

但郭台銘昨天在股東會後為回答媒體問題,輕鬆的從台上一躍而下,神情已不像日前富士康處於連跳風暴時的疲倦,自信重回臉上,即使外資不留情面,拋售鴻海股票,郭台銘只說,「我為他們感到惋惜」。

只是股東會結束後,他感嘆的說,最近寶貝女兒妞妞打疫苗,他不能陪在身邊很心疼,「她最痛苦的時候,我只有跟她通電話,她對著我的電話大哭了30分鐘,啊!我心都碎了!」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鴻海集團旗下手機代工公司、香港上市公司富士康國際控股(FIH)董事長陳偉良昨(8)日在香港富士康股東會上表示,將研究將大陸員工加薪成本轉嫁給客戶,預計一、兩個月內完成價格談判。

母公司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在台灣受訪時則指出,會先盡力做好成本管控,「要由客戶吸收多少,正在評估」。法人表示,順應中國勞工基本薪資調高風潮,若富士康成功調漲電子產品代工價格,可能引發同業跟進;另方面,若是客戶轉單,則可能在供應鏈掀起洗牌效應。

富士康國際控股的客戶主要是全球前五大手機廠,諾基亞是富士康的最大客戶,營收比重高達四成,其他還有摩托羅拉、索尼愛立信、三星和LG,前五大客戶占營收比重約為九成。

陳偉良表示,目前還難以評估內地員工加薪對盈利的影響程度,將會持續進行其他降低成本的管理措施,而針對大陸民工荒及未來長遠發展考量,除了加薪留住人才,部分廠房將移到中國北部的廊坊,另一部份則會搬到印度和越南。

富士康7日上午由於揭露加薪資訊不對稱被港交所停牌,昨日恢復交易後一度重挫,終場股價下跌3%,以港幣5.49元收盤。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昨天在股東會預告,中國大陸製造、服務業全面調薪是「不可逆轉的潮流」;薪資上漲是經濟問題,這波調薪浪潮會來得又快又猛,超乎大家想像。

鴻海二度調漲大陸富士康深圳廠區員工薪資後,郭台銘昨天說,包括山東、昆山等其他廠區也將比照,依各地消費指數全面調高薪資,但不再發放高額死亡撫卹金,並希望將宿舍管理權、員工照顧權等社會責任交還給大陸當地政府。

鴻海富士康兩度調薪後,重量級電子大廠均表態不跟進,不過郭台銘強調,調薪不是富士康一家的事,「很多企業說不調、不做,但我相信這是全國效應」,因為中國社會結構正在轉型。

雖然加薪計畫恐影響鴻海營運成本,但郭台銘指出,影響只有三至九個月,全年應可不受影響,明年下半年若接單持續旺盛,一定可以回復。他強調,加薪後占整體營運成本比重不會太高,公司可維持一定獲利水準。他再度強調,鴻海絕對不是血汗工廠,沒有缺工問題,大幅調薪是為了鴻海轉型先作準備。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