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已無法拉動中國經濟成長,內需成為中國經濟接下來發展的最重要主軸,而內需的最大發展潛力在農村。中國政府為了鼓勵低收入的農民消費,開始了一連串針對消費的直接補貼,產品下鄉也成為各家業者的最大生存動能。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最新公布的數據,中國一月份出口值的年成長率為負一七.五%,不但連續第三個月出現負成長,還創下近十三年來單月的最大跌幅。
為了彌補出口衰退對經濟所帶來的衝擊,中國政府將「擴大內需」定為今年經濟發展的主題。而提振內需除了靠政府加大公共建設的投資外,激發人民的消費衝動,讓人民把錢從口袋裡掏出來花,也是今年中國經濟政策的主軸。
鼓勵人民多花錢
中國政府為了鼓勵消費,在今年初陸續祭出了多項「補貼」政策,試圖刮起消費的浪潮,而這些補貼政策也確實達到了活絡消費市場的成效。以汽車消費為例,中國政府在農曆年前宣布一.六升以下排量乘用車,車輛購置稅減半,造成中國一.六升車型在農曆春節期間大熱賣,甚至出現賣到缺貨的情況,相反得,超過一.六升排量的車型則是乏人問津。
在一.六升乘用車銷售量的大幅成長下,也帶動了中國一月份國內的汽車銷售量達到了七三.五五萬輛,首次超越美國,居全球之冠。充分顯示出中國政府透過政策引導消費的效果十分顯著。
而中國政府一連串鼓勵消費的措施中,又以拉抬農村消費的出手力度最大。長期以來,中國農村雖然擁有龐大的人口數,但農村消費在整體消費市場所佔比例卻一直是大幅落後於城市消費,要擴大中國的國內消費,農村是最重要的一環。
通通排隊下鄉去
為了鼓勵收入較低的農村居民消費,中國政府今年針對農村,開始大力推行直接「補貼」政策,除了家電下鄉擴增至全國外,汽車下鄉的相關細則也將會在近期內推出,而各家業者為了搶攻農村商機,也紛紛排隊準備下鄉去。
中國政府補貼「產品下鄉」,不單是改善過去以往農村消費不足的問題,亦是中國培養自主品牌的最大契機。雖然中國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日前針對國際上日益興起的貿易保護主義表示,中國不會實行「購買中國貨」的政策。但事實上,由於「產品下鄉」所需求的是低單價的商品,在低單價的市場,外國品牌很難跟中國廠商競爭,自然也就吃不到下鄉的商機。
另外,近期中國政府的補貼政策中,針對節能、新能源車的補貼,力度創下世界之最,培養新汽車產業的企圖心極強。股神巴菲特也同樣看好未來新汽車的發展,在去年九月底時,以十八億港元購入中國廠商比亞迪的股份,中國新汽車產業的發展將是未來長線可以關注的焦點。
留言列表